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其他] BD胜利后 VC1格式的未来! [打印本页]
作者: taojin82 时间: 2008-2-27 15:50 标题: BD胜利后 VC1格式的未来!
看了这么多BD战贴 想到个问题!BD和HD火拼的时候 VC1可能有部分优势!
但现在BD胜利 BDA成员里估计没几个看MS顺眼的!
VC1是不错 可未来 我觉得会慢慢消亡掉!
我觉得SONY宁可用MPEG2 或者H.264 或者从新开发 也会把VC1扼杀掉!
作者: 到处喷着 时间: 2008-2-27 15:54
支持264。。主要是VC1没用过貌似。。
作者: 责任编辑 时间: 2008-2-27 15:57
估计VC1不灵 VC2会出来的
作者: taojin82 时间: 2008-2-27 16:03
即使VC3出来 也没用 除非有切入点!
比如HD MS不是电影公司 即使格式在完美
别人不用也是白搭!不可能拿VC1来编码 WINDOSW把 呵呵!
希望MS砸钱 强迫电影公司用VC1 那就BD SONY收钱 编码MS收钱!
作者: Berserk 时间: 2008-2-27 16:21
VC-1不错在哪里了?
相对于H.264来说VC-1并没有什么优势。
对于视频编码来说MPEG才是正途,王道。其他的兼容编码存在并未问题,但是也像坐收权利金的话,先超越MPEG再说吧。
作者: carnon 时间: 2008-2-27 16:32
VC1微软独占专利,洗洗睡吧
作者: darkstar1001 时间: 2008-2-27 17:18
vc-1和x.264都是以网络传输为基础发展出来的视频编码关bd鸟事?微软不是媒体发行商也不是光盘制造商但是微软是蓝星最强的系统供应商,ie渣不渣?你可以说你不用ie但是你每次装windows的时候能不装么?同样的道理,免费集成在系统里面就一定会有人用不管他多渣。虽然现在vc-1比x.264不见得有优势,但就目前来说微软有希望成为新的网络媒体供应商而且是很大的网络媒体供应商那么当下载成为主流的时候他自家的编码格式是不是能普及就不言自明了。
[ 本帖最后由 darkstar1001 于 2008-2-27 17:42 编辑 ]
作者: 潜水艇的水 时间: 2008-2-27 17:23
mei yu yan
作者: 保暖内衣 时间: 2008-2-27 20:22
mpeg2
太可怕了~
还是h264顺眼一点
看来lz对将来的走向很期待~
能否如愿呢?
看过hd的金刚没有~?
作者: guoang 时间: 2008-2-27 20:57
vc1的解码难度比h264低多了,效果差不多,h264高码率的视频秒杀目前绝大多数机器,vc1新点的机器都能搞定的
作者: KIRITE 时间: 2008-2-27 22:11
引用:
原帖由 guoang 于 2008-2-27 20:57 发表 
vc1的解码难度比h264低多了,效果差不多,h264高码率的视频秒杀目前绝大多数机器,vc1新点的机器都能搞定的
显卡硬解的话,H264比VC-1容易解呀,另外就是底码的H264要比VC-1效果好
作者: 黑龙 时间: 2008-2-27 22:37
不要忘了HDi,微软力推的HDi也完了
作者: 保暖内衣 时间: 2008-2-27 23:02
引用:
原帖由 黑龙 于 2008-2-27 22:37 发表 
不要忘了HDi,微软力推的HDi也完了
未必~
这种交互系统不仅仅是在光储媒介的应用领域
作者: WallstreetQuant 时间: 2008-2-28 00:31
奇怪,为什么我的有好些BD碟显示的编码是VC-1呢
作者: BigBangBang 时间: 2008-2-28 09:09
压缩都是歪门邪道
压缩都是有损的
耗费系统资源的解压过程更会提高播放器的制造成本
只要光盘容量够大
还是原生MPEG最高
作者: veryend 时间: 2008-2-28 09:17
引用:
原帖由 BigBangBang 于 2008-2-28 09:09 发表 
压缩都是有损的
我操,压缩技术死了
作者: 卖哥 时间: 2008-2-28 09:17
引用:
原帖由 BigBangBang 于 2008-2-28 09:09 发表 
压缩都是歪门邪道
压缩都是有损的
耗费系统资源的解压过程更会提高播放器的制造成本
只要光盘容量够大
还是原生MPEG最高
ZIP难道不是压缩……
MPEG又不是无损的
而且H.264的另一个名字是MPEG4第10版
而且无压缩视频对带宽不是一般的有挑战,不管光驱自己转多快,连传输规格SATA理论性能的3.0Gbps都不是1080P无压缩视频的对手。
作者: 爱你一棒陲 时间: 2008-2-28 10:30
高码率下VC-1效果好些,低码率VC-1对硬件要求比HD.264低。还有一个更要紧的问题,HD.264如果使用X264可以绕开MPEG的水印,这对很在乎版权的发行商来说可不是小问题。
作者: BigBangBang 时间: 2008-2-28 10:33
我的意思是,要想有效压缩掉容量,就会妥协有损压缩的方式。
作者: 爱你一棒陲 时间: 2008-2-28 10:33
引用:
原帖由 黑龙 于 2008-2-27 22:37 发表 
不要忘了HDi,微软力推的HDi也完了
这玩意再不济目前也比JVB强那么一点点。一个简单的画中画功能就快让BDA大肠蹩断了。头一批BD PLAYER连上网更新固件的功能都没有,知道不知道BD的1.1比1.0增加了些什么东西?
