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认为 BD 是 PS3 大胜利的同学们,你们难道真不知道 CELL 的走向吗? [打印本页]

作者: 无印良品    时间: 2008-2-25 19:14     标题: 认为 BD 是 PS3 大胜利的同学们,你们难道真不知道 CELL 的走向吗?

BD 顺利统一江湖了,我觉得这个是好事,毕竟两种格式的存在实在是太浪费市场需求了。
大容量载体能带给更多发挥的空间,这是勿庸置疑的,但是 BD 的成功不代表 PS3 的成功(尤其是作为游戏机的成功),更不能代表 360 和 Wii 的失败,因为这两台主机从来没有使用过 HDDVD,而 360 仅仅是打算使用。PS3 目前的主机销量让人比较满意,但是游戏的销量就逊色多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大量的用户选购 PS3 是作为BD播放器考虑的,因为单独购买一款BD播放器的价格可能还高于PS3(699美元?)。

BD 虽然是 SONY 主力研究的成果,但是 BD 联盟不是 SONY 一家的,所以权利金的问题不见得能让 SONY 盆盈砶满。

东芝如此迅速地放弃了 HDDVD,其实大家遗漏了之前一则非常关键的新闻,那就是 SONY 放弃对 CELL 的研发权和主导权并且完全转让给东芝,SONY很有可能在这起买卖当中使用了 BD 作为筹码。毕竟现在的 SONY (注意,是现在的)无法独力承担 CELL 和 BD 两个产品的前进,那么保住一个并且让他成功,这对于 SONY 来说就是当前最大目标。那些认为 SONY 获得 BD 权利金的人们,是否想过 PS3 每卖出一台就要支付给东芝 CELL 的权利金呢?

这个商业世界,真的还很微妙呢



作者: 到处看着    时间: 2008-2-25 19:15

是啊,其实BD是败了,楼主满意了没?
作者: 无印良品    时间: 2008-2-25 19:17

BD 只要生产成本能再压缩,谈败是不现实的,但是当前的 BD 想像 DVD 那样普及明显是不恰当的。
我只是就事论事,连这点心理承受能力都没有,怎么对得起久多。
作者: beareve    时间: 2008-2-25 19:20

2楼真是回帖不看帖的典型,说白了就是一闭着眼瞎喷的
不过我觉得cell作为处理器,也只是跟其他的处理器一样都是“过渡型产品”,而依照前几代储存媒介的寿命来看,很可能BD在各厂商下一代主机推出之时仍为主流储存媒介,所以到那时别的厂家若想出以BD为储存媒介的主机,则sony获利会很大。并且作为通用储存媒介的BD应该比cell这个令人吃力又不怎么讨好的东西能赚到更多钱
所以我觉得sony放弃cell紧握BD的选择是明智的
作者: 村上春樹    时间: 2008-2-25 19:21

http://japan.gamespot.com/news/story/0,3800076565,20367714,00.htm
ソニー、チップ制造施设を东芝に卖却へ

http://www.news.com/2110-1006_3-6231204.html
Sony to sell chip facility to Toshiba for $835 million

http://pc.watch.impress.co.jp/docs/2008/0220/toshiba2.htm
东芝とソニー、“Cell”制造の合弁会社设立で正式契约

现在有趣的事情是,看起来Toshiba在HD-DVD方面和SONY闹很翻,所以Toshiba现在掌握了CELL又掌握了SONY的其他晶片生产,所以两个阴谋论:

1. 这是SONY放弃CELL的暗渡陈仓
2. 这是要Toshiba放弃HD-DVD的代价

well,SONY的确不容易用IBM的CELL,因为IBM自己要用的CELL是SOI制程,所以不太符合现在SONY的需求:PS3的低价化。

Toshiba现在替SONY作的CELL都用bulk制程,超高频的性能较差,但成本差距不小。
(65nm SOI版的CELL有7GHz的数字,不过45nm bulk的CELL则只有发表过6GHz前后的数字,不清楚上限)
而IBM产能相对少,刻意要IBM作低成本晶片的代工价码就贵。

所以SONY既然卖了厂房设备给Toshiba,Toshiba的确变成SONY的CELL唯一的供应商....
不过一个单纯的问题:现在SONY会放弃PS3吗?在总算撑到HD-DVD退出市场的当下?而且放弃PS3和放弃CELL也不是等号。

从Toshiba的角度来看,SONY是最大的CELL用户,感觉上是不太可能把お得意样给扫地出门,所以要不要CELL应该是看SONY。
而且Toshiba虽然有SpursEngine,但是他们在CES08的CELL-TV demo上也表示过,完整的CELL和SpursEngine还是有差距,应用范围不同,所以至少他们会用得到CELL,可以看得出来CELL的性能满足需求的状况下,问题就是耗电量(不然塞不进电视),于是就像前述说的,CELL现在的改进偏向换成低成本制程、从dynamic logic换成stataic logic,都是为了压耗电量。目前45nm CELL已经只剩下90nm CELL约40%的耗电量,应该也符合Toshiba的需求。

第二点倒是没什么反驳的空间XD
这时机好敏感XD

http://www.aiplus.idv.tw/blog/in ... d=2219&blogId=2
作者: 卖哥    时间: 2008-2-25 19:21

不是卖PS3要给东芝权利金
而是PS3的Cell要问东芝买。
作者: carnon    时间: 2008-2-25 19:26

原来卖生产线连原来的cell专利都夹在一起卖啊
作者: 2006arg    时间: 2008-2-25 19:28

其实很简单,bd失败,索尼什么都没有,东芝获得最大利益,bd赢了,东芝损失惨重,但是可以从多卖ps3上获得利益,这个利益多大,要看bd获胜对ps3的推动,个人认为,随着299甚至更低的bd播放器出现,bd对ps3的推广作用也就微乎其微了。这个利益和东芝获得hd的胜利简直是九牛一毛,悲观的说,能不能弥补hd失败带来的几百亿日元的亏损,都难说:D 不过有比没的强。。。索尼是稳赚的,bd获胜的利益,以及cell卖给东芝大副降低了ps3的成本。
作者: 无印良品    时间: 2008-2-25 19:32

引用:
原帖由 beareve 于 2008-2-25 19:20 发表
2楼真是回帖不看帖的典型,说白了就是一闭着眼瞎喷的
不过我觉得cell作为处理器,也只是跟其他的处理器一样都是“过渡型产品”,而依照前几代储存媒介的寿命来看,很可能BD在各厂商下一代主机推出之时仍为主流储存媒 ...
是这样的,其实越是面对不利条件,越应该正视问题,否则只会暴露自己内心的脆弱。
就拓宽游戏人群来说,我个人认为当前的 Wii 和 PS3 都很有潜力,你可以推荐给你朋友 Wii,它很有趣很新奇,你可以推荐 PS3 因为它可以看 BD。
但是 360 就显得很 CORE 很 CORE …
作者: 藕是张力    时间: 2008-2-25 19:37

关键词:900亿  60%

PS3胜了,两家一起赚钱

PS3败了,部分风险已经转嫁给东芝

[ 本帖最后由 藕是张力 于 2008-2-25 19:40 编辑 ]
作者: qieyifonger    时间: 2008-2-25 19:39

妈的现在什么东西都是权利金,有完没完啊,连权利金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也敢出来喷,现在“喷”真是低成本的干活,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地球还真是太危险了~~~
作者: 无印良品    时间: 2008-2-25 19:42

权利金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什么叫交易,毕竟这个是存在于游戏行业一个极其特殊的规矩,老任当年也不知道怎么弄出来这么强大的冥王星词汇。

偶只是很关心 SONY 和 TOSHIBA 幕后的交易罢了,不晓得他们什么时候能公布这样的事情。
作者: 狂风007    时间: 2008-2-25 19:44

引用:
原帖由 无印良品 于 2008-2-25 19:14 发表
PS3 目前的主机销量让人比较满意,但是游戏的销量就逊色多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大量的用户选购 PS3 是作为BD播放器考虑的,因为单独购买一款BD播放器的价格可能还高于PS3(699美元?)
很好,楼主,麻烦你给出PS3目前的软硬比,以证明你的观点,要不就是瞎喷:D
作者: 2006arg    时间: 2008-2-25 19:47

引用:
原帖由 无印良品 于 2008-2-25 19:42 发表
权利金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什么叫交易,毕竟这个是存在于游戏行业一个极其特殊的规矩,老任当年也不知道怎么弄出来这么强大的冥王星词汇。

偶只是很关心 SONY 和 TOSHIBA 幕后的交易罢了,不晓得他们什么时候能公布 ...
关键你还是要搞清楚,bd获胜,到底能让ps3多卖几台(这个等2月的npd吧),东芝能多拿几台的权利金,倒是hddvd获胜带来的利益,和失败带来的损失,大家都能看到。。。:D
作者: 2006arg    时间: 2008-2-25 19:49

而且提醒楼主,现在bd播放器的主流价格也就在300美元,随着用户购买力提升,很快会到199的普及价格(欧洲貌似很快就是上市199的),而且接口,功能各方面都是ps3不能比的
作者: qieyifonger    时间: 2008-2-25 19:50

