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郝董炮轰中国足球:球员年收入百万太少
[打印本页]
作者:
hie
时间:
2006-11-25 23:18
标题:
郝董炮轰中国足球:球员年收入百万太少
大连足球,10年甲A,3年中超,郝海东作为冲锋陷阵的大将参与了其中的7年。对于大连足球和中国足球,他有发言权。
大连足球在2006年经历了10余年职业联赛中的最低谷和最尴尬时期,它的很多辉煌历史和伟大纪录都在这一年被山东鲁能改写。而郝海东,恰恰生于山东(青岛),长于大连,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一名山东与大连的“足球混血”。见证了大连足球的N次夺冠,见证了本赛季在中超和足协杯上的山东夺权,对于大连足球的下滑,郝海东有什么见解呢?
图为郝海东(资料图片)
大连滑坡是正常的事
播下种子肯定是会有收获的,没有人会长期坐享其成坐吃山空。有人认为,大连足球本赛季走麦城,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足协把“实德系”给清除了。而郝大炮认为,大连的头牌在2006年被山东鲁能抢走,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规律发挥了作用。
“今年山东鲁能夺走了大连在中国足球的头牌,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为什么现在中国足球的王者是鲁能而不是大连———你去鲁能的俱乐部里去看一看,就不难找出答案。鲁能往足球里投了多少钱,人家的足球学校是什么样的,人家的训练基地里有多少块高水平的场地,人家的球员收入能得到什么样的保障?你看着是,鲁能在2006年夺冠了,摘了果子了,但人家前些年往里投钱投物投精力的时候你看到了没有?所以说,鲁能今年彻底翻身,是俱乐部持续投入、稳步发展的结果。这一点,值得大连足球认真反思。”
负面东西越来越多
以前,大连是万达也好,实德也好,只要能夺冠,只要成绩好,球迷就高兴,球员也卖命。大家的心往一处使,目标是一个,就是为了足球,心情愉快,没有太多的私心杂念。但现在呢,太多的负面新闻干扰着大连足球,权磊被砍事件以及俱乐部拖欠球员工资风波,这说明大连足球已经不再像若干年前是一块净土。
“你从球市的变化上就能看出大连到底还有多少人愿意把心思花到足球上来。这个赛季,金州的体育场里基本上只有几千名球迷到现场看球。想想以前几个赛季,想想1997年十强赛国家队在金州比赛时的火爆场面,现在球市的冷清真令人寒心啊!再看看人家山东鲁能,每场比赛的上座率至少也得在两三万人左右。今年鲁能提前6轮拿了中超冠军,这对大连人肯定是个强烈的刺激,你想想啊,提前夺冠的事情要搁以前,是只有在大连才可能发生的事情啊!
“我听说这两年实德队里还发生过罢训、抓‘内鬼’的事情。这在以前的大连队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事情。把精力都搞到足球场外去了,怎么可能踢出好成绩?”
球员挣钱比以前少了
由于球市缩水,中国足球银根吃紧,多家俱乐部近两年开始对球员字实施限薪甚至降薪大动作。在这一大背景下,大连足球也是风雨飘摇。2006年,大连史无前例地传出了俱乐部拖欠球员工资奖金的“传闻”。这令社会各界人士深感震惊。
“山东鲁能队的主力球员如果踢得好,一年能挣一两百万。有人喊应该降薪降薪,我对此感到不理解。
即使在中国,一名优秀的足球运动员一年挣一两百万难道很多吗?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呢?足球运动员的风险性很大,他们的运动寿命也很短,多挣一点是应该的。
但我听说实德队有拖欠球员奖金的事情发生,对球队的投入也有越来越少的趋势,这绝不是一个好现象,好兆头。”
环境会影响国家队
作为中国足球曾经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大连足球正在走向人们不愿意看到的另一面。这种阵痛,反过来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国字号球队的现状。在朱广沪这届国家队中,来自大连的国脚有张耀坤、赵旭日、董方卓三人,如果加上“海归派”孙继海(wiki),有四个人。那么,这些“连字号”国脚能够把大连足球的“国脉”传承下去吗?
