Board logo

标题: [业评] DS《DQ IX》Wii《DQ X》投入的目的所在 [打印本页]

作者: JZF    时间: 2008-12-12 00:10     标题: DS《DQ IX》Wii《DQ X》投入的目的所在

时间不多,在已获得发表会完整资料的今夜以此资料为基础进行分析,以要点形式加上部分注解来说明:
部分内容也已在日本各大网络媒体的发表会追加报道上略有提及,可作参考。

1、利用日本游戏史上普及最迅猛的两大家用主机--据置型主机Wii和携带型主机DS来继续《DQ》的辉煌。
注:据置型主机和携带型主机都属于家用主机大类,与业务用机(街机)相区别。(一些玩家经常混淆的地方之一,其分类方式与台式PC和笔记本PC相同,都是电脑。)

2、在飞速成长的欧美市场上更加疯狂普及的Wii和DS上推出《DQ》,和任天堂联手推广《DQ》这日式游戏的最重要代表作之一。
注1:《DQ》系列由于风格以及历史原因一直没有在海外很好发展,这两作将利用在欧美发展速度史无前例的两主机和任天堂这一游戏界最著名厂商联手推广。
注2:《DQ IX》在最初定型为联机ARPG也是这一试图开辟欧美市场的原因(在当初发表《DQ IX》时本人已有说明,这里不在赘述),但最终担心对于日本玩家来说变化过大不利于本土前哨战,故更改类型,但仍保留了联机这一关键要素。

3、在欧美游戏厂商大量参入家用游戏软硬件行业,将PC游戏的开发方式带入家用游戏以来,游戏的视听级别和开发成本整体飞速拉升,日本企业的单一作品独立引擎开发方式已不堪重负,形成巨大技术差距的“假象”,利用本世代己是霸主之势的Wii和DS推出《DQ》系列,暗指日本市场的巩固地位形成,拉拢仍犹豫不决的日本第三方,利用较低的开发成本,打时间差,开发和积累通用引擎技术和开发方式,维护游戏这一日本影响世界的支柱产业之一。
注1:欧美厂商在PC领域为了不断迅速推出新品造成市场的持续发展,有专门的引擎开发商不断开发高性能通用引擎来带动PC市场整体更新换代,有着游戏开发方式统一高效、节省其他游戏厂商技术积累时间和资金的巨大优势,更有利于游戏的“工业化量产”。而日本演变自作坊式的各厂商甚至各开发组之间技术壁垒深厚,普遍采用独立引擎开发方式(一个游戏或少数几款相近游戏就开发一款专用引擎)。目前的现象主要并不在技术差距,而在于一贯的开发运营的差异使得时间和金钱上独立引擎已尽显颓势。
注2:任天堂的DS和Wii相辅相成继PS时代之后依靠继续扩大游戏用户形成了第二次游戏市场的整体变革,而广大第三方游戏厂商延续以往的开发惯性不适应新的用户群的消费倾向,盲目在高清领域与海外厂商单打独斗不利于继续稳固日本游戏市场整体在海外的影响力。借助Wii来再次推演两年前的DS变化,稳定“哀号遍野”的日本第三方。也和日本新“宅男”首相在世界范围继续推广日本ACG文化相一致。
注3:顺应经济危机的“契机”,利用Wii和DS的较低开发成本开展缓兵之计,获得技术积累的时间。
作者: zentdk    时间: 2008-12-12 00:13

技术积累是做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
当年的ps2让日商技术一蹶不振,这次只是历史重演

