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关于镜头的讨论…… [打印本页]

作者: Demitry    时间: 2006-9-21 16:17     标题: 关于镜头的讨论……

镀膜可以导致整个镜头的变化了...渣镀膜不会有好镜头...
作者: planar    时间: 2006-9-21 16:23

引用:
原帖由 Demitry 于 2006-9-21 16:17 发表
镀膜可以导致整个镜头的变化了...渣镀膜不会有好镜头...
所言极是啊```所以偶决定把Bronica卖掉了!!!
作者: shin1789    时间: 2006-9-21 16:24

就是图丽这个头的镀膜会是什么膜还没有说,据说也是耐磨防水的膜,这点上和FA*16-50/2.8是一样的

到时候镜头出来了就清楚了,图丽和宾得现在是合作共同开发镜头关系
作者: Demitry    时间: 2006-9-21 16:33

图丽的做工在副厂里算比较好的,入门镜头搞一个28/2.8其实也可以,价格便宜量又足。
作者: Demitry    时间: 2006-9-21 17:16

东京光学的镜头有一个....锐度很好,色彩不敢说啥了...
作者: Demitry    时间: 2006-9-22 13:08

引用:
原帖由 Zen 于 2006-9-22 08:39 发表
十月一日,想入手佳能400D,想配EF 17-40/4L和福伦达125mm/f2.5SL两个镜头,实在是被这两个毒到了。但不太懂,想问这个配置是否适合初学者。以前用DC喜欢拍微距。也有人像和风景。不知道这两个镜头能不能兼顾以上 ...
这个配置是ok的,50/1.4因为设计原理虚化会出二线,所以应用上125更好一点,人像没有固定的说法,从8mm-300mm都可以拍,流派也很多,125换算下来是200mm,可以建议用来拍全身,就是搂主和mt沟通起来麻烦点,对叫罢:D,这是近代欧美流行的拍摄方式,优点是可以压缩欧美mt过大的鼻子,所以对亚洲人来说,侧面像会更好一点,不然鼻子都压没了...

17-40/4L也可以用于环境人像,35mm是小日本发展的独特的人像流派,主要是拉长罗圈腿和挽救脸部一些过于扁平的器官,这个配置还是很ok的。
作者: shin1789    时间: 2006-9-22 13:10

引用:
原帖由 coolswan 于 2006-9-22 12:36 发表


问题它不是多么……德头,日头,俄头,还有无数的厂家,无数种镀膜,无数同样的焦段……还有……还有各种接环……
= =这几天就是忙着在这里和大家吐口水,主要时间都泡这儿了,结果错过了一只很难得的肖特的35/2.8……日死…太郁闷了……
作者: planar    时间: 2006-9-22 13:10

EF 17-40/4L和福伦达125mm/f2.5SL
够用``品质也有保证``买吧!!!
EF 17-40/4L是个好头
作者: shin1789    时间: 2006-9-22 13:11

凭啥不选佳能百微
作者: Demitry    时间: 2006-9-22 13:12

引用:
原帖由 shin1789 于 2006-9-22 13:11 发表
凭啥不选佳能百微
因为这样手上就有两种色彩不同的成像风格了。

何况百微实在淡了点。
作者: planar    时间: 2006-9-22 13:14

真的不建议用微距头去拍人像``````微距难用,除非有很强烈的拍微距的兴趣
作者: Demitry    时间: 2006-9-22 13:16

不用担心,125/2.5sl最大光圈基本是为人像设计的,锐利基本要道3.5左右才开始,可以当作一颗不错的美人头。
作者: shin1789    时间: 2006-9-22 13:22

福伦达那只操作性比百微渣多了,应付题材的时候没有百微丰富,价格也要贵,还只有水货.再说副厂头,说不定那天莫名其妙光圈给你卡一下午,然后你心急火燎的时候,他又恢复正常了,我见过这样的
色彩方面百微比17-40好,分辨率和锐度方面,如果百微不敢说锐,那没几个头敢说锐

福伦达那只唯一的优势就是色彩有点老镜的油润感,和老镜比又是半吊子
4K多C/Y口都可以CZ 85/1.4了,MF头要现代COSINA意思不大
作者: shin1789    时间: 2006-9-22 13:24

引用:
原帖由 planar 于 2006-9-22 13:14 发表
真的不建议用微距头去拍人像``````微距难用,除非有很强烈的拍微距的兴趣
当人像头的时候没什么难操作的吧,重点中央测光,选择中央的对焦点,全程光圈优先AF操作即可,又不需要你象微距时一点点去精确对焦

