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新闻] 有关ICO的介绍,开发人数,销量 [打印本页]

作者: 司徒正美    时间: 2007-10-18 18:49     标题: 有关ICO的介绍,开发人数,销量

谁说我的数据不实啊,为了防止刺激某些人,某些假设还降低了许多。
现在单拿ICO来说吧,
开发人数:473名,数据参考A9的http://bbs.a9vg.com/read.php?tid=769087&fpage=1

销量:65万份,出处官网http://www.i-c-o.net/main/index.html
引用:
――『BEST』再発売おめでとうございます。

上田・海道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第一弾となったアメリカ版の発売から2年9ヶ月ですか。ワールドワイドでの売れ行きはどんな感じですか?

海道 おおよそですがアメリカ版が25万本、日本版が16万本、欧州版が20万本、アジア版が4万本ですね。(※1)

――ということはトータルで約65万本ですか!数的にはいかがですか?満足してます?(笑)
售价  5800日元  
开发商  SCE
代理发行  SCE
以上出处:http://newodin.gamer.com.tw/6/2796.html


死得这么惨,是因为制作人NB,故意不作「练习模式」,使得游戏难度过高,造成口碑无法传开。再加上销售期是12月,当月一大堆公司推出许多镇社大作,导致此游戏无法在玩家之间脱颖而出,埋没于一大堆游戏之中,导致当年只卖出3万份(算长卖型了)……

本来还想说一些话的,算了,省得又被锁,真不明白为什么某些人如此不敢正视现实……

联动一下http://www.tgfcer.com/club/thread-5915833-1-1.html

[ 本帖最后由 司徒正美 于 2007-10-18 19:00 编辑 ]
作者: Windows    时间: 2007-10-18 18:51

这种2流游戏全是那垃圾杂志吹出来的
作者: 到处看着    时间: 2007-10-18 18:52

引用:
原帖由 司徒正美 于 2007-10-18 18:49 发表
谁说我的数据不实啊,为了防止刺激某些人,某些假设还降低了许多。
现在单拿ICO来说吧,
开发人数:473名,数据参考A9的http://bbs.a9vg.com/read.php?tid=769087&fpage=1

销量:65万份,出处http://forum.taob ...
想说就说,扭扭捏捏象个婆娘,什么事实呢?我倒是要听听.
作者: アクセル-アルマ    时间: 2007-10-18 18:54

