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19 12
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冈本吉起:因为5510日元,改变了人类的历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BP7O-Wb_bg

“波动拳!大家好,我是让日本充满活力的油管博主,冈本式。今天呢,我想聊聊我进入游戏行业后,第一家就职的公司,科乐美。

那时候,公司好像叫科乐美工业株式会社。就是现在的科乐美,那家有名的公司。

当时,我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混了进去,但为什么后来辞职了呢?又为什么去了卡普空呢?

这次不讲去卡普空的事,但我想稍微聊一下关于离职的原因,希望大家能听到最后。

我毕业于专门学校,所以就职的时候是20岁。

在那之前,我也以实习生或兼职的形式在科乐美工作过,但正式入职的话,应该是20岁那年的4月1日。

为什么要辞职呢?我想讲讲这个。先说结论,因为我对工资不满意。

虽然我只工作了一年半, 却说出了这么大胆的话。

你们肯定觉得,你也没工作多久,有什么资格说这种话。我自己也明白。我想先说说我刚就职那会儿的社会情况,以及当时普遍的工资水平。

我的同学们就职的公司,工资大概是8万日元、9万日元,10万日元都很少见,就是那样的时代。现在想想,觉得真便宜啊。但当时,那样的工资其实还算可以。

我毕业于大阪的一所设计专门学校,所以并没有什么能获得高薪优待的职业, 设计类的嘛,基本没有加班费,很多都是类似学徒工的地方,所以8万日元是常态,我的同学们也基本都去了那些地方。

在这种情况下,我就职的公司是科乐美工业株式会社。

当时,公司还没有上市。现在科乐美是东证一部的上市公司,非常有名,但当时,开发部门在大阪府丰中市的庄内,梅田的第四大楼只有一层楼是总公司,就是那种中等规模的游戏公司。 这是我当时的印象。如果和实际情况不符,请见谅,这只是我的印象。

那家科乐美工业株式会社,起薪是13万日元。很高吧?已经高出5万日元了。而且,还有全勤奖,5000日元。所以是13万5000日元。顺便说一下,我从入职到辞职的一年半时间里,从来没有拿到过全额全勤奖,因为我经常迟到。然后,还有加班费。全额的。这样看来,应该没什么不满吧?确实没有。我真的完全没有不满(对薪水)。

实际上。最终,我还是因为这个(薪水)不满意而辞职了,我想说明一下事情的经过,请大家慢慢听我说。 人是很贪婪的,会逐渐习惯各种东西。我偶尔会加班。现在有劳动基准法之类的东西,不知道当时公司有没有遵守,说实话,不好意思,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请大家原谅,已经过了诉讼时效了。

我经常住在公司。大概两周左右都是住在公司。两周回去一次洗衣服。 你们可能会觉得,那是因为你家远,没电车了吧?但其实,我家和我工作的开发大楼离得非常近, 走路大概3到5分钟。当然,是同一个车站。车站附近有大楼,车站附近有我家。我家离车站更近一点。在这么好的条件下,我为什么会不满意呢?因为有加班费,所以工资很高,

当然,实际到手也有20多万日元。加班时间也基本都能得到上司的批准。所以说,我并没有什么不满的地方。公司还会发奖金,发奖金的时候,不好意思,我要说出具体的名字了,H先生,和我一个组的组长,H先生的奖金是多少个月呢? 讨论过这个问题,大家都说,他嘛,肯定特殊对待。因为他是天才程序员。

大家一直在说,我们是多少呢?我的奖金倍率,比那位H前辈还要高。我在想这什么情况?我真可以拿这么多吗?(奖金的倍率差不多给人这种感觉)我拿到的就是那样的倍率。所以,我没法和别人说,我的倍率有点高。我拿到的就是那种不好意思说出口的程度(太高了,不敢说的意思)。

这说明公司对我的期望很高,而且,我的业绩也确实很好,我负责的企划销量很好。在这种情况下,你们肯定会问,你还有什么不满的?