引用:
原帖由 无印良品 于 2008-2-25 19:42 发表
权利金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什么叫交易,毕竟这个是存在于游戏行业一个极其特殊的规矩,老任当年也不知道怎么弄出来这么强大的冥王星词汇。

偶只是很关心 SONY 和 TOSHIBA 幕后的交易罢了,不晓得他们什么时候能公布 ...
你脑子有屎啊,现在Cell完全是东芝在生产,Sony只要花钱向东芝买就行了,关权利金屁事啊~~~

Sony把厂房连带生产线全部卖给东芝,Cell方面不管是生产还是研发都不关Sony的事情了,Sony就可以把精力和资金投入到支柱产业那边去了,这样一来东芝有钱赚,Sony也一举两得,不是皆大欢喜么,还幕后交个P易,多简单的事情~~~~~
作者: beareve    时间: 2008-2-25 19:52

引用:
原帖由 qieyifonger 于 2008-2-25 19:50 发表
Sony就可以把精力和资金投入到支柱产业那边去了
好奇地问一下,目前sony的支柱产业是什么啊?
非战,就是想知道一下情况
作者: 司徒正美    时间: 2008-2-25 19:52

东芝应该把CELL修改一下用于笔记本上,同时减少PS3用的CELL的生产,这样就可以坐地要价,PS3的价格暴涨!:D
作者: qianyuting    时间: 2008-2-25 19:55

我想问下LZ,你说"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大量的用户选购 PS3 是作为BD播放器考虑的,因为单独购买一款BD播放器的价格可能还高于PS3(699美元?)。"  有何依据?

还有如果TOSHIBA获得格式战的胜利,那它赚的钱是比现在靠收取CELL的权利金,来的多呢还是少?
作者: qieyifonger    时间: 2008-2-25 19:55

引用:
原帖由 beareve 于 2008-2-25 19:52 发表

好奇地问一下,目前sony的支柱产业是什么啊?
非战,就是想知道一下情况
难道Sony不是做消费电子的么,下面的新闻是火星人发的么~~~
-------------------------------------------------------------
索尼公司投资约220亿日元加强中大尺寸的OLED面板生产技术

    索尼公司于2月19日宣布计划投资约220亿日元,加强中大尺寸的OLED (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生产技术。通过此次投资,索尼公司计划加快发展中大尺寸和高画质OLED面板的脚步。

    索尼研究OLED技术始于1994年,并自那时起就已将OLED定位为未来的新一代显示技术。2007年12月,索尼在日本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OLED电视“XEL-1”,融合了索尼独有的“有机面板”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超薄设计,并且以相当高程度的对比度、亮度、精准色彩再现范围和快速反应时间提供顶级的画质。

    为了推动中大尺寸和高画质OLED面板的发展,索尼公司已经决定从2009年3月31日2008-2009下半财年结束之时开始投资,进一步发展OLED面板生产技术。索尼将强化索尼移动显示公司东浦工厂关于TFT (薄膜晶体管)和EL (电致发光)层涂层处理设施的发展,并计划在2009-2010财年实施这项生产技术直至2010年3月31日结束。

    索尼计划继续推进OLED面板的发展,将OLED面板定位为一种能够扩展电视机及其他影音产品未来潜力的新型装置。
作者: zxr007    时间: 2008-2-25 19:56

引用:
原帖由 beareve 于 2008-2-25 19:52 发表

好奇地问一下,目前sony的支柱产业是什么啊?
非战,就是想知道一下情况
看看索尼的财报就知道了。消费电子部门是支柱啊。电视,摄像机,照相机,等等
作者: cfqxd    时间: 2008-2-25 19:59

sony是家消费电子生产厂,核心技术包括相机用ccd,电池用电芯,以及蓝光光盘,目前索尼盈利的大头主要是液晶电视、数码相机,尤其是数码相机,最近几年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虽然高端仍然不能和佳能尼康竞争,但在中端已经很牛x了,其他的盈利包括高端的摄像机等等虽然非常贵,但销量毕竟有限,至于mp3、索爱的手机、家用dv等等表现都也不错,vaio的笔记本一直是潮流的体现
作者: LTFYH    时间: 2008-2-25 20:01

我说现在的人想象力真丰富
作者: qieyifonger    时间: 2008-2-25 20:01

引用:
原帖由 qianyuting 于 2008-2-25 19:55 发表
还有如果TOSHIBA获得格式战的胜利,那它赚的钱是比现在靠收取CELL的权利金,来的多呢还是少?
还在“权利金”,权利你个P金!!!

如果东芝获得格式战的胜利,那别家公司造的HD播放器卖掉一台就要交钱给东芝,这才叫“权利金”!!!然后每张HD-DVD卖出去也要交权利金给东芝。所谓的“权利金”就是坐着就能收到的钱~~~

现在Cell完全是东芝在生产,然后卖给Sony,赚的应该说是“加工费”,不过芯片行业的“加工费”应该是挺惊人的,但东芝和Sony肯定有协议价,具体多少也不是俺们能够知道的,呵呵。
作者: beareve    时间: 2008-2-25 20:07

引用:
原帖由 cfqxd 于 2008-2-25 19:59 发表
sony是家消费电子生产厂,核心技术包括相机用ccd,电池用电芯,以及蓝光光盘,目前索尼盈利的大头主要是液晶电视、数码相机,尤其是数码相机,最近几年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虽然高端仍然不能和佳能尼康竞争,但在中端 ...
目前是液晶电视和数码相机啊。我想的话也肯定是家电部门,不过就是不知道具体是哪些了
不过想想好像sony其他的方面确实不如这两个,传统的盈利大头随身听方面现在已经完全不如从前了
sony财报不知在哪儿看啊,要是有具体数据参考就好了,呵呵
20楼给的例子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啊
作者: qianyuting    时间: 2008-2-25 20:08

引用:
原帖由 qieyifonger 于 2008-2-25 20:01 发表


还在“权利金”,权利你个P金!!!

如果东芝获得格式战的胜利,那别家公司造的HD播放器卖掉一台就要交钱给东芝,这才叫“权利金”!!!然后每张HD-DVD卖出去也要交权利金给东芝。所谓的“权利金”就是坐着就 ...
我请LZ回答啊西西,你别那么急啊!!!我在等LZ的答案呢!
作者: 到处看着    时间: 2008-2-25 20:17

原来SONY没有支柱产业,SONY在某些人眼中早已经什么都不是了口牙.
作者: killmesoftly    时间: 2008-2-25 20:21

看一看

笑一笑


今天老子没时间调教你们

你们慢慢表演吧
作者: qieyifonger    时间: 2008-2-25 20:21

引用:
原帖由 beareve 于 2008-2-25 20:07 发表

目前是液晶电视和数码相机啊。我想的话也肯定是家电部门,不过就是不知道具体是哪些了
不过想想好像sony其他的方面确实不如这两个,传统的盈利大头随身听方面现在已经完全不如从前了
sony财报不知在哪儿看啊,要 ...
BD成功之后肯定就是OLED了,Sony一开始就是主推OLED,可惜市场化实在太慢,导致其在LCD时代的落后,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借CRT时代积累的技术,Sony的Bravia终于也赶上来了,不过现在LCD的技术局限也已经明朗化了,新技术的契机已经到来,就看OLED能否抓住这个时机了,嗯。
作者: beareve    时间: 2008-2-25 20:33

引用:
原帖由 qieyifonger 于 2008-2-25 20:21 发表


BD成功之后肯定就是OLED了,Sony一开始就是主推OLED,可惜市场化实在太慢,导致其在LCD时代的落后,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借CRT时代积累的技术,Sony的Bravia终于也赶上来了,不过现在LCD的技术局限也已经明朗 ...
sony在lcd方面的盈利如果能进一步扩大,对于推行oled或者研发下一代新技术肯定会有很好的帮助
不过研发新技术需要的财力和人力是相当大的,现在sony刚刚从苦战中挣脱出来,可能一时间还不会去搞新技术的研发,把握lcd的走向,同时推oled也是很好的做法
或者等到BD的盈利上来了,再去推下一代新技术也是不错的
作者: 狂风007    时间: 2008-2-25 20:36

别跑题,楼主了?