[ 本帖最后由 zentdk 于 2008-12-12 00:16 编辑 ]
作者: nosmoking    时间: 2008-12-12 00:15

一石激起千层浪啊,各路人马都出来了,战区很久没有这么热闹,顶JZF老师
作者: hatesisu    时间: 2008-12-12 00:17

这个要顶
作者: 收集者    时间: 2008-12-12 00:30

高清要到下代主机才能普及吧,现在来个大跃进明显时机不成熟,就像当时的PCE
作者: JZF    时间: 2008-12-12 00:33

SE在开发自己的通用引擎之外仍旧购买海外引擎以练手,CAPCOM和TRI ACE等日本实力开发商在PS2后期开始逐渐开发并推出自己的通用引擎都是日本厂商的努力所在。不断发表360作品的一部分用意也在于此技术积累。但技术积累需要时间,如同当年中国一样盲目喊“赶英超美”口号瞎搞一气是毫无成效的。
吸收先进技术获得更大进展是战败后的日本民族重新崛起的重要手段,这一点日本的游戏厂商有着普通玩家所不了解的更清醒认识。近半年官方和媒体关于技术差距的普遍感叹发文也正是这一体现。
不过不必担心,加上近两年占据世界游戏软件整体市场1/3江山以一敌百的任天堂,日式游戏仍牢牢保持着50%以上的市场统治权,相信假以时日这一日本支柱产业还会继续领导业界。
FC-->正统进化SFC------>开辟新用户市场PS-->正统进化PS2------->开辟新用户市场Wii-->正统进化??
以据置型主机为主的游戏市场发展规律如此。如今世界游戏产业目前正在经历新用户大量加入的第二次市场变革,下一代主机又将是在这基础上的稳固新用户强化游戏体验将闲散玩家逐渐向核心玩家演变的过程,如果继续由任天堂主导,其主机性能又将走上目前很多不满的玩家所期望的发展方向,因此更不必担心。
作者: waner    时间: 2008-12-12 00:36

不希望DQ国际化成FF一样的游戏~~还是继续传统RPG的好~~
作者: JZF    时间: 2008-12-12 00:36

不过意外的是早该发表的还不发表,还在CONCEPT阶段的先来打头阵,看来SE预谋以久。
时间紧张,今天就聊到这里。
作者: da3ren    时间: 2008-12-12 00:45

早该发表的是哪个
王国之心?FF低清版?
作者: 任天鼠    时间: 2008-12-12 00:49

SE的路就是这样吧,用WII和NDS延缓,只在高清主机上放一两个高清游戏来积累开发经验

高清时代普及的差不多,任天堂自然进入
作者: waner    时间: 2008-12-12 00:55

引用:
原帖由 任天鼠 于 2008-12-12 00:49 发表
SE的路就是这样吧,用WII和NDS延缓,只在高清主机上放一两个高清游戏来积累开发经验

高清时代普及的差不多,任天堂自然进入
这套可下大了~~
作者: OOGIK    时间: 2008-12-12 01:01

S、M都曾或明或暗地说过:任天堂在为我们培养用户
现在看来居然有这两家在为任天堂下世代自然踏入高清做普及铺路贡献的趋势
很值得玩味
该说是世事难料还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作者: FOX2    时间: 2008-12-12 01:17

引用:
原帖由 JZF 于 2008-12-12 00:36 发表
不过意外的是早该发表的还不发表,还在CONCEPT阶段的先来打头阵,看来SE预谋以久。
时间紧张,今天就聊到这里。
早该发表?
还有什么内幕消息吗
作者: NintendoWii    时间: 2008-12-12 01:52

引用:
原帖由 FOX2 于 2008-12-12 01:17 发表

早该发表?
还有什么内幕消息吗
个人估计迟迟不发表是因为PS3的缘故。
因为我们都知道,目前360在日本的地位逐步提升,玩家的接受程度不像以前那样。如果再加上DQX的平台公布,那无疑对于PS3在日本市场来说是雪上加霜。

不过现在已经不是谈这些的时候了,Wii急需第三方推出用心的作品,DQX的公布无疑像日本的第三方透露着,是时候该上路了,不要再摇摆不定了。

至于早该发表不发表的游戏,会是?SE手头似乎就剩下王国之心,难道还有原创title?

[ 本帖最后由 NintendoWii 于 2008-12-12 01:55 编辑 ]
作者: NintendoWii    时间: 2008-12-12 01:59

引用:
原帖由 da3ren 于 2008-12-12 00:45 发表
早该发表的是哪个
王国之心?FF低清版?
仔细再想想,记得之前SE的某个游戏引擎(似乎是最终幻想XIII?)也是通用Wii的,那么会是?
作者: 扑街仔    时间: 2008-12-12 02:14