郝海东认为,中国足球的大环境一天不改善,很多事情都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
“2004年实德队客场打鲁能之前,主教练科萨突然玩失踪,徐明临危任命我当主教练兼队员,那场比赛我们以3比2赢了。但后来亚冠联赛主场0比0打平沙特伊蒂哈德,很多球迷当场喊我下课,我感到很不理解。中国足球太急功近利了,不管你在俱乐部球队还是在国家队,必须赢,输了就不满意,有时候平了也不满意。在这种缺乏耐心的足球环境里,我真的不敢再带队了,所以在客场打完伊蒂哈德后,我就给徐明打电话,说我不干了。
目前的中国足球环境,很难让每一个人都快乐起来,干一点真正与足球相关的事情。这是最容易让人产生心灰意冷念头的。”
双线作战不是失败借口
有一种观点认为,大连实德本赛季成绩不佳,与在中超联赛和亚冠联赛“双线作战”体力受损有很大关系。还有一种不服山东夺冠的声音说,“山东人如果不信,就让他们也像大连这样受受双线作战的折腾,他们能夺冠才怪?”对此,郝海东认为,双线作战对球队的影响肯定是有的,但不是决定性的。
“从球队的年龄结构上看,大连实德本赛季很多队员正是当打之年,按理说应该是出成绩的时候。但是现在成绩并不好,我觉得还是应该从主观能动性上找原因,是不是队员在思想上产生疲劳感了?还有,有人认为双线作战拖累了实德,我不太同意这个说法。
2002年,我在实德的时候,我们也是车轮大战,甲A联赛、足协杯赛、超霸杯赛,还有全运会和国家队的一系列比赛等等,最密集的时候甚至是三天就打一场比赛,可那时也没听哪个人叫苦不迭,喊疼喊累。那一年,我们一口气拿了四个冠军。所以说,成绩上不去,应该多从俱乐部和球队的训练、管理和具体细节中找原因,体能、赛程、双线作战等等不应该成为最大的借口。”
踢球的孩子越来越少
大连足球红火那几年,大连的基础足球和基层足球也不含糊,一些学校和农村工厂子弟学校的足球队在全国范围内都“相当有影响”。上世纪九十年代,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北京、天津等城市的专业级别球队到大连进行“友谊比赛”,大连就派某学校或某村的代表队来应战,然后一打就是6比0、7比0的,让兄弟城市的球队觉得很没面子。但现在,这些充满善意的6比0、7比0也正在成为令大连人唏嘘的一段历史。
“大连的足球环境不如前些年了,下滑得很厉害。现在踢球的孩子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足球学校面临着足球班招不上来生源的尴尬。多年前,在大连,如果谁家的孩子说是去学踢足球,家长会觉得脸上无限光荣,现在不行了,踢足球已经不再是最能吸引大连孩子的一项运动。”
[
本帖最后由 hie 于 2006-11-25 23:20 编辑
]
作者:
fido7
时间:
2006-11-25 23:23
中国猪球还能赚100w年薪?
作者:
stoneocean
时间:
2006-11-26 00:03
靠,他凭什么要求百万?????
作者:
ctrollor
时间:
2006-11-26 00:33
智商无下限
作者:
gogogo
时间:
2006-11-26 02:09
风险大,寿命短.......
玩体操的哪个不比这个凶
作者:
我的护球象亨利
时间:
2006-11-26 07:04
貌似1英镑的转会费也挺少的:D
上场次数就更少了
作者:
tdkgtm
时间:
2006-11-26 09:28
职业运动员和专业运动员还是有区别的吧,多挣点也没什么,就是现在恶心到没有什么商业价值了
作者:
九七年後不動心
时间:
2006-11-26 09:32
这水平,还是歇歇吧....连人家白天送报的业余球队也赢的勉勉强强...趁早洗洗睡去。
作者:
火眼
时间:
2006-11-26 10:08
以前我知道郝海东年工资有300万,为中国第一……
作者:
1945
时间:
2006-11-27 19:01
中国足球的高薪不是市场铸就的,这是问题的关键,现在全成国有资产流失了。
作者:
doomking
时间:
2006-11-27 19:09
民工的风险性很大,他们的运动寿命也很短,多挣一点是应该的。
作者:
squalltc823
时间:
2006-11-27 19:34
SB还能再傻点么
作者:
njhsh007
时间:
2006-11-27 19:36
SB,中国足球,算了吧
作者:
ayxgaly
时间:
2006-11-27 21:13
100百万日元吧
我心里是这么想的
作者:
ViperGC
时间:
2006-11-27 23:34
关于大连足球的问题分析的很透彻,说到点子上了,并不SB。
作者:
Alfredno1
时间:
2006-11-28 00:24
他年收超百万可以理解,可是别的人就算了吧~~
作者:
yugiwu
时间:
2006-11-28 09:16
踢得好,要這個价應該的,要更多也可以理解,就踢成那熊樣還敢要錢,改行算了。
當然,郝董有錢去燒燒,還是很支持的。
作者:
Jeffrey
时间:
2006-11-28 09:27
引用:
原帖由
doomking
于 2006-11-27 19:09 发表
民工的风险性很大,他们的运动寿命也很短,多挣一点是应该的。
太赞了!!
作者:
solaris
时间:
2006-11-28 12:15
给100W里拉都嫌多
作者:
蓝蓝的天
时间:
2006-11-28 19:31
在中国搞足球的人都不得好死。
作者:
无声畅游
时间:
2006-11-28 19:47
HHD就是中国足坛第一喷神呀!!!
和酒多,摩尔是一个级别的...
作者:
yellowbigbird
时间:
2006-11-30 22:09
妓女的风险性很大,他们的工作寿命也很短,多挣一点是应该的。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