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难得的国语好片:《投名状》简析(剧透)码了不少字,有没有可能加分啊? [打印本页]

作者: 级替四    时间: 2007-12-15 04:39     标题: +++++难得的国语好片:《投名状》简析(剧透)码了不少字,有没有可能加分啊?

这是部浅显易懂的政治片,100多分钟里直白的赤裸裸的讲道理。

还唯恐观众忽略,又加上了左马介的旁白,其心可诛啊:D

以下正文:


庞青云是个军官。

一个军官想一步登天,不能空有一身本事,还要有建功的机会。

内战对百姓来说是灾难,但对身负军事才能的人来说,这却是个绝佳的表演舞台。

如果光有这两个条件就能成功的话,那成功人士岂不太多了?

仅管庞青云是个有才干的人,但他终究是个小人物,锋芒太露招人忌讳,被自己人略施小计就败了,败得变成一个光杆司令,孤魂野鬼。


内战使得民不聊生,饥民们又回到了原始的人类本性,只为一点生存利益,就能做任何事情,这伙人用暴力劫持了太平军的军粮,却很快又被武力更强的清军夺走了这些粮食。

庞青云毕竟是做过官的,很快就嗅到了这个重回政治舞台的机会,他很好的把自己的目标和大众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想要吃饱饭不被人欺,就和他一起投军,建立军功。

为了利用两个暴民首领的影响力,他答应了和他们一起立下投名状。(左马介旁白:他说:其实他不相信投名状,但他相信二哥和我。)


影片里另一拨人去投太平军,这提醒观众一个问题,如果只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为什么不去投太平军?

原因很简单,因为太平军里没有人脉关系,去了要从头再来,而庞青云在清军中有关系,了解内情,仕途的脉络清析。

在他本人的仕途面前,其它因素都要靠边站。


就在他背复着逃兵之名,带着几百村民重建山字营的第一仗,他没有阻止三弟去冲在人肉盾牌第一线送死,即使在最危险的关头,仍冷静的按兵不动,选择最佳时机冲锋。与之对比的是,赵二爷早按奈不住,挥兵冲上去救三弟了。

这一场仗,三弟是为了让大哥打胜仗,自愿起头当炮灰。赵二爷冲上去的目的是救三弟。而他做大哥的庞青云的目标,只是要打赢这一仗!

为了赢这一仗,给自己正名,陷自己结拜兄弟及山字营于危境,用他自己后来的话说:是“值得的”。

他真的是在赌博,用利益捆绑上了其它人和他一起赌。他承诺大众的是跟他走有饭吃,这些老百姓没想深的是,第一次吃饱饭的代价竟然是要用命去博的。对他们来说,这和第一次当土匪劫军粮,又有什么区别?

区别是有的,破城之后,当兵的可以享受纵情掠抢之乐。

但很快这种权力就被剥夺了。庞青云真是个人物,他明白这对他将来仕途的危害,果断的杀人立威,整治军风,晓全军以大义。(这一招在后来也用过,屡试不爽。你要别人没好处跟着你卖命,总要有些理想和口号吧。)


接下来,立功心切的庞青云再一次大赌,在缺乏后勤的情况下,孤军攻打苏州城。这一回跟他卖命连饱饭都没得吃了,电影中那名垂死在阵外的伤兵哼着乡曲,似乎是在提醒旁人,在冰天雪地里饿得半死不活趴在战壕里,究竟是图个啥?(攻下天平天国首府南京,每人分了几两银子,命何其贱也。)为了维护世界和平?

不过这些兵是可爱的,他们到了这一步,还是相信庞将军,庞大哥是正确的,是为了救万千黎民于水火之中,自我奉献是有价值的。(升任江苏巡抚的庞青云片尾的对白:他们是值得的。)


赵二爷能做第二把交椅,说明他比旁人要聪明,面对庞青云屠杀几千手无寸铁的降卒,他开始怀疑庞的真实目标与政治口号不符,和这个投名状的含金量,煽动其它智商较高的人离开军队。

但庞青云倒底是坐第一把交椅的,一番道理翻来复去都能说得通(这当然了,能发明一套“主义”出来,自原其说是起码的要求嘛。)而且懂得看人下菜,不但晓以维护世界和平的大义,而且又以一番兄弟情谊把“赛云长”的赵二爷搞定。