快出来给出PS3的软硬比,以证明楼主说的"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大量的用户选购 PS3 是作为BD播放器考虑的,因为单独购买一款BD播放器的价格可能还高于PS3(699美元?)"[color=Red]
楼主,别缩啊:D
作者: 先知    时间: 2008-2-25 21:44

对LZ的逻辑实在无语了~~貌似BD是在华纳倒戈后产生的连锁效应后不得不退出市场的吧~~
作者: 保暖内衣    时间: 2008-2-25 21:59

不过目前bd播放器价格确实没有想象的那么乐观
300美元的播放器亚马逊没有找到(个人没找到)
反而先锋 松下等等的播放器价格都比399的ps3高
sony本家的价格我相信各位更清楚
其实oled是未来发展趋势,但是现在好多家都在搞。同时lcd的成本日益降低,pdp在画质上精益求精,led现在也是虎视眈眈。将来很难搞一家独大。
中立一点说,sony现在在色彩调整上确实有些功力,不过,面板问题现在还没有解决,原先是spva 后来找友达,最近又传出根夏普的mva的合作关系。
借用家电的旭龙一句话,sony在oled上面不能失败~
作者: TXTP    时间: 2008-2-25 22:04

笑喷!LZ又一液内人士,又一深度分析家,索尼东芝不聘请你真是浪费了。现在象LZ这种人怎么这么喜欢装B,以为自已是超级营销策略家?你在哪里打工?呵呵!
作者: cf3b5    时间: 2008-2-26 00:44

在Sony的产品发现人家的东西,Sony无能,只能购买人家产品技术,Sony卖的越多人家赚的越多……结论是Sony失败……
在人家的产品里头发现Sony的产品,Sony无能,自己没本事,只好提供东西给人家赚钱……结论继续是Sony失败……
我说这年头难道下限真是无限低吗……

作者: mapledot    时间: 2008-2-26 08:43

引用:
原帖由 cf3b5 于 2008-2-26 00:44 发表
在Sony的产品发现人家的东西,Sony无能,只能购买人家产品技术,Sony卖的越多人家赚的越多……结论是Sony失败……
在人家的产品里头发现Sony的产品,Sony无能,自己没本事,只好提供东西给人家赚钱……结论继续是So ...

作者: Chameleon    时间: 2008-2-26 08:46

引用:
原帖由 cf3b5 于 2008-2-26 00:44 发表
在Sony的产品发现人家的东西,Sony无能,只能购买人家产品技术,Sony卖的越多人家赚的越多……结论是Sony失败……
在人家的产品里头发现Sony的产品,Sony无能,自己没本事,只好提供东西给人家赚钱……结论继续是So ...
真精辟
作者: FCUKBM    时间: 2008-2-26 08:50

BD和CELL做了个交易
作者: ffcactus    时间: 2008-2-26 09:08

这是什么YC论调。。。
作者: taojin82    时间: 2008-2-26 09:36

引用:
原帖由 beareve 于 2008-2-25 20:07 发表

目前是液晶电视和数码相机啊。我想的话也肯定是家电部门,不过就是不知道具体是哪些了
不过想想好像sony其他的方面确实不如这两个,传统的盈利大头随身听方面现在已经完全不如从前了
sony财报不知在哪儿看啊,要 ...
SONY 现在的重点就是高清产业链 无论是他的电影公司 还是电视 DC DV PS3 BD!

全部是SONY高清产业链的组成部分!全面激活的话 SONY公司事业达到顶峰也有可能!

现在作为高清载体的BD已经成功 顺利的迈出一大步!

简单想想 如果PSP2 用MINI BD 那就顺畅了很多!

[ 本帖最后由 taojin82 于 2008-2-26 09:38 编辑 ]
作者: yho    时间: 2008-2-26 10:54

其实关键的影响会在台湾ic公司开始发力之后
从现在的dvd市场可见一斑
作者: 久多是我爹    时间: 2008-2-26 10:58

反正不管怎么样索尼都是失败者,而且年年亏损,过几天就要垮了
作者: ffcactus    时间: 2008-2-26 11:17

引用:
原帖由 久多是我爹 于 2008-2-26 10:58 发表
反正不管怎么样索尼都是失败者,而且年年亏损,过几天就要垮了
说你SB应该不过分吧。
作者: 无印良品    时间: 2008-2-26 17:33

睡一觉起来就这么多才语游言了,不过现在的孩子们素质问题还是要两手抓一抓的。:D
引用:
原帖由 狂风007 于 2008-2-25 07:44 PM 发表
很好,楼主,麻烦你给出PS3目前的软硬比,以证明你的观点,要不就是瞎喷:D
楼主,别缩啊
如果你能使用软硬比战翻所谓的“乱喷”,你直接贴出来不就行了吗,顺便造福大家?我看到的仅仅是PS3目前多数游戏的销量状况,尤其是日本国内,身边很多人购买了 PS3 都是看BD用的,这些都是我能看到的事实,KOEI检点了高达无双的销量失败,这究竟是KOEI的错,还是高达的错,还是PS3的错,还是BD的错,还是你的错?如果这也叫喷,这也叫缩,那么论坛连话都不能说了?
引用:
原帖由 2006arg 于 2008-2-25 07:47 PM 发表

关键你还是要搞清楚,bd获胜,到底能让ps3多卖几台(这个等2月的npd吧),东芝能多拿几台的权利金,倒是hddvd获胜带来的利益,和失败带来的损失,大家都能看到。。。:D
而且提醒楼主,现在bd播放器的主流价格也就在300美元,随着用户购买力提升,很快会到199的普及价格(欧洲貌似很快就是上市199的),而且接口,功能各方面都是ps3不能比的
既然要等,那么何必用你的YY来强奸我的YY呢(呵呵)。
300美元的播放器亚马逊没有找到,反而先锋 松下等等的播放器价格都比399的PS3高(某回复语)。目前这个阶段,PS3确实销量最高的BD播放器,这是事实,需要质疑吗??
另外关于TOSHIBA之于CELL的收益,这个不是人人都能看得到得,这点请不用想当然地去YY啊。
引用:
原帖由 qieyifonger 于 2008-2-25 07:50 PM 发表
你脑子有屎啊,现在Cell完全是东芝在生产,Sony只要花钱向东芝买就行了,关权利金屁事啊~~~
Sony把厂房连带生产线全部卖给东芝,Cell方面不管是生产还是研发都不关Sony的事情了,Sony就可以把精力和资金投 ...
我不想怪你娘死得早,没教养的FAN在每个主机阵营都有,自己注意一点就是了哈。
我前面已经说权利金算是对交易方式的一种统称,有人纠正了权利金和购买金的问题,就此表示感谢,但是我懒得改原文了,呵呵,毕竟这里人人都清楚SONY要用CELL就要交钱,对吧。
但是你谈到SONY不用管CELL就意味着大胜利,这个逻辑绝对是有问题的,几家合作研发CELL的厂商里,一直以来最大力宣扬CELL功能和未来拓展性的是SONY,也许这是PS3的原因,但是现在SONY把CELL扔出去,不见得是心甘情愿并且欣喜若狂的,我只是想提醒CELL的丢失和BD的巩固彼此存在的关系,你不可能认为他们一点瓜葛都没有,除非你们确实喜欢失明。
引用:
原帖由 qianyuting 于 2008-2-25 07:55 PM 发表
我想问下LZ,你说"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大量的用户选购 PS3 是作为BD播放器考虑的,因为单独购买一款BD播放器的价格可能还高于PS3(699美元?)。"  有何依据?
还有如果TOSHIBA获得格式战的胜利,那它赚的钱是比现在靠收 ...
699我加了问号的,这就需要证据了?目前300美元烂大街的BD播放器你倒是拿证据出来啊?我是买不到的……
至于TOSHIBA之于CELL的收益,我承认会比HDDVD少,但是具体数字不是靠这里YY的,目前东芝已经协同CELL开始研发FLASH市场。
引用:
原帖由 TXTP 于 2008-2-25 10:04 PM 发表
笑喷!LZ又一液内人士,又一深度分析家,索尼东芝不聘请你真是浪费了。现在象LZ这种人怎么这么喜欢装B,以为自已是超级营销策略家?你在哪里打工?呵呵!
讲几句话就是深度分析家了?你们全家岂不都是?(因为大家吃饭在饭桌上讲话?玩笑而已)
SONY和TOSHIBA不会仅聘请能说者,但是你连说都不会,谁会关心你是什么呢?按照你的理解,发个帖子就叫装13,那么整个论坛岂不就是13论坛?因为这里就是提供空间让大家发表想法的,只是汝等不说还喜欢补鞋的人看起来比较拉西就是:D
引用:
原帖由 久多是我爹 于 2008-2-26 10:58 发表
反正不管怎么样索尼都是失败者,而且年年亏损,过几天就要垮了
亏损对于企业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能承受住这段时间的煎熬迎来巨大的成就本身也是在计划中的。




有分歧是正常的,但是要注意讨论的态度。难道华纳说句“BD只是一个过渡产物”你们也要说人家瞎喷?喷如果等于说话的话,那这个世界已经不需要发言,人人都是抽水机了。
作者: liuyicheng    时间: 2008-2-26 18:33

299D的蓝光播放器?给链接!

