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PS3的世界观:蓝光的真正意义 [打印本页]

作者: 请多多指教!    时间: 2007-2-16 21:28     标题: PS3的世界观:蓝光的真正意义

为什么PS3一定要搭载蓝光驱动器?
      众所周知,前两代PS主机都是通过搭载了次世代的驱动器而获得了硬件竞争上的优势。(PS-CDROM/PS2-DVDROM)两代主机都有过亿的销量。作为单一的商品,PS前两代主机在光盘媒体上起到的推动作用是其他任何品牌商品所无法替代的。其实西方有很多人,当年就是通过PS2上搭载的DVD播放功能,才了解了抛弃录像带的意义——这就是我们选择蓝光驱动器作为PS3必备武器的主要原因。
      那么作为游戏软件的载体,PS3有必要用蓝光光盘吗?
非常必要,即使目前或许看不出来。由于初期上市的游戏很多为其它平台上的移植作,开发所用的时间相当紧促,所以对蓝光容量的依赖不大,但是当MG4、KILLZONE2这些专门为了PS3而开发的超大作,能释放CELL超级处理能力的游戏陆续完成之后,诸位就会慢慢发现,50G的双层蓝光盘都不会显得宽裕。届时,就算其它平台想“完美移植”PS3上的辉煌作品,也会因为机能配置不足而不可达成了。当然,从游戏开发者的角度来讲,超大容量并非成功作品的必要前提,但是,蓝光为他们提供了这个可能性。
为什么是蓝光(BD),而不是HD-DVD呢?
      SONY是蓝光的发明者,也是蓝光规格的主要创导者。早在2003年,SONY就研发成功了基于蓝紫色激光的XDCAM摄像机系统,到2004年,容量23G的专业高密度光盘广播级摄像机已开始在全球(包括中国)各大电视台广泛普及了,业界对此技术深表认同。   SONY联合了松下、三星、先锋、夏普、三菱、日立、LG、TDK、PHLIPS等绝大多数顶级硬件厂商,以及APPLE、DELL、HP等个人电脑厂商,还有好莱坞八大影业公司中的七家成立了BDA组织(蓝光协会)。   当然,现实也并非那么简单,与此同时,东芝、NEC、三洋、Memory-Tech等厂商宣布了HD-DVD格式,加入了竞争。
      事实上有另一个圈子(碟友)也一直在争论BD和HD-DVD谁会获得最后的胜利,如同PS3和XBOX360的支持者,不过大多数人们对于这场战局的了解都有局限性。在此,我将从更多一点的角度来和诸位一起探讨:
      1.硬件技术上的差别:完全相同的外观尺寸,就单层容量来看,HD-DVD相当于两张D9格式的DVD,容量为15G,而BD以25G明显胜出,作为未来影碟的核心标准,在不压缩画质(保持码率)的前提下,标准的HD-DVD碟片,是不足以容纳像“铁达尼号”之类的长篇的,同样有丰富素材和花絮的影片也无法容纳。
虽然两种格式都有双层、三层、甚至更多层的规格,但是标准容量的比较,BD是具有明显优势的。
      2.生产投入上的差别:HD-DVD的构造和DVD很相近,因此,现有的DVD生产线很容易转产HD-DVD,生产启动成本和技术门槛较低,但也容易被地下工厂掌握拷贝技术;而BD光盘的生产技术由SONY和松下、TDK、三菱等掌握,生产技术都必须有上述厂商授权提供,启动成本和技术门槛更高。但这里要说明的是,高成本只是对光盘生产商而言,对消费者来说,两种影碟的零售价格是相同的。
      3.其实两种格式在生产上还有不太为人知的差别:在影碟机的制造方面,也许有人听说过蓝紫激光二极管这个部件,这是在BD光驱和HD-DVD光驱上最关键的部件!直到最近一个月,全球只有SONY和日亚化学两家厂商能够制造蓝紫激光二极管。其中,SONY已在去年年末使蓝紫激光二极管的月产量突破了瓶颈,达到了100万只以上,但也满足不了哪怕只是自家产品的需求量(大部分来自PS3)! 因而,日亚化学的出货量,绝大部分都被来自BD阵营的需求所占据,而唯一推出HD-DVD播放机的东芝,由于完全不具备蓝紫激光二极管的生产能力,只能努力向日亚化学购买….今年初夏普也开始投产蓝紫激光二极管,但由于夏普属于BD阵营,而且初期产能只有20万左右,所以东芝还是解决不了(HD-DVD播放器的生产)这个问题。   或许有些人还记得东芝宣称去年一年HD-DVD播放机一直热销,为XBOX360所配套的HD-DVD光驱也“一直紧缺”,但在一月的CES上面,东芝发表一年来HD-DVD播放机销量仅为17.5万台,即使加上为XBOX360所配套的HD-DVD光驱,全球总量也不超过30万台。而当时仅仅上市不到两个月的PS3,仅在北美的出货就达到了100万!
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诸位,提前一年上市的XBOX360,并不是“不必要”搭载次世代驱动器,而是根本不具备这个能力罢了。
     4.好莱坞电影公司的支持;按照06年票房收入排行,好莱坞公认的八大影业分别是:索尼(哥伦比亚)、华纳、二十世纪福克斯、迪士尼、派拉蒙、狮门、米高梅(索尼)、环球。   需要强调的是,八大影业有七家支持SONY的蓝光(BD)格式,其中五家独占,两家同时支持HDDVD;而唯一独占支持HD-DVD格式的只有06年票房最差的环球影业(东芝是其股东之一)。在06年北美最卖座的20部电影当中,HD-DVD独占的只有1部,跨平台的有4部,而BD独占的达15部。可以说,好莱坞的大片,大多数只有BD格式。
     5.根据最近的市场调查,BD影碟在PS3上市后的两个月的时间里,就拉平和超过了HD-DVD影碟一年来的销量,而东芝在CES上“2007年预计销售180万台HD-DVD”的目标,和哪怕仅仅是和PS3的销售量来比,都显得微不足道了,其实在日本,份额不足10%的HD-DVD可以说已经退出了竞争。
     我知道有些人或许要提醒我一个重点:微软和英特尔支持HD-DVD。   这里要提出的是,微软在PC硬件领域的影响力可以忽略不计,家电领域就更不必说了,因为开放的WINDOWS无权阻止BD的软硬件安装(惠普、戴尔、SONY、三星、明基等厂商的BD光驱早已上市了),而HD-DVD甚至连RW盘片的可擦写规范还没有最终确定。
    讲到这里,相信诸位已经明白,无论规格、技术、生产和内容支持,蓝光(BD)事实上已经几乎赢得了胜利。其实也可以这么说,是PS3帮助蓝光快速占据了市场。
    我要强调的是,对于SONY或PS3的用户而言,高清游戏和高清电影是兼得的,不是一个要另外花钱的外挂,也不是一个过渡期的技术,甚至可以说是对手用钱也买不到的机能!
    PS3不仅仅是游戏机,它带来更多。
    ——这就是PS3搭载蓝光的真正意义。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还请诸位多多指教!