庞青云的眼光真是不错,他的两个结拜兄弟,一个为他恢复名誉的第一仗甘当炮灰,另一个在攻打苏州的重要关头孤身进城行刺,这两个都是义薄云天的人。

庞青云也不错,对战局能直击要害,编起口号也是一把好手(起初“吃饱饭,不被人欺”,后来是“维护世界和平”),一派领袖风范。

如果大家的利益始终能捆绑在一起,这三个人应该能有双赢的好结局。


可惜,朝中的大臣们被他们的锋芒给吓到了。

以庞的赌徒性格和个人能力,假以时机,黄袍加身恐怕也只是个时间问题。(电影最后也给了他一身黄袍,只是此黄袍非彼黄袍,惹人联想。)

如此又注定了这三兄弟的另一种结局:三人的性格被利用,分割离间,自相残杀。


好片啊,《夜宴》这种假大空堆砌华丽的东西,远没这个《刺马改》来得深刻。

[ 本帖最后由 级替四 于 2007-12-15 05:07 编辑 ]
作者: 零:红蝶    时间: 2007-12-15 04:45

写得不错  有机会也去买张票
作者: handsomeken    时间: 2007-12-15 08:25

夜宴唯一的精华个人以为在结尾的长镜头。
作者: 倚天奸剑    时间: 2007-12-15 08:39

好文,可惜不在我的区,没法给楼主加分~~司波应该会加的吧
作者: 美脆皮    时间: 2007-12-15 10:12

我今晚还要和老婆去看一次,这几年最好的大片
作者: lgm176    时间: 2007-12-15 10:18

我是我所有看过的少数能称的上优秀的国产片之一。
场面恢宏,历史背景深刻,最重要的是能够引起观众的思考,这是一部经典好片不可缺少的要素。
作者: olong    时间: 2007-12-15 10:42

庞青云 实际上从头到尾都不懂政治,他对于政治仍然停留在 武人的那套谁有有实力谁说话的水平,根本看不到背后蜘蛛网一样的利害关系. 所以影片开始他的部队的覆灭也是政治妥协的结果,而他仅仅认为是"魁"字营见死不救造成的,可怜.
作者: 流川枫    时间: 2007-12-15 10:47

好像X字营是湘军的编制
八旗部队不是这种编制,我也记不是很清楚。

湘军战斗力最强的应该是曾国荃的吉字营,虽然军纪不是很好。
作者: Jeffrey    时间: 2007-12-15 15:58

关于刺马这事情民间有很多版本

不过大致就是两个

一个就是马是好人,奸情那段幌子是后人套上去了,另一个版本就是张是好人,替天行道,义字第一

还有就是三人是否是结拜兄弟的事情了,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
作者: 倚天奸剑    时间: 2007-12-15 16:51

摘自百度百科

刺马
晚清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五花八门的事层出不尽。这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态势,预示着清朝统治行将覆灭。
  
在同治九年,又发生了两江总督、封疆大吏马新贻被刺的要案,真是朝野震惊,举国倾注。事情发生在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上午,马新贻校场阅兵完毕,返回督署的路上,为刺客张文祥所杀。刺客并不逃走,高喊:“刺客是我张文祥!”让那班怕死的卫士捉拿。

这个案子发生后,清廷十分惊恐,知道此案涉及封疆大臣的内幕亵闻,于脸面上大不光彩。因此,只能掩盖矛盾,粉饰门面。慈禧太后为了维系她摇摇欲坠的统治,亲自出面处理此案。把正在天津处理教案的大员曾国藩,调来审理这个案件。又在曾国藩出发前夕,召见了他,面授机宜,说“马新贻办事很好”,为此案定了调子。这还不放心,一周之内,又连连派出大员参与审案。刑部尚书郑敦谨,也奉旨与曾国藩同审。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终于为张文祥定了一个“漏网发逆”和“复通海盗”的罪名,将张文祥处决,剜了张文祥的心,去祭奠这位马新贻,又厚厚的于以抚恤。一句话,马新贻是一个好官,张文祥是一个发逆。
  