“版权”“专利费”。
作者: liuyicheng    时间: 2008-2-26 18:35

“BD只是一个过渡产物”这句话没有错,因为最多10年就会别别的东西取代。
作者: ds999    时间: 2008-2-26 19:30

LZ难道不知道,PS2时代生产EE的厂也是转让给东芝的么?
作者: 狂风007    时间: 2008-2-26 19:52

楼主典型一法盲

现在都是谁主张谁举证,既然你说PS3游戏销量失败,那你就举出PS3游戏软硬比来证明你的观点

可笑楼主自己拿不出来反还叫我拿,法盲一个

你说高达无双是吧,P3版高达无双日本是30万多的销量,而P3到现在日本都还不到200万,这样的硬件普及率卖出这样的销量已经不错了,30万套是肯定小赚一笔的,这个游戏只能说销售未达到期望的那么高,而不是失败

来,你继续举例子证明PS3游戏卖不动,我看你还能举出什么东西来

别缩哦,继续

作者: coolswan    时间: 2008-2-26 20:25

就等SONY的全幅低价CCD上市了

这样就可以君临相机市场了:D
作者: van601030    时间: 2008-2-26 20:28

难道是双赢?
作者: 保暖内衣    时间: 2008-2-26 22:07

引用:
原帖由 狂风007 于 2008-2-26 19:52 发表
楼主典型一法盲

现在都是谁主张谁举证,既然你说PS3游戏销量失败,那你就举出PS3游戏软硬比来证明你的观点

可笑楼主自己拿不出来反还叫我拿,法盲一个

你说高达无双是吧,P3版高达无双日本是30万 ...
说实话,你不应该再纠缠了,因为你的证据已经证明了别人的观点.
200万的普及率已经对ps家族有很严重的影响了.软件卖了30万却没有看先前投资多少,是否平衡.光荣都出面表态了可见其严重性
这些话不是为了饭而说的,而是真的不希望让你继续纠缠.继续下去你的胜算不大
现在必须要提高ps3本身在日本的信心~
作者: 无印良品    时间: 2008-2-27 18:27

引用:
原帖由 狂风007 于 2008-2-26 07:52 PM 发表
楼主典型一法盲

现在都是谁主张谁举证,既然你说PS3游戏销量失败,那你就举出PS3游戏软硬比来证明你的观点
可笑楼主自己拿不出来反还叫我拿,法盲一个
你说高达无双是吧,P3版高达无双日本是30万多的销量,而P3到现在日本都还不到200万,这样的硬件普及率卖出这样的销量已经不错了,30万套是肯定小赚一笔的,这个游戏只能说销售未达到期望的那么高,而不是失败
来,你继续举例子证明PS3游戏卖不动,我看你还能举出什么东西来 别缩哦,继续
辩论还跟法律扯上关系??我还真看不出这跟法盲有什么关系,再说我也没有强奸你,只能怪你语文老师死得早了哈。谁主张谁举证是存在于学术发表和论言发表的,有人告诉你来论坛要和谐你不还满嘴泥泞?沿用你的观点你不是可以入狱了?

OK,勉强满足你的数字虚荣:按照你的数据,200万主机(目前实际为189万,吉利数字啊),游戏卖了30万(目前是34万),这不是失败是什么?光荣公司的铁娘子为此都打算要引咎辞职了,你还说这个事情完全没有影响??现在严重怀疑你眼镜外加大脑推算能力有问题呢。NGC主机再惨,它主机销量刚刚越过百万大关的时候大乱斗就卖了近100万份,你说目前很多人买PS3不是作BD用你自己都可以相信??(你想拿天朝作例子?那你看看大家PSP都在玩ISO还是UMD不是更直观)

你不要再苟延残喘啦,我想说目前PS3用户对游戏感冒程度不大,你自己翻看日本TOP10的销售数字也能有些常识性的想法吧?请你不要再丢大家的脸,尤其是你个人素质问题,我也不希望这代表了广大TG众,为此我有些头疼呢。:D

1位   みんなのGOLF5 SCE 372,895
(……省略8位)
10位   BLADESTORM 百年戦争 コーエー 118,079
引用:
原帖由 ds999 于 2008-2-26 07:30 PM 发表
LZ难道不知道,PS2时代生产EE的厂也是转让给东芝的么?
你以为有多少SF知道?你又以为有多少NF知道SFC的某芯片是SONY的。只是他们选择性地回避罢了,偶只是提出来并且想看个双方收益率,可惜很多人的想当然地用“赚多少大家都看得见”来搪塞,企业赚多少以及净利润计算哪里是你随便一眼就看得到得啊……公开型的年度财报也不会具体到公司各个具体业务,除非是特别为此公开的。
作者: 黑龙    时间: 2008-2-27 20:47

楼主还真是理歪气壮啊,完全置脸皮于不顾

[ 本帖最后由 黑龙 于 2008-2-27 20:48 编辑 ]
作者: 无印良品    时间: 2008-2-27 21:12

引用:
原帖由 黑龙 于 2008-2-27 20:47 发表
楼主还真是理歪气壮啊,完全置脸皮于不顾
哈哈,我哪里气壮了?只是心态平和罢了,触动一些人底线的歇斯底里是可以想象的嘛.
PS3目前低迷的游戏销量以及作为销量最高的BD播放器(甩第2名一条街),这些竟然都成为歪理了:D
那事实是什么还真不知道了
作者: 黑龙    时间: 2008-2-27 22:09

bd大获全胜,索饭歇斯底里?
看来又诞生一位假高潮的达人了……   

bd获胜,索饭很爽,而像楼主这样的索黑心情可就极度郁闷了,出来自欺欺人被人轮了又说不出什么根据只能恼羞成怒……唉,这么自虐又何苦呢?
作者: 无印良品    时间: 2008-2-28 10:57

引用:
原帖由 黑龙 于 2008-2-27 22:09 发表
bd大获全胜,索饭歇斯底里?
看来又诞生一位假高潮的达人了……   
bd获胜,索饭很爽,而像楼主这样的索黑心情可就极度郁闷了,出来自欺欺人被人轮了又说不出什么根据只能恼羞成怒……唉,这么自虐又何苦呢?
偶的PS系主机正版收藏不见得比你少的(虽然没到20),PS3玩过的游戏也不见比你少的,如果这也是索黑的话,做索饭的要求也太高了点吧?
BD 获胜跟 PS3 获胜还是没有关系啊,我喜欢的游戏不出,出了的卖得惨,我能恼羞成怒么?
如果我是软饭,HALO3销量秒杀一切,而且360支持BD也是完全可能的事情;如果我是任饭,Wii和DS当前的成绩有什么是需要我担心的?

只怪你们太敏感,内心太脆弱。不怕虎一般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伙伴。:D
作者: taojin82    时间: 2008-2-28 11:14

BD成功 代表SONY高清产业 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无论SONY的电影  电器(电视 DV DC)哪个不对应高清!

希望SONY(不是SCE)早点海啸!股票大涨!

那时候即使把PS3降到199也不是没可能!

这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作者: 责任编辑    时间: 2008-2-28 11:34

很微妙很微妙
作者: ffcactus    时间: 2008-2-28 11:41

LZ居然还敢回来回帖, 佩服~
作者: WhinStone    时间: 2008-2-28 11:54

无非是索尼拿CELL换BD,壮士断腕,拆东墙补西墙而已,混到这个地步,确实有点歇斯底里了~
作者: 天下围攻    时间: 2008-2-28 11:54

原来LZ就是传说中的无脑良品

卖生产线不是卖专利,索尼同样可以授权其他公司生产CELL。
每买出一个CELL,被授权方要向专利方上缴专利费。
所以要给钱的是淘西瓦不是索尼,考虑到目前CELL主要应用与PS3,淘西瓦和索尼可能会有其他协议,比如索尼向淘西瓦买CELL,淘西瓦不用交专利费等等。
作者: 无印良品    时间: 2008-2-28 11:59

引用:
原帖由 天下围攻 于 2008-2-28 11:54 发表
原来LZ就是传说中的无脑良品  

卖生产线不是卖专利,索尼同样可以授权其他公司生产CELL。
每买出一个CELL,被授权方要向专利方上缴专利费。
所以要给钱的是淘西瓦不是索尼,考虑到目前CELL主要应用与PS3,淘西瓦和索尼可能会有其他协议,比如索尼向淘西瓦买CELL,淘西瓦不用交专利费等等。
天下无脑也不见得高明到哪吧:D
SONY 是连同专利权一起过渡的,原先的专利权是联合享有,不过现在SONY不再有了,而出让专利权可以获得大量的资金(获得多少就是这笔交易的份量了)。
作者: 光荣与梦想    时间: 2008-2-28 12:02

LZ扯蛋去吧!

此次卖给 Toshiba的生产设备仅仅是用来生产 CELL 和 RSX的 PS3产品,而且以此生产设备建立的新公司 SONY方面总共占到 40% 的股份。

并不是单纯的卖给 Toshiab,而是建立合资公司,赚到的钱中的 4成必须分给 SONY的!!!

这笔帐 SONY无论怎么算都划算得紧!