附:一些参考资料(外部)
http://china.nikkeibp.co.jp/china/image2007/01/070111dvd1.jpg
http://www.cnetnews.com.cn/2007/0212/377960.shtml
http://www.pconline.com.cn/news/gjyj/0702/959106.html
http://www.enet.com.cn/article/2007/0205/A20070205426531.shtml

[ 本帖最后由 请多多指教! 于 2007-2-22 15:52 编辑 ]
作者: qxl    时间: 2007-2-16 21:33

lz又是您,先做沙发
作者: kenhirai    时间: 2007-2-16 21:34

支持LZ~
不过现在似乎HD-DVD和蓝光斗已经被破解了...........
那这个高门槛......
作者: 上海恐龙    时间: 2007-2-16 21:34

看过,笑笑,飘过,不做评论
作者: 卖哥    时间: 2007-2-16 21:34

光盘生命力已经不如前了
磁储存唯一的敌人是硅储存
作者: woodnymph    时间: 2007-2-16 21:36

现在的情况就是,只要PS3能持续扩大占有量,BD 和HDDVD的战争就会慢慢结束~
作者: crazyundead    时间: 2007-2-16 21:36

让我以为回到了去年刚发布PS3价格的时候
作者: woodnymph    时间: 2007-2-16 21:37

引用:
原帖由 kenhirai 于 2007-2-16 21:34 发表
支持LZ~
不过现在似乎HD-DVD和蓝光斗已经被破解了...........
那这个高门槛......
那个破解只是一个软破解而已,并不能代表所有的碟片都被破解吧~