然而,事情的真象总是难以隐瞒的,纸包不住火。大量的野史、笔记、小说、戏曲,却不顾官方史家的曲笔,将马新贻被刺原委,一一公诸于众。原来,马新贻之所以官运亨通,靠的是假报军功,又结纳权贵才得来的。他在所谓的“剿匪”战斗中,原本是一个败军之将。被俘以后,又没有骨气,与“匪首”义结金兰,成了拜把兄弟。再由他的把兄弟导演一幕马新贻收复失地的闹剧,欺瞒了朝廷,以至爬上封疆大吏的宝座。飞黄腾达以后,那些把兄弟原以为可以攀附于他,千里迢迢来投靠。马新贻又奸占了把兄弟的妻室,诱杀了把兄弟。张文祥因偶然的原因逃脱他的魔掌,才弄出这一出刺马的大案来。由此可见,清廷所依重的大臣,渔色负友,形同禽兽。凡此种种,正是清廷官场腐败的缩影,无怪慈禧太后煞费苦心,一定要把真象掩盖起来。

此事轰动朝野,慈禧太后惊问:“这事岂不甚奇?”曾国藩诚惶诚恐地回答:“这事很奇。” 更奇的是,案犯张汶祥供词闪烁,主审大员奏案含糊,期间虽有曾国藩、郑敦谨等朝廷大员复审,却始终未得真相,次年十月,张汶祥被剖腹挖心,祭奠马灵。

由于“刺马案”一拖半年之久不能结案,难免传闻四起,使此案更加扑朔迷离,后人将“刺马案”与“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名伶杨月楼案” “太原案”并称为“清末四大奇案”。
张汶祥为何“刺马”?清廷给出的答案是“听受海盗指使并挟私怨行刺”,“实无另有主使及知情同谋之人”。民间则众说纷纭,更有甚者,早在“刺马”尚未结案时,上海就演出了“刺马戏”。对此,当时官场老谋之士及近现代学者却皆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刺马”更像是一个政治事件——功德均微的马新贻居然做上两江总督与曾国藩平起平坐,圣恩何以如此眷顾?“刺马案”刚发生便有传言揭马新贻曾遭贼俘、品行不端,难道早有预谋?据查张汶祥本是湘军,而马新贻上任后曾严厉惩治湘军游勇,案发后清廷又派”湘军老祖“曾国藩主审,这其中有何奥妙呢?

按照民间传言和演义版本,张汶祥刺马的根本缘由,是因为马新贻渔色负友,张汶祥是为友复仇。至于故事详情,最早的版本为马新贻曾与窦一虎、张汶祥结为把兄弟,始诱降,继出尔反尔,卖友求荣,杀了窦一虎并霸占其老婆。张汶祥发誓复仇,终遂其愿。值得注意的是,在《清稗类钞》中,老二窦一虎则名曹二虎。

有趣的是,在后世诸多版本当中,虽然故事大同小异,但“妻遭马占”的这个绿帽倒霉蛋不断更名,比如京剧有一个版本叫陈金威,另一个版本则是张汶祥自己。平江不肖生武侠名作《江湖奇侠传》中唤郑时,张彻的电影版名为黄纵,电视版则叫关云宝。之所以列出上述举证,并非无聊,而是想借“绿帽倒霉蛋”姓名的变迁说明“刺马”历经多年多人演义改编,文学意义早已远胜历史价值。

《刺马》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已久,各个版本层出不穷,扑朔迷离。但事实上,这个故事之所以被列入"清末四大奇案",不是因为这个故事所传达出的正义或兄弟侠义上的问题,也不是叔嫂通奸之类吸引人们眼球的花边内容,而是在于这个案子背后所隐藏着更大的政治军事秘密,据清代史料记载,太平天国十年,洪秀全聚敛无数钱财。而曾国藩攻陷天京后收缴了全部金银,但所上缴朝廷的数额却非常之少,便有传言曾国藩有野心,于是慈僖太后先把曾国藩调离江宁,接着召见过马新贻,升其为两江总督,之后马便在其密旨的授权下开始了对湘军的财政调查。就在马新贻即将把太平天国财富去向弄清楚的时候,"刺马"案突然发生。

同名电影
片名:刺马
导演:张彻
主演:狄龙 陈观泰 姜大卫
上映:1973年02月24日
地区:香港

剧情介绍:

改编自清朝四大奇案之一,剧情描述黄纵、马新贻和张文祥原本是情同手足的结拜兄弟,但马升任两江总督后,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杀害了黄纵,并占有他的妻子米兰。张知悉此事,义愤填膺,刺杀了人面兽心的马。