估计要火!!!!!!!!!!!!
作者: AZOE    时间: 2008-12-12 07:50

JZF老师又调皮了
作者: waner    时间: 2008-12-12 08:01

话说,前几天不是有说要出天地创造新作么?
作者: 趣味第二    时间: 2008-12-12 09:27

引用:
原帖由 JZF 于 2008-12-12 00:36 发表
不过意外的是早该发表的还不发表,还在CONCEPT阶段的先来打头阵,看来SE预谋以久。
时间紧张,今天就聊到这里。
jzf 老师,您这胃口吊的。。。
作者: 索尼    时间: 2008-12-12 09:29

关于宅男首相,好像快辞职了
作者: adamth    时间: 2008-12-12 09:35

Wii/DS现在确实是游戏厂商在进入高清市场期间一个很好的缓冲平台,可以稳定地进行财富与技术积累
作者: 趣味第二    时间: 2008-12-12 09:37

引用:
原帖由 NintendoWii 于 2008-12-12 01:59 发表

仔细再想想,记得之前SE的某个游戏引擎(似乎是最终幻想XIII?)也是通用Wii的,那么会是?
ff7重制版更有可能一些
作者: zentdk    时间: 2008-12-12 09:42

引用:
原帖由 adamth 于 2008-12-12 09:35 发表
Wii/DS现在确实是游戏厂商在进入高清市场期间一个很好的缓冲平台,可以稳定地进行财富与技术积累
没看出在积累技术上开发wii和ps2有什么区别
作者: 趣味第二    时间: 2008-12-12 09:54

引用:
原帖由 zentdk 于 2008-12-12 09:42 发表

没看出在积累技术上开发wii和ps2有什么区别
一个走上坡路,一个走下坡路,积累技术需要钱,需要时间,需要一个走上坡路的低成本稳赚不赔的NB主机。

积累技术同样包括对体感操作游戏的制作经验的积累,未来不出意外3大主机都变体感操作,到时候现学现卖就太被动了。
作者: zentdk    时间: 2008-12-12 09:56

引用:
原帖由 趣味第二 于 2008-12-12 09:54 发表


一个走上坡路,一个走下坡路,积累技术需要钱,需要时间,需要一个走上坡路的低成本稳赚不赔的NB主机。

积累技术同样包括对体感操作游戏的制作经验的积累,未来不出意外3大主机都变体感操作,到时候现学现卖就 ...
不见得,多数游戏不需要体感,或者套用个模版即可(比如射击类大同小异)
倒是活用计算性能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累,比如多核心运算,看不出这点上wii和ps2有任何不同
作者: 趣味第二    时间: 2008-12-12 10:06

引用:
原帖由 zentdk 于 2008-12-12 09:56 发表

不见得,多数游戏不需要体感,或者套用个模版即可(比如射击类大同小异)
倒是活用计算性能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累,比如多核心运算,看不出这点上wii和ps2有任何不同
现阶段的大部分游戏没有体感照样玩,但是未来如果你想在WII2上开发NU欢迎的游戏,体感应该是不可或缺的。

未来的日本游戏业很有可能像欧美一样,又少数工作室或公司提供通用引擎,供其它公司改进使用。

在WII上出游戏比在PS2上出游戏更容易赚钱,能尽量延长技术积累的时间,提供更多技术积累所需的资金。
作者: zentdk    时间: 2008-12-12 10:13

引用:
原帖由 趣味第二 于 2008-12-12 10:06 发表


现阶段的大部分游戏没有体感照样玩,但是未来如果你想在WII2上开发NU欢迎的游戏,体感应该是不可或缺的。

未来的日本游戏业很有可能像欧美一样,又少数工作室或公司提供通用引擎,供其它公司改进使用。

在 ...
nu喜欢的?只有任天堂和话题游戏而已(比如吉他英雄之类),和体感完全无关
作者: 趣味第二    时间: 2008-12-12 10:25

引用:
原帖由 zentdk 于 2008-12-12 10:13 发表

nu喜欢的?只有任天堂和话题游戏而已(比如吉他英雄之类),和体感完全无关
原来nu喜欢任天堂的游戏,和体感无关 受教了,wiisport2改用经典手柄操作必能超越前作销量
作者: zentdk    时间: 2008-12-12 10:46