此生产设备若只在 SONY方使用的话,只能用来生产CELL 和 RSX ,生产成本的投入会很高。而且利用率很低!(因为 SONY元器件真正的核心事业: CCD、CMOS、SXRD、HTPS、激光二极管等 及各类影像用的处理芯片多数为:厚木中心、熊本中心、白石半导体中心、国分技术中心、东浦业务所(也就是 ST-LCD公司,是与丰田织机合资的专门从事 LTPS 和 OLED开发与生产的元件技术中心。SONY持股为 84%;此前量产的 11英寸 OLED面板即此业务所生产,目前 SONY所有的摄像机、相机终端及部分“索爱”手机屏幕也全部出自此业务所)进行生产与制造。

而出售给的 Toshiba 的是位于 SONY九洲长崎的专门从事 PS3所需要的CELL 及 RSX 生产的生产线。此生产线从来也没有切入 SONY上述真正核心元件的生产,所以造成了投资回报很低、生产元件品种单一和利用效率低下的种种问题。

此生产线转卖给 Toshiba后,除了生产 SONY需要的 CELL 和 RSX 外,还将生产 Tsohiab自己需要的各类元件产品。

转卖 Toshiab后,此生产线的利用率将被大大增强,生产成本也将大幅度下降。比原先 SONY自行用来只生产 CELL 和 RSX时的利用率要高很多。利用率加大后实际在分摊到 CELL 和 RSX的成本上会大幅降低。这对于 SONY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

况且由于 SONY 和 SONY计算机娱乐 还占着此新建公司 40%的股份,所以只要此公司生产机制良好并赚钱那 SONY就有大利可图!(既能降低 CELL 等的生产成本,又能借助出售生产线建立新公司而获得客观的利益, SONY这笔帐算得清楚的很!)

[ 本帖最后由 光荣与梦想 于 2008-2-28 12:05 编辑 ]
作者: 心御剑    时间: 2008-2-28 12:03

引用:
原帖由 无印良品 于 2008-2-28 10:57 发表



只怪你们太敏感,内心太脆弱。不怕虎一般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伙伴。
是在说你是FSF的伙伴?
作者: 天下围攻    时间: 2008-2-28 12:04

引用:
原帖由 无印良品 于 2008-2-28 11:59 发表


天下无脑也不见得高明到哪吧:D
SONY 是连同专利权一起过渡的,原先的专利权是联合享有,不过现在SONY不再有了,而出让专利权可以获得大量的资金(获得多少就是这笔交易的份量了)。
“SONY放弃对CELL的研发权和主导权并且完全转让给东芝”
倒是没听说这条新闻
作者: 无印良品    时间: 2008-2-28 12:07

引用:
原帖由 光荣与梦想 于 2008-2-28 12:02 发表
LZ扯蛋去吧!

此次卖给 Toshiba的生产设备仅仅是用来生产 CELL 和 RSX的 PS3产品,而且以此生产设备建立的新公司 SONY方面总共占到 40% 的股份。

并不是单纯的卖给 Toshiab,而是建立合资公司,赚到的钱中的 4 ...
弄清楚100%-40%的变化就可以了
我前面说的很清楚,SONY当前无暇让两个产品同时前进,所以把CELL转嫁出去,力保BD的成功,目前BD成功了,但是不要忘记被削弱的CELL持有力。
SONY帐算得再清楚,也无法堵住连年亏损以及迫切需要大量贷款得事实,索幸这在企业得长远规划中很常见,只是希望他能顺利抵达终点。
作者: 光荣与梦想    时间: 2008-2-28 12:08

引用:
原帖由 天下围攻 于 2008-2-28 12:04 发表


“SONY放弃对CELL的研发权和主导权并且完全转让给东芝”
倒是没听说这条新闻
去看看《日经》上的准确报道! 研发机制依然由 SONY控制,因为此后必须具备评估外包商技术的能力。

http://china.nikkeibp.co.jp/china/news/semi/semi200711090116.html

“今后,不管投资多么先进的逻辑工艺,能够应用该工艺制造的产品却不够”。索尼执行董事副社长、负责半导体及组件业务的中川裕,在解释将该公司位于长崎的“PS3”微处理器“Cell”的生产设备出售给东芝的原因时做了上述表示(参阅本站报道)。

  本来,索尼计划除PS3外,还将把Cell应用于电视机以及数码家电等更多领域的产品,以提高生产线的利用率。但PS3的销量并没有达到预期,再加上Cell是专门面向游戏机设计的,因此丧失了通用性、很难应用于不同的领域。结果,维持生产线的高开工率就很困难,从而自主生产的优点就不存在了。虽然如果把最尖端生产线像半导体代工厂商那样来使用,就可以提高开工率,但“那不是索尼的工作”(中川)。

  中川指出,“凡事以Cell为前提”这样的想法有问题。本来应该根据作为最终目的产品来选择元件,但如果优先考虑的是Cell的话,“那就本末倒置了”(中川)。

  今后索尼将利用自己在美国IBM的美国工厂内的生产设备,以及位于长崎的与东芝的合资公司来生产Cell。各工厂如果继续朝着45nm工艺来提高工艺水平的话,完全可以保证Cell的产量。

  关于研究开发,索尼将退出与IBM和东芝共同推进的32nm工艺开发项目。退出时间尚未确定,预计2008年度内还将继续合作开发。之后,不再追求特定工艺技术,而是自主进行最尖端技术的研究开发。之所以作出上述决定,原因是该公司认为在利用外部的半导体代工厂商时,自己要具备评估工艺的技术能力。(记者:木村 雅秀)
作者: 无印良品    时间: 2008-2-28 12:08

引用:
原帖由 心御剑 于 2008-2-28 12:03 发表
是在说你是FSF的伙伴?
这个理解是靠你们的:D
作者: 光荣与梦想    时间: 2008-2-28 12:09

引用:
原帖由 无印良品 于 2008-2-28 12:07 发表


弄清楚100%-40%的变化就可以了
我前面说的很清楚,SONY当前无暇让两个产品同时前进,所以把CELL转嫁出去,力保BD的成功,目前BD成功了,但是不要忘记被削弱的CELL持有力。
SONY帐算得再清楚,也无法堵住连年 ...
又扯蛋!

SONY才没有连年亏损呢!去查查 SONY前三个季度的利润是多少, Toshiab的利润才是可怜的多少???

而且到第三季度,连之前亏损的游戏部门也已经扭亏为盈了!!!
作者: 光荣与梦想    时间: 2008-2-28 12:13

引用:
原帖由 无印良品 于 2008-2-28 12:07 发表


弄清楚100%-40%的变化就可以了
我前面说的很清楚,SONY当前无暇让两个产品同时前进,所以把CELL转嫁出去,力保BD的成功,目前BD成功了,但是不要忘记被削弱的CELL持有力。
SONY帐算得再清楚,也无法堵住连年 ...
有你这号的我算服了!!

100%的持有就意味着 100%的风险转嫁!!! CELL 和 RSX生产线之前一直是亏本运作的,这亏本的 100%全部要 SONY自己承担。这个负担 SONY那么精明的市场运作才没那么傻呢!

现在将 60%转嫁出去了,就以为着即便这个东西将来运作不能很好的获利,那反正 60%的风险被你 Toshiba扛下了,我最多承担个 40%。这个帐对 SONY来说......
作者: 无印良品    时间: 2008-2-28 12:14

引用:
原帖由 光荣与梦想 于 2008-2-28 12:08 发表


去看看《日经》上的准确报道! 研发机制依然由 SONY控制,因为此后必须具备评估外包商技术的能力。

http://china.nikkeibp.co.jp/china/news/semi/semi200711090116.html

“今后,不管投资多么先进的逻辑工 ...
感谢
所以我先前说过SONY力保其一,这个胜利也显得很正常。
你无法想法SONY与TOSHIBA之间的交易如何,就好像TOSHIBA惊讶于BD阵容的迅速凝聚一样。
TOSHIBA 承诺凭借购买HDDVD的发票可以换BD,这本身不知道是商业顾全行为还是BD推广行为,毕竟当年某些主机发售后迅速宣布失败也没有这样弥补的。
所以BD和HDDVD之间的关系不是YY一下就可以的。
作者: 无印良品    时间: 2008-2-28 12:16

引用:
原帖由 光荣与梦想 于 2008-2-28 12:13 发表


100%的持有就意味着 100%的风险转嫁!!! CELL 和 RSX生产线之前一直是亏本运作的,这亏本的 100%全部要 SONY自己承担。这个负担 SONY那么精明的市场运作才没那么傻呢!