片名:《投名状》  
英文名:Blood Brothers  
导演:陈可辛
投资:  中国电影集团
    寰亚电影有限公司
    Morgan Chan影业
    中影华纳横店
    保利博纳
    橙天娱乐
    星美影业
       北京广电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发行:中国电影集团
    中影华纳横店  
主演:李连杰 刘德华
   金城武  徐静蕾   
造型指导:奚仲文
动作指导:程小东  
摄影指导:黄岳泰  
上映日期:2007年
类型:武侠
陈可辛重新演绎《投名状》
本片翻拍自老牌导演张彻的经典之作,《投名状》原型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讲述三位结拜兄弟因女人反目成仇的故事。当年是由姜大卫、陈观泰、狄龙与井莉主演。整个故事围绕三个男人为一个女人反目成仇,血腥刚烈。当年张彻的影片色彩很用力,该片不仅横扫第11届台湾金马奖,还被奉为导演张彻和动作指导刘家良合作的典范。
时隔多年,由陈可辛重新搬上银幕的《投名状》,片中三位男主角将换成李连杰、金城武与刘德华。李连杰饰演由正转邪的马新贻,刘德华饰演被夺妻并遭杀害的黄纵,金城武的角色则是最终完成“刺马”的张汶祥。
本片的背景为清朝,剧中男演员都得剃头上阵。此次《投名状马》将走写实路线,除了三大男主角之外,其他演员“一定要很男人,一定要不帅”,拍摄中也将“风餐露宿”。金城武一改以往英俊潇洒的形象,以胡子拉碴的造型出镜。
改名事件
耗资四千万美金,集结三大华人男星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与女星徐静蕾的史诗战争片《刺马》,确定正式更名为《投名状》。本片自去年底开拍以来便备受媒体瞩目,虽然导演陈可辛曾表示此次所拍故事是全新内容与观点,然则各界媒体总不断指本片是重拍旧版邵氏《刺马》,为避免混淆,经导演钦点决定正式改 名为《投名状》。
         
面对外界误认《投名状》是重拍邵氏《刺马》,导演陈可辛表示在史书、小说传奇或戏剧中,创作者可以自由取材诠释,并不存在“重拍旧版”与否的问题;特别是自开拍之后,导演与编剧小组进一步丰富本片剧情,更让“投名状”成为全然不同的作品。 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剧中对恩怨纠葛兄弟情的深刻描述。诚如导演陈可辛表示他想拍一部媲美“英雄本色”的史诗战争片,三位主人翁的结拜,便成为全片的最重要关键,他们比照梁山伯好汉立誓同生共死的精神,以鲜血立下“投名状”:“生不能同生,死愿同死”而走上不归路;“投名状”在古代就是忠诚之证,意思是加入一个组织前,以该组织认可的行为表示忠心,所谓“但凡好汉们入伙,须要纳投名状。”就今天而言就是提出申请,该形式典出“水浒传”林冲投奔梁山的情节,后来很多小说也引用了这一说法。因此,左右剧中角色悲剧关键的“投名状”可说是最佳的片名选择。
作者: Raven    时间: 2007-12-15 16:58

过几天去看看
作者: sibork    时间: 2007-12-15 17:04

加分来晚了,只是因为我也是刚看完回来:D
作者: sibork    时间: 2007-12-15 17:08

找魏宗万演陈公真是太贴切了,高太尉招安穿小鞋太驾轻就熟了:D
作者: cc0128    时间: 2007-12-15 17:11

哪天去看看
作者: 姐也说哥是传说    时间: 2007-12-15 18:04

的确好看,lz写的也很好
作者: 级替四    时间: 2007-12-15 18:14

多谢版主和大家一起捧场:D
作者: 片翼妖精    时间: 2007-12-15 18:28

看完后发觉没老徐什么事?她演了个啥?
作者: sibork    时间: 2007-12-15 18:46

引用:
原帖由 片翼妖精 于 2007-12-15 18:28 发表
看完后发觉没老徐什么事?她演了个啥?
慰安妇啊,总攻苏州前连续把老二老大喂饱,佐马介才是最苦啊
作者: 级替四    时间: 2007-12-15 18:49

引用:
原帖由 olong 于 2007-12-15 10:42 发表
庞青云 实际上从头到尾都不懂政治,他对于政治仍然停留在 武人的那套谁有有实力谁说话的水平,根本看不到背后蜘蛛网一样的利害关系. 所以影片开始他的部队的覆灭也是政治妥协的结果,而他仅仅认为是"魁"字营见死 ...
非也非也:D

庞青云若是信奉“谁有实力谁说话”,他亲身体验了清军的腐败,为何不去投太平军?