拍人像的时候抓拍是很重要的,这个时候AF头配合USM,威力就出来了
作者: shin1789    时间: 2006-9-22 13:26

引用:
原帖由 planar 于 2006-9-22 13:12 发表



默哀`````
我TM做梦都想要那只头…………结果…………清谈误国……
作者: jazzgao    时间: 2006-9-22 13:27

佳能百微是最象L头的普通头,不过拍人像的话,我觉得还是85这个定焦比较好,50/1.4普遍反应素质一般。。。而且就算以后升级成全副,也可以拿来作人像头,而50就不那么合适了。
作者: Demitry    时间: 2006-9-22 13:30

百微太锐利了....锐利对于虚化是什么害处,你也应该知道...人像肯定是不合适的....
作者: 3p    时间: 2006-9-22 13:32

虚化会出二线 是什么意思?
作者: shin1789    时间: 2006-9-22 13:33

50的头虽然在DSLR上加上系数后想当于75-80,可以当人像头的焦段
但是镜头本身透视效果是50的透视效果,并不适合做人像头
作者: jazzgao    时间: 2006-9-22 13:35

其实也无所谓啦,技术好的,我看人家用10-22的广角拍人像也拍的很不错。
作者: shin1789    时间: 2006-9-22 13:38

TO 老D

你也用过……C1PRO……
你知道这个软件对佳能的RAW意味着什么……出片的时候再SOFT……太锐利的情况只会在预览的时候出现……
作者: shin1789    时间: 2006-9-22 13:40

其实人像头,我还有个另外的歪门

那就是加接环用120的80头
作者: Demitry    时间: 2006-9-22 13:41

不成功的虚化,物体并不是化开的,而是类似斗鸡眼一样的分成两个物体,如果按照一条线来看的话,就是有两条线了,这就叫做二线性。

标段镜头二线性是无法避免的,虽然有noctliux和nokton这样经典的利用二线的设计,但是也只是对于环境的刻画,而且还有配合光线,所以并不合适于人像,不然到时候找个树林的背景,所有的人都会看得晕死的。

85mm的焦段按照我使用的经验,属于学院派的镜头,很适合影棚里使用,但是真的不如三大元中的28-70/2.8或者70-200/2.8使用,毕竟2.8以上的光圈属于有了鼻子没有眼睛的情况,用好对于普通爱好者来说太难了。

[ 本帖最后由 Demitry 于 2006-9-22 13:43 编辑 ]
作者: Demitry    时间: 2006-9-22 13:45

to shin

其实你这个还是老样子...因为120的80还是标段...
作者: 小文    时间: 2006-9-22 14:01

208楼喷了……
作者: shin1789    时间: 2006-9-22 14:25

但你用的并不是学院派要求的85焦段啊
你实际上用的仍然是50的透视效果在拍东西啊,虽然焦段加系数后变成了75-80,但只是截取了全幅时中间的一部分画像,改变了景深,但镜头透视效果并不是真正75-85标准人像头的透视效果,所以你使用的85焦段并不是学院派要求的85镜

如果要拍那标准的人像照,说白了就是标准的大头照或半身照,50这种短焦段的透视效果并不十分合适,为什么?因为50的透视效果拍这类题材的时候会稍微夸大面部的某些特征,会造成面部比例不太正确,最常见的是鼻子会比实际的比例要大一点,而85-135的镜头在透视上有所压缩,可以使面部表现出正确比例.

焦距值为画幅对角线长度的镜头称之为标准镜头
至于120作为135镜时候用的时候,镜头的透视效果如何确定,我还没见过定论
我自己使用的时候感觉好象并非是50的透视效果
作者: Simy    时间: 2006-9-22 14:28

还是m42的头便宜量又足,淘些东蔡的头比那些贵好几倍的新头好的多
作者: Demitry    时间: 2006-9-22 14:30

这个我估计你错了,你回去可以仔细使用85mm在135上和50mm在dslr各拍一张比较下,我做过类似的比较,可以告诉你,透视关系是一样的。

我使用过的85mm是指85g,当时最后还是回到85/2.8左右,终于控制住了,所以觉得与其使用2.8的光圈,不如直接用大三元cp值高一点。
作者: shin1789    时间: 2006-9-22 14:32