LZ啊
作者: foxhounds    时间: 2007-10-18 18:56     标题: 回复 2# 的帖子

ICO 和旺达这两款游戏..
喜欢的人会奉为神作. 不喜欢的喷个狗血淋头才痛快

真是极端
作者: HalaEspanol    时间: 2007-10-18 18:57

引用:
原帖由 Windows 于 2007-10-18 18:51 发表
这种2流游戏全是那垃圾杂志吹出来的
Game XC           9 / 10          Mar 14, 2006
Pro-G         8 / 10         Mar 7, 2006
Gamers Europe         9 / 10         Feb 15, 2006
Jolt Online Gaming UK         9.5 / 10         Feb 9, 2006
PALGN AU         8.5 / 10         Feb 8, 2006
PSM3 Magazine UK         93 / 100         Feb 1, 2006
Thunderbolt         8 / 10         Dec 26, 2005
GamingTrend         98 / 100         Oct 30, 2005
TotalPlaystation         9.5 / 10         Oct 19, 2005
Gamer 2.0         6.7 / 10         Oct 11, 2005
ZTGameDomain         9 / 10         Jun 30, 2005
Final-Level         5 / 5         May 3, 2005
My Gamer         8.4 / 10         Oct 17, 2004
Playstation 2 Max UK         86 / 100         Sep 26, 2004
Electric Playground         10 / 10         Apr 26, 2004
GamerDad         5 / 5         Apr 4, 2004
Game Reign         7.6 / 10         Jan 5, 2004
Games Master UK         85 / 100         Oct 31, 2003
Digital Entertainment News         9 / 10         Oct 19, 2003
Videogameslife         5 / 5         Sep 24, 2003
Quandary         4 / 5         Sep 11, 2003
PSW Magazine UK         8 / 10         May 6, 2003
Around Cinci         9 / 10         May 1, 2003
Gamecell UK         9 / 10         Apr 4, 2003
P2 Magazine UK         9 / 10         Apr 1, 2003
Ready Set Gamer         8.3 / 10         Apr 1, 2003
Play UK         90 / 100         Mar 8, 2003
GMR Magazine         9 / 10         Jan 7, 2003
Videogames NZ         89 / 100         Dec 17, 2002
Game Vortex         100 / 100         Dec 7, 2002
Games Are Fun         9 / 10         Dec 5, 2002
Playstation 2 Mag UK(OPM UK)         9 / 10         Oct 13, 2002
Four Fat Chicks         3 / 5         Oct 8, 2002
Netjak         9.1 / 10         Sep 3, 2002
Futuregamez         91 / 100         Aug 26, 2002
Into Liquid Sky         A-         Aug 14, 2002
Game Partisan         9 / 10         Aug 12, 2002
The Laser                   Aug 8, 2002
Raveware         9 / 10         Aug 8, 2002
Hyperactive         92 / 100         Jul 27, 2002
All RPG         9 / 10         Jul 13, 2002
All Game Guide         4 / 5         Jul 12, 2002
PSE Magazine         99 / 100         Jul 11, 2002
GamersMark         10 / 10         Jul 8, 2002
NTSC uk         8 / 10         Jul 6, 2002
Gamestyle(Pre dead links)         9 / 10         Jul 3, 2002
Next Level Gaming         5 / 6         Jul 3, 2002
RPG Fan         92 / 100         Jun 22, 2002
GamingWorld X         8.5 / 10         Jun 8, 2002
Gamers Wave         8.6 / 10         Jun 7, 2002
Gaming Maxx         8.5 / 10         May 26, 2002
Gamer.tv         9 / 10         May 1, 2002
Eurogamer         10 / 10         Mar 30, 2002
TotalGames.net UK         90 / 100         Mar 22, 2002
Games Radar UK(Pre-2006)         85 / 100         Mar 20, 2002
Gaming Age         A         Mar 5, 2002
Game Power AU         9.5 / 10         Feb 28, 2002
Game Over Online         91 / 100         Jan 22, 2002
Games First!         5 / 5         Nov 17, 2001
The Next Level         B+         Nov 14, 2001
Gamecritics         9 / 10         Nov 14, 2001
Just Adventure         A         Nov 7, 2001
Age of Play         4.5 / 5         Nov 7, 2001
GameZone         8.5 / 10         Nov 6, 2001
PS2 Fantasy         9 / 10         Nov 3, 2001
TechTV         5 / 5         Oct 31, 2001
Video Gamers First         9.7 / 10         Oct 28, 2001
Cinescape Online         A+         Oct 26, 2001
Game Rankings         92 / 100         Oct 26, 2001
Game Chronicles         9.5 / 10         Oct 15, 2001
Adrenaline Vault         5 / 5         Oct 10, 2001
Gaming Target         9.3 / 10         Oct 10, 2001
Game Revolution         B+         Oct 8, 2001
GameSpy         95 / 100         Oct 2, 2001
PSX Nation         9 / 10         Sep 29, 2001
PSX Extreme         9.9 / 10         Sep 29, 2001
GamePro         4 / 5         Sep 28, 2001
IGN         9.4 / 10         Sep 25, 2001

国外的网站和杂志都被你的“垃圾杂志”秒杀了
作者: silence    时间: 2007-10-18 18:57

a9?
淘宝?
作者: fhqwb    时间: 2007-10-18 18:58

引用:
原帖由 Windows 于 2007-10-18 18:51 发表
这种2流游戏全是那垃圾杂志吹出来的
在你眼里玩家都是傻瓜吗
作者: HalaEspanol    时间: 2007-10-18 18:59

引用:
原帖由 司徒正美 于 2007-10-18 18:49 发表
谁说我的数据不实啊,为了防止刺激某些人,某些假设还降低了许多。
现在单拿ICO来说吧,
开发人数:473名,数据参考A9的http://bbs.a9vg.com/read.php?tid=769087&fpage=1