除非现在有了新进展
作者: 真奥丁神    时间: 2007-2-16 21:37

还是很失望

谢谢~
作者: kenhirai    时间: 2007-2-16 21:37

引用:
原帖由 woodnymph 于 2007-2-16 21:37 发表


那个破解只是一个软破解而已,并不能代表所有的碟片都被破解吧~

除非现在有了新进展
地下工作者的能力是无限的...........
作者: 腹地的波波    时间: 2007-2-16 21:37

虽然偶始终希望在日本PS3最后能继续对抗N家的神机,不过依然看不惯楼住你这种吹捧文
意义个鸟啊,就算家庭影院领域蓝光赢了,PS3一样有可能死,现在日本是WII的天下,美国XO领先,欧洲PS3据说是“20秒一台”,你这里还吹


作者: woodnymph    时间: 2007-2-16 21:39

引用:
原帖由 kenhirai 于 2007-2-16 21:37 发表

地下工作者的能力是无限的...........
我也相信这一点

不过还是要事实说话哈~
作者: 请多多指教!    时间: 2007-2-16 21:40

引用:
原帖由 kenhirai 于 2007-2-16 21:34 发表
支持LZ~
不过现在似乎HD-DVD和蓝光斗已经被破解了...........
那这个高门槛......
破解提取文件和制作光盘拷贝不是一回事。
地下工厂是上代DVD光盘的最大困扰。
作者: nrkex    时间: 2007-2-16 21:40

日本市场部的么,笑笑啦
日本市场再渣的东西,都是“好评热卖中”
作者: da3ren    时间: 2007-2-16 21:44

能谈谈现状吗?特别是日本的.
作者: killmesoftly    时间: 2007-2-16 21:44

这文章就算了

这里曾经战过无数次了,也没太多新颖的论点论据

我来送内涵图两张




作者: iamzelda    时间: 2007-2-16 21:44

PS3的硬件是目前最强的,但你想不到在TGFC还能战。
作者: baggio635193    时间: 2007-2-16 21:45

一开始感觉还可以,可以现在感觉都变成企业公关文书了
作者: 720    时间: 2007-2-16 21:46

楼主想洗我的脑?
作者: 真奥丁神    时间: 2007-2-16 21:47

HD VS BD

B神在战NDS VS PSP之前就和电脑战了无数轮了

还能有啥新鲜的?
作者: 小崎崎    时间: 2007-2-16 21:49

支持一下!
作者: 阿西达卡    时间: 2007-2-16 21:50

这样的说辞是不能提高ps3销售量的
作者: 真奥丁神    时间: 2007-2-16 21:53

引用:
原帖由 阿西达卡 于 2007-2-16 21:50 发表
这样的说辞是不能提高ps3销售量的
NDS不是在TG无数祝福声走向了死亡?

饭的力量是无穷无尽!
作者: sunykoss    时间: 2007-2-16 21:53

还是坚持我的观点,赢了bd,输了ps3又何妨?n在家用机萎靡了两代,现在还不是爆发了。何况sce每年不过几亿的利润,和sony整体的利益来比,不是最重要的,ps3永远是sony的ps3,这个十大前提。
作者: Kuze    时间: 2007-2-16 21:54

LZ既然是SCEJ的人,发这样的贴子能不能视为广告/公关?
作者: 真奥丁神    时间: 2007-2-16 21:57

引用:
原帖由 sunykoss 于 2007-2-16 21:53 发表
还是坚持我的观点,赢了bd,输了ps3又何妨?n在家用机萎靡了两代,现在还不是爆发了。何况sce每年不过几亿的利润,和sony整体的利益来比,不是最重要的,ps3永远是sony的ps3,这个十大前提。
问题是这里是游戏论坛

这是个大问题

这里里有多少碟友?

当然你硬是认为,TG就是饭与饭之间的战区在下也无话可说

索饭可战的东西太多了:BD、电视机、MP3播放器……

[ 本帖最后由 真奥丁神 于 2007-2-16 21:58 编辑 ]
作者: da3ren    时间: 2007-2-16 21:59

引用:
原帖由 sunykoss 于 2007-2-16 21:53 发表
还是坚持我的观点,赢了bd,输了ps3又何妨?n在家用机萎靡了两代,现在还不是爆发了。何况sce每年不过几亿的利润,和sony整体的利益来比,不是最重要的,ps3永远是sony的ps3,这个十大前提。
输了PS3,索饭就没了,论坛也和谐了
作者: 请多多指教!    时间: 2007-2-16 21:59

引用:
原帖由 阿西达卡 于 2007-2-16 21:50 发表
这样的说辞是不能提高ps3销售量的
如果是这样的逻辑
那我可能应该“力捧”对手的主机比较划算,祖国大陆的现状是XBOX360改机率99%,国人吸收的XBOX360越多,微软的软硬比就越那看.....
开个玩笑啦
作者: 真奥丁神    时间: 2007-2-16 22:01

引用:
原帖由 请多多指教! 于 2007-2-16 21:59 发表

如果是这样的逻辑
那我可能应该“力捧”对手的主机比较划算,祖国大陆的现状是XBOX360改机率99%,国人吸收的XBOX360越多,微软的软硬比就越那看.....
开个玩笑啦
呵呵

既然是专业市场人士

说这样的话真实可笑

PS系的改机率是多少?

