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其他] 有谁真正的读过《蓝海战略》一书吗? [打印本页]

作者: yak    时间: 2008-2-22 19:50     标题: 有谁真正的读过《蓝海战略》一书吗?

问题:
你是否,直接或间接的,系统的,了解过【蓝海战略】相关的知识?


回答:
是,或者,否。


==============================
本来想发投票的,但是投票贴看不见ID头像,不够直观,大家简单给个答案就好。


看看大体情况,再决定下一帖写点什么。
作者: yak    时间: 2008-2-22 20:32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哈佛经管图书简体中文版,05年底,或06年初面世。


如果没有人回答,我能否认为,

除了【蓝海战略】这个词汇外,其实大家心中对这个新事物并没有一个理性的了解?
作者: allensakura    时间: 2008-2-22 20:39

我看過這本書
作者: youngwilly    时间: 2008-2-22 20:57

我花五元买了本D版的

因为我觉得这十年来这些近乎骗钱的书太多

去年单位里又发了一本.......

据说这书前几年在工商管理界很红?

理解标题足够了

P.S.我是从游戏杂志撰稿人文章里看到这词,然后发觉好几个人都喜欢引用这标题派生几句话

[ 本帖最后由 youngwilly 于 2008-2-22 20:58 编辑 ]
作者: allensakura    时间: 2008-2-22 21:58

這個麼...
我也覺得這算是重新包裝過去的理論而已
過去早就有早就有這種商業手法了
作者: yak    时间: 2008-2-22 22:40

但是我看了里面的一些提法,其实杂志上面并没有深入的讲解过这套理论——即便是皮毛都不算。


比如,
划分【蓝海战略】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蓝海战略之于红海的根本宗旨差别是什么?
核心分歧是什么?


我只记得半年前有人对我说的“蓝海有优越性”的言论很不齿。

反正呢,Wii算蓝海是没错的啦,
但是如果有人承认了Wii是蓝海,就请不要再强调Wii是“便宜货”,是“没技术含量”产物了。



因为《蓝海战略》里面说了,
同时追求【差异化】与【低成本】,就是蓝海的宗旨。

换句话说,“便宜货”即为蓝海战略的必备条件之一
作者: wants    时间: 2008-2-22 23:13

差异化(自制,翻译,修改),低成本(便宜,量大,无运费)
如此解释的话,D版也算蓝海?
作者: 卖哥    时间: 2008-2-22 23:29

合法性不去谈,D版一直存在,不是新事物。

蓝海和低成本不是必然联系,甚至和差异化都不是必然的。
只是差异化、低成本要素的施行是一种被认为确实可行的蓝海战略。
作者: youngwilly    时间: 2008-2-22 23:30

理论要用活,别去钻牛角尖

WII的出发点就是蓝海战略

但现在占据蓝海后又逐渐杀回红海了

经典理论可以变通的理解问题解释问题

不过不用去和无视WII中的某些人谈理论联系实际,刻舟求剑缘木求鱼断章取义是他们的长项
作者: yak    时间: 2008-2-22 23:51

本来想指出7楼朋友,混淆了充分与必要条件。

但是卖哥的话,有否定了必要条件。

========================================
书里的原话是,蓝海同时追求【低成本】与【差异化】,

我觉得这个应该是必要关系。


因为书里指出,红海与蓝海的根本区别就是,红海在这2者之前取其一,但是蓝海通杀2者。

最后补充一点,书里边同时肯定了红海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红海与蓝海的关系,是手心手背,很多人傻乎乎的以为力挺蓝海的人,企图只要手心,或者只要手背。
作者: 卖哥    时间: 2008-2-23 00:20

我只是发表自己的见解
就是不认为只有这么一种蓝海战略。
作者: wants    时间: 2008-2-23 00:25

http://tgfc.qwd1.com/club/viewth ... 4169&highlight=
楼主看过书的话帮我看看我当初的解释有些什么错误吧,谢谢了,有点长……,选看吧
我对蓝海的核心概念是建立一个有利于自己的业界规则,就像蓝光格式的胜利
只要是跳出原来的方法办事的都可以叫蓝海战略,低成本仅仅是个有效的手段罢了,未必就是必要条件,双核心够高成本了,但是足够蓝海,差异化也不是必然条件,个人认为MTK方案的手机曾经算蓝海,它通过低价的捷径完成同样的功能,是更低成本实现同质化的蓝海战略的例子
作者: yak    时间: 2008-2-23 00:42