销量:65万份,出处http://forum.taob ...
在初期只卖那么少的情况仍然能卖出65万份充分说明ICO的素质,ICO卖不好只能说是市场推广不好,但金子总会发光的
作者: 到处看着    时间: 2007-10-18 18:59

引用:
原帖由 HalaEspanol 于 2007-10-18 18:57 发表

Game XC           9 / 10          Mar 14, 2006
Pro-G         8 / 10         Mar 7, 2006
Gamers Europe         9 / 10         Feb 15, 2006
Jolt Online Gaming UK         9.5 / 10         Feb 9, 2006
PALGN AU         8.5 / 10         Feb 8, 2006
PSM3 Magazine UK         93 ...
对认为用键盘玩格斗游戏手感好于手柄的人可以不用理会.
作者: HalaEspanol    时间: 2007-10-18 19:01

引用:
原帖由 到处看着 于 2007-10-18 18:59 发表


对认为用键盘玩格斗游戏手感好于手柄的人可以不用理会.
这帖前排的两个人充分说明了青都是无下限的
作者: 6533186dc    时间: 2007-10-18 19:02

473人。。。。。。
作者: wtf317    时间: 2007-10-18 19:02

ICO游戏需要练习模式?难度过高?这说法真新鲜...
ICO失败的原因是宣传不足和曲高和寡,65万份的销量对ICO来说已经不错了

[ 本帖最后由 wtf317 于 2007-10-18 19:04 编辑 ]
作者: 司徒正美    时间: 2007-10-18 19:04

引用:
原帖由 HalaEspanol 于 2007-10-18 18:59 发表

在初期只卖那么少的情况仍然能卖出65万份充分说明ICO的素质,ICO卖不好只能说是市场推广不好,但金子总会发光的
收不回成本有什么用?!

你叫厂商去吃西北风?!

不过那是索尼自己救自己也罢,其他厂商没有这么傻,所以能跨就跨
作者: langke888    时间: 2007-10-18 19:17

ICO当初销量确实比较低,8过后来反而在港台地区销量奇好,居然港台就卖了35万,当时SCE看到这个游戏在这些地区销量居然还这么好才决定推出的中文版~

说实话,这个游戏我是满早就通了关的,要说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款在当时名气还没有完全捧到多高的时候去玩呢,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之前听了由恩雅唱的主题曲,被这个相当耐听的音乐所吸引才主动的去玩,当然,个人本来就喜欢AVG之类的游戏,一路玩下来感觉还算不错~
说实话,要当初没有这样一首天籁般的主题曲的话估计我不会主动去选择玩这个游戏(当然玩了之后还是觉得游戏值得一玩)
作者: opeth    时间: 2007-10-18 19:20

难度过高?ico有难度?
作者: 孟德尔    时间: 2007-10-18 19:20

我关心大陆行货的销量
作者: silence    时间: 2007-10-18 19:25

473人……

就这么些场景这么些流程,人手用哪去了?

mgs4200人的开发队伍已经叹为观止了,这倒好,还出来个千人开发组不成?
作者: lionheart007    时间: 2007-10-18 19:28

只有小厂商才会斤斤计较一些前期成本,美国nasa收支平衡了吗?微软在xbox项目上损失70亿美元,就算将来主机连续称霸三代都填不平这个坑。
作者: 马甲007号    时间: 2007-10-18 19:31

斟茶递水扫地打字的都算进开发人员里面么

lz的智商可见一斑,有当大神的潜质
作者: zyx    时间: 2007-10-18 19:32

ico这种规模的游戏我认为43人足以了。。。473人应该是sce的员工数量吧
作者: zyx    时间: 2007-10-18 19:33

可能43人都说多了。。。感觉23人开发个2年正好。。。
作者: look900822    时间: 2007-10-18 19:34

ICO当初销量确实比较低,8过后来反而在港台地区销量奇好,居然港台就卖了35万


这个比较假吧
作者: 首斩破沙罗    时间: 2007-10-18 20:01

楼主是来当小丑娱乐大众的
作者: gutt    时间: 2007-10-18 20:06

引用:
原帖由 silence 于 2007-10-18 19:25 发表
473人……

就这么些场景这么些流程,人手用哪去了?

mgs4200人的开发队伍已经叹为观止了,这倒好,还出来个千人开发组不成?
请不要吝啬您的空格号,谢谢

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
作者: GAYBL    时间: 2007-10-18 20:07

叫好不叫座呀!受众面窄的原因,跟大神这种游戏一样.
作者: BlackGod    时间: 2007-10-18 20:14

引用:
原帖由 司徒正美 于 2007-10-18 19:04 发表

收不回成本有什么用?!