你似乎高估了 SONY 的聪明,而决定了 TOSHIBA 的笨。
既然 CELL 和 RSX生产线之前一直是亏本运作,为什么 TOSHIBA 愿意接手??
没有利润和利益的商业行为你认为存在吗?
作者: 无印良品    时间: 2008-2-28 12:18

引用:
原帖由 光荣与梦想 于 2008-2-28 12:09 发表
SONY才没有连年亏损呢!去查查 SONY前三个季度的利润是多少, Toshiab的利润才是可怜的多少???
而且到第三季度,连之前亏损的游戏部门也已经扭亏为盈了!!!
这5年来的呢?
作者: 天下围攻    时间: 2008-2-28 12:22

“SONY放弃对CELL的研发权和主导权并且完全转让给东芝”
作者: 无印良品    时间: 2008-2-28 12:24

好吧,综合一下,谢谢上面的人提供的日经:
我高估了SONY对CELL的出让指数

但是对于SONY和TOSHIBA的交易仍然是我比较关心的话题,一是迅速放弃HDDVD的态度,二是CELL接手的想法,三是TOSHIBA目前对于CELL的利用。
作者: 光荣与梦想    时间: 2008-2-28 12:24

引用:
原帖由 无印良品 于 2008-2-28 12:16 发表


你似乎高估了 SONY 的聪明,而决定了 TOSHIBA 的笨。
既然 CELL 和 RSX生产线之前一直是亏本运作,为什么 TOSHIBA 愿意接手??
没有利润和利益的商业行为你认为存在吗?
这个你又不懂了。 此生产线原先在 SONY手里的时候,只用来生产 CELL 和 RSX ,开工率很低下,所以在 SONY手里怎么玩都亏损。

而弄到 Toshiba手里后,经过改造建立合资新公司以后,除了生产 SONY需要的 CELL 和 RSX以外,更大头的将用于 TOSHIBA的很多元件产品,并且 CELL将经过改良被用于 Toshiab自己的音、视频产品的控制芯片中去。这样一来此生产线的开工率和利用率无形中被大大扩大了。

那么必然结果就是在 SONY自己手里再运作都会因为开工率低下,生产成本高昂而亏本,而和 Toshiba合资后,由于开工率的扩大,压缩了生产成本很可能就能缓解之前亏本的局面。那就算赚的再少, SONY都有钱分。

反之,如果运作不算成功,还是亏了,那风险的大头是你 Toshiba的。
作者: 无印良品    时间: 2008-2-28 12:26

引用:
原帖由 天下围攻 于 2008-2-28 12:22 发表
“SONY放弃对CELL的研发权和主导权并且完全转让给东芝”
指数过高:D :D
但是可以继续:D :D
作者: 光荣与梦想    时间: 2008-2-28 12:27

引用:
原帖由 无印良品 于 2008-2-28 12:18 发表


这5年来的呢?
你去查 SONY业绩报告吧! SONY这 10年来(不要说 5年)即便业绩再差整个集团都是盈利,从来没有出现过赤子(当然游戏部门赤子不少。但整个集团则从来没有过)。
作者: 无印良品    时间: 2008-2-28 12:28

引用:
原帖由 光荣与梦想 于 2008-2-28 12:24 发表

这个你又不懂了。 此生产线原先在 SONY手里的时候,只用来生产 CELL 和 RSX ,开工率很低下,所以在 SONY手里怎么玩都亏损。

而弄到 Toshiba手里后,经过改造建立合资新公司以后,除了生产 SONY需要的 CELL 和 ...
SONY自己对CELL的期待仍然是太高了,目前搞到只有PS3使用CELL,如果全推广的话(多方面使用)就不存在所谓的 “SONY自己手里再运作都会因为开工率低下,生产成本高昂而亏本”RIGHT?
作者: 无印良品    时间: 2008-2-28 12:30

引用:
原帖由 光荣与梦想 于 2008-2-28 12:27 发表


你去查 SONY业绩报告吧! SONY这 10年来(不要说 5年)即便业绩再差整个集团都是盈利,从来没有出现过赤子(当然游戏部门赤子不少。但整个集团则从来没有过)。
是因为 SME 和之前 SCE 的功劳吧
作者: leon_shao    时间: 2008-2-28 12:38

引用:
原帖由 光荣与梦想 于 2008-2-28 12:27 发表


你去查 SONY业绩报告吧! SONY这 10年来(不要说 5年)即便业绩再差整个集团都是盈利,从来没有出现过赤子(当然游戏部门赤子不少。但整个集团则从来没有过)。
所以说还是把SCE给关了吧
作者: 天下围攻    时间: 2008-2-28 12:45

引用:
原帖由 leon_shao 于 2008-2-28 12:38 发表

所以说还是把SCE给关了吧
SCE怎么说也辉煌了十年,MS娱乐部没倒之前,谁也没资格关
作者: leon_shao    时间: 2008-2-28 12:48

引用:
原帖由 天下围攻 于 2008-2-28 12:45 发表


SCE怎么说也辉煌了十年,MS娱乐部没倒之前,谁也没资格关
你以为我在和你开常务大会啊………………
作者: 装机工    时间: 2008-2-28 13:19

引用:
原帖由 光荣与梦想 于 2008-2-28 12:02 发表
LZ扯蛋去吧!

此次卖给 Toshiba的生产设备仅仅是用来生产 CELL 和 RSX的 PS3产品,而且以此生产设备建立的新公司 SONY方面总共占到 40% 的股份。

并不是单纯的卖给 Toshiab,而是建立合资公司,赚到的钱中的 4 ...
最受不了就是SF的索尼最聪明,其他人最傻的神机妙算论……难道就没点新鲜的!?
作者: ffcactus    时间: 2008-2-28 13:28

LZ智商炫耀帖, 鉴定完毕。
作者: cf3b5    时间: 2008-2-28 14:31

引用:
原帖由 装机工 于 2008-2-28 13:19 发表



最受不了就是SF的索尼最聪明,其他人最傻的神机妙算论……难道就没点新鲜的!?
持这种论调RF貌似远远多于SF把,TG战区什么都是MS最聪明的论调貌似数不胜数?
虽然我认为这种分拆只会是一种可能,大家肯定都有各自的利益点,一般都是双赢的结果……
作者: chovosky    时间: 2008-2-28 14:38

引用:
原帖由 cf3b5 于 2008-2-28 14:31 发表

持这种论调RF貌似远远多于SF把,TG战区什么都是MS最聪明的论调貌似数不胜数?
虽然我认为这种分拆只会是一种可能,大家肯定都有各自的利益点,一般都是双赢的结果……
每次都看到你这么说,每次见到的都是sf.....
作者: hudihutian    时间: 2008-2-28 18:25

引用:
原帖由 装机工 于 2008-2-28 13:19 发表



最受不了就是SF的索尼最聪明,其他人最傻的神机妙算论……难道就没点新鲜的!?
最受不了就是FSF的索尼最傻,其他人都聪明的弱智企业论……难道就没点新鲜的!?
作者: qieyifonger    时间: 2008-2-28 19:15

引用:
原帖由 装机工 于 2008-2-28 13:19 发表

最受不了就是SF的索尼最聪明,其他人最傻的神机妙算论……难道就没点新鲜的!?
最受不了就是譬如楼主这类鸟人的异想天开最聪明,其他言论最傻的神机妙算论……难道就没点新鲜的!?:
作者: 黑龙    时间: 2008-2-28 22:38

引用:
原帖由 无印良品 于 2008-2-28 10:57 发表

偶的PS系主机正版收藏不见得比你少的(虽然没到20),PS3玩过的游戏也不见比你少的,如果这也是索黑的话,做索饭的要求也太高了点吧?
BD 获胜跟 PS3 获胜还是没有关系啊,我喜欢的游戏不出,出了的卖得惨,我能恼羞成怒么?  
如果我是软饭,HALO3销量秒杀一切,而且360支持BD也是完全可能的事情;如果我是任饭,Wii和DS当前的成绩有什么是需要我担心的?

只怪你们太敏感,内心太脆弱。不怕虎一般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伙伴。
别偷换概念,你是不是索黑和你买了什么主机没关系。数量如此庞大的索黑群体这么多年都不玩ps系主机?可能吗?你做了索黑还要装索饭,真恶心。
bd获胜和ps3获胜当然有关系,只是关系大小而已。bd完胜,ps3也卖得很好,而且越来越好,你当然恼羞成怒了,只好出来假高潮一下,可惜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
建议你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尽量正常一点,别总是一副好像索尼和你有什么深仇大恨的样子而天天发疯,去好好做你的任青,别总是没事找事。
作者: 黑龙    时间: 2008-2-28 22:49

引用:
原帖由 无印良品 于 2008-2-28 12:14 发表

感谢
所以我先前说过SONY力保其一,这个胜利也显得很正常。
你无法想法SONY与TOSHIBA之间的交易如何,就好像TOSHIBA惊讶于BD阵容的迅速凝聚一样。
TOSHIBA 承诺凭借购买HDDVD的发票可以换BD,这本身不知道是商业顾全行为还是BD推广行为,毕竟当年某些主机发售后迅速宣布失败也没有这样弥补的。
所以BD和HDDVD之间的关系不是YY一下就可以的。
奇谈怪论,bd和cell没关系,什么力保其一?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而重新整合资源居然也成了你贬低sony的理由……ibm卖掉pc部门,我们是不是应该嘲笑ibm无能?
照你的逻辑,任何厂商都是力保其一,哪个厂商能通吃所有行业?任天堂不做电视机,也是力保其一?

TOSHIBA什么时候承诺凭借购买HDDVD的发票可以换BD?接二连三的造谣被人揭穿后就只好厚着脸皮嬉皮笑脸耍赖,真是一点脸皮都不要了,任青阵营果然是人才辈出
作者: 黑龙    时间: 2008-2-28 22:55

引用:
原帖由 无印良品 于 2008-2-28 12:16 发表

你似乎高估了 SONY 的聪明,而决定了 TOSHIBA 的笨。
既然 CELL 和 RSX生产线之前一直是亏本运作,为什么 TOSHIBA 愿意接手??
没有利润和利益的商业行为你认为存在吗?
sony是否亏本运作,和东芝是否愿意接手有什么关系?不同厂商的情况不同,这个道理不懂吗?
照你的逻辑,你也应该问“既然东芝不做游戏机,为什么任天堂就要做?”
作者: RRR    时间: 2008-2-28 23:01

讲点实话给各位听   CELL就是IBM忽悠SONY的一个价高性能垃圾的货色/
作者: 黑龙    时间: 2008-2-28 23:05

引用:
原帖由 无印良品 于 2008-2-28 12:18 发表

这5年来的呢?
sony这5年来亏损了?