PS系的软硬比难看吗?
作者: peace78    时间: 2007-2-16 22:01

我来回答LZ的标题。
蓝光的真正意义~为了赚钱,没其他意义了。:D
作者: sunykoss    时间: 2007-2-16 22:02

引用:
原帖由 da3ren 于 2007-2-16 21:59 发表

输了PS3,索饭就没了,论坛也和谐了
xb,gc不过2000w不到的销量,现在tg最活跃的不是这些饭?输了ps3,sce就解散了?
作者: slowsonic    时间: 2007-2-16 22:02

十分不想用陈词滥调这个词,但文中的内容在TG实已路人皆知......
本来期待LZ作为SCE市场部的人员能透露一些关于Ps3的市场计划,比如Ps3的生命周期规划,对应人群等等。那就问两个问题吧。

Ps3到目前最让人不理解的就是定位,似乎更多倾向“高端”而非“主流”?Ps3的设计究竟是以技术为导向的,还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是哪一种,那这样做的考量是什么?

以竞争对手看,360的Core Value提出的是网络(Live)其品牌形象有很多体现--比如他的Slogan就是“Jump in",而Wii的名称在发音上的"WE”以及外形上的"i+i"都反映了Wii简单以及同乐的主旨,堪称反映“Product image"的神来一笔,那Playstation3的产品形象相对有些零乱,具体是怎样规划的,在宣传中是如何体现的?不知LZ可否透露一二。
作者: qxl    时间: 2007-2-16 22:04

我有预感,lz2007年必红
作者: nrkex    时间: 2007-2-16 22:04

引用:
原帖由 请多多指教! 于 2007-2-16 21:59 发表

如果是这样的逻辑
那我可能应该“力捧”对手的主机比较划算,祖国大陆的现状是XBOX360改机率99%,国人吸收的XBOX360越多,微软的软硬比就越那看.....
开个玩笑啦
PS2改机率不见的比360少
PSP更不用说了
作者: da3ren    时间: 2007-2-16 22:06

引用:
原帖由 sunykoss 于 2007-2-16 22:02 发表

xb,gc不过2000w不到的销量,现在tg最活跃的不是这些饭?输了ps3,sce就解散了?
不然留着干嘛,赔钱吗?

记得XB好像亏了十几二十亿美元吧,SONY要有MS的财力那就撑着吧.
作者: nrkex    时间: 2007-2-16 22:06

引用:
原帖由 sunykoss 于 2007-2-16 22:02 发表

xb,gc不过2000w不到的销量,现在tg最活跃的不是这些饭?输了ps3,sce就解散了?
PS2 XB GC时代哪里有那么多软饭N饭?
现在如果TG索饭大活跃才不正常。。。。。。活跃个啥丫?
作者: west2046    时间: 2007-2-16 22:09

期待BD和HDDVD快点打败DVD!!!
作者: sunykoss    时间: 2007-2-16 22:09

引用:
原帖由 nrkex 于 2007-2-16 22:06 发表

PS2 XB GC时代哪里有那么多软饭N饭?
现在如果TG索饭大活跃才不正常。。。。。。活跃个啥丫?
那不就行了,n可以在gc后继续出wii,sce为什么又不能出ps4,并且很明显的是ps3会比gc的情况好的多,而且sony现在的情况比两三年前好的多。
作者: MK2    时间: 2007-2-16 22:09

LZ啥时候来一篇“UMD的真正意义”,好让tg众瞻仰瞻仰。
作者: sunykoss    时间: 2007-2-16 22:10

5000w台ps3和bd的成功,1亿台ps3和bd的失败,很明显的选择。。。。
作者: 卖哥    时间: 2007-2-16 22:12

放弃到不至于
即使PS3惨败,PS的品牌价值也还是相当高的。

如果放弃就是直接扔掉这个品牌的价值,这是一大笔钱。

再怎么说站在PS的名号上也比白手起家容易。
作者: sunykoss    时间: 2007-2-16 22:13

不要忘了xb和gc全球不足2000w的销量,ms和n没有放弃,sony又仅仅怎会因为ps3没有取得No1就放弃?
作者: da3ren    时间: 2007-2-16 22:14

引用:
原帖由 sunykoss 于 2007-2-16 22:10 发表
5000w台ps3和bd的成功,1亿台ps3和bd的失败,很明显的选择。。。。
5000万台PS3?