我不觉得蓝光是一种蓝海策略。

因为书中指出,
蓝海是在【创造和获取新的需求】,
并【甩脱竞争】,
打破【价格与成本之间的权衡关系】,
核心大家都熟——【开创无人争抢的市场空间】。

=====================================
与之对比的,
红海是在【开发现有需求】,
并【打败竞争对手】,
在【价值与成本之间取舍】,
最后,按照【差异化】或【成本化】之间2择,
核心大家也熟——【在现有市场空间竞争中,并获胜】。


显然,蓝光的胜利,更符合红海的特征。



我知道很多有思想有文化的朋友,自己的心目中都会对“蓝海战略”下一个自己的定义。
但是在自己成为另一个权威前,虚心领会权威者的文章意图,是很必要的治学态度。
作者: Lee    时间: 2008-2-23 00:48

我觉得背书背到这份上, LZ读了也是白读了.

什么是蓝海?给你指出一点:
是不是差异化于低成本就能成为蓝海的必要条件呢?错!
什么是无人争抢的空间?你连空间有没有都不知道,靠这个理论怎么知道有没有空间?空间在哪里?
想明白了吗?
作者: wants    时间: 2008-2-23 00:55

意思是说没有竞争是蓝海必要条件了?

我认为

蓝光胜利前是蓝海战略部署,胜利后是红海竞争
1080P本质上是红海标准,但是确实蓝光的出现却让其赋予了蓝海氛围,因为创造了新的消费空间,HDDVD也是蓝海只是两个蓝海撞车了而已,蓝海也是可以有竞争的
高清市场潜力很大,我们等着蓝光影音的好消息吧,也就是红海的报表
作者: yak    时间: 2008-2-23 01:01

那书我还没读透。

至于是不是白读,得日后观察。

只会背书的当然是废柴,但是连背书都不会的是不是更算废柴呢?

========================================
首贴问的答案,我已经知道了大概了。

最后提醒wants朋友,以后最好不要坚持“蓝光是一种蓝海策略”这个观点,不大安全。

睡觉
作者: wants    时间: 2008-2-23 01:25

请仔细看我原来那文
我原来也认为蓝光明显是红海产物,现在多少觉得有些蓝海的意思了,毕竟新的垄断体系又无中生有了,但是由于1080P,GB这些红海参数的缘故,故骨子里还是有红海血统的,也就是说像“黄海战略”,即建立保留部分红海特征的全新市场的战略。
还有,我并不是想说蓝光就是蓝海,而是说我认为蓝光这种新标准的实质性建立是蓝海战略一直追求和寻觅的东西,未来的功耗,几X速的光驱,体积,价格都是红海的事情了,但是就蓝光的胜利而言,是蓝海战略的某种验证

[ 本帖最后由 wants 于 2008-2-23 01:27 编辑 ]
作者: killmesoftly    时间: 2008-2-23 12:22

蓝海战略又不是什么新鲜玩意

看这种东西的人往往忽略一个基本事实

靠这战略成功的只是金字塔尖的极少数

至于下面那些炮灰,是没人在意的
作者: yak    时间: 2008-2-23 12:29

和wants朋友的对话比较符合我心目中的交流标准,忍不住想再回来发言。

============================================
你的文章我已拜读,其中有不少关于技术革新的资料,使我受益匪浅。

然后我也许找到了我俩意见分歧的一个根本矛盾点——那就是,创新之于蓝海是否为充分条件。


创新,就是无中生有,也势必突破旧的垄断体系。
wants朋友的发言里,我理解出的意思是,“有创新即可称为蓝海”,是充分条件。

但是我的看法有些许不同,我觉得创新是蓝海的“必要条件”。

=======================================
如果我提出的这个根本分歧点是明确的,我想我已经理解了你开始认为蓝光也是一种蓝海策略的原因了。


之前那篇文章说到了“双核”和“多磁头硬盘”,我觉得它们和蓝光一样,同属于技术革(创)新,但是新技术一般都附带有【高成本】的特征,所以双核的CPU都要贵一些,多磁头的硬盘也要多花点银子才能享受到。

于是这些例子并不能满足蓝海官方定义——即同时追求【低成本】与【差异化】。



另一方面,拓展需求与市场方面。
“双核”与“多磁头硬盘”此类搭载新技术而推出的新产品,其瞄准的用户群,也许还是原PC市场的高端用户,需求并没有被重组与新创,而是满足这种需求的技术换得更先进了。