你叫厂商去吃西北风?!

蓝龙和奥德塞是MS自己救自己也罢,其他厂商没有这么傻,所以所以trustybell跨了,眼看namco的块魂和AC销量也要完蛋,namco想来没

有这么傻,所以也必然跨
帮阁下把隐含之意说出来
作者: 马里奥爵爷    时间: 2007-10-18 20:37

引用:
原帖由 Windows 于 2007-10-18 18:51 发表
这种2流游戏全是那垃圾杂志吹出来的
我不禁哑然失笑扼腕叹息了:D
作者: 巨炮抽杀小姨子    时间: 2007-10-18 20:41

还真有人和楼主认真~~~~:D
作者: zj87813096    时间: 2007-10-18 20:46

引用:
原帖由 silence 于 2007-10-18 19:25 发表
473人……

就这么些场景这么些流程,人手用哪去了?

mgs4200人的开发队伍已经叹为观止了,这倒好,还出来个千人开发组不成?
。。。。

打空格很累吗?
作者: zyj414    时间: 2007-10-18 20:47

LZ是智商无下限的,A9混不走了,跑到TG,一样丢人
作者: cloudian    时间: 2007-10-18 20:49

ICO和巨像的质量没话说,但凡认真玩过的人都会被其感动,各方面(界面、操作、debug)都很完美,唯一的问题就是曲高和寡,有点cu向。

巨像的销量怎么样?巨像比ICO更纯粹更唯美,气氛营造更凄凉。
作者: doomking    时间: 2007-10-18 20:51

我相信楼主还是有下限的,尽管目前手段无法测定
作者: killmesoftly    时间: 2007-10-18 20:51

制作ICO时,上田文人整个制作组才20来个人,而且这个作品也没花多少钱进行宣传,65万会收不回成本?



至于那个什么473人,我想任何稍微有点常识的正常人都有哑然失笑
作者: sherlockboy    时间: 2007-10-18 21:03

引用:
原帖由 cloudian 于 2007-10-18 20:49 发表
ICO和巨像的质量没话说,但凡认真玩过的人都会被其感动,各方面(界面、操作、debug)都很完美,唯一的问题就是曲高和寡,有点cu向。

巨像的销量怎么样?巨像比ICO更纯粹更唯美,气氛营造更凄凉。
ICO打90的话旺财一周目可以打99,可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LU呀……
作者: 容克    时间: 2007-10-18 21:18

引用:
原帖由 langke888 于 2007-10-18 19:17 发表
ICO当初销量确实比较低,8过后来反而在港台地区销量奇好,居然港台就卖了35万,当时SCE看到这个游戏在这些地区销量居然还这么好才决定推出的中文版~

说实话,这个游戏我是满早就通了关的,要说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款在当 ...
等等,哪里有ENYA?

YOU WERE THERE是英国的童声合唱团Libera的Steven Geraghty唱的吧
作者: DOX    时间: 2007-10-18 21:33

ICO是我目前为止玩过的最好的游戏
作者: KIRITE    时间: 2007-10-18 21:40

采访海田的时候,他说过全球65万份销量对他们来说是个非常好的成绩
作者: tinjo    时间: 2007-10-18 21:52

473人……
有多少是混饭吃的?
作者: radiata01    时间: 2007-10-18 21:54

473人……
太假了。
作者: 离神最近的人    时间: 2007-10-18 22:04

旺达是PS2上最牛B的作品,没有之一

前面那个叫Windows的傻B小P孩,滚蛋吧,这里不适合你,没B还有装

[ 本帖最后由 离神最近的人 于 2007-10-18 22:08 编辑 ]
作者: 古兰佐贰    时间: 2007-10-18 22:14

473人月的工数还差不多.