PS3要败了还能卖到5000万台
作者: da3ren    时间: 2007-2-16 22:17

引用:
原帖由 sunykoss 于 2007-2-16 22:13 发表
不要忘了xb和gc全球不足2000w的销量,ms和n没有放弃,sony又仅仅怎会因为ps3没有取得No1就放弃?
SONY能承受PS3一年几亿美刀的亏损,那就撑着吧

另外PS3要败了,PS4站起来的机率也很小了
作者: sunykoss    时间: 2007-2-16 22:17

引用:
原帖由 da3ren 于 2007-2-16 22:14 发表

5000万台PS3?

PS3要败了还能卖到5000万台
每个厂商对失败的定义是不同的。 ps的基石也不会瞬间倒塌的,当年ps取得了绝对的优势,n64光北美就有3000w的销量。
作者: 卖哥    时间: 2007-2-16 22:20

引用:
原帖由 sunykoss 于 2007-2-16 22:13 发表
不要忘了xb和gc全球不足2000w的销量,ms和n没有放弃,sony又仅仅怎会因为ps3没有取得No1就放弃?
还是要了解一下
XB和GC都过2000万的

而且,GC基本上没有给N造成赤字
作者: 请多多指教!    时间: 2007-2-16 22:20

引用:
原帖由 MK2 于 2007-2-16 22:09 发表
LZ啥时候来一篇“UMD的真正意义”,好让tg众瞻仰瞻仰。
UMD和BD的不同点在于,前者的驱动体只有一个:PSP,而后者,是下一代通用影碟,各大家电公司都有各自的BD播放器支持;
相同点在于,盘片拷贝不能。         软件供应商对这点很看重。
作者: sunykoss    时间: 2007-2-16 22:20

引用:
原帖由 da3ren 于 2007-2-16 22:17 发表

SONY能承受PS3一年几亿美刀的亏损,那就撑着吧

另外PS3要败了,PS4站起来的机率也很小了
1:建议你去查查ps2当年sce的亏损。
2:随着bd的扩大产量,ps3的陈本也会直线下降的。
作者: 网上的final    时间: 2007-2-16 22:22

感觉现在sony应该加强的是网络服务提供的内容
作者: 123321456    时间: 2007-2-16 22:23

假如lz真是scej的人士的话:
1、我完全理解ps3为何如此……混乱了……
2、nin被这种公司抄得自己差点挂掉,唉……
作者: sherlocklink    时间: 2007-2-16 22:24

四平八稳,很是无聊
作者: 请多多指教!    时间: 2007-2-16 22:24

引用:
原帖由 网上的final 于 2007-2-16 22:22 发表
感觉现在sony应该加强的是网络服务提供的内容
完全正确!
SCE正在努力中!
不过还需要时间,因内容尚匮乏....
作者: nrkex    时间: 2007-2-16 22:24

引用:
原帖由 sunykoss 于 2007-2-16 22:10 发表
5000w台ps3和bd的成功,1亿台ps3和bd的失败,很明显的选择。。。。
口胡。。。
一亿台PS3? 能到一亿台也就不会败了
另外PS3是白菜啊,一亿台?
作者: hnaaa    时间: 2007-2-16 22:24

看了半天,没有一点内幕。真令人怀疑。我想问问楼主,sony总部怎么走?坐什么车可以到?
作者: da3ren    时间: 2007-2-16 22:25

引用:
原帖由 sunykoss 于 2007-2-16 22:17 发表

每个厂商对失败的定义是不同的。 ps的基石也不会瞬间倒塌的,当年ps取得了绝对的优势,n64光北美就有3000w的销量。
日本PS的市场在这一年里几乎被NDS吞噬殆尽.