引用:
原帖由 趣味第二 于 2008-12-12 10:25 发表


原来nu喜欢任天堂的游戏,和体感无关 受教了,wiisport2改用经典手柄操作必能超越前作销量
是的,本来就和体感无关,马车有很多体感吗?
第三方再怎么做体感,也不会有多少成绩。不如出点有针对性的party游戏,有没有体感无所谓
作者: xl80325    时间: 2008-12-12 10:49

果然玩没玩过不要紧,只要不要脸,注册个马甲上来就能扮演砖家啊
作者: zentdk    时间: 2008-12-12 10:51

引用:
原帖由 xl80325 于 2008-12-12 10:49 发表
果然玩没玩过不要紧,只要不要脸,注册个马甲上来就能扮演砖家啊
总比你注册个不明马甲来挑衅好吧?
自己心里有数
作者: 趣味第二    时间: 2008-12-12 10:52

引用:
原帖由 zentdk 于 2008-12-12 10:46 发表

是的,本来就和体感无关,马车有很多体感吗?
第三方再怎么做体感,也不会有多少成绩。不如出点有针对性的party游戏,有没有体感无所谓
马车本作的一大卖点就是体感
作者: xl80325    时间: 2008-12-12 10:53

引用:
原帖由 zentdk 于 2008-12-12 10:51 发表

总比你注册个不明马甲来挑衅好吧?
自己心里有数
这么着急就自己蹦进来了?别慌,大家都知道是你
作者: xl80325    时间: 2008-12-12 10:54

引用:
原帖由 趣味第二 于 2008-12-12 10:52 发表


马车本作的一大卖点就是体感
你跟个估计只玩过fc的人说这不是白说么,人家都是脑内补完的
作者: 责任编辑    时间: 2008-12-12 11:03

缓兵之计
作者: 贾志新    时间: 2008-12-12 11:10

JZF老师说的就是有水平
作者: God88    时间: 2008-12-12 11:20

就算日廠有著集體意識,恐怕在經濟危機之下,也容不得他們去異想天開了
等技術積累夠了,最后剩下的也沒有幾家,頻繁的合并和整購,不過是在茍延殘喘

與其說是支持WII是做技術積累,不如挑明了,高開發費用已經不適用于日本廠商,對他們來說代價太高,與歐美的強勢購買力相差已遠,人家打槍游戲輕松五百萬銷量到手,后續還能在網絡方面繼續撈錢,SE的正統FF和DQ這遲緩的開發進度,就算雙雙破三百萬,也抵抗不了經濟危機所帶來的巨大損失,選擇WII,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做法……
作者: 索尼    时间: 2008-12-12 11:24

:《DQ》系列由于风格以及历史原因一直没有在海外很好发展

对于这句话有一点不同意见
历史原因是什么内幕,咱们非业内不清楚
风格的话倒也未必,龙珠在欧美的火爆,鸟山明应该更受欢迎了,但是dq8的欧美销量依然不太理想

dq在欧美的发展最大的障碍应该还是语言文化,日语作为亚洲语系,在文字上的把握和文字的多含义及隐含义较丰富,但是英语较为直白,从翻译角度上英语要想体现dq的剧情和一些魔法、技能等很困难,而欧美玩家相较玩日版的玩家乐趣少了很多
早几代的dq为了照顾小学生,汉字出现的很少或者几乎没有,我没记错的话从7代开始汉字才开始在dq出现,但大部分的魔法,技能仍主要以假名形式表现,这也是系列作的特色
dq想在欧美发展就要牺牲一些自己的东西,不过从8代的尝试来看,有玩家不太满意了
作者: youngwilly    时间: 2008-12-12 11:29

引用:
原帖由 收集者 于 2008-12-12 00:30 发表
高清要到下代主机才能普及吧,现在来个大跃进明显时机不成熟,就像当时的PCE
这个词用的非常恰当

可惜,现在的若干核心玩家根本不懂这个词的真正意义

左倾严重~~好在只是少数
作者: XXOO    时间: 2008-12-12 11:31

引用:
原帖由 God88 于 2008-12-12 11:20 发表
就算日廠有著集體意識,恐怕在經濟危機之下,也容不得他們去異想天開了
等技術積累夠了,最后剩下的也沒有幾家,頻繁的合并和整購,不過是在茍延殘喘