和和,楼上的握手

永远的耶拿,永远的德累斯顿
作者: shin1789    时间: 2006-9-22 14:33

错了,是LSS - -
作者: Demitry    时间: 2006-9-22 14:35

50不是透视关系,而是虚化会出二线这个问题...从镜头设计结构来看,50mm必出二线,120的80mm一样也会出二线,因为80mm只是像场大了,结构和135应该是一样的。

长焦对虚化的控制会好点,如果是人像设计的结构,望远和微距结构一样会出二线,因为对于望远和微据这两个结构来说,sharpness和各种像差慧差的纠正是放在第一位的,而好的虚化则要适当的借助像差。
作者: shin1789    时间: 2006-9-22 15:26

………似乎不该只把我反驳的理由和论点给删掉吧,要删两方面意见最好都去掉

这个样子好象你的论点就是最后正确的一样,太误导人
作者: planar    时间: 2006-9-22 16:14

太细致了```不管什么镜头,只要觉的画面舒服是自己想要的就好了.人像头是焦段和结构上的定义.并不是画面定义.
不管什么头拍人都可以

[ 本帖最后由 planar 于 2006-9-22 16:28 编辑 ]
作者: shin1789    时间: 2006-9-22 16:53

唉,PlANAR兄,这是两个概念的问题了,不能混淆在一起

实际拍摄的时候,根据自己创作的需要,自然是什么镜头都可以拍人的,我自己还喜欢用大广角去拍人,这是实际运用的问题。

而至于为什么所有的摄影教材上会把85-135这一个焦段的中望远镜称之为人像头,为什么50以及更短焦距的镜头没有被称之为人像头,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理由的,这恰恰是来源于最基本的透视关系,这些就属于常识问题了。

上面是关于这个常识问题的讨论,和实际运用这个问题并没有冲突。

实际拍摄的时候,我也鼓励大家不要墨守成规,拍那种千篇一律大光圈虚化的标准85人像照,根据自己的需要有效的发挥自己镜头的优势和特点,不要把自己的视角限制在一个狭隘的焦段上。
作者: 3p    时间: 2006-9-22 16:59

像场 是什么?

像差 又是什么?

这个二线性,是不是在50mm或者更短的范围内都会出现?是不是光圈越大二线就越明显?所以说长焦能更好的虚化?

二线一般用在表现什么呢?长线条物品背景?还是点状物的背景?

或者简单的说照片中出现二线是好还是不好呢?在多数情况下应该避免还是使用呢?

这个帖子我越看疑问越多。。。。。

求解释,谢谢了!
作者: 小文    时间: 2006-9-22 17:10

广角头为啥不用来拍人像,是因为同样拍一个半身像,你需要离得很近,从而产生透视变形,大鼻子什么的。

50mm因此原因在全幅上不适合拍人像,但在APS上,片幅变小,同样拍一个半身像,你必须离得更远,大鼻子现象自然也就比全幅上减轻很多。虽然75mm视角和85mm视角还是小有偏差,但好在数码时代裁剪十分方便,只是损失了些像素,还是可以正常出片。那么拿50mm当人像头也不是不可以嘛~:D :D :D
作者: shin1789    时间: 2006-9-22 19:40

OK,对于透视关系这个问题的口水就此打住

没有必要在这个论坛上为了这个在屋脊里被嚼烂了的命题吐口水了,这里归根结底并非专业较真的摄影坛子
大家有兴趣的直接去各相关坛子查找答案

我的意见很简单,透视关系没变
作者: 小文    时间: 2006-9-22 20:02

透视是没变,可摄距变了……

多说无益,还是PP拍出来看最实际:D :D :D
作者: Demitry    时间: 2006-9-23 02:58

引用:
原帖由 shin1789 于 2006-9-22 15:26 发表
………似乎不该只把我反驳的理由和论点给删掉吧,要删两方面意见最好都去掉

这个样子好象你的论点就是最后正确的一样,太误导人
你的理由不是在前面保留了,就留了不重复的一对,把轱辘话都删除了。
作者: Demitry    时间: 2006-9-23 12:24

对了,昨天说了二线和光圈无关的说法纠正一下。

一般来说,好的虚化都需要一定像差的帮助,锐利的成像往往有较乱的焦外,比较容易出二线,所以从镜头设计的惯例来说,最大光圈往往就是为了虚化所设计,怎么设计则有很多种手法,比如分辨率从中央到周边逐级渐降(lecia M noctliux 50/1.0),或者人为制造暗角(minolta stf 135/2.8(4)),虽然说小日本从虚化上崇尚奶油般化开的焦外,但实际上也有变态利用二线的做法(弗伦达nokton 50/1.5)。

