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友情连动贴]当游戏不再仅仅为了娱乐 [打印本页]

作者: yak    时间: 2007-4-6 21:08     标题: [友情连动贴]当游戏不再仅仅为了娱乐

在06年的回顾贴里,我把NDS的流行,定为个人06年最欣慰的新闻。

而只有当我真正购入一台idsl后,这才更深刻的体会到,nds成为一种现象应该还包含着另一层的关系。

大家一般在谈论nds的游戏时,常常会提到《脑白金》这个戏谑的名字,其实如果抛开不屑的情感或者嫉妒的心情,这个根本不象游戏的游戏,恰恰说明了我这贴想表达的意思。

--------------------------
如果游戏不再仅仅是为了娱乐
--------------------------


回首上世纪90年代,电子游戏机被当成是高科技产物而被广为流传时,“加强手脑结合能力,启发大脑发育”,这个类似的广告词可谓全国统一口径。
不可否认,玩游戏机长大的孩子,他们的手真就要灵活得多,而反射神经,也要相对发达。

结果在游戏不断的发展今天,国内的宣传口号开始有了变化,休闲化,娱乐化,开始占了主流;
一个游戏如果没有悦耳的音乐伴奏,没有美沦美焕的画面表现,那在广大群众的眼中简直就是对消费者的欺骗(虽然很多人没花足够的钱去获得享受这个游戏的权利 ),特别是在国内蓬勃发展的网游,画面效果的好坏,几乎就直接与游戏的规模与质量成正比。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让人怀念的呐喊声出现了——锻炼你的反应力!锻炼你的节奏感!


掌机,确实是一个奇特的存在,一方面可以照般家用机的模式,在音画方面下工夫;
另一方面,却可以完全颠倒过来,在画面上倒退回去几个世代!

我要举的第一个游戏的例子,就是大名远洋的《MADE IN WARIO》系列。
===============
5秒的乐趣,锻炼你的反射神经
===============
就是这句简单的广告词,宣告了游戏回归老本行的时代的开始。

初代单调的时机把握与按键连打,2代通俗易懂的摇晃你的身体,然后反应力的锻炼之风还蔓延到了GC这个家用机上,
到最后,干脆改头换面成为GBA上最后的任战士《旋律天国》。

这些游戏用极其简陋的画面对世人宣告——21世纪的游戏,其实还可以这么玩!

我私自给这些独特的游戏定了一个名字:技能型游戏软件。

顾名思义,这些游戏,人们在把玩他们的同时,除了游戏几乎都提供的回报——快乐,更能提升游戏者某方面的能力。



还是举我最推崇的例子《旋律天国》,这个游戏锻炼的就是节奏感。

结合游戏附带的节奏感测试的小关卡,对比游戏前后玩家节奏感的分数高低,你的节奏感提升了多少,事实说明一切。

-------------------------中场休息----------------------------------

如果说技能型游戏软件在GBA时代还只是小打小闹的话,NDS系掌机这个最新的便携式游戏平台,用更丰富的事例在讲述这么一个不争的事实:游戏最原始的功能又回来了!

《脑锻炼》系列
厨房烹饪类游戏
化装打扮类游戏
魔术技巧类游戏
语言锻炼类游戏
瑜珈等身体锻炼类游戏

越来越多的“技能型游戏”,在NDS特异型主机的宣传口号下,进入到寻常百姓家,成为所谓的“大妈杀手”“宅男克星”“老年人福音”……
如果不是一行行游戏销售数据和NDS主机那白字黑字的贩卖数字做为后盾,让游戏机承载教育的作用成为社会现象这个提法无异于是在白日做梦,一款学习技能用的游戏也能全球范围的狂卖更是异想天开。


诚如马克思唯物主义论所倡导的,事实是一切理论的试金石,技能形软件的风靡之势力为先前低靡的游戏界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更给沉迷于传统游戏无法自拔的游戏人们一记当头棒喝——游戏,也是可以这么玩的!