與其說是支持WII是做技術積累,不如挑明了,高開發費用已經不 ...
按照这般说法,是不是没了经济危机的话,现阶段选择高清平台,把一车车的钞票扔进无底洞里,会获得更大的收益?
作者: God88    时间: 2008-12-12 11:44

引用:
原帖由 XXOO 于 2008-12-12 11:31 发表

按照这般说法,是不是没了经济危机的话,现阶段选择高清平台,把一车车的钞票扔进无底洞里,会获得更大的收益?
高清如果是死路,那微軟和SONY就都是**,歐美等在高清機上不斷追逐并把日廠越落越遠的行為就更加**。在高清平臺上獲得大收益的游戲還少嗎?

沒有經濟危機,日廠也不好過,現在經濟危機了,日子更加艱苦,選擇WII也更加必要
作者: XXOO    时间: 2008-12-12 12:02

引用:
原帖由 God88 于 2008-12-12 11:44 发表


高清如果是死路,那微軟和SONY就都是**,歐美等在高清機上不斷追逐并把日廠越落越遠的行為就更加**。在高清平臺上獲得大收益的游戲還少嗎?

沒有經濟危機,日廠也不好過,現在經濟危機了,日子更加艱苦,選擇 ...
高清不会是死路,看那精美的枪车球,哪个不是靠高清过得肥肥白白的,现在枪车球离开高清的话看有多少玩家会卖账。

按照枪车球现在离开高清就会死的发展规律,PC平台将是高清的最终形态

嗯?你是说日式枪车球?
作者: 马甲雷    时间: 2008-12-12 12:08

引用:
原帖由 God88 于 2008-12-12 11:44 AM 发表


高清如果是死路,那微軟和SONY就都是**,歐美等在高清機上不斷追逐并把日廠越落越遠的行為就更加**。在高清平臺上獲得大收益的游戲還少嗎?

沒有經濟危機,日廠也不好過,現在經濟危機了,日子更加艱苦,選擇 ...
本来这就是两种体制的交锋,是对未来道路所开出治疗药方的区别。

欧米厂商笃信机能就是绝对真理,它们所不断追逐地就是要把机能提高再提高,因为它们认为这才是游戏机领域唯一的真理,唯一的出路。它们所做的一切是要去证实这种出路的正确性。

而日本厂商则认为概念永恒,它们不认为机能乃万能之药,创新的概念更为可靠,因此日商往往不大注重机能的提高,而更多考虑游戏的特性,游戏的人味儿,不要把游戏做成工业化流水线上的等腰品。

事实上,在历年的主机争夺中,后一种治市药方更为合理,也更容易成功,并且直到现在仍在发挥其积极作用。

只不过在进入wii时代后,许多日商被欧米厂商纷纷加入市场的气势所吓倒,认为欧米厂商的技术力自身无法企及,在制作上有深刻的自卑感,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在与欧米厂商拼技术的立场上,这自然在强势的欧米厂商面前难以立足。

而目前,一些厂商觉悟过来,认为和欧米厂商硬拼技术机能十分不现实。还是采用过去的老办法较好:不以技术力硬扛,而采取以概念,以想法和创意攻击的办法。这算是他们开窍了。
作者: God88    时间: 2008-12-12 12:18

引用:
原帖由 XXOO 于 2008-12-12 12:02 发表

高清不会是死路,看那精美的枪车球,哪个不是靠高清过得肥肥白白的,现在枪车球离开高清的话看有多少玩家会卖账。

按照枪车球现在离开高清就会死的发展规律,PC平台将是高清的最终形态

嗯?你是说日式枪车球 ...
日式打槍游戲還有CAPCOM嘛
作者: 传说中のJim    时间: 2008-12-12 12:22

什么狗屁技术,我不懂。

我只知道,欧美那种工业流水线式的游戏和利用共通引擎开发的看上去都一个鸟样子的游戏 我这辈子都不会碰。

欧美游戏要是这样下去,玩家总有不买账的时候。我深信风水轮流转。

哎,怀念曾经日商对每个游戏都精雕细琢,怀念单独开发引擎用于制作某一款游戏的那种精神……
作者: XXOO    时间: 2008-12-12 12:24

引用:
原帖由 God88 于 2008-12-12 12:18 发表


日式打槍游戲還有CAPCOM嘛
对,除了任地狱和老卡等少部份全球通吃的游戏外,其它的日商呢?