N64北美只有2000万台.
作者: nrkex    时间: 2007-2-16 22:25

说真的。。。做索饭做到楼主的地步也是很有水平了。。。

作者: zero3rd    时间: 2007-2-16 22:25

无论如何,光存储的性价比是目前其他存储所无法比拟的,容量越大越好,
而且MS的那个什么都放在网上的方案,目前无论是技术,可靠性还是可操作性都严重不足,的确是未来的方向,但不是几年内就可以实现的
作者: 卖哥    时间: 2007-2-16 22:26

BD可以成

但是BD比HD贵是无法解决的,因为无论是盘片、还是播放器、还是光驱,都比HD的要复杂。

那么在看重容量价格比的场合,HD仍旧可以有一席之地,当然,磁储存、硅储存会在不远的将来战掉它。

那么零售业呢,也要面对来自收费下载这个商业模式的冲击。

BD不同于UMD没错,但是BD也不会复制DVD获得的地位。
作者: nrkex    时间: 2007-2-16 22:28

不是一直有人说360先搞定PS2再说么?
BD先搞定DVD再说
作者: 请多多指教!    时间: 2007-2-16 22:29

引用:
原帖由 nrkex 于 2007-2-16 22:24 发表

口胡。。。
一亿台PS3? 能到一亿台也就不会败了
另外PS3是白菜啊,一亿台?
毫不奇怪,我社从PS、PS2.....一路的困境中打拼过来的前辈们,完全有信心将PS3出货推高到PS2的头顶!
作者: da3ren    时间: 2007-2-16 22:31

引用:
原帖由 sunykoss 于 2007-2-16 22:20 发表

1:建议你去查查ps2当年sce的亏损。
2:随着bd的扩大产量,ps3的陈本也会直线下降的。
PS2头两年的亏损我是知道的,之后通过大规模量产和游戏权益金赚了

问题是PS3若败了,之后的几年就甭想盈利了
其实我们可以参考XBOX.
作者: 卖哥    时间: 2007-2-16 22:31

你用到出货这一个词我就感觉你身份可疑了……
作者: blood    时间: 2007-2-16 22:31

引用:
原帖由 请多多指教! 于 2007-2-16 22:29 发表

毫不奇怪,我社从PS、PS2.....一路的困境中打拼过来的前辈们,完全有信心将PS3出货推高到PS2的头顶!
请问酒多家的后院有多大?
作者: nrkex    时间: 2007-2-16 22:32

引用:
原帖由 请多多指教! 于 2007-2-16 22:29 发表

毫不奇怪,我社从PS、PS2.....一路的困境中打拼过来的前辈们,完全有信心将PS3出货推高到PS2的头顶!
你比久多有信心倒是真的
另外是出货还是生产出货还是“循环生产出货”?
作者: da3ren    时间: 2007-2-16 22:33

引用:
原帖由 请多多指教! 于 2007-2-16 22:29 发表

毫不奇怪,我社从PS、PS2.....一路的困境中打拼过来的前辈们,完全有信心将PS3出货推高到PS2的头顶!
请分析一下PS3在日本的现状,如何突破这一困境.谢谢.:D
作者: 1950625    时间: 2007-2-16 22:33

引用:
原帖由 请多多指教! 于 2007-2-16 22:29 发表

毫不奇怪,我社从PS、PS2.....一路的困境中打拼过来的前辈们,完全有信心将PS3出货推高到PS2的头顶!
毫不奇怪,你社从PS、PS2.....一路的困境中吹过来的前辈们,完全有信心将PS3出货吹到PS2的头顶!
作者: nrkex    时间: 2007-2-16 22:34

另外请问PSP如何从现在困境中打拼出来? 谢谢
作者: baggio635193    时间: 2007-2-16 22:40

引用:
原帖由 请多多指教! 于 2007-2-16 22:29 发表

毫不奇怪,我社从PS、PS2.....一路的困境中打拼过来的前辈们,完全有信心将PS3出货推高到PS2的头顶!
邪恶地想到了仙台大佛
作者: sherlocklink    时间: 2007-2-16 22:40

玩家是否会认同LZ的这些言论呢?
作者: 雷飞    时间: 2007-2-16 22:42

今天拿到5.1声道的AV BD了
作者: 卖哥    时间: 2007-2-16 22:43

我倒不认为PSP陷入困境了
PSP目前至少卖出了1800万台,以主机寿命7年来看,到时候破5000万不成问题。
当初SFC作为胜利者,全球销量4800万,这未来可能5000万的PSP应该也足以让SONY满意了。
作者: 主炮    时间: 2007-2-16 22:44

老实说有点失望,我希望楼主诚恳一点,不要打官腔。。。。
作者: 请多多指教!    时间: 2007-2-16 22:47

引用:
原帖由 nrkex 于 2007-2-16 22:32 发表

你比久多有信心倒是真的
另外是出货还是生产出货还是“循环生产出货”?
整个SONY集团,包括SCE,所有制品的出厂,均为“合约供货制”。
也就是说,根据分销商的订单和设定的基础库存生产出货。
所有的流程全部通过一个内部的网络来完成,可以说,分销商库内的,都是他们根据市场判断的自备库存(屯货)。
SONY的库房只做周转中心。下线的货品都是属于分销商的资产。
作者: radiata01    时间: 2007-2-16 22:49

