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新闻] 全球首款OLED电视下月日本上市 [打印本页]

作者: solopain    时间: 2007-11-14 10:09     标题: 全球首款OLED电视下月日本上市

来自索尼的全球第一款OLED电视“XEL-1”将于12月份开始出现在日本市场上,要价2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3万元。

  XEL-1尺寸287×256×140毫米,最薄的地方仅有3毫米,重量也只有2千克,另外分辨率960×540,对比度1000000:1。在金属支架下边的底座上,XEL-1提供了HDMI、USB、以太网等接口和卫星调谐器。

  相比于LCD和PDP电视,OLED电视能带来更小巧的体积、更宽的可视角度、更快的响应时间、更长的寿命、更低的功耗、更好的对比度和色彩表现,是未来显示技术发展的重点方向。

  不过OLED技术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尺寸无法做得太大,不能像LCD和PDP电视那样提供家庭影院的感觉,而且OLED材料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退化,影响长期使用效果,但是索尼宣称,XEL-1每天使用八小时的话可以坚持10年,换句话说其使用寿命可达30000小时。

  索尼没有透露该产品是否、何时推向国际市场。

作者: 金碧辉煌    时间: 2007-11-14 10:10

和游戏无关 封贴
作者: AZOE    时间: 2007-11-14 10:12

SONY是强大的,可爱的
作者: Pele    时间: 2007-11-14 10:15

更长的寿命?
lcd寿命60000小时可也是他们说的
作者: czzj12345    时间: 2007-11-14 10:15

用个两三年差不多了

作者: solopain    时间: 2007-11-14 10:18

引用:
原帖由 AZOE 于 2007-11-14 10:12 发表
SONY是强大的,可爱的
价格也是很贵的
作者: Ashley    时间: 2007-11-14 10:21

技术还不成熟,现在谁还会去花20万买个小小的“低清”电视

http://www.sony.jp/CorporateCruise/Press/200710/07-1001/
作者: cc0128    时间: 2007-11-14 10:24

继续等。。
作者: solopain    时间: 2007-11-14 10:25

引用:
原帖由 Ashley 于 2007-11-14 10:21 发表
技术还不成熟,现在谁还会去花20万买个小小的“低清”电视

http://www.sony.jp/CorporateCruise/Press/200710/07-1001/
康佳等离子最高:D
作者: arex    时间: 2007-11-14 10:28

1000000:1

这对比度要不是吹水 把等离子都轰成渣啊......

难度是传说中“技术的5oNY”:D
作者: conroe6050    时间: 2007-11-14 12:46

引用:
原帖由 arex 于 2007-11-14 10:28 发表
1000000:1

这对比度要不是吹水 把等离子都轰成渣啊......

难度是传说中“技术的5oNY”:D
OLED的话,确实可以做得到.色彩也会比LCD的好很多
作者: civic    时间: 2007-11-14 13:08

960x540
1080p的游戏4点对一点,不是免费AA么? ^ ^
作者: 画祝佩    时间: 2007-11-14 16:02

虽然不成熟,但sony这种敢为人之先的精神还是非常令人钦佩的。
作者: cuberoot    时间: 2007-11-14 16:11

对比度有客观的测量方法吗??
作者: ages7mark    时间: 2007-11-14 16:12

psp2估计能用上oled了,拖影88了
作者: lianxisheng    时间: 2007-11-14 18:23

好像OLED一直是东芝在搞, 索尼竟然先出产品了?
看来现在尺寸还上不去, 这个一解决, 液晶和等离子就要被淘汰鸟.
作者: solopain    时间: 2007-11-14 18:28

引用:
原帖由 lianxisheng 于 2007-11-14 18:23 发表
好像OLED一直是东芝在搞, 索尼竟然先出产品了?
看来现在尺寸还上不去, 这个一解决, 液晶和等离子就要被淘汰鸟.
商人是有钱大家赚,论坛是只支持自己喜欢的

还记得蓝光是n家合作吧?cell是东芝,ibm,sony合作吧?但是蓝光和hd又竞争吧?
作者: 装机工    时间: 2007-11-14 18:38

什么被淘汰?

别说等离子,代替液晶也早得很。夏普早就开招待会发布了一款52寸液晶电视,用夏普自己的话说,效果秒杀索尼这个有机EL电视,呵呵。

不信的人自己去Google去。
作者: dorn    时间: 2007-11-14 18:56

只记得第一台LCD花了4K米,还是15“的:D
作者: BD    时间: 2007-11-16 11:47

OLED已经被以上反索饭轰成渣了

新技术算个鸟啊,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啊
作者: ps2girl    时间: 2007-11-16 13:06

天价啊。。。
作者: qustttt    时间: 2007-11-16 13:42

引用:
原帖由 ages7mark 于 2007-11-14 16:12 发表
psp2估计能用上oled了,拖影88了
那得卖多少钱啊。。。。
作者: 光荣与梦想    时间: 2007-11-16 17:03

引用:
原帖由 lianxisheng 于 2007-11-14 18:23 发表
好像OLED一直是东芝在搞, 索尼竟然先出产品了?
看来现在尺寸还上不去, 这个一解决, 液晶和等离子就要被淘汰鸟.
扯去吧,看来游戏论坛的人的确对世界影、音硬件技术的发展与技术知之甚少。

Toshiba 和 Canon联合搞的一直是 SED(形象点说就是去掉偏转线圈的“超薄CRT” 类似的 FED技术SONY也在搞),但由于专利问题,SED的原始专利持有人美国一家小公司将 Canon告上了法庭,所以 Toshiba和Canon的 SED计划被无限期搁置了!

至于 OLED的面板技术, SONY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从事开发了,在 2001年的时候就曾经发布过全球最大的 13英寸的 OLED面板的展示样品。在 2003年于美国举行的 2003 CES大展上展出了基本可以达到商品化水平的全球最大的 24英寸 OLED电视。 在 2007年美国 CES大展上又展出了马上可以商品化的 27英寸(1920 x 1080 Full-HD)和 11英寸的 OLED面板。此次商品化的产品就是在 2007-CES上展出的 11英寸面板的具体产品。
作者: chovosky    时间: 2007-11-16 17:08

不是再数码区发过了么? 还是同一个人贴的?
作者: 光荣与梦想    时间: 2007-11-16 17:14

引用:
原帖由 装机工 于 2007-11-14 18:38 发表
什么被淘汰?