从这个角度分析,“双核”、“多磁头硬盘”,还有“蓝光”,
也并不满足官方蓝海策略的定义——【创造并获取新的需求】。




========================================
呵呵,也许我的反驳确实给人以吊书袋的感觉,但是作为一名普通人,引经据典似乎是我加强发言可信度的唯一手段,见谅。
作者: handsomeken    时间: 2008-2-23 12:34

尽信书不如无书

楼主,蓝海关键字还是在差异化竞争。

至于你非要纠结于这个“海”字,其实是未必的。
作者: yak    时间: 2008-2-23 12:48

尽信书不如无书,这话我信。

但是我更信,开卷有益。

====================================
“蓝海关键字还是在差异化竞争”,
听了这句话我觉得您需要找本《蓝海战略》来读读,
不贵。




顺便,补充说明一下wants朋友那篇文章末尾的一个不妥的观点——“蓝海是赌博”。

蓝海战略一书中提供了一套工具,
利用这套工具作为指导,能使企业尽量的规避风险,
即便该书作者亦承认——任何一种策略都存在不可规避的风险。

只是如果硬要以赌博作为比喻,蓝海应该坐在庄家的位置上。
作者: jahaman    时间: 2008-2-23 13:02

谁有电子版
作者: wants    时间: 2008-2-24 01:07

我认为yak还是没有理解我提到的“我的蓝海战略”的核心,即,打破既定的规则,寻找全新的出路去开辟新的市场去扩大甚至覆盖原有消费市场,不是有创新就是蓝海战略的表现,也不是蓝海战略一定要有创新,而是用销量或者声誉强制全新的行业规则出现,并引领下一个时代的潮流。我认为所有为未来的行业标准作计划性投资和宣传的行为均可以理解为蓝海战略的表现,因为其抛弃原有的竞争模式,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地开创新的事业。比如FC,PS的手柄输入模式就是蓝海战略的具体表现,DS和Wii的新输入系统同样是蓝海战略,再比如N64的振动包……这些跟创意好像同时出现,纯属巧合。例如收藏粮票的人也许很早就知道收藏可以有很多种类,但是未必知道粮票也值得收藏,第一批收藏粮票的人就多少有些识别蓝海的眼光了,他们知道下一个收藏的目标是什么,该如何收藏,这也就是我提到的规则问题。第一次把女人比喻成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比喻成花的就是庸才,第三个则是白痴。这句话能把蓝海战略行为到红海战略行为的问题解释得淋漓尽致,即便那个白痴说的是有很长很多华丽修饰成分的花,也只能无奈地叫他一声白痴。也就是说,制作游戏规则的人就是扮演蓝海战略第一总指挥的角色,比如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的缔造者微软就是一直进行着蓝海探索,而那些所谓的adobe,赛门铁克等等大公司不过就是在红海中给微软打工罢了,竞争对手多成啥了。但是,微软一直没有停止利益的扩大,因为他知道一点,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规则我当家,值得注意的是Vista的新蓝海战略则多少有些失败。

再重新举一个例子,比如双核的CPU的蓝海战略和继续在单核CPU的频率,效率,功耗,成本上竞争的红海战略之间的区别不是双核有没有创新,而是是否制定了一个适应市场的全新的架构规则,打破常规的单核的束缚,放眼浩瀚的蓝海。我现在在电脑打工,深知很多小白对双核的莫名的喜爱,原因不是其性能强大,而是因为他们感觉双核好些或者会流行一些,这个是规则带来的利益,也就是蓝海战略所寻觅的东西。但是我们又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说制造新技术标准靠版权费过活就是蓝海的精髓,而是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往往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就像杨利伟并没有多大的功劳,但是却被视为英雄一样。很多东西如果已经是既然了,那么另外的也就好办了,就像PS,PS2的一边倒局面一样,虽然你N64,DC,SS,XBOX,NGC有很多创意和亮点,也许PS和PS2也垃圾到了极点,但是他们是主流,是标准缔造者,所以他们能成为主宰。当然,也不是说蓝海战略纯粹是个规则制造指南,而是说要通过一些非惯性的思路和方法来实现一些常人意想不到的产品效应获得更多消费者青睐,赢取更大的市场。只要是计划把有利于大家(特别是自己)的规则和更富时代气息的产品放到台面上并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就可以叫做蓝海战略。