影片中有一个交待,是关于他对朝廷大员对攻打苏州和南京的心态分析,讲得简洁透彻,说明他对这“蜘蛛网”的利害关系很清楚。

若是按部就班为上司所用,岂不能上下都顺了共同利益?

但庞青云的胃口大呀,他不甘屈于人下,贸然孤军进攻苏州是他搞的一次政治投机,在魁字营他又搞了一次利益捆绑的,成功骗来军粮,更是他心机的体现。

面见最高领导人时,不谢恩,却为民请命,求免税赋。一个军人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这雄心壮志如何不令同僚害怕?只怕有朝一日清算起旧帐来,也必是“铁面无私”。

[ 本帖最后由 级替四 于 2007-12-15 18:50 编辑 ]
作者: leica    时间: 2007-12-15 19:52

引用:
原帖由 sibork 于 2007-12-15 18:46 发表

慰安妇啊,总攻苏州前连续把老二老大喂饱,佐马介才是最苦啊
也就是说本片跟女人没啥关系的吧。。。。。。。。纯男人戏么。。。。。。。。。。。。
作者: 级替四    时间: 2007-12-15 20:56

借女人的戏说出了一件事,庞青云在战场上靠装死躲过一劫。

这说明在战斗结束前,他就倒下了。因为如果拼到最后的话,他是没机会装死的。

侧面反映了他这个人的性格和另两个视死如归的结义兄弟的区别。
作者: ddr911    时间: 2007-12-15 22:39

怎么觉得LZ写得有欠河蟹啊......:D
作者: cywater2000    时间: 2007-12-15 22:41

引用:
原帖由 sibork 于 2007-12-15 17:08 发表
找魏宗万演陈公真是太贴切了,高太尉招安穿小鞋太驾轻就熟了:D
同啊,我第一次看到陈公也笑了:D
作者: segasin    时间: 2007-12-15 23:51

这个帖子让我看完电影以后的一些疑问都得到解答

LZ写得很赞

个人觉得第一场战争戏非常不错,可惜后面就没有了。

难道是预算不够了,如果再多来一场大戏就赞了
作者: 卡米哇可可    时间: 2007-12-15 23:58

这电影不错
就是把抢娘们改成了抢地盘不爽
作者: sweden    时间: 2007-12-16 00:16

引用:
原帖由 卡米哇可可 于 2007-12-15 23:58 发表
这电影不错
就是把抢娘们改成了抢地盘不爽

作者: GAMESOUL    时间: 2007-12-16 00:56

刚看完  确实好片

庞怎么看怎么有点韩信的感觉~~~
作者: waterfirestart    时间: 2007-12-16 03:39

引用:
原帖由 sibork 于 2007-12-15 17:08 发表
找魏宗万演陈公真是太贴切了,高太尉招安穿小鞋太驾轻就熟了:D
很对很对。
作者: waterfirestart    时间: 2007-12-16 03:43

引用:
原帖由 级替四 于 2007-12-15 18:49 发表


非也非也:D

庞青云若是信奉“谁有实力谁说话”,他亲身体验了清军的腐败,为何不去投太平军?

影片中有一个交待,是关于他对朝廷大员对攻打苏州和南京的心态分析,讲得简洁透彻,说明他对这“蜘蛛网”的利 ...
我靠,这个说得也很不错,我本来感觉庞还是太单纯,但看你分析觉得有道理,胃口太大。

不过我觉得他作为一个军官怎么都不可能去投叛贼,除非他能看到洪秀全有得天下的希望。
作者: 级替四    时间: 2007-12-16 05:08

当时南京的势力也很大,天朝内部如果不是因为搞分裂和犯了战略错误,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影片中第一仗就用装备和人数来表达了两股势力的对持状态,旧政府军毫无优势。
作者: kingcrimson    时间: 2007-12-16 10:34

这片是拍得不错,但女人这条线总是觉得没交待得很清楚,有一种模糊和欠缺点什么的感觉。感觉徐就是一被两男人杵的木头桩子,可能和她演技上欠缺有些关系吧!
作者: sslsq    时间: 2007-12-16 16:45

那句“我的窗帘还没挂好了”,我差点喷了.....
作者: 无风无雨    时间: 2007-12-16 20:00

三人的性格被利用,分割离间,自相残杀


这点不敢苟同
别的分析得很对
作者: 无风无雨    时间: 2007-12-16 20:05

引用:
原帖由 级替四 于 2007-12-15 18:49 发表


非也非也:D

庞青云若是信奉“谁有实力谁说话”,他亲身体验了清军的腐败,为何不去投太平军?