别说等离子,代替液晶也早得很。夏普早就开招待会发布了一款52寸液晶电视,用夏普自己的话说,效果秒杀索尼这个有机EL电视,呵呵。

不信的人自己去Google去。
这又不知道在说些啥?

你懂啥叫“自发光有机 EL面板”(OLED)吗?

SHARP要敢说自己的 LCD电视能秒杀 SONY的 OLED,那 SHARP的市场部的人肯定都是“低度智障人士”!(请你给个 SHARP这么说的证明链接给偶们看看,开开眼界)

AV Watch 上SONY这款 OLED电视的初步评测已经出来了,国内已经有很多翻译的原问,自己好好去看看(刚好相反,这个 OLED电视能秒杀现今所有的 LCD、PDP技术到是真的)

好好看看日本 AV Watch上评测!

翻译评测在这里:http://digi.it.sohu.com/20071030/n252943368.shtml

原文评测在这里:http://www.watch.impress.co.jp/av/docs/20071015/xel1.htm


评测文中说得非常明白:

XEL-1的动态对比度高达100万:1以上。不仅黑色的部分表现出了一种非常深沉的感觉,暗部的灰度细节表现也相当丰富。特别是在一些明暗场景变化非常激烈的影片中,那种由亮瞬间变暗给人的震撼力,是现在的显示设备不可能达到的。这点在BD电影《梦女孩》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影片中不仅服装上的闪耀还原及其真实,黑色的汽车开进漆黑的场景中,也能很清楚的感受到汽车那强烈的金属质感,让人大呼过瘾。而这种感觉在现在的主流显示器上是绝对无法获得的。


综 述

    无论是超薄的厚度,还是及其出色的画质,或者从其他方面看,索尼的XEL-1都充分展示了次世代电视梦幻般的魅力。虽然只是索尼有机EL技术的第一款正式产品,但是它的出现,似乎预示着索尼在平板显示领域技术复活已经不再遥远。

    20万日元的售价,如果与同尺寸的普通平板电视比起来,绝对是非常昂贵的。但是考虑到XEL-1革命性的新技术与超高画质带来的“次世代”体验,可以说XEL-1已经完全脱离了要去比较每英寸性价比的传统理念。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准备好来迎接即将到来的次世代电视风暴。

[ 本帖最后由 光荣与梦想 于 2007-11-16 17:20 编辑 ]
作者: lianxisheng    时间: 2007-11-16 17:28



[ 本帖最后由 lianxisheng 于 2007-11-16 18:31 编辑 ]
作者: FantasyJim    时间: 2007-11-16 17:33

真没觉得这有多贵,因为还没有到大规模产品化的程度,这个体验价格已经很厚到了
作者: 2006arg    时间: 2007-11-16 17:34

很好,先把32的降到1.5w就搞一台。:D
作者: linorex    时间: 2007-11-16 17:50

引用:
原帖由 画祝佩 于 2007-11-14 16:02 发表
虽然不成熟,但sony这种敢为人之先的精神还是非常令人钦佩的。
引用
作者: 装机工    时间: 2007-11-16 18:14

引用:
原帖由 光荣与梦想 于 2007-11-16 17:14 发表


这又不知道在说些啥?

你懂啥叫“自发光有机 EL面板”(OLED)吗?

SHARP要敢说自己的 LCD电视能秒杀 SONY的 OLED,那 SHARP的市场部的人肯定都是“低度智障人士”!(请你给个 SHARP这么说的证明链接给偶 ...
要和你这种人战这些东西好像有些不值当,hoho,片山干雄干到夏普社长,果真还是“低度智障人士”!:D

夏普发布的新款52英寸全高清产品,画质的相关性能指标、厚度、环保性能(耗电量)均较现有液晶电视有大幅提高。画质方面,对比度高达10万:1、色彩表现范围高达NTSC规格比为150%。厚度方面,显示器部分为20mm,最厚部位也仅为29mm。重量仅有25kg。环保性能方面,年耗电量为每年140kWh,是目前液晶电视的一半左右。夏普计划配合在大阪府堺市建设的液晶新工厂的投产日期,于2010年3月开始量产液晶面板。片山表示,“在量产前,各项性能还会较试制品再有提高”,发出了“液晶电视的未来还将由液晶电视承担”的宣言。

今后,液晶是会凌驾于有机EL之上还是与其继续并存?
答:单从这次试制品的性能来看,已经超越了所有显示器。




记着,以后挺索可以挺,但是麻烦先拓宽一下眼界先,世界上又不是只有索尼一家公司会搞点开发
作者: cuberoot    时间: 2007-11-16 18:55

这么多高手,谁来科普一下,对比度到底怎么测量?
作者: iiwang    时间: 2007-11-16 19:24

引用:
原帖由 cuberoot 于 2007-11-16 18:55 发表
这么多高手,谁来科普一下,对比度到底怎么测量?
已经有个基准值的。
然后用仪器测。。。

我想的。
作者: 装机工    时间: 2007-11-16 19:37

引用:
原帖由 cuberoot 于 2007-11-16 18:55 发表
这么多高手,谁来科普一下,对比度到底怎么测量?
自己PM 25楼的高手去吧!

你懂啥叫“自发光有机 EL面板”(OLED)吗?

其他人是连有机EL都不知道的傻子!
作者: 光荣与梦想    时间: 2007-11-17 00:25

引用:
原帖由 装机工 于 2007-11-16 18:14 发表



要和你这种人战这些东西好像有些不值当,hoho,片山干雄干到夏普社长,果真还是“低度智障人士”!:D

夏普发布的新款52英寸全高清产品,画质的相关性能指标、厚度、环保性能(耗电量)均较现有液晶电视有大 ...
这就是你所谓的“秒杀” OLED的证据!你也不嫌丢人!