如果学习真的可以融入游戏,如果技能也可以这些习得,这一次让我们光明正大的学到老,玩到老!
作者: sgasoka    时间: 2007-4-6 21:16

简单就是好玩,1G的TF卡里就塞了龙珠,俄罗斯方块,ZOOKEEPER三个游戏的人飘过~
作者: zj87813096    时间: 2007-4-6 21:22

很感慨,想起了小时候的学习机。。
作者: 788414    时间: 2007-4-6 21:24

.............任天堂........

这翻译真是赞!!!

童年.........

无论我们多大,在我们心底总有份童真.........

谢谢任天堂
作者: 788414    时间: 2007-4-6 21:30

随手敲几句吧

游戏,其实对其的定义到底是什么?

我的看法是:轻松愉快的休闲活动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把象棋什么的也当成游戏,为什么?

娱乐的概念很广,游戏也同样是

寓教于乐,这才是游戏发展的方向

随着生活节奏的发展,时间越来越少,玩电视游戏的时间也会越来越少

掌机为什么能发展到现在的地步?

随时随地的快乐!!!
作者: 788414    时间: 2007-4-6 21:36


想写点东西最近

等有时间再弄.......

YAK?该不是S1的YAK吧?
作者: zj87813096    时间: 2007-4-6 21:39

引用:
原帖由 788414 于 2007-4-6 21:36 发表

想写点东西最近

等有时间再弄.......

YAK?该不是S1的YAK吧?
YES
作者: 788414    时间: 2007-4-6 22:00

做个活动吧,一人写个关于任天堂的文

不限字数

斑竹看见了回个............

写的好的就精,一般的就加分吧
作者: 阿毛    时间: 2007-4-6 22:19

Orz

lz人才啊,没当老师可惜了。
作者: 任天堂大魔王    时间: 2007-4-6 22:30

看来很多人不知道lz的职业就是大学老师呢
作者: 阿毛    时间: 2007-4-6 22:36

引用:
原帖由 任天堂大魔王 于 2007-4-6 22:30 发表
看来很多人不知道lz的职业就是大学老师呢
那真是才尽其用啊。Orz
作者: 阿西达卡    时间: 2007-4-6 22:43

技能...其实我倒觉得还不必把游戏上升到这个地步
只不过,以任天堂为代表的一些厂商们,通过NDS这个亲切开放的特别平台
已经开始将很多本来就很熟悉的东西,以游戏的方式和认知途径又从新摆在我们面前了

毕竟说到底:
其实是没有什么比音乐的节奏,不同的知识,乃至更多对自己所不了解事物的追求
更让人们容易接受和持续下去的了

游戏从最初单纯的规则走向复杂到独立的娱乐,又能在某种程度上走回包容更多人们的现实中
应该是游戏这种存在生命力的体现,应该是能够令我们这些热爱游戏的人高兴的事情。

[ 本帖最后由 阿西达卡 于 2007-4-6 22:45 编辑 ]
作者: zj87813096    时间: 2007-4-6 22:49

我觉得以游戏为载体传播知识和智慧~~
这样做是很不错的,不过我还是不希望刻意的去强调寓教于乐
作者: 阿西达卡    时间: 2007-4-6 23:06

其实既然作为商品,也就没有刻意强调的成分了
不同内容也不过是众多选择之一而已

N的产品,肯定不能和我们当初那些著名的学习机们相比
起码在硬件方面不会标榜什么,毕竟市场不同
作者: 阿西达卡    时间: 2007-4-6 23:14

就算是XX学习或者XX锻炼之类的内容
我认为也并非刻意而为之的,而且决不是刻意为止就能成功的

这些内容之所以能够成功
其实完全是通过NDS这样一个进一步展开了的平台,所自然体现出来的人们的根本需求
应该说是游戏,靠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自身的扩展
而这一扩展,是N将其实现的