为了做一个决定,各种各样的条件叠加在一起,最终得出一个答案。为什么某某要辞职呢?其实也没什么大事,但有很多原因。也就是说,不是只有一个原因。是很多小事积累在一起的结果。今天想请大家听我说说这些。第一点,我感受到了和前辈们的差距。待遇上的。

前辈们工作一年后,会拿到一项技术津贴,1万日元。 你们可能会觉得,才1万日元啊。我入职的时候是13万日元。13万变成14万,然后还有5000日元的升职加薪。工作一年后,13万变成14万5000日元,再加上5000日元的全勤奖,就是15万日元,然后再加上加班费。是这样吧?明白了吗?那项津贴被取消了。

前辈们的那1万日元被算入了基本工资。我们这届,那1万日元就直接消失了。13万日元的工资,第二年只涨了5510日元。我本来以为工作一年后会变成14万5000日元。 结果那1万日元不翼而飞。而且公司也没有任何解释。 没有解释,却和早一年入职的前辈差了1万日元,这让我非常不满意。

为什么会消失呢?公司应该给我们一个解释,如果要取消,也应该先提高基本工资。我想这么说。但这不是我能决定的,只能接受,因为这是公司的规定。也就是说,仅仅因为晚生了一年,年收入就至少差了12万日元。而且这也会体现在奖金倍率上,会一直拉开差距, 一辈子都无法弥补。

那么,能弥补这个差距吗?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觉得问题大了。我的升职加薪金额是5510日元,我刚才说过了。谁定的啊,这10日元?这是什么意思?我刚才说了,我的奖金倍率是最高的。比那位H先生,我尊敬的天才程序员,还要高。也就是说,我获得了非常高的评价,是那种不好意思说出口的程度,连我自己都觉得,这话说出来不太好吧。我拿到了很多。

但我的工资只涨了5510日元。还有,这10日元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的收入不如前辈?我当时是这么想的。

5510日元这个数字已经让我很不爽了,还带个10日元的零头,更让我不爽。各种不满都积攒起来了。5000日元也好,6000日元也好,都可以啊。但我还是只涨了5510日元,当然,这是无法改变的。

那么,我对这5510日元这个金额非常不满吗?其实也就是一点点不满,我希望可以再多涨一点。但是,让我更不爽的事情后面还有。

我发现了一件事,这件事让我很痛苦。那就是同期的所有人,升职加薪金额都是5510日元。我的同期入职的人有很多,大概有40人左右吧。

因为都是40年前的事了,记忆可能有些模糊,但大概有40人一起参加培训,然后就职。有高中毕业、大专毕业、大学毕业。工资是不一样的。我被算作了短大毕业, 因为我是专门学校毕业。专门学校毕业和短大毕业的人,工资都涨了5510日元。

不管是编程专门学校毕业的,还是设计专门学校毕业的,还是其他短大毕业的,全部一样,都是5510日元。我的奖金倍率可能更高,但我觉得我是那年业绩最好的新人。

如果把这比作高中毕业的新人选手在职业棒球联赛拿了新人王,大家应该就能理解了。有选秀第一名进入球队,但表现平平的,有选秀第二名进入自己球队的,有选秀第三名,但没能进入一队名单的,在各种各样的人中,所有人都涨了5510日元。

我们虽然是第一年,但我也是职业选手,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那个年代是年功序列制快要结束,实力主义开始流行的时候。对此我真的非常震惊。

前辈和我们拉开了差距,1万日元,已经拉开了差距。如果把这算入基本工资,按百分比计算,第二年差距会更大。我和同期涨的工资一样。而且这种不公还会继续。

我晚一年入职的后辈,起薪都比我高。让人难以接受。我是个工资比后辈还低的前辈。真是黑透了。

你既然要涨工资,就应该在5510日元的基础上再加一些,而不是取消技术津贴之类的东西。那一年,什么都没了。 但是,我觉得我那一年是幸运年。我制作的《战场的狼》和《魔界村》,还担任《生化危机》制作人的藤原得郎。