一般来说随着光圈的收缩,镜头会变得逐渐锐利起来,像差也开始逐级减少,所以很少有镜头可以做到全程虚化柔和的,有些镜头在f5.6以下的虚化基本就属于不能够看得了,如果需要全程虚化柔和,对镜片的研磨要求就非常高,层次感必须做到完美,事实上,全程光圈虚化柔和似乎只有柯克镜头和莱卡的部分镜头,很多镜头f5.6以下的光圈就是追逐分辨率,不再考虑虚化的效果了。

但是也不能够说所有的镜头都是最大光圈不锐利的,作为望远结构的镜头,必须做到全程光圈像差纠正,最大光圈也不能够有周边分辨率下降的问题,这是因为用途决定的(星空,野生动物),大多数微距镜头也是如此,但作为人像镜,则需要考虑视觉效果(人眼也是周边分辨率下降的),所以设计上就有取舍,可能我们可以看到同一个135/3.5的镜头,tele-tessar就是望远结构的,而sonnar就是人像结构的了。

但实际上二线也可以利用,折返镜头就是完全利用二线性的镜头,所以关键还是看摄影者的功力,因为这个帖子不是高手向,所以我就不推荐难以控制的镜头作为人像镜头了。
作者: planar    时间: 2006-9-23 13:09

同一个135/3.5的镜头,tele-tessar就是望远结构的,而sonnar就是人像结构的了。长焦貌似zeiss只才用tessa和sonnar.

今天在无忌上看见2手的sonnar 100/3.5(真罕见的镜头)..真想买.没用过sonnar和tessar,有机会都要买来试试.
作者: Demitry    时间: 2006-9-23 13:15

俄罗斯也用类似的名称,其实tessar的变种名称是很多的,很多厂商都使用这个结构,但是叫不同的名字,当时应该只有弗伦达使用完全不同的结构heliar,和tessar的锐利相对应,heliar注重层次感。
作者: shin1789    时间: 2006-9-23 16:09

引用:
原帖由 planar 于 2006-9-23 13:09 发表
同一个135/3.5的镜头,tele-tessar就是望远结构的,而sonnar就是人像结构的了。长焦貌似zeiss只才用tessa和sonnar.

今天在无忌上看见2手的sonnar 100/3.5(真罕见的镜头)..真想买.没用过sonnar和tessar,有机会都 ...
PLANAR兄,SONNAR称之为人像结构是不准确的,所以我才强调为什么所有摄影教材会把85-135的中长焦望远镜称为人像镜是个常识问题,并不是什么人像结构或者望远结构,而是因为85-135焦段的透视效果造成的,85-135焦段的透视效果最符合半身或者大头人像照的时候,人的面部各细节的比例是最恰当的,所以才把85-135焦段的镜头称之为人像头,是因为焦段,而并非结构特点。
SONNAR 135/3.5和TELE-TESSAR 135/3.5从焦段透视意义去说,都可以属于教材的定义头,而他们结构区别则是两码事.

至于SONNAR和TELE-TESSAR,这两种结构的镜头都源自于早期著名结构Triplet

TELE-TESSAR源自于4片3组的TESSAR结构,最初是源自TEASSAR的超望远(250MM以上)设计,其特色是无球面像差,变形极低,失光极轻微,而且镜片组成少,TELE-TESSAR不同于TEASSAR的是,它大胆地改变了镜面间的设计距离,并通过优化使得从镜头第一面到焦平面的距离比实际焦距还短,有时甚至可以减少到25%的长度。这大大缩短了镜身的设计长度,使长焦镜头更便于携带。但由于天塞结构的先天缺陷,远摄天塞镜头无法实现更大的光圈。TESSAR结构最大光圈只能到F2.8,而且因为设计一开始就非常完美,后期并没有改进空间,除了使用更高级的光学玻璃.
TESSAR结构一直都被认为是TRIPLET结构的一种改进型,天塞结构诞生于1902年。