大部分日式游戏的受众就那么多,比枪车球的受众要少很多,而且JZF老师说了,欧美相当多游戏引擎是兼容卡,能在几个系列上用个两三代都没问题,而日式的受众小,还有游戏引擎开发费用,选择高清平台的话,日式的受众+引擎开发费用+高清平台开发费用...

你上面说  SE的正統FF和DQ這遲緩的開發進度,就算雙雙破三百萬,也抵抗不了經濟危機所帶來的巨大損失,選擇WII,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做法…… 难道不是假如没有经济危机的话,选择高清平台,将会比Wii平台获得更大的收益这意思?
作者: XXOO    时间: 2008-12-12 12:27

引用:
原帖由 传说中のJim 于 2008-12-12 12:22 发表
什么狗屁技术,我不懂。

我只知道,欧美那种工业流水线式的游戏和利用共通引擎开发的看上去都一个鸟样子的游戏 我这辈子都不会碰。

欧美游戏要是这样下去,玩家总有不买账的时候。我深信风水轮流转。

哎,怀 ...
除非有新血注入,不然在传统玩家流失的今天,这只是永远的梦罢了

你看这FF3DS这引擎都用了几作了?
作者: God88    时间: 2008-12-12 12:41

引用:
原帖由 XXOO 于 2008-12-12 12:24 发表

对,除了任地狱和老卡等少部份全球通吃的游戏外,其它的日商呢?

大部分日式游戏的受众就那么多,比枪车球的受众要少很多,而且JZF老师说了,欧美相当多游戏引擎是兼容卡,能在几个系列上用个两三代都没问题,而 ...
當然未見得會比在WII上賺得多,所以FF13系列堅定的在高清機上制作,是SE自己作死,所謂的技術積累也不過是臆想罷了。就怕日本廠商還沒等到自己的技術積累成熟,在金融危機過去之前就倒閉了
作者: XXOO    时间: 2008-12-12 12:50

引用:
原帖由 God88 于 2008-12-12 12:41 发表



當然未見得會比在WII上賺得多,所以FF13系列堅定的在高清機上制作,是SE自己作死,所謂的技術積累也不過是臆想罷了。就怕日本廠商還沒等到自己的技術積累成熟,在金融危機過去之前就倒閉了
算了,有人装傻,我就直白点吧

選擇WII,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做法……这句话让我以为你的意思是,如果没有经济危机的话,DQ和FF出在高清平台上要比出在Wii上好

FF我不否认,毕竟画面是自从7代之后系列的重要卖点,而且现在的人设风格,岛国外也有不少年轻一族的受众了

但是DQ,一个不怎么以高清真实为卖点的小众(全球范围)游戏,出在一个装机量小,开发成本高的平台上,比出在一个装机量大,现在在岛国是全民皆知,而且开发费用小的Wii上要好?

或者在上面的句子里套入随便一个以岛国为主要受众的日式,要说您不是“客观饭”的话恐怕没人相信吧

[ 本帖最后由 XXOO 于 2008-12-12 12:52 编辑 ]
作者: cloudchilya    时间: 2008-12-12 12:53

其实,有一点我很感慨,欧美的家用机游戏的崛起从PS2时代就已经开始了,而具体深层的原因JZF老师也大概分析了一下。而我想说的是,就因为最近欧美厂的风光和日本(除任天堂那个)外的萧条气象,就很简单的下个结论说日本厂商不行了,日本厂商要技术上怎么追怎么追,这种想法是不是太过不经过思考了呢?
是日本厂商不思进取所以就不行了?为什么不能换个角度去说因为日本市场的萎缩和欧美家用机游戏的崛起去分析呢?
最可怕的就是一看到问题就试着用激进的方法去解决。矫枉过正虽然是世界上一切的真理,但是实在太过了也不好的说。
作者: 索尼    时间: 2008-12-12 13:06

