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往事》我知道了一个意大利导演的名字——塞尔吉奥·李欧尼,由塞尔吉奥·李欧尼我知道知道了一部影片《西部往事》,由《西部往事》我知道知道了知道了意大利西部片,我知道了《荒野
大镖客》(《A Fistful of Dollars 》)、《黄昏双镖客》(《For Some Dollars More 》)、《黄昏三镖客》(《Buono, il brutto, il cattivo, Il 》)。多年前西部片给偶留下的是一片荒凉的原野、策马疾驰的牛仔、嗷嗷嚎叫着追赶驿马车的印第安人、一言不合拔枪相向的快枪手,佩戴着警徽追赶匪帮的骑警……但这些都只是些支离破碎的影象,总感觉看了不少的西部片,可回头仔细想想,真正有较完整印象的似乎只是极有限的几部,什么《游侠传奇》啦,《荒野奇侠》啦,还有一部立体电影《枪手哈特》……主题无外乎复仇、夺宝。重新认识西部片还是04年暑期看了《西部往事》以后,不知为什么偶一下子迷上了西部片,所以收了当时出的几乎所有西部片,什么《墓碑镇》、《日落黄沙》、《黄昏三镖客》, 也就此不可救药的喜欢上了西部片。
今年暑期随着《虎豹小霸王》《搜索者》这样的经典西部片的出现,又钩起了偶对西部片的怀念,所以前几天偶把《黄昏三镖客》找出来,又看了一遍,近3个小时的片子(其实就是3个小时的片子,因
为正片时间为2小时59分),仍然是那样的吸引人,丝毫没有感觉到时间的流逝。
很早以前一直以为西部片都是美国影片,后来才知道欧洲人也拍过不少的西部片,其中著名的就有意大利西部片,很多意大利导演拍过西部片,这些片子一般只在欧洲放映,美国观众是无缘一见的,应该讲是意大利人塞尔吉奥·李欧尼的西部片让美国观众见识了与美国本土西部片风格迥异的意大利西部片。
塞尔吉奥·李欧尼1964年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西部片《A Fistful of Dollars 》,又于1965年拍了《For Some Dollars More 》,1966年拍了《Buono, il brutto, il cattivo, Il 》,因为这三部片子都是由正在崛起的美国影星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主演,因伊斯特伍德在片中所扮演的角色都没有明确的姓名,所以有人把这三部情节上并无什么关联的片子合称《镖客三部曲》,从个人的角度偶最喜欢《黄昏三镖客》,这个片子也被译做《黄金三镖客》,抑或是《善、恶、丑》,偶觉得这两个译名比之《黄昏三镖客》要贴切些。
在《黄昏三镖客》中你看不到约翰.斯图格斯《七侠荡寇志》那样紧张激烈的情节,你也看不到山姆.毕金柏《日落黄沙》中的暴力,在《黄昏三镖客》中你看到的是节奏平缓的叙事,但在和缓的节奏下却能让你感受到十足的戏剧张力。在《黄昏三镖客》里你看不到大段的枪战场面,往往是枪拔出后就生死立判,顶多也就一分钟的事,但为了这一分钟,塞尔吉奥·李欧尼会用十分钟甚至更多的时间去铺垫。这点有些像我所喜欢的古龙小说中的决斗场面,在古龙小说中你很少会看到一招一势决斗场面的描写,古龙会极尽描写铺陈之能事去写决斗前的气氛,渲染一种肃杀之气,让你感到寒彻骨髓,这时决斗双方骤然出手,然后结果已经有了。正是气氛的渲染,使得平缓的叙事中充满了张力。比如像最后金发小子、图克和天使眼的决斗,四周布满墓碑的墓地中央的圆形空地上,三人呈三角形而立,互相交织的眼神,有些僵硬准备拔枪的手,这一切都让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再如,图克带三兄弟在旅店里向金发小子寻仇,三兄弟蹑足潜踪走在木结构的走廊里,屋子里是毫不知情的金发小子在拆枪擦枪,旅店外的马路上是行进的南方联军的队伍,发出辚辚的车马声,突然军队停止了行军,嘈杂的声音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一片静寂,走廊上三兄弟一下子在金发小子屋门外停住了脚步,只有靴子上的马刺发出细微的铮铮声,屋里金发小子似乎觉察到了什么,一脸凝重,正在组枪的手停在了半空。似乎一切都静止了。军队又开始行进,一切又动起来,三兄弟中的一个的手慢慢伸向门把手,屋里的金发小子的枪已经装好了,似乎意识到危险的迫近,也加快了速度,正迅速的装着子弹。突然门被打开,三兄弟冲了进来,金发小子连续射击,三兄弟倒地。这样的细节在片中比比皆是。这就在平缓的叙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所以三个钟头的片子绝对不会让人觉的闷。