以上我的理解

至于赌博,在规则没有得到认可,更大的市场没有获得的时候,一切蓝海战略都是纸上谈兵,不是赌博是什么。顽固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清除的,至今仍然有使用FC玩游戏的人如果不是出于纯粹的怀旧就只能证明蓝海战略不是足够的成功,规则定得也不够彻底和完善,没有完全迎合市场和消费者。万年既定规则岂是三岁小儿说改就能轻易修改的?存在即合理

[ 本帖最后由 wants 于 2008-2-24 01:08 编辑 ]
作者: darkgame    时间: 2008-2-24 01:16

市场经济,不是你想蓝海就蓝海,你想红海就红海
作者: yak    时间: 2008-2-24 02:46

唉,众说纷纭的【蓝海】啊……

也不多说了,话说到这里,只剩一个意思了。

想知道一个孩子的姓名的含义,最有发言权的还是为孩子起名的人。

=====================================================

权当这帖是在推荐书籍好了,《BLUE OCEAN STRATEGY》,值得一读的书。

最后,蓝海的英文名是blue ocean,不是blue sea,似乎很多人弄混。
作者: robbi    时间: 2008-2-24 03:13

下载:
http://www.fs2you.com/files/9ce08999-e243-11dc-b7d7-0014221f4662/
作者: 先知    时间: 2008-2-24 10:28

引用:
原帖由 youngwilly 于 2008-2-22 23:30 发表
理论要用活,别去钻牛角尖

WII的出发点就是蓝海战略

但现在占据蓝海后又逐渐杀回红海了

经典理论可以变通的理解问题解释问题

不过不用去和无视WII中的某些人谈理论联系实际,刻舟求剑缘木求鱼断章取义是 ...
我个人倒不认为是NINTENDO刻意去按照蓝海战略去打造WII~~

蓝海战略4个字简单~~但风险一点不小~~有的时候红海战略可能还能有一席之地~~胡乱用蓝海却可能直接被清场,蓝海更象一种赌博~~一个成熟市场各竞争者对市场熟悉程度自当了然于胸~~但盲目的去刻意改变产品属性更有可能一无所获~~NINTENDO确实是比较典型的蓝海成功的案例~~但其中最大偶然性其实是产业中SONY两大死穴给了NINTENDO发挥的机会~~第一是PSP在初期火暴发售后长期得不到游戏支持,事实上PSP的发售初期,NDS的销量相当不好~~部分地区销量甚至达到冰点,说明NDS并没有通过其创新的游戏方式能做到开拓出新市场并反噬老市场,但正是PSP自身的问题给了NDS喘气的机会造成NDS成为流行掌机~~给了它展示创新的机会。

WII的前任在3大主机中垫低,似乎WII更能体现出蓝海的优越性,其实也未必,在PS3和360走高清路线后~~PS3和360也把自己和高清电视绑在了一起~~微观经济学里有个概念忘了怎么表述:大意就是当一个产品需要和另一个产品有共生关系,那么此产品的发展也会被另一个产品带动或拖累。很明显,PS3和360不仅仅价格比WII高出很多,同时PS3和360还需要看HDTV普及的速度来带动,这给很多玩家带来很大困饶~~同时PS3初期相对与过往任何一台成功游戏机的价格更是高的离谱,360也正是质量问题大面积出现的初期,这些都给了WII机会,而价格和质量红海战略中作用显然也质关重要~~WII的表面看是蓝海杀回红海~~但更有可能是从红海走向蓝海~~

如果没有SONY和MS的这些失败策略~~无论是WII还是NDS~~能否走出红海~~恐怕要打上一个问号
作者: youngwilly    时间: 2008-2-24 13:33

引用:
原帖由 先知 于 2008-2-24 10:28 发表

我个人倒不认为是NINTENDO刻意去按照蓝海战略去打造WII~~

蓝海战略4个字简单~~但风险一点不小~~有的时候红海战略可能还能有一席之地~~胡乱用蓝海却可能直接被清场,蓝海更象一种赌博~~一个成熟市场各竞争者对市 ...
这书我没看,我觉得不用看

我对这四个字的标题有多种理解,一种就是星际争霸里的较早开分基地/或者无奈了开/或者兵分几路开....反正是重点发展分基地战略(以主基地为饵).这和你说的赌博有些异曲同工~~