你在本帖的造谣记录:

1、你说“PS3 每卖出一台就要支付给东芝 CELL 的权利金”,被揭穿,你以嬉皮笑脸对之

2、你说“SONY放弃对CELL的研发权和主导权并且完全转让给东芝”,被揭穿,你以嬉皮笑脸对之

3、你说“sony连年亏损”,被揭穿,你以嬉皮笑脸对之

4、你说“TOSHIBA 承诺凭借购买HDDVD的发票可以换BD”,被揭穿,预计你也将以嬉皮笑脸对之


请问,你还要脸吗?
作者: 黑龙    时间: 2008-2-28 23:18

引用:
原帖由 无印良品 于 2008-2-28 12:14 发表
你无法想法SONY与TOSHIBA之间的交易如何
TOSHIBA 承诺凭借购买HDDVD的发票可以换BD,这本身不知道是商业顾全行为还是BD推广行为,毕竟当年某些主机发售后迅速宣布失败也没有这样弥补的。
所以BD和HDDVD之间的关系不是YY一下就可以的
引用:
原帖由 无印良品 于 2008-2-28 12:24 发表

好吧,综合一下,谢谢上面的人提供的日经:
我高估了SONY对CELL的出让指数

但是对于SONY和TOSHIBA的交易仍然是我比较关心的话题,一是迅速放弃HDDVD的态度,二是CELL接手的想法,三是TOSHIBA目前对于CELL的利用。
一方面说别人无法想象sony和东芝之间的交易如何,一边自己却对此yy的起劲,这双重标准搞的……

交易?东芝有跟sony交易的资本吗?
东芝放弃hddvd完全是被迫的,电影商和零售商都倒向bd,东芝不放弃还能怎么样?东芝是否宣布放弃对hddvd的命运已经没有影响了,东芝只是尽量减少自己的损失而已。
东芝自己承认之所以宣布放弃是因为今年1月华纳倒戈,而东芝和sony关于cell生产线的转交则在去年就已经宣布。照你的逻辑,东芝在去年就决定放弃hddvd了?
作者: 阿毛    时间: 2008-2-28 23:20

谁赢都没关系,关键lz已经淫了
作者: 无印良品    时间: 2008-3-1 00:33

引用:
原帖由 黑龙 于 2008-2-28 22:38 发表

别偷换概念,你是不是索黑和你买了什么主机没关系。数量如此庞大的索黑群体这么多年都不玩ps系主机?可能吗?你做了索黑还要装索饭,真恶心。
bd获胜和ps3获胜当然有关系,只是关系大小而已。bd完胜,ps3也卖得很好,而且越来越好,你当然恼羞成怒了,只好出来假高潮一下,可惜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
建议你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尽量正常一点,别总是一副好像索尼和你有什么深仇大恨的样子而天天发疯,去好好做你的任青,别总是没事找事。
引用:
原帖由 黑龙 于 2008-2-28 22:49 发表
奇谈怪论,bd和cell没关系,什么力保其一?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而重新整合资源居然也成了你贬低sony的理由……ibm卖掉pc部门,我们是不是应该嘲笑ibm无能?
照你的逻辑,任何厂商都是力保其一,哪个厂商能通吃所有行业?任天堂不做电视机,也是力保其一?

TOSHIBA什么时候承诺凭借购买HDDVD的发票可以换BD?接二连三的造谣被人揭穿后就只好厚着脸皮嬉皮笑脸耍赖,真是一点脸皮都不要了,任青阵营果然是人才辈出   
你的奇谈怪论倒是给了我方向
可以道出 "bd获胜和ps3获胜当然有关系,只是关系大小而已"
却自己要去否认 "bd和cell的关系"
我的逻辑牵扯的是在已涉及的行业内考虑取舍,任天堂没有做过电视,所以拿来举例显然暴露你的投机倒把,不过我可以提供数字,就是任天堂曾经涉足过爱情旅馆但是经营一般,貌似最后放弃了,你若谈这个例子还是可以的.
TOSHIBA什么时候承诺凭借购买HDDVD的发票可以换BD?——往下看
引用:
原帖由 黑龙 于 2008-2-28 22:55 发表

sony是否亏本运作,和东芝是否愿意接手有什么关系?不同厂商的情况不同,这个道理不懂吗?
照你的逻辑,你也应该问“既然东芝不做游戏机,为什么任天堂就要做?”
我前面谈到的就是我想了解这场交易的故事,我还知道人情况不同呢,比如你和我,可是具体问起来,你又是三言两语可以交代清楚的吗?
另外你理解他人逻辑的能力还停留在补习班级别的,详情见上一则回复。
引用:
原帖由 黑龙 于 2008-2-28 23:05 发表

sony这5年来亏损了?

你在本帖的造谣记录:
1、你说“PS3 每卖出一台就要支付给东芝 CELL 的权利金”,被揭穿,你以嬉皮笑脸对之
2、你说“SONY放弃对CELL的研发权和主导权并且完全转让给东芝”,被揭穿,你以嬉皮笑脸对之
3、你说“sony连年亏损”,被揭穿,你以嬉皮笑脸对之
4、你说“TOSHIBA 承诺凭借购买HDDVD的发票可以换BD”,被揭穿,预计你也将以嬉皮笑脸对之
请问,你还要脸吗?
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建议看看帖子再来讨论我为什么说SONY亏损,为什么上面有人谈到 SCE 应该关闭,而且它对SONY GROUP的拖累是否持续到第3季度?(我前面提到长远计划中的赤字问题,你可以先看看)

第4条是不是谣言,请你看看这里:http://www.iza.ne.jp/news/newsarticle/business/124527/
原本还想夸奖你一丝不苟的除虫精神,没想到自己也摔了个狗吃屎,低调处理吧。

嬉皮笑脸 = 不要脸 ????

敢问你这辈子都没有笑过保持苦瓜姿态吧??
1分钟的愚昧换来今后的聪慧,这对我来说是收获性的,即使过程可能艰苦,还要面对很多素质低下的人,所以感激的话我说过,表示欣喜的话我也说过,只是被你恶性的理解,你说这是谁的错呢?你就能保证你在论坛说的每句话都是真理?然后一旦疏忽你就人头落地??孩子,那苦瓜你黑不黑呢?
引用:
原帖由 黑龙 于 2008-2-28 23:18 发表

一方面说别人无法想象sony和东芝之间的交易如何,一边自己却对此yy的起劲,这双重标准搞的……
交易?东芝有跟sony交易的资本吗?
东芝放弃hddvd完全是被迫的,电影商和零售商都倒向bd,东芝不放弃还能怎么样?东芝是否宣布放弃对hddvd的命运已经没有影响了,东芝只是尽量减少自己的损失而已。
东芝自己承认之所以宣布放弃是因为今年1月华纳倒戈,而东芝和sony关于cell生产线的转交则在去年就已经宣布。照你的逻辑,东芝在去年就决定放弃hddvd了?
无法想象和YY起劲是双重标准??你确定自己9年义务教育毕业了吗?好比你说“我无法想象我可以跟XXX(自填某自己喜欢的王牌女星)ML,但是我可以YY我们ML时候的激荡”。
对于SONY欲培养或者已经培养出来自高自大的行为我是坚决抵制的
就好象你问的这句"东芝有跟sony交易的资本吗?",N年前人们还都说"DS有跟PSP交战的资本吗"呢.
东芝确实很有可能在年前就有放弃HDDVD的策略,很多企业的计划都是两步走的,我承认WB的倒戈是强有力的催化剂,但我同样可以认为这不是全部.如果善于指责我决定性的言论,那么你自己绝对肯定的观点不是同样显得可笑吗?