LCD是怎么发光的???(它的背光以民用电视的成本可能做到不漏光吗?它的面板要想做到 10,000:1都绝无可能。整机通过自适应调整压制亮度来提高对比度那是另外一回事)

OLED是怎么发光的???它是“有机发光二极管自发光”(而它的发光效率又不像 PDP那样受像素点大小的影响)。所以 OLED要控制每个像素发发光和全黑比 LCD容易千、百倍!

SHARP这个破烂的对比度才能达到多少!

SONY的 OLED是 100万:1(对比度是画面的黑色再现能力唯一的衡量标准,又是画质基础的基础)。仅一个对比度(也就是黑色的深沉度) SHARP这个东西就输了几条马路了!!!(没有好的对比度你怎么保证色彩的光谱的丰满度, LCD要超过 OLED?你是在做梦吧)

你搞懂 OLED 和 LCD的原理上的区别了吗???

[ 本帖最后由 光荣与梦想 于 2007-11-17 00:54 编辑 ]
作者: 光荣与梦想    时间: 2007-11-17 00:38

引用:
原帖由 cuberoot 于 2007-11-16 18:55 发表
这么多高手,谁来科普一下,对比度到底怎么测量?
对比度怎么测,我可以简单的给你介绍一下!

对比度通常利用“期盘格子”来测试!也就是在一个画面上分隔出 16块画面,其中交错一半显示全黑,一半显示全白。取双方的平均亮度值,它们的比值就是对比度。这种测试方法是比较严格和准确的方法。通常我们所说的 ON/OFF对比度(全开和全关)的测试是画面全黑(也就是最暗)的时候找屏幕上 8个点取平均值,画面全白(也就是最亮)取屏幕不同位置的 8个点算平均值,然后将它们亮度进行比值得出的就是:ON/OFF对比度。

这个图就是对比度的测试图(当然这主要用于 ANSI[流明对比]对比度的测试)



液晶对比度差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它是被动发光,必须由面板后面的背光灯管来点亮面板上形成图像的像素。你想背光灯管的发光方式是一支灯管照亮某一个范围的一片像素(绝对不可能每个像素对应安装一个背光灯)。那么当一个灯管照亮一片像素的时候,在这一片像素的位置肯定有暗的画面部分也有亮的画面部分,但整根灯管发出的光的亮度是一致的,所以只能靠调节液晶上的液晶分子偏转的角度去控制灯管透过的光线多少,来区分一片区域不同图像的明暗变化!

而液晶分子的控制是模拟变化的(也就是靠外部电场产生的电压大小变化来控制每个像素液晶分子角度的偏转),模拟变化过程中自然要出现诸如:线性失真、控制力无法完全精确等现象。那么由于每个液晶分子偏转角度的变化不可能完全精确的控制,所以在一个灯管照亮的区域内,某些液晶分子必然由于控制不精确产生漏光(这个是被动发光的 LCD在技术上不可能克服的弱点)。所以你 LCD再怎么造,你面板的原始对比度都是无法提高的!

OLED的对比度为何能达到如此的恐怖境界!因为它是电极产生电压后以脉冲形式释放的自发光材料,而且它不像 PDP的自发光,是电极轰击荧光粉填充像素坑内的惰性气体放电发光!形象点说, PDP是气体流动的形式发光, OLED是电脉冲作用透明的电极发光。 OLED充放电的发光速度极块[不像 PDP那样是比较缓慢的气体流动,而且像素点大小直接影响像素“凹坑”内气体的充斥量而影响发光效率。 OLED的电极方式完全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所以其发光效率对比度比自发光的 PDP也要强出多得多,更不要说和被动发光的 LCD相比了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一个有机发光的二极管你对它加电压它就会发光,而你对它不加电压它就是不亮的(也就是完全没有丝毫光亮的 100%全黑,根本不存在漏不漏光的概念)。这就是 OLED的发光方式也是它的对比度能达到极其恐怖境界的根本原因


[ 本帖最后由 光荣与梦想 于 2007-11-17 00:53 编辑 ]
作者: 小岛秀夫    时间: 2007-11-17 00:54

SHARP敢继续投资第十代面板厂说明LCD技术上还是有开发潜力 10万:1已经是人眼所能达到极限(SXRD DLP技术的投影设备对比度来说就更别提了) 当然你硬要室外观测和仪器测试数据来证明100万:1更强 那已经不是家用讨论的范畴....
作者: 光荣与梦想    时间: 2007-11-17 01:13

引用:
原帖由 cuberoot 于 2007-11-16 18:55 发表
这么多高手,谁来科普一下,对比度到底怎么测量?
而且 SONY的 XEL-1 的 1,000,000 : 1的对比度只是一个象征数值!(因为实际上其对比度可以认为是无限大)

只不过 SONY公司目前用来测试对比度的分析仪所能测量对比度的极限就是 1,000,000 : 1(而这个发布的 OLED的对比度实际上其下限已经超越了 SONY公司测量仪器的极限)。所以标 1,000,000:1 只是一个象征数值!以 AV Watch评测人员的话来说,实际上 XEL-1的对比度已经达到了无限深远!

你想啊...... 一盏灯关了以后,它的灯丝还有光吗(这个数值肯定是 0)。而 OLED的主动发光方式和这个道理是一样的,当有机发光二极管没有电压的时候,它就是 100%的全黑(也就是亮度值这时候就是 0,或者说无限接近于 0。所以当全白 : 全黑的时候,对于 OLED来说实际上就是 XX : 0(其实其对比度就是无穷大。 1,000,000:1 已经是非常谦虚的描述了)

XEL-1发布时, AV Watch的原文稿非常清楚:http://www.watch.impress.co.jp/av/docs/20071001/sony.htm

全文第四段:

コントラスト比は100万:1以上(全白/黒)で、「われわれの持つ測定器の限界を超えている」という。黒色表現時には「完全なカットオフ、発光ゼロの状態にできる」ため、深い黒色再現が可能となっている。

翻译过来就是:对比度标 100万:1 那是因为其全白和全黑的比值已经超过了我们公司内测量仪器的极限,公司测量仪器的极限就是 100万:1.当表现黑色的时候,黑色像素点的电极完全不加电压,那么其关闭状态下的亮度就是 0!
作者: 光荣与梦想    时间: 2007-11-17 01:22

引用:
原帖由 小岛秀夫 于 2007-11-17 00:54 发表
SHARP敢继续投资第十代面板厂说明LCD技术上还是有开发潜力 10万:1已经是人眼所能达到极限(SXRD DLP技术的投影设备对比度来说就更别提了) 当然你硬要室外观测和仪器测试数据来证明100万:1更强 那已经不是家用讨论的范 ...
你这个门外汉还来和我讨论对比度!