另一种理解干脆就是,蓝海战略=WII,蓝海战略=DSL:D
作者: cloudchilya    时间: 2008-2-24 14:24

看过,还不错,对我这种对BUSINESS的知识只有初步了解的人很适合
作者: Lee    时间: 2008-2-24 14:51

这种商业书籍的思路即不新鲜, 也没有操作性。红起来的原因不过是创造了一个新鲜的名词而已。
现实其实是, 根本没有蓝海战略的操作空间。
当你出现一个点子的时候, 自以为创新或者是突破, 其实到市场上一看, 不是这个点子的空间太小, 就是其实已经被巨头被占领掉。

说回任天堂:
难道任天堂是因为避开竞争而获胜的吗?
作者: handsomeken    时间: 2008-2-24 20:11

既然楼主强调开卷有益,那摘录一下这里的原话:
我们设想市场空间由两种海洋组成:
红海和蓝海。红海代表当前业已存在的所有行业,这是一个已知的市场空间。蓝海代表当前尚不存在的所有行业,即未知的市场空间。

与之相反,蓝海则意味着未开垦的市场空间、需求的创造以及利润高速增长的机会。尽管有些蓝海是在现有的红海领域之外创造出来的,但绝大多数蓝海是通过扩展已经存在的产业边界而形成的。

差异化是不是蓝海的关键呢?
如果一个市场只存在低端市场-拖把,你找到一条通向高端的道路,并且成功的把拖把变成奢侈品,算不算蓝海?
所以还是那句话,尽信书不如无书。
作者: 2047    时间: 2008-2-24 20:39

引用:
原帖由 先知 于 2008-2-24 10:28 发表

事实上PSP的发售初期,NDS的销量相当不好~~部分地区销量甚至达到冰点,说明NDS并没有通过其创新的游戏方式能做到开拓出新市场并反噬老市场
DS被PSP日本销量连续十几周超越的时候,DS上的游戏很少,任天狗脑白金等等游戏也都没有出来

只能说是任天堂自己在当时也没有充分发掘这创新游戏方式,没有开发出完全发挥对应该创新的游戏来,并不能说明引用中的后半句
作者: yak    时间: 2008-2-24 21:59

【差异化】是蓝海的必备条件之一,仅仅是“之一”。
之二是什么?是【低成本】。


单独强调差异化,会误导没有读过《蓝海战略》的人。

就和那个中国古代的故事一样,有个盾牌一面是金的,一面是银的,
但是我们却不能赞同那个执“这个盾牌是金的”观点的人。


“差异化是蓝海的关键”,我认为这种言论这是片面的。


================================
某位朋友,你引用的段落也不够有代表性,
我建议你把第20页的“红海战略与蓝海战略之比较”那张表搬上来做你的论据。
作者: youngwilly    时间: 2008-2-24 22:24

LZ,你究竟为了啥?
作者: ofanjx    时间: 2008-2-24 22:49

蓝海是独占,红海是跨平台,就这样:D
作者: Yarrow    时间: 2008-2-24 22:54

读了《长尾理论》理论后,发现老任最牛逼的就是长尾了。
作者: yak    时间: 2008-2-24 23:16

我也就买了这书,看着不错,于是发贴问问。

我也不知道为啥很多人就开始质疑我。

但是我也听到了很多有意思的论点,很长见识。

最后也发现了一个不好的现象,
大家似乎更信任自己定义的蓝海,
而不信、更不屑于读读原作者定义的蓝海。


也许我不应该发在这个区。
作者: 肯    时间: 2008-2-24 23:58

楼主逻辑很清晰,但在这里进行这个讨论……似乎意义不大
作者: handsomeken    时间: 2008-2-25 15:45

引用:
原帖由 yak 于 2008-2-24 23:16 发表
我也就买了这书,看着不错,于是发贴问问。

我也不知道为啥很多人就开始质疑我。

但是我也听到了很多有意思的论点,很长见识。

最后也发现了一个不好的现象,
大家似乎更信任自己定义的蓝海,
而不信、更 ...
那等俺把这书翻完再来跟你喷:D
记住,写书的不是神,没人说他说得一定对,同意否?为什么要执着于他说了什么?这年头为了书畅销玩弄名词的游戏还少见么?奶酪,彩色的海洋和不再圆形的地球:D
作者: yak    时间: 2008-2-25 20:06

为了喷赢他人而看书,不好。

就和为了战而玩游戏不好一样。



这贴我不回了。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