下面是TELE-TESSAR的结构



我们再说SONNAR
SONNAR结构也是TRIPLET结构的改进型,但ZEISS最初选择开发SONNAR结构的目的,是为了突破TEASSAR结构的瓶颈,是为了增大光圈提升快门速度的需要,ZEISS和LEICA两家公司在经历了TESSAR的竞争后,都将目标瞄准了高速大光圈镜头的开发上,两家公司选择了不同的路线,莱卡选择了将双高斯设计放在SUMMARON及SUMMARIT之上,而ZEISS选择的路线则是SONNAR.
ZEISS在1926年收购了ENREMANN公司,而该公司的著名设计师,也就是以后被称之为SONNAR之父的Bertele加入了ZEISS公司,他全力投入了SONANR结构的改良上,他对早期的SONNAR结构做了两项非常成功的改进,从此真正完美的SONNAR出现了,首先,Bertele将他早期的ERNOSTAR-SONNAR结构加入了第三片凸鏡,来贴合前后原本分离的两片,以低折射玻璃材质代替空气间隔。此举不仅将镜面的反射光量有效降低,同时也加强了球面像差与彗星像差的补正,因此能将SONNAR推到光圈f/2的。接着,Bertele把镜头最后一群加以改良,SONNAR原本是但一片凸镜,后改為两片贴而成為光圈f/2的SONNAR;最后改為三片帖合的凸鏡群,巧妙地修正更多的球面像差,SONNAR的起始光圈也进一步推到f/1.5。
这个时候就诞生了一只著名的镜头CONTAX SONNAR 50mm f/1.5(1931)
ZEISS公司对SONNAR结构的成功改造,适得其在于莱卡双高斯结构的大光圈高速镜头的竞争中略胜一筹,SONNAR结构在二战之后登上了自己发展的颠峰.成了那个时代高速标准镜的代名词.

那么为什么今天我们在135相机上看见的SONNAR结构的镜头基本都是85-135这个焦段?

这就是SONNAR结构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了,进入上世纪50年代后35SLR相机兴起了,但135系统的兴起断送了SONNAR结构的未来,原因是SONNAR 50的镜后焦距太短,反光镜所需要的空间,使得SONNAR的标准镜头无法用在SLR上,相同的SONNAR設計在SLR机身上就要以85作为起始焦距才行。从此之后SONNAR结构退出了50这个曾经给了他无数荣誉的战场,今天我们看见的SONNAR镜头,也认为是85-135的中望远镜的设计.

但是SONNAR结构归根结底是一种高速镜头的设计,是与TEASSRA结构不同的.而其被认为是人像结构也是因为他所处的这个焦段的透视特点.

现今,我们马上又要迎来一只新的ZEISS SONNAR高速镜头,那就是即将在SONY A系统上登场的ZEISS 135/1.8 T *


下面是ZEISS JENA SONNAR 135/3.5 DDR的结构



下面是CONTAX SONNAR 50/1.5的结构



可以注意下两只光圈不同的镜头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区别
再看看最上面TELE-TEASSAR的结构的区别


TEASSAR和SONNAR两种结构都是开发式的结构,各家镜头厂在基础上都做了自己的改进,推出了各种改进型的TEASSAR和SONNAR,这里引
一个小例子,一群美国记者在日本买了Nikon的机器和标头带到朝鲜参加朝鲜战争,回来大为惊叹Nikon镜头的锐利表現,NIKON镜头从此获
得了声誉.Nikon当时所设计搭配在Nikon RF相机的镜头,就是种仿造SONNAR的镜头.



我是SONNAR的用户,135/3.5DDR是我必带的一只镜头,SONNAR的成像特点我认为是锐利,色彩平衡,从高光到暗部的层次过渡非常完美细腻
PLANNAR兄,你有机会一定要试试SONNAR的镜头,很好玩的

[ 本帖最后由 shin1789 于 2006-9-23 16:20 编辑 ]
作者: shin1789    时间: 2006-9-23 16:33

TO 老D

我后面反驳你的主要在这点

“50不是透视关系,而是虚化会出二线这个问题...”

我认为这对于理解50为什么不被称为人像头这个问题来说是个非常大的错误,这是断章?我觉得不纠正是误导人的说法.

至于前面关于85的争论,我承认我一开始想错了,我想到的是你用来做人像头的都是50X1.5后的标头,是伪85镜,关于这点,就涉及到了50X1.5后透视效果有没有变这个争议问题.
但后来你说了你用的是85G,那我就没什么了.你用了真正的85镜,觉得难控制,那就属于你个人的经验了.