[ 本帖最后由 阿西达卡 于 2007-4-6 23:15 编辑 ]
作者: Leny    时间: 2007-4-6 23:17

YAK 做老师之后写教案的本领是登峰造极了啊
作者: yak    时间: 2007-4-6 23:25

怎么就开始讨论起我的工作来了。。。。我只是一个乡村教师,没了。

--------------
这个贴本来还有一个副标题的,叫“谈nds的路线”,但是觉得谈得不到那么深,于是去掉了;

说是技能可能也有点过,毕竟不是用来营生的技巧,但是游戏软件生活化,确实是nds在做的事情。


很期待nds更能推出更生活化的小功能,
比如便签本;
比如计算器(细心的朋友应该发现了,摸摸wario里就已经有了,但是只能算加减法
比如厨房记时器(这个倒是在摸摸wario里带了)

闹钟什么的机器本身就有,不过日程记录本其实也就不差这点了吧?

游戏只有生活化,才能大众化;
只有人民喜爱的,才是三个代表的需求~~~
作者: zj87813096    时间: 2007-4-6 23:39

我相信任天堂这些都会厚道的给我们的~:D
作者: 788414    时间: 2007-4-6 23:48

引用:
原帖由 Leny 于 2007-4-6 23:17 发表
YAK 做老师之后写教案的本领是登峰造极了啊
做个活动吧

不觉的N区很散么?
作者: 风飞    时间: 2007-4-6 23:48

我的NDS现在只玩8MB的欧版国际象棋,休闲益智,修炼棋艺
作者: 风飞    时间: 2007-4-6 23:51

:D 还有,NDS现在我完完全全当闹钟用,半个月不充电都可以一直用下去,太赞了,尤其当我发现设置闹铃定时按X就可以进入倒计时状态,早晨闭了铃声不用关机直接回到设定界面重新设定闹铃时间以后...........

太适合我这样喜欢睡回笼觉的人了。我每天7点被吵醒后时间重新设到7:30然后再次吵醒起床
要是可以把闹铃声音烧录到ROM里面就好了,不过NDS现在的闹钟声音虽然只有一种不过也很耐听
作者: zj87813096    时间: 2007-4-7 00:07

引用:
原帖由 788414 于 2007-4-6 23:48 发表

做个活动吧

不觉的N区很散么?
都流落到战区和掌机区去了
作者: zj87813096    时间: 2007-4-7 00:08

引用:
原帖由 风飞 于 2007-4-6 23:51 发表
:D 还有,NDS现在我完完全全当闹钟用,半个月不充电都可以一直用下去,太赞了,尤其当我发现设置闹铃定时按X就可以进入倒计时状态,早晨闭了铃声不用关机直接回到设定界面重新设定闹铃时间以后...........

太 ...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作者: 半熟英雄    时间: 2007-4-7 00:29

我也有段时间用NDS做闹钟来着。不过现在改成用手机了。声音单调了些。
作者: 风飞    时间: 2007-4-7 00:37

手机做闹钟,开机吧,有辐射,伤身体
关机吧,早上响了,按灭后回到关机状态,这时候如果想重新调整一下闹铃就要开机,而且手机调整闹铃需要按进去目录,太繁琐


所以,NDS
作者: gg321    时间: 2007-4-8 14:26

人为什么打游戏?

第一阶段:第一次玩的时候,是因为觉得轻松愉快,操控的乐趣;
第二阶段:长大几岁后,为了挑战难度而打游戏,最速爆机成了一种荣耀;
第三阶段:再后来,成了一种习惯,就是为了等某些游戏的尾号越来越大,不离不弃;
第四阶段:最后来,又回到第一次玩游戏时的心态,而且更加喜欢纯粹的游戏,不喜欢那些强加于使用者的东西。