影片中有一个交待,是关于他对朝廷大员对攻打苏州和南京的心态分析,讲得简洁透彻,说明他对这“蜘蛛网”的利 ...
、说得很对 其实我觉得这部电影里 庞其实应该算是个枭雄 为达目的 不择手段   并算不上过分反面的角色  正如他为民请命这一点以及他派人处理赵二虎的时候以酒祭奠以前兄弟一样  有雄心壮志,但不择手段 李塑造得太好了  看明年影帝估计可能是李的了:D
作者: 神之右手    时间: 2007-12-16 20:37

早晨去金鼎轩吃早点,翻看今天报纸娱乐版上
无数本片评论
……
观点都是一致的
此片已经被轰击成渣
导演已经被贬得一无是处

[ 本帖最后由 神之右手 于 2007-12-16 20:38 编辑 ]
作者: 无风无雨    时间: 2007-12-16 21:37

不要忘记  徐演的是个从小就在妓院培养了准备卖给有钱人当小妾的青楼女子 正如 庞说的 他以为救了你,其实是害了你  说明徐本来就是个很普通的女子 不懂别的太多东西的  所以才有那窗帘处的剧情  和老版的二嫂的不让须眉 并不是一个角色 我觉得徐演得非常出色  
作者: Wbird    时间: 2007-12-16 22:41

简单来说,好片

近几年来第一部我想重温的国产影片
作者: 王总    时间: 2007-12-16 22:58

感觉可能是怕被和谐,历史背景虚化了不少,清军连个长毛贼都没说过.
作者: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时间: 2007-12-17 12:13

我也觉得老徐 演的很好啊, 她从小被调教大了要给富贵人家做妾, 她应该是很服从这种命运了, 赵二虎救她反倒让她感觉被害了.
作者: xfiori    时间: 2007-12-17 12:48

不错的片子,对得起我的门票钱

不过我lp认为李的演技太差,尤其是苏州要屠杀俘虏一场,李想哭却哭不出来的样子

抢地盘那个确实很不爽啊,看预告时听得很high的,结果。。。
而且也少了抢娘们的镜头

不知道还被和谐了哪些内容,有没有人知道?
作者: ps2girl    时间: 2007-12-17 13:03

年底去看
作者: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时间: 2007-12-17 13:20

想哭却哭不出来的样子才高啊!!!

最后李在小黑屋里 蒙着块抹布 哭的那个惨啊,
我对李连杰 刮目相看!!
作者: 兵者诡道    时间: 2007-12-17 13:37

今天晚上去看  回来再顶LZ文章:D
作者: 无风无雨    时间: 2007-12-17 14:54

个人觉得李最赞的是  金发现他和徐在船上偷情的那眼神
作者: 四裤全输    时间: 2007-12-17 16:35

这个片子花了我240啊。。。肉痛啊。。。
作者: 无风无雨    时间: 2007-12-17 16:59

昨天在南京上影:2张票+苞米花+饮料+晚饭
一共420
我!@#$%^&
作者: leica    时间: 2007-12-17 20:04

ls的绝对饭呀。。。。。。。。。。。。。
作者: Romeo    时间: 2007-12-17 20:27

绝对好片,他娘的害我哭了2次...
作者: 放浪的无责任男    时间: 2007-12-17 23:32

确实是很好的片子
作者: waterfirestart    时间: 2007-12-18 00:12

引用:
原帖由 无风无雨 于 2007-12-17 14:54 发表
个人觉得李最赞的是  金发现他和徐在船上偷情的那眼神
同感!握手!
作者: yangzhicai    时间: 2007-12-18 09:40

我觉得结局不要设计成太后干掉庞,而是设计成大臣们唯恐庞将来得势,对己不利而先下手为强将其做掉比较合理,而且也与历史上的普遍猜测相符,历史上不是普遍认为是曾国藩派人将马新贻做掉的么
作者: 级替四    时间: 2007-12-20 12:39