ENDING:
信息不断更新,但是我没有更改主楼内容的原因回帖已经说了,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回帖不看帖的人,但是我们似乎没有必要照顾他们的习惯和情绪,对吧?
还是那句:不怕虎一般的敌人,就怕猪一般的同伴.:D
作者: 无印良品    时间: 2008-3-1 00:40

引用:
原帖由 黑龙 于 2008-2-28 22:38 发表

别偷换概念,你是不是索黑和你买了什么主机没关系。数量如此庞大的索黑群体这么多年都不玩ps系主机?可能吗?你做了索黑还要装索饭,真恶心。
bd获胜和ps3获胜当然有关系,只是关系大小而已。bd完胜,ps3也卖得很好,而且越来越好,你当然恼羞成怒了,只好出来假高潮一下,可惜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
建议你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尽量正常一点,别总是一副好像索尼和你有什么深仇大恨的样子而天天发疯,去好好做你的任青,别总是没事找事。
这句回复竟然丢失了

我买SONY的产品,喜欢他的产品,但不意味着我无条件吹捧并且无视弱点的,比如SONIC STAGE是让我深恶痛绝没能买SONY那个防水棒MP3的原因,但是我并不反对当我指责的时候。也有喜欢并习惯用SONIC STAGE的人出来说话甚至可以提出解决方式。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没事找事,只是每个人的目的性不同,所以前面回帖偶说了偶的观点,人人都是你那根筋,论坛早就和谐,三大厂商早就合并了,全部ID早就改成黑龙12345678……兴许就是你想看到的?
作者: 黑龙    时间: 2008-3-1 20:45

引用:
原帖由 无印良品 于 2008-3-1 00:33 发表

你的奇谈怪论倒是给了我方向
可以道出 "bd获胜和ps3获胜当然有关系,只是关系大小而已"
却自己要去否认 "bd和cell的关系"
我的逻辑牵扯的是在已涉及的行业内考虑取舍,任天堂没有做过电视,所以拿来举例显然暴露你的投机倒把,不过我可以提供数字,就是任天堂曾经涉足过爱情旅馆但是经营一般,貌似最后放弃了,你若谈这个例子还是可以的.
TOSHIBA什么时候承诺凭借购买HDDVD的发票可以换BD?——往下看
只剩下玩文字游戏混淆概念的能耐了?“关系”有很多种,只要有“关系”就等于是你说的那种“关系”?
考虑取舍又怎么了?任何企业都要考虑取舍根据自身的情况而不断自我调整,有什么不对?ibm卖掉pc部门,是不是说明ibm很无能?任天堂一开始不做电视,是不是可以说任天堂一开始就很无能?
sony把cell生产转交给东芝是sony自己主动处理掉非核心业务,退出半导体芯片业务早在斯丁格2005年上台后就公布了,和bd胜不胜利有什么必然联系?这是sony自身的一个调整,并不存在你自欺欺人yy的所谓拿cell来换取bd的胜利。你的观点必须建立在sony本来不会转交cell生产线而东芝也不会在格式大战中失败的基础上才有意义。而事实上不管bd是否胜利,sony都要转交cell生产线。东芝本来就必败,sony还有什么必要和东芝交易?除非是东芝在格式大战中本来不会失败,但故意放水导致自己失败,那么你怀疑东芝和sony有幕后交易,那还情有可原,可事实上有这种事吗?日本美国各界都没人认为sony拿cell和东芝做交易来换取bd的胜利,就tg的反索饭有这种可笑的yy,到底是你奇谈怪论还是我奇谈怪论???
引用:
原帖由 无印良品 于 2008-3-1 00:33 发表

我前面谈到的就是我想了解这场交易的故事,我还知道人情况不同呢,比如你和我,可是具体问起来,你又是三言两语可以交代清楚的吗?
另外你理解他人逻辑的能力还停留在补习班级别的,详情见上一则回复。
你想了解?你要向谁了解?那言下之意你自己并不了解了?那你先去了解了再来说,怎么现在就在这里yy呢?
先自己yy出一个虚构的交易,被人驳斥后理屈词穷无言以对就只能语无伦次说什么想了解这场交易,你也不觉得恶心?
引用:
原帖由 无印良品 于 2008-3-1 00:33 发表

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建议看看帖子再来讨论我为什么说SONY亏损,为什么上面有人谈到 SCE 应该关闭,而且它对SONY GROUP的拖累是否持续到第3季度?(我前面提到长远计划中的赤字问题,你可以先看看)

第4条是不是谣言,请你看看这里:http://www.iza.ne.jp/news/newsarticle/business/124527/
原本还想夸奖你一丝不苟的除虫精神,没想到自己也摔了个狗吃屎,低调处理吧。

嬉皮笑脸 = 不要脸 ????

敢问你这辈子都没有笑过保持苦瓜姿态吧??
1分钟的愚昧换来今后的聪慧,这对我来说是收获性的,即使过程可能艰苦,还要面对很多素质低下的人,所以感激的话我说过,表示欣喜的话我也说过,只是被你恶性的理解,你说这是谁的错呢?你就能保证你在论坛说的每句话都是真理?然后一旦疏忽你就人头落地??孩子,那苦瓜你黑不黑呢?
鬼扯什么呢,是不是你说sony亏损了?是你说的吗?如果是你说的,那sony到底有没有亏损?如果sony没亏损,那说你造谣还冤枉你了?
有人谈到sce应该关闭?呵呵,真是饥不择食,随便抓个什么人的胡话都能当论据来用了?还有人说任天堂应该关闭呢,还有人说你应该跳楼呢,你同不同意?

自己造谣被人揭穿还要垂死挣扎……

以下是你给出的链接的原文
http://www.iza.ne.jp/news/newsarticle/business/124527/
引用:
買ったHD製品、BDに交換します エディオン

02/21 19:07更新

 家電量販業界2位のエディオンは21日、東芝とソニーなどが争っていた新世代DVDがソニー陣営の提唱する規格に一本化されることを受けて、これまでに販売した東芝の「HD DVD」製品を、ソニーなどの「ブルーレイ・ディスク(BD)」に交換することを決めた。3月1日から31日まで、ミドリ電化やデオデオなど傘下の約1000店舗で受け付ける。

 レコーダーやプレーヤーなどすべての製品が対象で、ポイントカードの購入履歴やレシートなど、エディオングループ店舗で購入したことが確認できることが条件。より高額製品に交換する場合は差額を徴収する。同社は「顧客優先を第一に考えた。ただ、BD中心に販売してきたので影響は軽微」と話している。

 家電量販業界では、すでにヨドバシカメラ、コジマがHD DVD販売を中止している。
你倒是给我找出“TOSHIBA 承诺”的字样来,到底是谁狗吃屎?

嬉皮笑脸不等于不要脸,自己造了遥被人揭穿后不但不承认错误还继续嬉皮笑脸文过饰非强词狡辩才是不要脸,就是像你在本帖里的所作所为一样,懂了吗?
引用:
原帖由 无印良品 于 2008-3-1 00:33 发表

无法想象和YY起劲是双重标准??你确定自己9年义务教育毕业了吗?好比你说“我无法想象我可以跟XXX(自填某自己喜欢的王牌女星)ML,但是我可以YY我们ML时候的激荡”。
对于SONY欲培养或者已经培养出来自高自大的行为我是坚决抵制的
就好象你问的这句"东芝有跟sony交易的资本吗?",N年前人们还都说"DS有跟PSP交战的资本吗"呢.
东芝确实很有可能在年前就有放弃HDDVD的策略,很多企业的计划都是两步走的,我承认WB的倒戈是强有力的催化剂,但我同样可以认为这不是全部.如果善于指责我决定性的言论,那么你自己绝对肯定的观点不是同样显得可笑吗?

ENDING:
信息不断更新,但是我没有更改主楼内容的原因回帖已经说了,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回帖不看帖的人,但是我们似乎没有必要照顾他们的习惯和情绪,对吧?
还是那句:不怕虎一般的敌人,就怕猪一般的同伴.
你有资格问别人?就算9年义务教育没毕业的人在这里教训你也绰绰有余了,懂吗?自己出了丑被人抓住了抽是自找的,活该,别一天到晚就想着转移话题,懂吗?
你一方面说别人无法想象,一方面自己却拼命yy,这不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双重标准又是什么?

又继续混淆概念,说东芝没有交易的资本是因为hddvd现在事实上已经败了,是基于当前的事实,这和在n年前ndspsp胜负未分时的预测分析有什么可比性?
而“交易的资本”和“交战的资本”是一回事吗?你所谓的交易是指sony要放弃cell方面的利益来换取bd的胜利,和东芝做一个公平对等的交换,对吧?但东芝根本没什么资本和sony做这种公平交换。
而交战并不需要建立在这种双方公平交换的基础上,并不需要什么特别的资本,只要东芝自己单方面愿意交战下去就可以,sony也无所谓,懂不?
就好比两支军队打仗,一支军队被另一支军队完全打败,即将被全歼,在这时候,如果劣势的一方要和优势的一方讲公平交换做交易,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根本没做交易的资本。但要继续交战下去还是可以的,虽然结果只能是被歼灭。
东芝放弃hddvd是一切水到渠成不得不放弃的结果,懂吗?华纳等电影商倒向bd,包括沃尔玛、bestbuy在内的零售业巨头都倒向bd,无论东芝自己是否宣布放弃hddvd都不会改变hddvd完败的命运,对高清格式竞争而言,东芝自己已经起不了什么作用了,sony根本不需要和东芝做什么交易就可以获得bd的完胜,为什么还要和东芝交易?哦,东芝去年就决定放弃hddvd了,所以去年下半年还花1.5亿美元去收买派拉蒙梦工厂的独占支持?

反索饭应该很怕你这种同伴,你看这帖里有哪个同伴来帮你的?就扔下你一个人在这里出丑

[ 本帖最后由 黑龙 于 2008-3-1 20:47 编辑 ]
作者: 小水    时间: 2008-3-1 20:56

IBM的实力毋庸置疑,CELL确实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设计理念至少领先扣肉两个世代,假以时日,完全有可能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家电之中。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