作者: 黑龙 时间: 2008-2-28 23:40
引用:
原帖由 爱你一棒陲 于 2008-2-28 10:33 发表 
这玩意再不济目前也比JVB强那么一点点。一个简单的画中画功能就快让BDA大肠蹩断了。头一批BD PLAYER连上网更新固件的功能都没有,知道不知道BD的1.1比1.0增加了些什么东西?
别转移话题,我说hdi在高清格式的推广上完了,你却说hdi技术强,驴头不对马嘴
而hdi在技术上也根本不比bdjave强。最早上市的bd影碟机的功能问题是属于影碟机的问题,和bdjave强不强没关系。头一批?后面几批的就不是bdjave了?
作者: ooo 时间: 2008-2-29 08:54
下载王道,720P\VC1\x264\DD5.1性价比最高~
HDi比BDJAVA领先,VC1和H264差不多。
说“原生MPEG最高”的那位智商真高~
作者: taojin82 时间: 2009-1-9 14:08
“原生MPEG最高”
作者: 小水 时间: 2009-1-9 14:33
VC1的内容不多见,估计最后也就是无疾而终,264已经是事实上的标准
作者: allensakura 时间: 2009-1-9 14:49
原來MPEG是無損的,第一次聽過
無損的那大小嚇死人阿,BD都要洗洗睡
作者: 比卡丘 时间: 2009-1-9 15:0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Opera]
挖坟死!
作者: largewc 时间: 2009-1-9 16:18
引用:
原帖由 黑龙 于 2008-2-28 23:40 发表 
别转移话题,我说hdi在高清格式的推广上完了,你却说hdi技术强,驴头不对马嘴
而hdi在技术上也根本不比bdjave强。最早上市的bd影碟机的功能问题是属于影碟机的问题,和bdjave强不强没关系。头一批?后面几批的就不 ...
BD Java比HDi功能强是肯定的,但是并不代表BD Java适合商业。
HDi即使硬碟机失败,以后能够发展的地方也很多,比如说微软的media player,HDi和BD Java根本不是一个东西,HDi是网页标准的影碟机延伸,它是微软让IT类型公司介入影碟机领域的一种平滑过渡方案,比如说把TGFC服务搬到影碟机上,都是网页类的标准。BD Java则是一种软件标准,它更加倾向于传统的软件公司,缺点就是标准混乱,BD交互差就是因为支持Java的能力没有强制标准,而且开发Java程序成本要远高于网页开发。
而且mpeg4微软有相当的专利,用哪个格式,微软都是要收钱的,只是VC-1只有微软收钱,便宜一些而已。
作者: largewc 时间: 2009-1-9 16:21
我觉得HD失败主要的原因就是只有微软和东芝有专利,太独了。
Sony让出了相当多的专利金分成,拉来了一大堆同盟。本次Sony在BD的专利比例还不如DVD时代妥协东芝分得多,也算是出了血本了。
作者: winnerace 时间: 2009-1-9 16:50
引用:
原帖由 小水 于 2009-1-9 14:33 发表 
VC1的内容不多见,估计最后也就是无疾而终,264已经是事实上的标准
华纳现在出的蓝光都是VC-1的好不好
作者: 小水 时间: 2009-1-9 17:13
引用:
原帖由 winnerace 于 2009-1-9 16:50 发表 
华纳现在出的蓝光都是VC-1的好不好
微软拉住华纳也没用,现在的设备都是针对264优化的,VC1只会越来越被边缘化
作者: 保暖内衣 时间: 2009-1-9 19:44
设备赞一个
vc-1边缘更华丽:D
在线租赁马上就死了
作者: terminator24 时间: 2009-1-9 22:03
神奇了,这边都没人在看高清的吗?BD有很多电影都是VC1压缩格式的阿
顺带一提,丝路的PT就快开放了大家应该关心一下:D
作者: 保暖内衣 时间: 2009-1-9 22:15
跟水神认真你就输了~
作者: 小水 时间: 2009-1-9 23:27
引用:
原帖由 terminator24 于 2009-1-9 22:03 发表 
神奇了,这边都没人在看高清的吗?BD有很多电影都是VC1压缩格式的阿
顺带一提,丝路的PT就快开放了大家应该关心一下:D
和铺天盖地的264格式BD资源比起来,这点东西根本拿不出手了
作者: 小水 时间: 2009-1-9 23:30
引用:
原帖由 保暖内衣 于 2009-1-9 19:44 发表 
设备赞一个
vc-1边缘更华丽:D
在线租赁马上就死了
大门的VC1一败涂地啊!