塞尔吉奥·李欧尼营造气氛的方法也是极富个性特点的,那就是运用剪辑、面部特写、音乐。剪辑如上文提到的图克带三兄弟寻仇金发小子,走廊上的三兄弟,屋里的金发小子,旅店外行进的南方联军交替出现,很好渲染了一种紧张气氛。面部特写更是塞尔吉奥·李欧尼最常用的手段,面部大特写尤其是对眼部的特写充分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这在《西部往事》里有极为突出的表现,亨利·方达饰演的弗兰克在整部片子里没有多少台词,基本上完全通过眼神表现人物性格。至于音乐更是塞尔吉奥·李欧尼片子中值得大书特书的部分。埃尼奥·莫瑞康尼与塞尔吉奥·李欧尼简直是天做之合,埃尼奥·莫瑞康尼的配乐与塞尔吉奥·李欧尼的电影配合的天衣无缝,为电影增色不少,不用说《美国往事》的配乐如何经典,也不用说《西部往事》的配乐如何出色,单是《黄昏三镖客》的配乐就足以让人叹服,莫瑞康尼把吉他声、口琴声、山狼的嚎叫声糅合在一起创造出了本片的主题音乐,很好的表现了西部荒凉、孤独的独特风情,简直是在用音乐塑造西部影象。
《黄昏三镖客》除了上述特点外,还有一点不同于其他两部镖客片子,那就是把背景放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并且用了不少笔墨去表现这种历史背景,这都使这部片子具有了历史的厚重感,看来李欧尼
是想把这片子拍成一部史诗片而不是一部简单的西部片。片中的战争场面并不很多,但其表现不可谓之不宏大,尤其是炸桥那一段双方的冲锋,金发小子和图克炸桥即使是在今天的电影里也算是不小的场面了。李欧尼也在表现战争的同时对战争进行反思,比如北军上尉不满上面夺桥守桥的命令,希望桥被炸掉以减少人员的伤亡;金发小子将外套披在受伤将死的士兵身上,将自己的雪茄送到他的嘴上,看着他安详的告别尘世,金发小子的眼里充满了悲天悯人的神情。这些恐怕都是李欧尼对战争的看法在片中的折射吧。
另外,《黄昏三镖客》对人物的塑造也是相当的成功的,影片的前30分钟是关于图克、天使眼、金发小子的三个片段,是对人物性格的初步表现,仅这三个片段就把人物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 图克:三个追杀图克的枪手冲进酒馆,只听酒馆内一阵枪响,然后体形魁梧一手拿酒肉一手持枪的图克破窗而出,飞身上马疾驰而去,一个受伤的枪手摇摇晃晃的推开酒观的门吃力的举枪向图克的背影射击,酒馆门里横卧着另两个枪手的尸体。这个片段一下子把图克勇猛难缠而又卤莽的性格表现出来了。 天使眼:并不因为史蒂芬拿出一千块钱而放弃杀他,因为天使眼已经收了贝克的钱,杀了史蒂芬还不忘拿走桌上的一千块钱,到了贝克那又杀了贝克,理由是史蒂芬给了自己一千块钱,而真实的理由是天使眼从史蒂芬那里得知了一笔客观金币的消息,史蒂芬和贝克都是知情人,而他们所知道的天使眼已经全部掌握了,自然不能让他们在活着为别人提供消息,所以他们都得死,天使眼的阴险、狡猾、贪婪、冷酷的个性就鲜明的表现出来了。 金发小子:关键时刻不紧不慢的射断图克颈上的绞索,不差分毫,然后数枪射掉警察的帽子而又不伤及其性命,以及后来两枪打断绞索解救图克,和图克的争执及分道扬镳,刻画出了一个幽默、沉着、枪法精准、盗亦有道的牛仔形象。
经典是值得一次次的重温的,并且每次重温都可以获得些许新的感受,可惜的是如今让我有重看欲望的片子少之又少,似乎只有一些老片子有这样的魅力,难道是自己老了,只能活在对年轻的记忆里?可悲啊…… 作者: Sparklehorse 时间: 2006-8-14 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