你知道 SHARP这个 10万:1 是啥吗???

老大,这不是面板原始对比度,而是成品机自适应对比度(也就是通过画面变化时亮度变化的自适应产生的自动调节对比度)。LCD的面板别说是 10万:1对比度,就是 10,000:1都休想达到!(完全不漏光对 LCD来说是不可能办到的)


比原始对比度, LCD根本不可能与 DLP 和 LCoS相提并论!目前 LCoS芯片原始对比度最高的是 40,000:1, DLP的原始芯片对比度最高的是 DC4的1080p系统,为:15,000:1(它们都远远高于 LCD的面板)!

LCoS的芯片原始对比度比 LCD面板高的原因主要是 LCoS芯片的液晶分子是垂直排列的(而且它是反射式成像)。 LCD的液晶分子是水平排列的(而且是灯管穿透液晶层后的透过式成像,光利用效率比反射式的 LCoS 和 DLP低到远了去咯......)

至于垂直液晶分子和水平液晶分子排列对 ON/OFF对比度的巨大的影响我考考你,你懂吗???(不懂我明天解释,今天到此)

你这水平以后少来跟贴,还是多潜水多学习!!!起码原理都不懂......(乍唬个啥)
作者: 光荣与梦想    时间: 2007-11-17 01:26

引用:
原帖由 小岛秀夫 于 2007-11-17 00:54 发表
当然你硬要室外观测和仪器测试数据来证明100万:1更强 那已经不是家用讨论的范畴....
液晶的透过式和背光灯发光的方式标 200万:1也没用。液晶的 10万:1 还不如主动发光的 CRT的 8000:1!你懂吗!!!

那些敢标 上万 : 1对比度的液晶 在 8000:1 的 CRT电视面前,黑色全部是灰色的!!!
作者: 光荣与梦想    时间: 2007-11-17 01:43

引用:
原帖由 小岛秀夫 于 2007-11-17 00:54 发表
SHARP敢继续投资第十代面板厂说明LCD技术上还是有开发潜力 10万:1已经是人眼所能达到极限(SXRD DLP技术的投影设备对比度来说就更别提了) 当然你硬要室外观测和仪器测试数据来证明100万:1更强 那已经不是家用讨论的范 ...
SHARP发布的这个液晶产品区区一个电视而已,它还敢如此大言不惭!

你去查查 SONY的 BVM 广播级液晶评估监器的对比度才是多少! (BVM的大名你应该听过吧)。 BVM 是用来对数字电影中间片、广播电视制作母带的图像质量好、坏评判的标准和依据!(也几是说画面好不好,色彩够不够准确,对比度是否强烈,都要通过 BVM彩监的评估说了算)

23英寸的 BVM评估级监视器: BVM-L230( $ 25,000美刀)。肯定比 SHARP发布的这个民用电视的画质水平强出多得多去了!(否则评估画面的好坏可以用 SHARP这个电视做了,尺寸又大,价格又便宜)

顶级的液晶是怎么回事,瞪大你的眼睛仔细看看,这个才是(这个东西的对比度才是多少!这东西的对比度都远远无法和OLED相提并论。更不要说SHARP的民用电视机了,你别丢人了)

http://bssc.sel.sony.com/BroadcastandBusiness/DisplayModel?m=0&p=8&sp=20073&id=89766

作者: zxr007    时间: 2007-11-17 05:50

实力派索饭果然牛X,舌战群儒那。。
作者: 2006arg    时间: 2007-11-17 10:22

相信夏普的10w:1,就和相信三星的640亿色差不多,现在lcd显示器,借助动态对比,不过5000:1,不知道那个10w是怎么算的
作者: darkccc    时间: 2007-11-17 11:16

好过我们中国的上广电也搞过类似的新技术,可有业内出来说说?
作者: 装机工    时间: 2007-11-17 12:07

我觉得要和那谁战真是掉价啊,看得出来完全是狗屁不知道,呵呵,连忙去google那么多东西出来,还编辑编辑,不知道你自己用过OLED显示屏么?我几年前用LS633的时候不知道你听说过OLED没有,hoho。

现在这玩意大家都是吹,你也根本不用抱着理论值不放,要是理论值都比不过原来的产品,那还开发个屁,等索尼出了FullHD 52寸的东西再来吹吧,我就怕你到时候也就是个精神胜利,哈哈哈——“有机EL还无法在短期内替代液晶,有机EL是液晶之后的具有潜力的技术。但是,现阶段还无法说有机EL能在何时成为多大规模的业务”这可是井原自己说的哦。

中钵良治的话倒是很说明问题哟“有机EL电视产品化只是‘技术的索尼’复活的象征”,所以那些SF还是保持一下耐心,现在索尼基本上还属于寄人篱下,要翻身还要再等等,何况现在有机EL又不光索尼一家在做,三星和爱普生都能做,而且三星已经放出了10年达到40英寸全高清的话来了,索尼还要加把劲才行。

哦,对了,索尼现在对这玩意的开发也有很多瓶颈,白石由人自己表示“索尼不会拘泥于自主开发,而是希望与装置及材料厂商进行合作”可很说明问题哟,呵呵,不过现在索尼对这玩意期望挺大,倒时候我也希望别是雷就行。

另外不要觉得其他厂商就在玩,佳能那SED如果官司了解,也是很有前途的,当然还有PDP,不过我看你确实不大了解这些玩意,给你两个个关键词,自己搜索去吧:シート状のPDP、篠田:D :D
作者: 装机工    时间: 2007-11-17 12:10

另外如果那谁真的这么喜欢索尼那个小电视,我这里有全套索尼官方新闻稿+PDF,可以向我索取,免费。:D :D
作者: 光荣与梦想    时间: 2007-11-17 12:24

引用:
原帖由 装机工 于 2007-11-17 12:07 发表
我觉得要和那谁战真是掉价啊,看得出来完全是狗屁不知道,呵呵,连忙去google那么多东西出来,还编辑编辑,不知道你自己用过OLED显示屏么?我几年前用LS633的时候不知道你听说过OLED没有,hoho。

现在这玩意大家都 ...
小白!怎么技术讨论狗屁不懂.就往市场和前途方面扯了?

