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如果psp贵一倍的话。。。。。。。。。。 [打印本页]

作者: 级替四    时间: 2006-12-22 07:19     标题: ++++++++++++++如果psp贵一倍的话。。。。。。。。。。

我有些观点:

psp作为一台游戏机发卖,把自己推到和nds系列同一擂台上,这件事对sony来说,倒底做得对不对?

sce想用一款精致时尚性能强大产品推翻nintendo的根基,却没做好最重要的准备:至少一款“天王级”的原创掌机软件(那怕是宣传上达到“天王级”)。而对手有多达4,5个这样软件品牌。

这件事只能由它第一方来做,以那些第三方在gb系上的表现,说明他们是靠不住,因为它们不擅长这种“作战方式”。


或许sony想把它的精致美学带给sce,但当年sce掘起的平台-----ps,又何尝有过漂亮的外观。游戏硬件的成功,无不是靠着精良的软件提供支撑。sce的外交努力和ps友好的开发环境,加上对手的轻敌自大,才使ps这样一款相貌平平的挑战者得到了足够的条件成就霸业。


凡人都喜欢外观精美,性能优越的东西。

psp很精美,性能也很优越,但可惜对游戏机最重要的软件而言,现在创意有些枯竭第三方不能给它提供新鲜血液,他们只会照般那些和家用平台重复的东西。

仅管如此,还是有那么多人喜欢它,就算不怎么玩游戏的人也想拥有那份sony硬件的美感。


我们现在都知道,游戏机的赚钱模式,主要靠软件方面带来,所以硬件的价格比普通数码产品要厚道。

psp的本体性价比尤其厚道,但从sce的角度来讲,硬件赚不到钱,软件收入跟不上,卖得再热也难糊口。


比以往的随身听更厚道的便携产品却赚不到应有的钱,就好像一拳打在棉花堆里-----就是因为它把自己推到和nds系列同一擂台上,一台游戏机的身份让它陷入窘境。


我认为psp该用金属打造外壳,内置微硬盘,然后售价提高到和ipod60g版本一致(或更高),把游戏功能变成旁支,撤底做成真正的新一代掌上娱乐设备,照样会有大批的回头客和新fans支持。:D

如果游戏功能大受欢迎,那么再发售简化版,把一大步分成两步走,会更稳健。

[ 本帖最后由 级替四 于 2006-12-22 07:25 编辑 ]
作者: firesun    时间: 2006-12-22 08:40

你问问04年的九多良木,放弃UMD,他肯不
作者: 半神    时间: 2006-12-22 08:41

做梦去吧,不是专门的游戏机谁敢给你做游戏啊,NOKIA的前车之鉴尚历历在目.
作者: erduoyan    时间: 2006-12-22 10:24

卖得再热也难糊口
------------------------
这点倒不用担心,PSP根本就卖得不热
作者: lionheart007    时间: 2006-12-22 11:23

热不热得看跟谁比,每个月卖出去几十万台算是不错了
作者: 真奥丁神    时间: 2006-12-22 12:01

引用:
原帖由 firesun 于 2006-12-22 08:40 发表
你问问04年的九多良木,放弃UMD,他肯不
其实想问问他现在肯不
作者: 霏菲飞    时间: 2006-12-22 12:24

硬件亏钱软件赚钱模式就是老N搞出来的。。。谁知全世界都被老N忽悠了
作者: noanswer    时间: 2006-12-22 12:28

引用:
原帖由 霏菲飞 于 2006-12-22 12:24 发表
硬件亏钱软件赚钱模式就是老N搞出来的。。。谁知全世界都被老N忽悠了
太对了
老任自己总是赚硬件的钱
作者: 大头木    时间: 2006-12-22 12:43

这个不是PS3走的路线吗?
作者: hudihutian    时间: 2006-12-22 12:46

我觉得psp卖得还可以啊……
作者: 大头木    时间: 2006-12-22 12:50

如果PSP贵一倍的话,掌机区就被N饭完全占领了。
作者: 12921314    时间: 2006-12-22 13:13

贵一倍!我买的时候花了我3000多,要是要6000多,我鸟都不会鸟他一眼!
作者: 随便走走    时间: 2006-12-22 13:23

少赚是厚道,不赚是傻瓜
怎么到今天还有人以为psp硬件赔钱?
作者: Rainheart    时间: 2006-12-22 13:24

SONY的UMD怎么办...那些自己旗下的版权部门绝对不同意,比如SONY MUSIC和一堆电影公司.
作者: 级替四    时间: 2006-12-22 14:02

引用:
原帖由 Rainheart 于 2006-12-22 13:24 发表
SONY的UMD怎么办...那些自己旗下的版权部门绝对不同意,比如SONY MUSIC和一堆电影公司.
ipod没搞umd,就是靠itunes服务不也赚得盆满钵满。

而且还有不少人跟本不知道itunes都买了ipod。
作者: Rainheart    时间: 2006-12-22 14:28

引用:
原帖由 级替四 于 2006-12-22 14:02 发表


ipod没搞umd,就是靠itunes服务不也赚得盆满钵满。

而且还有不少人跟本不知道itunes都买了ipod。


ipod是开放格式开放存媒啊.而且我说的是SONY MUSIC和旗下的电影公司不会同意使用开放格式,PSP要搞多媒体,肯定得这些部门点头.

