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原创
Windows Vista刚发行了不到一年,已经遭受了潮水一样的批评;许多人已经将眼光转向了即将发行的Windows 7 “Vienna”。如果你和我一样,近期坚持看cnBeta的话,你会发现一些有趣的新闻:“微软下一代操作系统仅占25MB空间!”“微软加入开源组织(OSI)!”“微软公开部分操作系统源代码!” 不觉得很奇怪吗?微软作为一个坚定的封闭系统主义者,怎么突然加入了开源组织?开源组织又怎么会接纳微软呢?其实我个人猜想,在这些事情背后,一个更大的计划正在成形。
1、更大的计划?
如果你了解Mac OS的历史的话,你会知道,最早的Mac OS没有正式名称,一般被称为System Software。史蒂夫·乔布斯离职期间开创了NeXT公司并推出了NeXTSTEP操作系统,而这一系统在乔布斯回归后便成为了Mac OS 8至9的主要核心。重要的是,2000年苹果公司推出了Mac OS X,这一系统最大的改进就是它基于类UNIX的Darwin核心,因此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都得到了革命性的改进。微软会走上这条路吗?以UNIX作为系统核心?从近期发生的事情来看,很有可能。
看出什么没有?这个所谓的MinWin即使是25MB也嫌大,显然不会是一个正式的操作系统。那么它会是什么呢?让我们再来看一下Mac OS X的历史。 Mac OS X刚推出时,很多软件还是OS 9的,不兼容新操作系统。为了让操作系统具有向下兼容性,苹果在Mac OS X中集成了一个Mac OS 9精简版(称之为Classic环境),当要运行OS 9的程序时,即可启动进Mac OS 9。
Windows 说到这里,你应该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下一代Windows很有可能将改变内核,而使用MinWin向下兼容。那么Windows将切换到什么内核呢?注意最近的新闻:微软宣布加入开源组织。对这一新闻,大家的看法都是“微软要从内部击垮开源组织”之类的。可是开源组织会这样傻么?明知道微软从不开源,还会让他进入,借机笼络自己的势力?显然不会。开源组织既然允许微软进入,就必然是微软作出了开源的承诺,或者进一步地,可能是微软将会和开源组织有一次很大的合作。
Windows内核是不支持,也不可能支持RISC架构的。而Windows又占据了绝对垄断的市场地位,因此CISC架构反倒成了主流。如果Windows转用UNIX内核,那就意味着它也能在RISC架构的处理器上运行。这就给 CISC架构淡出历史提供了条件。很有可能,Intel将和Windows保持联盟关系,并和Mac OS X从PPC迁移到Intel一样,从CISC切换到RISC。这一切换极可能具有历史意义──历史规律总是强的取代弱的、好的取代差的,而假如Wintel联盟整体迁移到RISC架构上,就将是对这一规律的极佳诠释。 在这一迁移完成后,旧有的X86架构将彻底成为历史。先进的RISC架构将成为一切个人计算机的基础。
首先,也是最简单的,我们要知道,Windows 7只是Microsoft下一代操作系统的代号,并非正式名称。第一代的Windows NT版本是3.1,之后是NT 4和我们熟知的NT 4, Windows 2000 (NT 5), Windows XP (NT 5.1)和Windows Vista (NT 6)。Vista之后的下一代系统代号自然成了7。Traut为到场的观众演示了Windows 7的内核,即代号为Minwin的项目。MinWin可以称为一个纯粹的裸核,它没有图形界面,演示也只是Minwin作为一个微型Web server显示简单的HTML页面,包括Minwin在任务栏和工具栏生成的动态页面。在运行过程中一共有13个进程,大部分都为我们熟知,例如 smss.exe, csrss.exe, svchost.exe和微型Web server httpsrv.ex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