很多人说任天堂的游戏低幼,一个原因是他们没有经历FC时代,对任没有爱,更重要的原因是其实是他们自己还没有长大,还处在第二和第三阶段。

NDS的技能型软件(引楼主的说法)是纯粹的游戏,可是在中国是注定没有前途的,连小孩都不一定愿意玩,因为中国人对一切没有证书的技能培训都毫无兴趣,甚至持相反的态度。比如脑锻炼,被说成是弱智儿童才玩的,可是说这话的人往往连自行车水平都达不到。智商低下,自信超凡,且坚持以锻炼大脑为耻,导致TG战区的水平越来越低,而战区的水平直接影响了TG的人气,间接的影响了任区的人气。现在战区就几个人的文字能做到笔法精炼、逻辑清晰,他们都是玩脑锻炼出身的 越聪明的人越懂得脑锻炼的重要性

其实技能教育广泛存在于所有游戏中,比如从GTA中可以学到大量的地道美国英语,再推开去说,还有美国文化,市政规划,建筑物设计,等等;可是这部分恰恰被大部分玩家认为是“低幼”,肆无忌惮的杀人、召妓才是游戏的精髓部分。在玩新马或者节奏天国时,有人会被那种丰富的想象力和精妙的关卡设计而折服,而有人看到卡通画面就又给灌上了“低幼”的帽子。高中以下游戏玩的特别好的的有两种人,一种是成绩特别好的,一种是成绩特别差的;我不是想为应试教育唱赞歌,也不是想把玩游戏的人分成三六九等,只是,有些人能在游戏中汲取养料,而其他人不能,当然这也并不必要——因为游戏,毕竟仅仅是个娱乐而已,跟去卡拉ok和洗浴中心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不是,那一定就是低幼游戏,天朝人是不屑一玩的。

聂荣臻说过:要先低头认错,才能抬头做人。要是我们一直是智商无下限,自信无上限的状态,那么亚洲的未来永远还是在日本了。
作者: Leny    时间: 2007-4-8 21:42

当游戏不再仅仅为了娱乐

其实 yak 订这个题目有点大了

从音画的角度来说,当游戏不再仅仅为了娱乐,他同样可以是别的方面的享受。比如BIO式的恐怖享受,比如GOW和战神电影互动视觉式的享受,再比如REZ的听觉享受。

只是N发掘的生活享受更引导了主要浪潮。
作者: yak    时间: 2007-4-8 22:35

娱乐本身其实也可以细分的。

有一种比较纯,他们的中心思想就是“放松”,电影里的商业片,看过笑过,让心情维持愉悦的状态度过一个不算长的假日,就足够了;
跟这个形式类似的,我想用一个WOW玩家(我的一个同事)作为例子,他可以一边看(听?)电视一边打副本,而且他自己也承认,上机纯粹是为了陪LP。
他不是组队的管理者和组织者,我问过他,你这样玩有什么技术含量?
都是人家告诉你站在哪里,什么时候勾引小怪,什么时候用什么阵型,其余的时间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RETRY中KILL TIME。

他说,“我要的就是下班后能放松的坐在电脑前,陪LP说说话”。

========================

而令一种娱乐,其实只是和前一种类型有部分形式上的符合,因此很容易就混淆了 。

父亲喜欢练太极剑,喜欢qq上的游戏——每次和人家打象棋输了(一般都是看漏子,人老了嘛)都拍桌子骂娘 ,还喜欢看报纸,然后每次都把报纸上登的一些偏方啊菜谱啊保健方法在家里推广……

这种类型娱乐,其实算不上真正的放松,但是她让你从一种“have to”形式的紧张中解放出来,让人能够从事另一类相对宽松,但是依然需要投入脑力,体力,注意力,分析力,判断力,联想力等等等等一切正式工作中需要的FORCE;


LENY也说过,你们公司里其实就有一部分人现在其实已经把工作作为了这种娱乐;

而SONY之前的社内流行语“工作的回报是更有意义的工作”,其实他们哪里还是在工作?
他们只是在暗爽着有报酬的娱乐




最后,在这个游戏与娱乐的词性日益狭义的社会,我似乎看到了一条新路,将放松与学习两者融合之路。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今天,你“悦”了没有?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