有没有2007年的PSP战略呢?
作者: da3ren    时间: 2007-2-16 22:54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07-2-16 22:43 发表
我倒不认为PSP陷入困境了
PSP目前至少卖出了1800万台,以主机寿命7年来看,到时候破5000万不成问题。
当初SFC作为胜利者,全球销量4800万,这未来可能5000万的PSP应该也足以让SONY满意了。
这1800万是PSP挟秒杀之势,在第三方的鼎力支持,大作连发下才卖出的

现在胜负已分,第三方将逐渐脱离PSP

在日本,MHP2已被视为PSP末期大作,在这之后基本没重量级游戏了

欧美在这一轮DS风暴过后亦会逐渐转移.

PSP能否以前两年的速度持续贩卖,并有7年寿命那可难说得很
作者: da3ren    时间: 2007-2-16 22:55

引用:
原帖由 请多多指教! 于 2007-2-16 22:47 发表

整个SONY集团,包括SCE,所有制品的出厂,均为“合约供货制”。
也就是说,根据分销商的订单和设定的基础库存生产出货。
所有的流程全部通过一个内部的网络来完成,可以说,分销商库内的,都是他们根据市场 ...
请分析一下PS3在日本的现状,如何突破这一困境.谢谢
作者: silasong    时间: 2007-2-16 23:01

蓝光,加油
PS3,加油
作者: Zico2003    时间: 2007-2-16 23:03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07-2-16 22:43 发表
我倒不认为PSP陷入困境了
PSP目前至少卖出了1800万台,以主机寿命7年来看,到时候破5000万不成问题。
当初SFC作为胜利者,全球销量4800万,这未来可能5000万的PSP应该也足以让SONY满意了。
作为"21世纪的WALKMAN", 5000W的销量不觉得太少么

和SFC有什么可比性, 时代不一样了, 市场不一样了, 主机功能也不一样了, 如果PSP没有多媒体功能, 而只有单单的游戏功能, 你还能在大陆随处看到PSP么


TO 楼主

根据我手上的资料, SONY虽然是BD的主要成员, 但其BD的研发技术是比较弱的, BD播放器方面由日立, 3*负责, 盘片方面的标准由TDK, PHLIPS负责, 这些资料大部在存储时代上可以找到
作者: 深蓝LWL1123    时间: 2007-2-16 23:05

引用:
原帖由 真奥丁神 于 2007-2-16 21:37 发表
还是很失望

谢谢~
别对LZ失望嘛
作者: 阿西达卡    时间: 2007-2-16 23:09

引用:
原帖由 请多多指教! 于 2007-2-16 21:59 发表

如果是这样的逻辑
那我可能应该“力捧”对手的主机比较划算,祖国大陆的现状是XBOX360改机率99%,国人吸收的XBOX360越多,微软的软硬比就越那看.....
开个玩笑啦
虽然本来就没指望什么
但这样的回复还是太令人失望了,就算是开个玩笑
作者: 788414    时间: 2007-2-16 23:10

引用: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Jonsoncao   2007-2-16 23:07   发贴积分   +16   Welcome to the Tgisneyland
赞评分!
作者: 卖哥    时间: 2007-2-16 23:16

Walkman79年推出的第一款,目前为止快30年了,一共是卖了3.5亿台,如果加上Walkman手机,还能多2000万。

Walkman是一个子品牌,和PS同级的(也就是说比PS1要高),游戏机虽然有7年的寿命,但是一般5年就会有后继机,所以也给近30年的时间的话,有5代半的PSP。只要后面能进步一点的话,媲美Walkman轻轻松松。
作者: 哈里路亚    时间: 2007-2-16 23:17

嗯,SONY的市场人员来TG给TG的RF,NF们洗脑了,该不会是专职泡论坛推广PS3的吧
作者: 马甲雷    时间: 2007-2-16 23:20

要说七年寿命,ws半年全球卖出700万,七年岂不销量近亿?连ps2都败了呀。

算销量没这么算的。
作者: dboy99    时间: 2007-2-16 23:22

引用:
原帖由 请多多指教! 于 2007-2-16 21:28 发表
但这里要说明的是,高成本只是对光盘生产商而言,对消费者来说,两种影碟的零售价格是相同的。
对此我只想说一句:羊毛出在羊身上
作者: 请多多指教!    时间: 2007-2-16 23:39