电影里的几个老家伙最后的对话,我觉得是在揣摩圣意。

皇太后如果不想让庞青云当地方大员,可以明升暗降,没必要杀一个有真才实料的人,而且当时中国的仗还远远没有打完。
作者: 猴晒阴    时间: 2007-12-20 23:24

刚看完归来,确实不错,场面那个宏大啊,不过似乎有点不适合MM去看,MM说有点太血腥了,我却看得爆爽,MM还说了一句让我难忘的话:如果他们不打的话,就什么事都没了……
作者: thebesian    时间: 2007-12-21 00:38

我GF看完这片说太好看了,看之前以为就是打打杀杀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7-12-21 04:41

投名状的古代战争场面的确看得我激动得很

但是后半部分的为了悲剧而悲剧是一大缺憾

好戏,应该是小事情越写越大;如果大事情越写越小,那就是失败

投名状落笔还是在“情”上,且是兄弟情。用徐静蕾这样一个花瓶去支撑,太弱。一开始李连杰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与太平军的战争悬念消失了,只剩下了“朋友妻不可欺”的线索。

刘德华看京剧流泪的场面创意很好,但总觉得缺了些什么。徐静蕾不论是戏份还是本身表现都很不够。

我本来期待的是更加宏大的叙事,而非尘埃落定于一点点儿女情长和投名状的“刺马”悲剧的勉强完成。

当然,这一切或许又是阉割版的错。

还有一点:金城武的旁白纯属画蛇添足。

[ 本帖最后由 RestlessDream 于 2007-12-21 04:43 编辑 ]
作者: SWAT    时间: 2007-12-21 09:09

借地方问一下,有人注意一个穿帮镜头了吗?就是李和徐第一次碰面,李快步超过徐后,有一个侧拍的镜头,清晰看见路旁破茅屋的墙边靠着两片石棉瓦……
作者: 枪骑    时间: 2007-12-21 17:04

lz好文,我也是星期二刚看过,今年最好的华语片
作者: 逆袭的天使    时间: 2007-12-23 16:05

我到觉得 妈的我豁出去了这句最赞 笑翻了。。
作者: 逆袭的天使    时间: 2007-12-23 18:07

转一篇。。。同意第一个观点。。当时我就说了这女的咋那么饥渴
投名状》有12个署名编剧,人数之多令人惊叹,但是叙事的缺漏之多也同样令人惊叹。谁能告诉观众,一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男人,和一个饥肠辘辘的女人在屋里躺了一夜,说了两句家常话,怎么就能产生不顾伦理的爱情。当然电影里把这两人的感情拍成四不像,既不像偷情,也不像激情——这只是开场,后面的情节完全是灾难性的:三兄弟的内部冲突、三兄弟之外的冲突,完全得依靠观众自身的观影经验、历史知识以及道德观念来建立。仅从剧情本身来讲,人物的形象、情感、处境描写都被简化、脱节到了不可忍受的地步。
    好莱坞大片也有简化剧情的趋向,但《变形金刚》、《虎胆龙威4》毕竟还有基本完整的构架。刻意宏大的战争场面,在忽略了太平天国的历史背景之后,依然显得如同儿戏,试问现代战壕体系为何会出现在清代?试问八百手持冷兵器的士兵,如何能战胜数千洋枪洋炮的军队?电影虽是虚构,但不符合基本常识与逻辑,何以让人信以为真。最终只能依靠触目惊心的屠杀场面才能震撼人心。
    为什么一部投资巨大的电影,会呈现出如此混乱的效果?其很大的原因是中国电影的基本评价体系变形。陈可辛导演称影片的票房收入有80%依靠海外,20%依靠国内,那么影片大部分的设计元素就得考虑国际市场的需求。众所周知,目前国内票房的成绩除了注水之外,就是依靠宣传与档期安排获得的。所以一部中国式大片的成功与否,实际上和本土观众的满意度是没有关系的,甚至被评论批判、口碑极差的影片,在获得社会性话题之后,依然可以获得满意的票房收入。
    在另一方面,海外市场对中国电影的需求,主要仍然是武打片。于是,《投名状》就成为罗列中国元素的“清单式电影”:有头牌武星李连杰、有中国式的古代战争场景、有几场打斗段落、有一场可有可无的宫廷场景、甚至有两场传统戏曲的演出,而这些元素并不是有机融合,甚至可以说是极为潦草地拼凑在了一起。
    事实证明,陈可辛导演是一位成功的商业片创作者,但他适合的类型仍然是都市情感电影,而不是这样一部所谓的“美学”战争片。在苏州城外的战壕里,李连杰与徐静蕾的追逐戏,几乎是从大都会的街巷中搬来的。在这样一部打打杀杀的男人戏中,陈可辛依然渴望借助人物之口,道出一些深沉的人生思想来。但太多隐晦的语言,使得影片的对白不仅寡淡无味,甚至还莫名其妙。更不要说文艺腔十足的金城武的旁白,使得影片通篇有一种不协调的感觉,而这些旁白又是无法去除的,因为它是能够说通故事、点出人物心理的最后一个手段。
    我并不敢说《投名状》一无是处,但实在无法寻觅到一丝亮点。这或许不能完全责怪本片的创作者,这是中国式大片诸多弊病沉淀的结果,《投名状》是变形的中国大片体系中,被自然而然扭曲的一部。至此,我和很多人一样已经厌倦了这类影片,以及他们那些不实的宣传伎俩