作者: terminator24 时间: 2009-1-10 01:38
引用:
原帖由 小水 于 2009-1-9 23:27 发表 
和铺天盖地的264格式BD资源比起来,这点东西根本拿不出手了
这席话就暴露了水先生对高清的关心程度了,多上点高清PT网站开开视野吧:D
上面那张图看到的资源真的不多啦...才300多页大概加起来也才一、两百TB而已
[ 本帖最后由 terminator24 于 2009-1-10 01:41 编辑 ]
作者: solopain 时间: 2009-1-10 07:02
真奇怪,蓝光好多不都是vc-1么......怎么一堆人说vc-1失败?难道都下mkv或者所谓的bd-rip???
作者: 小水 时间: 2009-1-10 08:30
引用:
原帖由 terminator24 于 2009-1-10 01:38 发表 
这席话就暴露了水先生对高清的关心程度了,多上点高清PT网站开开视野吧:D
上面那张图看到的资源真的不多啦...才300多页大概加起来也才一、两百TB而已
一两百TB就敢出来装2,这年月真是没有下限了:D
作者: 小水 时间: 2009-1-10 08:39
引用:
原帖由 solopain 于 2009-1-10 07:02 发表 
真奇怪,蓝光好多不都是vc-1么......怎么一堆人说vc-1失败?难道都下mkv或者所谓的bd-rip???
蓝光有一些VC1不假,然而IPOD、PSP、手机、摄像机、录像机……支持VC1的就极少了,264的普及程度已经远非VC1可比
作者: solopain 时间: 2009-1-10 09:22
引用:
原帖由 小水 于 2009-1-10 10:39 发表 
蓝光有一些VC1不假,然而IPOD、PSP、手机、摄像机、录像机……支持VC1的就极少了,264的普及程度已经远非VC1可比
这倒是,不过人家说蓝光,你扯那些东西干吗???
作者: solopain 时间: 2009-1-10 09:23
而且不是有一些,是好多都是vc-1
作者: 小水 时间: 2009-1-10 09:31
引用:
原帖由 solopain 于 2009-1-10 09:22 发表 
这倒是,不过人家说蓝光,你扯那些东西干吗???
楼主讨论的核心是“VC1格式的未来”,“BD胜利后”是状语,表示的是时态,不是讨论的核心,也就是说,我等不可以局限在BD的小圈子里讨论问题,必须把着眼点放在大局、大势,那么问题的答案就很是明了了,VC1已经失败,264已经主流,无可非议的主流了
作者: 正版万岁 时间: 2009-1-10 11:33
引用:
原帖由 BigBangBang 于 2008-2-28 09:09 发表 
压缩都是歪门邪道
压缩都是有损的
耗费系统资源的解压过程更会提高播放器的制造成本
只要光盘容量够大
还是原生MPEG最高
贻笑大方
难道MPEG就不是压缩的?
您老牛逼,只看无损的
看一部1080P的片子要2500G
作者: 可米小子 时间: 2009-1-11 21:12
VC1的规范其实很不错,错就错在是微软的。
作者: 超越神的牛肉人 时间: 2009-1-11 21:22
引用:
原帖由 可米小子 于 2009-1-11 21:12 发表 
VC1的规范其实很不错,错就错在是微软的。
嘿,放假了么?
作者: 可米小子 时间: 2009-1-11 22:06
引用:
原帖由 超越神的牛肉人 于 2009-1-11 21:22 发表 
嘿,放假了么?
想说啥?我不过就一sony粉丝而已。
本人跟IT不沾边,也没你说的放假-裁员。答案满意否?
作者: lili2k2 时间: 2009-1-11 22:10
引用:
原帖由 BigBangBang 于 2008-2-28 09:09 发表 
压缩都是歪门邪道
压缩都是有损的
耗费系统资源的解压过程更会提高播放器的制造成本
只要光盘容量够大
还是原生MPEG最高
您太无敌了...真的...
原来MPEG还有原生的...长见识了.
作者: 可米小子 时间: 2009-1-11 22:12
引用:
原帖由 lili2k2 于 2009-1-11 22:10 发表 
您太无敌了...真的...
原来MPEG还有原生的...长见识了.
对这种欠菊爆的无视就可以了,认真就输了
作者: zentdk 时间: 2009-1-11 22:13
tdk就是vc-1的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