引用:
原帖由 传说中のJim 于 2008-12-12 12:22 发表
什么狗屁技术,我不懂。

我只知道,欧美那种工业流水线式的游戏和利用共通引擎开发的看上去都一个鸟样子的游戏 我这辈子都不会碰。

欧美游戏要是这样下去,玩家总有不买账的时候。我深信风水轮流转。

哎,怀 ...
说白了,游戏这东西地位还是低,还是一个休闲娱乐的选择之一罢了。
游戏在人们心中还远未达到艺术的层次,所以市场仍然能让流水线,换汤不换药的游戏继续生存下去。就像好莱坞,片子的艺术性先不说,我先得刺激你的眼球,让你获得哪怕一瞬间的快感,这就ok。
况且现在的商业模式,各个公司的决策都要为董事们负责,谁也没胆量赔本赚吆喝。
所以,就近几年来说,风水还不好转。
作者: allensakura    时间: 2008-12-12 13:20

引用:
原帖由 传说中のJim 于 2008-12-12 12:22 发表
什么狗屁技术,我不懂。

我只知道,欧美那种工业流水线式的游戏和利用共通引擎开发的看上去都一个鸟样子的游戏 我这辈子都不会碰。

欧美游戏要是这样下去,玩家总有不买账的时候。我深信风水轮流转。

哎,怀 ...
這跟WII的玩家最終都將轉向XO.PS3的言論有什麼兩樣?
還沒發生的事就少講
作者: allensakura    时间: 2008-12-12 13:23

引用:
原帖由 索尼 于 2008-12-12 13:06 发表

说白了,游戏这东西地位还是低,还是一个休闲娱乐的选择之一罢了。
游戏在人们心中还远未达到艺术的层次,所以市场仍然能让流水线,换汤不换药的游戏继续生存下去。就像好莱坞,片子的艺术性先不说,我先得刺激你 ...
遊戲是娛樂
就算是藝術也是要以賺錢為前提
刺激眼球本來也是娛樂的一部分
WII的方向或許能解決開發成本問題,但廣告成本問題卻只有更嚴重
作者: 趣味第二    时间: 2008-12-12 13:28

引用:
原帖由 传说中のJim 于 2008-12-12 12:22 发表
什么狗屁技术,我不懂。

我只知道,欧美那种工业流水线式的游戏和利用共通引擎开发的看上去都一个鸟样子的游戏 我这辈子都不会碰。

欧美游戏要是这样下去,玩家总有不买账的时候。我深信风水轮流转。

哎,怀 ...
这例子举的不好,好莱坞的电影基本都是流水线式的
作者: kukutiti    时间: 2008-12-12 14:35

日本游戏业的繁荣是建立在一个封闭式的产业链中。


过去,任天堂和世嘉一直是日本市场的分水岭。
任天堂定位幼年和少年;世嘉是少年与青年。
◆ 任天堂的产品线一直围绕这自己的市场定位开发,且这个市场对技术成本要求低,任天堂主要真对趣味性投入费用,关卡设计和品牌营造一直是任天堂的强项。
◆ 世嘉的市场则必须在技术成本上投入很高,这也是世嘉为什么走技术路线的原因,当然作为日本业务机的龙头和自身的定位,也迫使他这么做。世嘉可以说是代表和推动日本业界技术发展的重要角色,很不幸,因其高额的开发成本和产品线拉得太长,迫使其倒下了。
● 索尼走的是技术整合路线而非技术发展路线,其研发的主机并没有真对软件开发这一重要环节,才使得欧美PC产业链能够成功的侵入小国的壁垒。从以往的主机来看,世嘉的DC和任天堂的GC都是以软件开发者为重心的硬件升级。
作者: da3ren    时间: 2008-12-12 14:47

引用:
原帖由 allensakura 于 2008-12-12 13:23 发表

遊戲是娛樂
就算是藝術也是要以賺錢為前提
刺激眼球本來也是娛樂的一部分
WII的方向或許能解決開發成本問題,但廣告成本問題卻只有更嚴重
任天堂在广告上花的钱有索尼和微软多吗