不管 OLED前途和将来的市场能怎么样,我上面说的都是基与纯技术层面,在技术层面上 OLED的确有以上那些所有的优点! OLED唯一的问题是大尺寸化需要时间(这是它唯一的问题)

关于对比度,你懂的话给我说说 LCD的标称的 XX万:1 的对比度为何只有参考价值而没有实用意义吗? LCD的结构层是怎么样的你能说说吗? LCD目前的背光灯技术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你能说说吗?

你不是很懂吗,请回答上面的问题,上面这些问题都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技术原理。请说一下!如果连上面这些问题都回答不了,你还是闭住你的鸟嘴,多潜水少说话!

[ 本帖最后由 光荣与梦想 于 2007-11-17 13:15 编辑 ]
作者: 装机工    时间: 2007-11-17 12:29

LS讨论不过就骂人么?hoho,XHW吧!


对了,提醒你一句,索尼开发OLED,不考虑市场和前景!?它还没有重度智障到你这种程度,谢谢。
作者: 光荣与梦想    时间: 2007-11-17 12:32

引用:
原帖由 装机工 于 2007-11-17 12:07 发表
现在这玩意大家都是吹,你也根本不用抱着理论值不放,要是理论值都比不过原来的产品,那还开发个屁,等索尼出了FullHD 52寸的东西再来吹吧,我就怕你到时候也就是个精神胜利,哈哈哈——“有机EL还无法在短期内替代液晶,有机EL是液晶之后的具有潜力的技术。但是,现阶段还无法说有机EL能在何时成为多大规模的业务”这可是井原自己说的哦。
怎么技术原理说不清楚,开始引用SONY XX官员的话来讲市场了!

请你把技术原理搞清楚了再来引经论证!

另外你引用的东西和 OLED 及 LCD的技术层面的比较好像没有任何关系, OLED在短期内不能替代 LCD不是因为对比度不如LCD、更不是因为色彩画质上不如LCD, 而是因为 OLED大尺寸需要时间,这才是根本问题。

仅从纯画质表现上涉及到的技术性能来说,OLED甩LCD两、三条马路没有啥困难的!

[ 本帖最后由 光荣与梦想 于 2007-11-17 12:34 编辑 ]
作者: 光荣与梦想    时间: 2007-11-17 12:33

引用:
原帖由 装机工 于 2007-11-17 12:29 发表
LS讨论不过就骂人么?hoho,XHW吧!


对了,提醒你一句,索尼开发OLED,不考虑市场和前景!?它还没有重度智障到你这种程度,谢谢。
不要故意扯开话题!回答我上面的问题。请你说清楚基本原理

上面那些所有问题都回答不了的话,问你个最简单的 LCD的被动发光是怎么个被动发光法?连这个都回答不了的话,你根本是个对平板电视原理压根丝毫一无所知的“文盲”!就你这种水平的怎么还好意思说:XX技术能秒杀XX技术 这样大言不惭的话!(能说这话的起码自己要分清楚两种技术成像的基本原理和方式吧)!

[ 本帖最后由 光荣与梦想 于 2007-11-17 12:41 编辑 ]
作者: 88888    时间: 2007-11-17 12:36

造型不错!
作者: killmesoftly    时间: 2007-11-17 12:45

请问这是HiDv同学驾临TG了吗?:D
作者: 装机工    时间: 2007-11-17 12:48

不像啊,到目前为止这人的表现和那个ID想去甚远啊!
作者: 光荣与梦想    时间: 2007-11-17 12:52

引用:
原帖由 装机工 于 2007-11-17 12:48 发表
不像啊,到目前为止这人的表现和那个ID想去甚远啊!
回答问题,不要扯开话题!
作者: GAYBL    时间: 2007-11-17 12:52

看起来不错.
作者: 装机工    时间: 2007-11-17 13:03

引用:
原帖由 光荣与梦想 于 2007-11-17 12:52 发表


回答问题,不要扯开话题!
像你这种小白+早上不漱口的人,我现在理都懒得理你,这是我最后回复你的文字,斑竹没有XHW算你运气好!
作者: 光荣与梦想    时间: 2007-11-17 13:14

引用:
原帖由 装机工 于 2007-11-17 13:03 发表


像你这种小白+早上不漱口的人,我现在理都懒得理你,这是我最后回复你的文字,斑竹没有XHW算你运气好!
还在故意扯......请回答上面的问题!

如果说不清楚的话。确实应该多多潜水!那张嘴还是多吃饭少说话(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讲)!

以后在描述 “XX技术”秒杀“XX技术”之前,最好环顾一下周遭,看看我老人家的马甲在不在,否则又要问得你哑口无言咯......哈哈哈......:D :D
作者: 装机工    时间: 2007-11-17 13:35

引用:
原帖由 光荣与梦想 于 2007-11-17 12:24 发表
不管 OLED前途和将来的市场能怎么样,我上面说的都是基与纯技术层面,在技术层面上 OLED的确有以上那些所有的优点! OLED唯一的问题是大尺寸化需要时间(这是它唯一的问题)
好吧,我就自抽我自己一次,本来还想给你留点脸面,不过看来你也是不要脸那种。

OLED本身最大的技术问题根本不在于什么大尺寸,而是有机EL面板的寿命,目前就连手机上使用的小尺寸OLED面板最多也就5000--10000小时的使用时间,远远达不到商品化电视的要求。其二,有机EL还有很严重的技术问题便是R、G、B三种二极管衰退速度不同步,也就是色差老化时间不一样,这对电视来说可是个大问题,目前各个厂商正在逐渐解决这个问题。

