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游戏业远非如此简单的领域,否则曾经占尽优势的 Sony 不会现今这般艰难地推销PS3,否则微软不会对日本游戏开发商大献殷勤,否则任天堂早就 Game Over了!无数例子证明,在这里,一款伟大的游戏远比其它任何其它东西来得重要,譬如《超级马里奥》之如 FC,譬如《生化危机》之如PS,譬如《口袋妖怪》之如GBC。玩家会因为仅仅一款软件拉动游戏主机的销量,而游戏厂商又会因为销量聚集到游戏主机周围,这是属于这个产业的特色——除非微软的大手笔难以打破。Apple在这方面羽翼未丰,目前撇开《超级猴球》、《孢子》及打着《最终幻想》旗号的某作不谈,具有号召力的游戏品牌确实少得可怜,原创作品中也罕有潜质出众者,自身更缺乏任天堂第一方那种惊世骇俗、舍我其谁的研发能力。
另一个严峻的问题在于,任天堂洞察力敏锐,Wii 推出时便尝试架设互联网商店,用于出售各类小游戏,最近 DSi的推广中也包含类似特性。因此 Apple 虽然领先,但决非唯一。我曾经坚持认为,Dell的崛起有赖于远见卓识的渠道建设,然而渠道模式一旦遭模仿,缺乏其它区别力的 Dell 不得不像其它 PC厂商一样重新回到白刃战中来。单纯依靠渠道的力量,就打算挑战任天堂牢固的掌机份额,无异于重演 Dell 的兴衰史。应该让 Apple具有危机感的是,同样通过网络销售,WiiWare 已经诞生了一款有口皆碑的游戏《World of Goo》,来自一家小工作室,该渠道对小型开发商的好处显而易见,而 WiiWare 的更早成熟,与电子游戏业本身的特质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