[ 本帖最后由 逆袭的天使 于 2007-12-23 18:08 编辑 ]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7-12-23 20:17

又看了一遍

前半部战争场面依然泪流满面
作者: 真三国无双3    时间: 2007-12-24 13:36

好文 好片子!!!!  顶一下!
作者: BlackGod    时间: 2007-12-24 14:41

觉得5000人攻下南京假了点,毕竟是太平天国首府
炮筒乱飞和大炮打碎人的镜头赞
京剧赞
对晚清时战争刻画的很真实,蒙马眼,排枪,看得出是经过考证的

[ 本帖最后由 BlackGod 于 2007-12-24 14:45 编辑 ]
作者: df3d    时间: 2007-12-26 23:40

很多时候都说:以后就知道我的良苦用心了,可是谁TM知道以后是怎么回事?
老徐是个幌子,迷住老三双眼的幌子,这个幌子很重要。
事情不要想得太主观,看的不要太片面,所以人和事情就变得复杂了,误会就多了,最后呢。。。。。。。

赞李连杰的演技,绝对是突破!

[ 本帖最后由 df3d 于 2007-12-26 23:42 编辑 ]
作者: grammyliu    时间: 2008-1-5 11:42

我,作为一个清史盲,看完这部电影后得出一个结论:满人是在是太坏了!

[ 本帖最后由 grammyliu 于 2008-1-5 12:02 编辑 ]
作者: grammyliu    时间: 2008-1-5 11:50

汉人的天下和儿女兄弟私情哪个重要?我宁愿相信庞青云志向高远,最终目的是要还汉人江山!
作者: u571    时间: 2008-1-5 13:28     标题: 回复 64# 的帖子

才知道啊,孙文起义的召讨文里面就说了驱逐满清,晚清民国时候的汉民族主义是最强烈的

[ 本帖最后由 u571 于 2008-1-5 13:29 编辑 ]
作者: MicroLousySoft    时间: 2008-1-6 00:12

这片子看完cd1就删了。不多评价了,这些拍大片的都是赶着赚钱,没几个有李安1/10用心的。
作者: yichen113    时间: 2008-1-6 02:30

李连杰走的是公务员路线
作者: 喜欢它likeit    时间: 2008-1-6 23:41

看完只有一个感觉,在官场混,什么都可以牺牲,但一定要保证自己(在上司手上)的利用价值。

没有利用价值了,自然被灭。
作者: abe1007之马甲    时间: 2008-1-7 23:50

引用:
原帖由 grammyliu 于 2008-1-5 11:50 发表
汉人的天下和儿女兄弟私情哪个重要?我宁愿相信庞青云志向高远,最终目的是要还汉人江山!
曾国藩李鸿章与左宗棠三位才是灭太平天国的三雄,挨着这哥仨什么事。虽然曾李左三人一生事清,但是也培养起相当雄厚的汉族官僚势力,才有后来推翻满清的基础。至于庞青云,如果他真想复汉人江山的话那他根本不应该杀他二弟而是想办法保他,更不会自我感觉好到在就职典礼上对于西太后派去的狙击手一点防备都没有,这不活脱脱一个宋江再世么。
作者: 19xx    时间: 2008-1-8 00:04

故事是好故事,可惜导演功力差点,奔着搞笑就去了.最后一场确实otL

比起色戒差的多了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