引用  Zico2003的发表:
“TO 楼主

根据我手上的资料, SONY虽然是BD的主要成员, 但其BD的研发技术是比较弱的, BD播放器方面由日立, 3*负责, 盘片方面的标准由TDK, PHLIPS负责, 这些资料大部在存储时代上可以找到“

答复:您的认识是非常片面的,或许您把技术和生产搞混了,以下是我提供的资料:
http://china.nikkeibp.co.jp/cgi- ... le200410060108.html
http://china.nikkeibp.co.jp/cgi- ... ec200405190107.html
http://china.nikkeibp.co.jp/chin ... ec200403240111.html
http://china.nikkeibp.co.jp/chin ... ec200303050114.html
http://china.nikkeibp.co.jp/cgi- ... ec200509080107.html
http://china.nikkeibp.co.jp/cgi- ... le200410150108.html
作者: lxx112211    时间: 2007-2-16 23:42

写点新鲜的吧,这个太老了,PS2只是使用者不是开拓者,PS3完全是开拓者,PS2没游戏可以靠DVD,但是PS3没游戏绝对靠不了BD!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7-2-16 23:46

楼主没有让我失望

果然乏善可陈
作者: 火彩    时间: 2007-2-16 23:47

引用:
原帖由 主炮 于 2007-2-16 22:44 发表
老实说有点失望,我希望楼主诚恳一点,不要打官腔。。。。
别抱幻想了,要诚恳的话,就不至于扯了5页的皮还在打太极。

请分析一下PS3在日本的现状,如何突破这一困境.谢谢.

顶这句。
作者: sherlocklink    时间: 2007-2-16 23:51

对于最近如此之多的PS3负面新闻,LZ作何感想?
作者: bububububu    时间: 2007-2-16 23:54

难道楼主是BD的马甲?
作者: seablue    时间: 2007-2-17 00:00

看完之后欣喜的发现,原来TG的50%上的人都可以去SCEJ当市场部的人员,这年头,就咱学市场的不值钱。

当然如果LZ是在Kuso的话,当我没说。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7-2-17 00:00

不要以为看得见的光盘格式是进化,是“对手靠钱也买不到的竞争优势”

难道Xbox Live这样开业界风气之先的成功商业模式不是“对手靠钱也买不到的竞争优势”?

莫非微软在Xbox 和 Xbox 360上除了不停地花钱没干别的???

期待楼主详细地谈谈 PS network ~

[ 本帖最后由 RestlessDream 于 2007-2-17 00:03 编辑 ]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7-2-17 00:02

至于把“蓝光进化”的成本强行转嫁给消费者这样的问题,已经是TG战得遍地尸骸的骨灰话题;怕楼主消受不起,就免了……
作者: sarion    时间: 2007-2-17 00:03


作者: adamth    时间: 2007-2-17 00:09

怀疑楼主是否为sony竞争对手派驻来TG的专业Cosplayer,为何总是对神机3使用“明褒暗贬”的语句呢?

[ 本帖最后由 adamth 于 2007-2-17 00:19 编辑 ]
作者: 杀气腾腾    时间: 2007-2-17 00:20

非常欢迎搂住这样的文章,虽然新鲜的内容不多,但好歹逻辑性比较强。。。

在各大论坛,微软的中国市场人员或员工有不少混杂国内各大游戏论坛之内,对其他主机进行各类攻击,并帮微软推动产品。。。这本属常情,但由于sony对中国市场的不关心,导致国内对ps3不了解,使得整个业界都出现了不利sony的传闻。有些是的确存在,有些完全就是竞争对手有意而为之。相反,微软的大范围三红灯的质量问题,却没有在国内的论坛被大肆炒作,可见市场人员的存在必要性。

希望搂住能多发表一点数据,这样可以使得竞争双方也能够分庭抗礼。。。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7-2-17 00:21

引用:
原帖由 adamth 于 2007-2-17 00:09 发表
怀疑楼主是否为sony竞争对手派驻来TG的专业Cosplayer,为何总是对神机3使用“明褒暗贬”的语句呢?
神机战友要团结

不要做一发子弹消灭一个战友的神枪手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7-2-17 00:22

引用:
原帖由 杀气腾腾 于 2007-2-17 00:20 发表
在各大论坛,微软的中国市场人员或员工有不少混杂国内各大游戏论坛之内,对其他主机进行各类攻击,并帮微软推动产品。。。这本属常情 ...
指名道姓给个证据,谢谢
作者: 杀气腾腾    时间: 2007-2-17 00:32

在网上的id有几个是以真面目相对的?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