如果开发两年.24个月.那就是一个月20个人.这样算下来就差不多了.不过估计没两年那么长的开发周期,相应人数也超过20人.

估计是22个开发人员,工作了21个半月吧.........
作者: jackyzoo    时间: 2007-10-18 22:58

喜欢的人会奉为神作
作者: firesun    时间: 2007-10-18 23:04

是473人月吧,最高的时候23个人的话也说的过去。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07-10-18 23:19

473人的规模真是令俺叹为观止!不过...
查了一下出处, 竟然是真。脑残特奥系列。

http://teamicogamers.blogspot.co ... t-some-colossi.html

Team ICO Gamers? Who are you guys?

If you stumbled upon this blog it means you like ICO and Shadow of the Colossus! That's great because our group is all about these games and the talented developers behind them.

The Team ICO Gamers group has 473 members (and counting) from over 30 different countries who meet every day and participate in the world's largest online community dedicated to Fumito Ueda, Team ICO and their games.
作者: silence    时间: 2007-10-19 00:35

闲,特意去数了一下ico说明书上staff的人数,结果是118人次。

这个数字包括所有重复列举的成员,甚至包括作曲、声优、QA都列入了。
其中光上田文人就出现了三回,更不用说所有sce游戏staff上都会出现的那三个大佬了。

所以最终大概是80人左右吧。
作者: moody    时间: 2007-10-19 13:49

ico是个好游戏
不是任或者索来决定的
好游戏不需要解释
作者: deadspirit    时间: 2007-10-19 13:53

ICO是好游戏,我认为。

难度相比其他游戏,不算高的了。
上手也不难~~

只是这种风格,也许不是大众型的。
作者: BlackGod    时间: 2007-10-19 13:58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07-10-18 23:19 发表
473人的规模真是令俺叹为观止!不过...
查了一下出处, 竟然是真。脑残特奥系列。

http://teamicogamers.blogspot.co ... t-some-colossi.html

Team ICO Gamers? Who are you guys?

I ...

楼主别进来,进来估计也看不懂,就是看懂了估计也要装作没看懂
作者: dogsoldier    时间: 2007-10-19 14:00

ICO品质还是不错的,但市场推广做得不好
而且整体感觉没有精雕细琢,比较粗糙,对于这种慢热性游戏来说,肯定会把一些玩家拒之门外
作者: 大头木    时间: 2007-10-19 14:23

ico通关了之后的那首歌,配合着悲伤的结局,大湿。

不过通关之后也没有玩第二作的动力了,一个字,累。
作者: flysnow    时间: 2007-10-19 14:37

ICO的最后那首歌加结局。
让我现在一想到,仍然有点感触。
真的不错的游戏。
作者: zyj414    时间: 2007-10-19 14:48

话说LZ每次发贴都被人轮.............难道这种感觉很爽乏?
果然是特殊人群中的一员
作者: silence    时间: 2007-10-19 14:50

这游戏本身也不是追求大卖的定位阿,卖成这样已经不错了。

游戏如果缺少一些这样的小众作品,怎么可能被称为第九艺术?
作者: hudihutian    时间: 2007-10-19 14:52

让400多人共同开发一款游戏其实会很困难的……
作者: 酱油帮我打妈妈    时间: 2007-10-19 15:01

ICO气氛无敌,并揭示了身高不是差距,年龄不是问题的真理,让我等在追求真爱的道路上找到希望的灯塔!!!!无敌了!!!
作者: kid200002    时间: 2007-10-19 15:02

ICO是好游戏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作~
决算为了最后的歌也要通关
作者: dogsoldier    时间: 2007-10-19 17:27

引用:
原帖由 silence 于 2007-10-19 14:50 发表
这游戏本身也不是追求大卖的定位阿,卖成这样已经不错了。

游戏如果缺少一些这样的小众作品,怎么可能被称为第九艺术?
这游戏只要市场推广做好了,肯定能大卖的
不算什么曲高和寡的东西
作者: 茉莉FAN    时间: 2007-10-19 17:40

473人?


473人月吧.......


如果用400多人开发的话,那搞管理的人估计要吐血了......
作者: yangwenli    时间: 2007-10-19 18:13

ICO能用模拟器玩了吗?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