至于你说的什么尺寸,那根本就不是有机EL的技术问题,而是制造工艺问题,三星、索尼、爱普生都可以生产有机EL面板,而且三星的市场份额远远大于索尼,不过目前大多只是用于手机的小尺寸面板,大批量生产大尺寸有机EL面板目前尚未解决。而由此带来的高昂成本更是需要那些有志推出有机EL电视的厂商所要面对的。

这OLED本不是一个全新的技术,无非是液晶技术的一个变种,我几年前就开始用LS633了,效果说实话,肯定不如现在索尼新T系,何况现在用OLED的手机也不少,大家都不是瞎子。

另外我有个疑问,为啥每次索尼搞点啥东西出来,某些SF总是觉得都是些惊天地泣鬼神般的火星科技呢?是索尼太高调?还是这些SF就只有这点见识!?谁能回答我!
作者: MGJRR    时间: 2007-11-17 13:45

楼上不是说LED是发光二极管么?咋会是液晶技术的变种呢?
作者: 装机工    时间: 2007-11-17 13:56

索尼这个顶部发光技术OLED屏幕其实也不新鲜,就是基于LTPS的,我现在不知道在大型化方面会不会遇到问题,也没有什么太多的资料,不过索尼现在也到处求助,看来还有很多问题。
作者: 光荣与梦想    时间: 2007-11-17 14:33

引用:
原帖由 装机工 于 2007-11-17 13:35 发表


好吧,我就自抽我自己一次,本来还想给你留点脸面,不过看来你也是不要脸那种。

OLED本身最大的技术问题根本不在于什么大尺寸,而是有机EL面板的寿命,目前就连手机上使用的小尺寸OLED面板最多也就5000--1000 ...
愚蠢的不知道该怎么说你!

OLED成了液晶的一个变种技术! 你怎么不说男人是女人细胞裂变的产物!

寿命?噢,对了 寿命的确是 OLED的一问题!但这个问题在 SONY目前量产的此产品上并不是问题, SONY和Epson都很好的解决了 OLED的寿命问题。 SONY此次量产的 11寸 OLED的亮度为 600cd/m2,远比 LCD的 400cd/m2 的亮度高,但在那么高的亮度模式下, SONY此次量产产品的使用寿命依然高达:30,000小时(虽然没有 LCD长,但这 30,000小时的寿命每天按照看 8小时计算,依然足够使用 10年!!!对于家用来说已经绰绰有余!!!)

目前对于 OLED的量产技术来说,尺寸才是唯一问题!因为寿命以目前量产可用于显示器装置尺寸的 SONY 和 Epson来说都已经比较完满的解决了(SONY的 11英寸为 30,000小时, Epson量产的 8英寸产品为 5万小时以上)。

OLED是 LCD的变种这种话你都敢说!

LCD是怎么发光的? OLED是怎么发光的。它们的发光方式根本八竿子打不上边,怎么到了你嘴里成了 LCD的变种技术了! OLED的发光是其本身的“荧光体”: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主动发光,原理类似 CRT 的 R、G、B荧光粉。有机电致材料也分R、G、B三种颜色,你前面说的 OLED的寿命就是因为蓝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寿命偏短,所以使得OLED本身寿命不长(当然这个问题现在基本已经解决)。

OLED的面板在驱动技术上的确可以使用 LTPS(低温多晶硅) 甚至于 a-Si-TFT(也就是普通液晶电视上的“非晶硅”技术)。但这只是面板的驱动工艺,并不是 OLED成像发光的核心。

给你举个形象点的例子,这就好比一块显卡要装入你的电脑,你必须要给它装驱动程序是一样的道理,只不过显卡类是用软件程式进行驱动,而 OLED的面板主要需要以硬件的 LTPS方式去驱动。

我让你说 LCD是如何发光的,它的被动发光方式是怎的?实际上也就是在变向的问你 LCD 和 OLED技术本质的区别!(可到现在你也回答不出来)

而是以网上搜索的 OLED 的寿命等介绍 及 你自己那个脑袋中愚蠢之极的想当然想法想忽悠搪塞啊......(不过碰到我,你是撞到枪口上了).

请你说一下,LCD是怎么发光的,它又是怎样形成变化多端的色彩和实现明暗的灰阶层次变化的?
作者: 装机工    时间: 2007-11-17 14:37

我觉得轮你早已失去了快感……
作者: chovosky    时间: 2007-11-17 14:40

太有趣了,真饭都是可爱的:D
作者: 光荣与梦想    时间: 2007-11-17 14:42

引用:
原帖由 MGJRR 于 2007-11-17 13:45 发表
楼上不是说LED是发光二极管么?咋会是液晶技术的变种呢?
你问它这个,他那个脑袋怎么能理解啊......

OLED的有机电致的 R、G、B自发光方式,到了这个愚蠢之极的家伙嘴里成了和 LCD的“冷阴极光背光”一回事了!它连基本的 主动发光和被动发光都不理解!你和他说发光二极管不是在对牛弹琴嘛......:D :D

a-si-TFT(也就是液晶电视的液晶原始方式:非晶硅)的确有三大变种技术,也就是:HTPS(高温多晶硅)、LTPS(低温多晶硅)、LCoS(反射式硅晶,这个通常被称为第四代液晶技术)。

这三种技术才被称为液晶的变种技术。 OLED啥时候也成了液晶变种了(这还是我第一次听说的概念)。不知道是哪个“权威技术专家”这样解释过!:D :D
作者: 光荣与梦想    时间: 2007-11-17 15:15

引用:
原帖由 装机工 于 2007-11-17 13:35 发表


三星、索尼、爱普生都可以生产有机EL面板,而且三星的市场份额远远大于索尼,不过目前大多只是用于手机的小尺寸面板,大批量生产大尺寸有机EL面板目前尚未解决。而由此带来的高昂成本更是需要那些有志推出有机EL电视的厂商所要面对的。
这段话更丢人!

三星的 OLED?三星在 OLED面板的技术方面比 SONY差了十万八千里去咯......