有投入才有产出,GOW要没有那铺天盖地的广告,销量起码打个对折
作者: 乌鸦一号    时间: 2008-12-12 14:51

说的很好~~~支持~~~~
作者: 红叶    时间: 2008-12-12 14:51

引用:
原帖由 传说中のJim 于 2008-12-12 12:22 发表
什么狗屁技术,我不懂。

我只知道,欧美那种工业流水线式的游戏和利用共通引擎开发的看上去都一个鸟样子的游戏 我这辈子都不会碰。

欧美游戏要是这样下去,玩家总有不买账的时候。我深信风水轮流转。

哎,怀 ...
这种时代永远不会来了
作者: 青青乐园    时间: 2008-12-12 14:54

MGS4那广告才是铺天盖地,堪称有史以来最大的宣传投入
作者: God88    时间: 2008-12-12 14:54

引用:
原帖由 XXOO 于 2008-12-12 12:50 发表

算了,有人装傻,我就直白点吧

選擇WII,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做法……这句话让我以为你的意思是,如果没有经济危机的话,DQ和FF出在高清平台上要比出在Wii上好

FF我不否认,毕竟画面是自从7代之后系列的重要卖 ...
難得被人說成客觀飯,我哭成淚人

我裝傻愿不如您裝13來得風情h49

您一開始就沒搞懂我在噴誰
作者: allensakura    时间: 2008-12-12 23:26

引用:
原帖由 da3ren 于 2008-12-12 14:47 发表

任天堂在广告上花的钱有索尼和微软多吗

有投入才有产出,GOW要没有那铺天盖地的广告,销量起码打个对折
放心好了
根據官方的說法,任天堂花在宣傳上的費用還真的不是MS能比的
作者: 262674    时间: 2008-12-24 17:01

引用:
拉拢仍犹豫不决的日本第三方,利用较低的开发成本,打时间差,开发和积累通用引擎技术和开发方式,维护游戏这一日本影响世界的支柱产业之一。
如果说这次怪物獵人G for Wii应该就是“较低的开发成本,打时间差,开发和积累通用引擎技术和开发方式”,想来老任之前公布的GC for Wii系列同样基于相同理念产物吧。

想问下,难道今后会出现大范围的PS/PS2/GC for Wii?还有,下次又会轮到哪个作品妇科重制?
作者: hsu    时间: 2008-12-24 17:09

马后炮老师又来啦

作者: 马甲雷    时间: 2008-12-26 09:24

引用:
原帖由 XXOO 于 2008-12-12 12:50 PM 发表

算了,有人装傻,我就直白点吧

選擇WII,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做法……这句话让我以为你的意思是,如果没有经济危机的话,DQ和FF出在高清平台上要比出在Wii上好

FF我不否认,毕竟画面是自从7代之后系列的重要卖 ...
哦,那当初ff12等注重画面的大作为什么不跨平台出在gc和xb上。非要出在ps2上呢?
作者: 耶稣复临    时间: 2008-12-26 11:52

我现在只想5汉化版来的快点
作者: 责任编辑    时间: 2008-12-27 10:09

老师的文章不错啊
作者: 马甲007号    时间: 2009-4-11 13:04

和田快撿包袱投奔任地獄啊,wii才是王道,等著你的DQ10呢
作者: 黑龙    时间: 2009-4-13 00:14

dq10什么时候出啊,时不我待啊
作者: linkliu    时间: 2009-4-13 13:11

引用:
原帖由 马甲007号 于 2009-4-11 13:04 发表
和田快撿包袱投奔任地獄啊,wii才是王道,等著你的DQ10呢
刚发现你的头像很神……
作者: 传说中のJim    时间: 2009-4-13 13:20

这坟。。。。。。。。。。。
作者: linorex    时间: 2009-4-13 13:36

注3:顺应经济危机的“契机”,利用Wii和DS的较低开发成本开展缓兵之计,获得技术积累的时间。

我想想这个假设,恐怕在逻辑上显得牵强了些吧
作者: linorex    时间: 2009-4-13 13:39

原来是个坟……
算是进错地方了
作者: Ttomato    时间: 2009-4-13 17:13

老师分析客观。
作者: xvshifeng    时间: 2009-4-13 18:38

老任果然老谋深算啊
作者: GAYBL    时间: 2009-4-13 23:41

引用:
原帖由 黑龙 于 2009-4-13 00:14 发表
dq10什么时候出啊,时不我待啊
FF13都还未定呢!DQ10不着急。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