后面对PLANAR的回复是针对人像头是种结构这一不准确说法回的,最后又绕回到了50X1.5后
透视关系有没有变这个问题.
作者: planar    时间: 2006-9-23 16:35

135/1.8我见过产品了``太塑料了,镜头到是很漂亮.

一直想收只成色好的sonnar 135/2.8 T*

你的sonnar的资料我之前没见过,正好读一下.

sonnar本意好象就是太阳的意思,所以是作为高速镜头出现的.

说起zeiss实在惭愧,除了手上的distagon用出了点味道,2只planar没拍出什么特别好的东西.惭愧啊.

前一段时间见过一只sonnar 85/2.8很小巧的一只镜头.可是有planar了也就不重复投资了.

就如这个帖子里引用的大量zeiss的资料.我喜欢zeiss是因为手中镜头的深厚底蕴.日系厂商的确做的很好,可是这种底蕴只有zeiss这种光学巨人才有的!!!
作者: Demitry    时间: 2006-9-23 16:48

to shin:

既然35都可以用来拍人像,50不可以拍也是没有道理的,85是学院派的镜头,倒不是面部细节比例正常...而是鼻子有适当的压缩,(欧洲人并不以高鼻子为美),甚至根据鼻子的大小,会更进一步使用更长焦段的镜头来压缩。

当然这也是理由之一,亚洲人并没有道理需要遵循这个规则,所以日本流行广角人像也就可以理解了。

我还是老话,85不如三大元,28-70/2.8应用范围更广也更好用。

另外sonnar并不属于望远结构,镜周围的慧差是比较厉害的,这点不如tele-tessar,用于星空摄影的话,周边的星星就都变成彗星了,从镜头设计来看就是属于两个应用范围的东西。
作者: shin1789    时间: 2006-9-23 16:50

唉.SONY的这几只CZ头本来就是原美能达工厂做的嘛.塑料是正常的…………而且价格超高
就看成像了……如果成像好那也就好了

至于SONNAR的本意,有两说吧,一是你说的是太阳的意思,源自于德文SONNE,而另一说法是该名源自于当时ZEISS-IKON工厂附近的区域名。

PLANNAR的结构和镜头我也有好几只,我的体会如下,PLANNAR确实是最完美的结构,虽然这种完美带来的是一种个性并不是很明显,但是当你把PLANNAR的片子和其他结构的片子放在一起比较的时候,结果就很明显了。

我觉得你自己觉得两只PLANNAR没有发挥出来,可能是因为35的DISTAGON更适合你自己的观察习惯吧。

ZEISS本身不仅仅意味着镜头和相机工业的发展史了,甚至可以当作一部上19世纪末开始的现代史来读了。

ZEISS的镜头确实很优秀,我也很喜欢。不过我用的是东德蔡斯:)便宜的那些,东西德蔡斯战后发展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后期的风格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的,我喜欢的东德蔡斯秀气的色彩表现。

现在很多人对ZEISS不屑,我觉得一方面是因为ZEISS现在过于的商业化的表现,另一方面是他们自己的品牌精英意识,比如LEICA,老福伦达,施耐德的用家们,但是我觉得不能够否认ZEISS镜头的优秀,大家都是非常出色的镜头。
作者: shin1789    时间: 2006-9-23 16:56

老D,本身SONNAR和TELE-TESSAR就不是一个用途设计的东西,他们的本质和起源是什么,
我那些文字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吧

我想我已经针对人像结构这种不准确的说法进行足够详细的阐述了吧。
作者: Demitry    时间: 2006-9-23 17:02

我觉得你是看多些似是而非的资料造成的。

有兴趣还是多看些镜头设计的书籍好一点,sonnar的起源并不是作为tessar的进化出现的,而是对客户使用tessar进行人像摄影后的抱怨进行的改良,最后这两个结构就走到完全不同的应用范畴里去了。

同样微距镜头并不是因为他在100mm这个焦段就可以用于人像摄影,我很清楚tessar结构的镜头照出来的人像是什么样的,这种剧烈的反差对于一些题材的表现是很不合适的。
作者: planar    时间: 2006-9-23 17:02

虽然这种完美带来的是一种个性并不是很明显

对的```强烈同意
作者: planar    时间: 2006-9-23 17:11

planar说锐度好象一般``颜色好象也蛮规矩的.
我的Distagon 35/2.8配合RDP III这种超细粒子的胶片,画面细节刻画能力惊人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bbs.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