SONY最初表示 11英寸的 OLED年内量产之后,是不是三星第一个出来说:那绝对不可能,这种直视显示器的应用尺寸目前 OLED技术绝对做不到量产(很显然正因为三星目前自己根本不具备大尺寸 OLED的量产技术,所以它也不相信 SONY能快人一步实现这个技术)。可事实上是:SONY的 11英寸 OLED的实现了量产,而且还非常完满的解决了之前 OLED一直难于解决的寿命困扰,另寿命实现 30,000小时。

三星的 OLED技术的驱动使用的是传统的 a-Si-TFT(在能实现的对比度和色彩方面比 SONY的 LTPS驱动都有本质的差距)。不要说量产,三星即便目前用来在展会上展示的样品机的 OLED对比度也只能实现 5000:1----几万:1的水平(和 SONY的 LTPS驱动方式的 OLED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SONY 展示的 11英寸 和 27英寸的 OLED 色彩表现能力都超过 NTSC 的 100%,对比度都超过1,000,000:1 (哪是三星的产品所能比拟的)

另外说到量产, SONY早在 2004年自家的 PDA:PEG-VZ90的屏幕就实现了 3.8英寸的 OLED屏幕的量产技术。这个量产尺寸三年时间里没有任何第二家厂商可以打破,直到今年 SONY自己的 11英寸 OLED的量产才打破这个纪录(只不过是 SONY自己打破了自己保持的纪录而已)

[ 本帖最后由 光荣与梦想 于 2007-11-17 15:18 编辑 ]
作者: cuberoot    时间: 2007-11-17 15:39

还是对比度的测量问题,高手能不能具体介绍一下测量仪的原理??

PS:OLED的亮度似乎和加在其上的电压有关,如果亮度和电压成正比,那么最亮部分加压为100V,最暗部分就应该低于0.0001V,这个技术也太强了吧。。。
作者: 小岛秀夫    时间: 2007-11-17 17:11

引用:
原帖由 光荣与梦想 于 2007-11-17 12:24 发表


小白!怎么技术讨论狗屁不懂.就往市场和前途方面扯了?

不管 OLED前途和将来的市场能怎么样,我上面说的都是基与纯技术层面,在技术层面上 OLED的确有以上那些所有的优点! OLED唯一的问题是大尺寸化需要时间( ...
来来GOOGLE饭来说说 扫你SACD录音技术先进吧 市场认知度和占有率多少
ATRAC格式比MP3更早进入市场技术也相对比较成熟 市场认知度和占有率多少
betacam mmcd就不更要说了
作者: 蚁力神    时间: 2007-11-17 17:45

虽然这个帖子里面技术性的东西于我而言如同火星文字,但我看到一个ID将另外一个ID穷追猛打轰至渣渣的壮观景象,这就是传说中战区中的神人么 ……
作者: hugang    时间: 2007-11-17 17:57

对比度1000000:1
作者: ferrerorun    时间: 2007-11-17 18:02     标题: 回复 18# 的帖子

同意LCD 和 PDP技术也没有停住脚步 也一直在进化

SO 商业成功最后还是拼的普及率

OLED还很遥远
作者: solopain    时间: 2007-11-17 18:20

某些人很有趣,记得有个手柄调查贴,有个id反了好久索尼,竟然只摸过xo手柄,靠这个也配做软饭,看来软饭群体还是真大肚啊,什么人都招收

同理,什么不懂就老老实实的潜水算了,初中生都知道oled比lcd强很多了....唉~讨论不过就骂人是某些人的特点呢?还是缺点呢?:D

ok,继续看戏:D
作者: rocktyt    时间: 2007-11-17 18:23

有什么话不能在一帖内说完的?看看LZ出现了几次N连帖?就凭这点就可以将其XHW
作者: 2047    时间: 2007-11-17 18:28

汗,都是业内........
作者: solopain    时间: 2007-11-17 18:30

引用:
原帖由 rocktyt 于 2007-11-17 18:23 发表
有什么话不能在一帖内说完的?看看LZ出现了几次N连帖?就凭这点就可以将其XHW
有后台就是嚣张啊,我好怕怕

装孙曹,半藏,有人呼唤你们关我小黑屋呢
作者: ferrerorun    时间: 2007-11-17 18:35

TGFC其实是战出名的  永远不缺TG战神= =#

非常欢乐 和谐的一家

国产的奇迹就靠2位主角了

[ 本帖最后由 ferrerorun 于 2007-11-17 18:38 编辑 ]
作者: chovosky    时间: 2007-11-17 18:38

不同区发同一贴这是算什么行为?
作者: 汤团奧義    时间: 2007-11-17 18:39

......好薄,想买
作者: chovosky    时间: 2007-11-17 18:41

引用:
原帖由 solopain 于 2007-11-17 18:30 发表

有后台就是嚣张啊,我好怕怕

装孙曹,半藏,有人呼唤你们关我小黑屋呢
好像自己做的事挺有理一样,又来恶心人了
作者: 光荣与梦想    时间: 2007-11-17 18:54

引用:
原帖由 小岛秀夫 于 2007-11-17 17:11 发表
betacam mmcd就不更要说了
你这种水平的最好以后不要出来丢人!你这个马家已经被我老人家踩了几回了?哈好意思讨论技术话题的贴子里跟我老人家的贴!

先点破你三岁小孩都不会犯的错误。

Betacam是啥东西??? SONY在民用市场推广过 Betacam吗? Betacam诞生那天起就是为模拟的专业广播级视频推广的(而且推广了 2、3年时间就成为了模拟时代广播级视频的交互标准)。

民用的东西不是 Betacam 而是 Betamax!三个字母之差,但它们的构造完全不同,磁头转速和带基都不一样!一个是专门针对广播级领域推广的技术,一个是在民用领域推广的技术(当然民用推广的 Betamax输给了 VHS)。

所以以后要谈某些自己都不敢确定的话题的时候,还是多查查资料,搞清楚张三、李四后再发言(不要张冠李戴尽闹些低级笑话类的基本技术名词的常识性错误):D :D 。
作者: 装机工    时间: 2007-11-17 18:59

可惜LS也只能去搜索一下别人说出来的关键词,那些别人不说的关键词又知道几个?哈哈哈哈哈
作者: killmesoftly    时间: 2007-11-17 19:12

引用:
原帖由 小岛秀夫 于 2007-11-17 17:11 发表


来来GOOGLE饭来说说 扫你SACD录音技术先进吧 市场认知度和占有率多少
ATRAC格式比MP3更早进入市场技术也相对比较成熟 市场认知度和占有率多少
betacam mmcd就不更要说了
你想SHOW什么?