至于开放存媒标准,看可擦写UMD什么时候出来吧.可惜UMD电影已然挂了.

靠服务的话,歌曲在线运营SONY都搞不定一个,何况容量更大的电影呢.

至于不知道itunes就买了ipod,那也是因为ipod太流行了.潮流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好比PSP在中国异常火爆一样,我也打赌好多买PSP的根本不知道怎么搞模拟器.

我一同学当年买MD的时候还咨询我这玩意能不能放磁带呢...贼寒
作者: 级替四    时间: 2006-12-22 14:46

所以我说sony真正要面对的是ipod,把自己丢掉的市场抓回来才是正事。

至于游戏机么,那怕就算是个方盒子上加个屏,只要有巨作支撑都可以卖出去。
作者: Rainheart    时间: 2006-12-22 15:44

引用:
原帖由 级替四 于 2006-12-22 14:46 发表
所以我说sony真正要面对的是ipod,把自己丢掉的市场抓回来才是正事。

至于游戏机么,那怕就算是个方盒子上加个屏,只要有巨作支撑都可以卖出去。
怎么抓...对手已经变身为潮流甚至是MP 3随身听的代名词了...就像SHARP或者PANASONIC在MD品牌的认知度无法超越SONY一样.

至于下面那句,不敢苟同.WS还有FF呢.
作者: 风雨剑虹    时间: 2006-12-22 16:34

楼主根本就概念不清

他讨论的不是PSP为什么掌机市场失利

而是在假设,PSP硬件规格死磕IPOD,然后再有一大票第三方软件商加盟,SONY自己又再创造出索丽奥这样的原创大作,于是——价格提高一倍,天下一统。

按楼主的逻辑,那APPLE在IPOD上加一个大屏,再招揽一堆第三方软件加盟,那么天下不早就太平盛世了?什么SONY什么任天堂统统回家卖红薯好了。

假设永远是假设,可以假设得天花乱坠,现实永远是残酷的
作者: bububububu    时间: 2006-12-22 17:42

一款GT赛车就是不出,有什么办法,不然PSP应该也不会是这个德行
想想当年PS2的初期垃圾画面靠的啥转变的局势?还不是GT3?
作者: 魔王之女    时间: 2006-12-22 19:53

PS靠最终幻想和生化危机改变局面的
作者: 级替四    时间: 2006-12-23 09:32

引用:
原帖由 风雨剑虹 于 2006-12-22 16:34 发表
楼主根本就概念不清

他讨论的不是PSP为什么掌机市场失利

而是在假设,PSP硬件规格死磕IPOD,然后再有一大票第三方软件商加盟,SONY自己又再创造出索丽奥这样的原创大作,于是——价格提高一倍,天下一统。 ...
psp在掌机市场为什么失利还用讨论吗。


我提出的观点是,psp的硬件本身是优秀的,但根本不该定位成游戏机来发售,它找错了对手。


另外别乱编我的逻辑,和“ipod加个大屏招第三方”云云扯不上半点边。我一开始就强调了sce本社不能提供天王级巨作的话,是无法和nds抗衡的。

[ 本帖最后由 级替四 于 2006-12-23 09:37 编辑 ]
作者: 级替四    时间: 2006-12-23 09:39

引用:
原帖由 Rainheart 于 2006-12-22 15:44 发表



怎么抓...对手已经变身为潮流甚至是MP 3随身听的代名词了...就像SHARP或者PANASONIC在MD品牌的认知度无法超越SONY一样.

至于下面那句,不敢苟同.WS还有FF呢.
传统ff在掌机上只算二流。
作者: tonnyxu    时间: 2006-12-24 13:22

我倒觉得索性就不要umd,价格卖的贵点,直接带条4gms,游戏和电影采用付费下载,或者提供dvd,自己拷贝到ms卡里去。游戏为了防止盗版,学微软搞搞网上激活好了。

别跟我说激活照样有盗版,现在的umd不是盗版的更彻底么。。。so~~还不如当初就索性不要umd,省掉一大块硬件,机器本身都轻很多了。
作者: tonnyxu    时间: 2006-12-24 13:22

umd除了让大家抱怨要读盘,实在没看到几个表演他的。。。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