现在的DVD格式本来就是两家妥协的结果,没有MMCD,D9从哪里来?


SACD论不到你来嘲笑

他的主要竞争对手DVD AUDIO现状如何?说出来让我们长长见识
作者: 光荣与梦想    时间: 2007-11-17 19:23

引用:
原帖由 小岛秀夫 于 2007-11-17 17:11 发表
来来GOOGLE饭来说说 扫你SACD录音技术先进吧 市场认知度和占有率多少
ATRAC格式比MP3更早进入市场技术也相对比较成熟 市场认知度和占有率多少
以上两个更有意思,SACD 是和 DVD-Audio 想替代 CD,但到目前为止,二者谁也没有完成替代 CD的最终目标,只不过目前三者同时并存于市场(谁也无法捍动谁的局面)。但因为之前的 CD标准 SONY本身就是两个制定者之一,所以对 SONY来说,CD、SACD同时在市场中存在,同时收两种规格的权利金对其来说反而更有利。到是 DVD-Audio一方的制定方,因为并没有 CD标准的成员,所以 DVD-Audio一方相比同时持有 CD 及 SACD规格标准的一方来说日子要难过得多(因为目前市场占有量最高的依然是 CD,而 SACD持有者同时也是CD规格持有者,所以 SACD一方根本是乐得自在)

关于 Atrac,其民用商品化的应用是在上世纪 90年代初,最初是和 Philips的 DCC竞争市场,最终把 DCC赶出了民用市场成为赢家(后来 DCC又在专业领域和 SONY的 DAT争夺专业母带的录音标准,最终也以失败告终)。从 91年 SONY推出MZ-1开始, MD毕竟在数字录音领域存在了 10多年,这其间SHARP、Panasonic、先锋、健伍、JVC等世界上最大的音频电子厂商都一款接一款的乐此不疲的推出 MD单放和录、放机,而这些所有的厂商推出产品都要向 ATRAC标准的制订者 SONY交纳数量可观的权利金( SONY从这些厂商手里收取权利金也照样收取了 10多年之久。该赚的也早已赚足。而且上世纪 90年代的时候也正是 SONY最全盛的时期)。至于本世纪 2000年以后才逐渐普及起来的 MP3 只不过缩短了 MD生存的时间(准确的说 MP3 和 MD并不是同时代的竞争对手,作为数字录音格式来说,MP3只不过缩短了 MD存在的时间)。


我不知道你引用上面的想说明啥!

OLED技术你懂吗???这不是某个厂家确立的标准,而是业内公认的将替代 LCD的技术,并不是 SONY看好OLED,目前几乎所有的电子厂商都在从事 OLED的积极研究。而且公认的事实是:OLED迟早将替代 LCD(只不过在目前的情况下还暂时不行)。更早的推进 OLED技术并在面板的研究上下大工夫这有助于在下一代的 有机EL自发光显示技术上占据先机和获得更大的技术优势。

对了,昨天问你的问题你还没有回答!你不是说 LCD的对比度很好吗,还说比 DLP 和 LCoS都好,那么请你说一下 LCD 和 LCoS液晶层的排列方式, 它们排列方式上的不同对对比度性能的影响? 作为同为被动发光方式的 LCD、DLP、LCoS来说,它们的成像方式有何不同?  你能回答吗?:D :D

[ 本帖最后由 光荣与梦想 于 2007-11-17 19:45 编辑 ]
作者: 光荣与梦想    时间: 2007-11-17 19:32

引用:
原帖由 装机工 于 2007-11-17 18:59 发表
可惜LS也只能去搜索一下别人说出来的关键词,那些别人不说的关键词又知道几个?哈哈哈哈哈
你这个二吊子还有脸来跟贴!

先回答我上面的问题! LCD是怎样发光的,它是怎样形成色彩和灰度等级的明暗变化的? LCD的对比度为何没有多少参考价值?

回答不了麻烦你继续潜水,多吃饭少说话!否则更显得无知!:D :D
作者: lianxisheng    时间: 2007-11-17 19:52

电视技术讨论帖... ...
作者: zxr007    时间: 2007-11-17 22:37

这个帖子长见识了。。。
作者: angleheart    时间: 2007-11-19 09:24

家电的高人降临了:D :D :D :D
作者: jamesea    时间: 2007-11-19 09:41

新技术要支持的 不过我还是比较期待可折叠屏幕的问世   
我6年前的电脑用的15"LCD到现在还和新的一样 虽然对比度稍微差了一点点 不过用起来还像是新的
作者: 2006arg    时间: 2007-11-19 09:47

肯定是家电的hiv,穷追猛打的风格和jd一样啊。
作者: cuberoot    时间: 2007-11-19 09:53

这么多高手,咋就没人能回答一下对比度测量的问题。。。。

最亮和最暗部分的对比? 那亮度的物理学含义是什么?量纲是什么?
作者: zxr007    时间: 2007-11-19 12:31

引用:
原帖由 cuberoot 于 2007-11-19 09:53 发表
这么多高手,咋就没人能回答一下对比度测量的问题。。。。

最亮和最暗部分的对比? 那亮度的物理学含义是什么?量纲是什么?
35楼。。。
作者: 我叫马桶    时间: 2007-11-19 13:30

高人都在啊!!

借帖问下,现在什么电视比较好啊?

之前看中的sony的46x200a和夏普的46g7现在都停产了。同样价位下。现在什么电视性价比较高?

谢谢各位家电高人了。
作者: flysnow    时间: 2007-11-19 15:30

传说中接替CRT地位的OLED终于量产了?
作者: 海苔    时间: 2007-11-19 15:35

很好很强大,应该去数码区发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