还有制作《宇宙巡航机》的町口浩康,都是同期。 游戏行业里,总有一些会留下名字的人。 我也算一个吧,不好意思,有点自大了。 总会有那么一些年份, 有幸运年,也有倒霉年。 我觉得我那年是幸运年。 即使是幸运年,即被前辈甩开,又被后辈追赶。那样的年代真是让我非常震惊。

其中最让我震惊的是, 5510日元是统一的,一样的。 这才是最让我崩溃的。 这样的话, 即使继续待在这家公司, 因为是年功序列制, 像我这样, 考勤不好,但业绩好的人, 大概也不会升职。

即使不升职,资也能蹭蹭上涨大家会说,那家伙真厉害真是天才啊之类的事情也不会发生。奖金倍率虽然很高,但是基本工资很低,所以即使提高倍率,收入也不会涨太多。 当我明白了这些后,终于让我下定决心。

虽然只工作了一年半,决定还是辞职吧。 我去和科长说了我想辞职的事情。 当时我还没写辞职信,只是去商量了一下,我想辞职。 我每天都工作得很开心,也没有什么不满。住在公司两个星期也很正常。

因为我是在设计专门学校学习的, 经常熬夜画图。 我并不是抱着随便玩玩的心态来的, 也没有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 因为我是专业的, 所以我认为应该把自己的成果卖给公司, 公司买下我的成果, 然后给我钱, 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回馈系统, 应该根据业绩给予相应的回报。

我是这么想的。

但这种回报,是以奖金的形式,而不是工资的形式。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 特别是我这种从乡下出来,生活成本要比其他人更高。

当时科乐美工业株式会社有很多都是从家里来上班的人,像我这样从乡下出来租房子住的人还需要支付房租。

即使很困,也要打扫房间,如果要吃饭还要去买菜,从卫生纸到洗涤剂,什么都要自己买。

这些时间,我都会算作成本, 所以,如果不能尽快提高工资, 我会很辛苦。

在这种情况下, 所有人涨的工资却都一样的, 这让我无法接受。 也是因为这些原因, 我才和科长说明了情况。 科长说,你走了我会很困扰的, 能不能留下来?

他说这样的话, 大概只是客套话, 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真心这么想的, 我自己也觉得他可能希望我留下, 所以我才去和他商量, 我当时还没写辞职信, 因为我并不是想马上辞职, 而是想等我正在做的企划结束后再辞职, 我想完成那个企划后再辞职, 我把这些都告诉了科长。

因为我说我对工资不满意, 他问我,你要涨多少才能留下?

我当时觉得他很蠢, 但我还是提出了一个金额, 涨20万日元。 我知道前辈的工资, 知道有些人的基本工资是20万日元, 我想超过他们, 让我的工资变成33万5510日元。

我说了这些。 我也说了理由。 其实我并没有什么理由, 我只是想辞职, 不想被挽留。 科长说,这不可能。 我也从科长那里听到了, 这不可能的话。 他说,20万不可能, 但是可以给你涨10万, 你觉得怎么样?

当时我的同期还在拿着8万日元的工资, 我的起薪是13万日元, 加上5000日元, 还有5510日元的涨薪, 现在还要给我涨10万日元, 他是这么说的。 我当时都震惊了。 我当时就在想,干吗不早点给我多涨个5000日元或者1万日元呢?

有些人可能会辞职,那些王牌们,如果能让他们觉得公司稍微认可了他们,他们就能更加努力。 但是,如果所有人都是统一的5510日元,而且公司也不做任何解释,只是说,大家都涨工资了,这样大家就无法接受,也无法继续努力工作。

如果我说我不满意, 公司说,给你涨10万。 为什么能涨10万? 应该给我解释一下,为什么不能涨更多。 即使我无法接受,也应该给我一个解释。

虽然我不一定能接受,但我能理解,比如你告诉我,第一年不进行员工评价是公司的规定,公司会从第二年开始对员工进行考核评价,到时会给我很多奖金之类的。那我就能理解。

但是,公司没有给我任何解释,也没有这样的规定。也许是科长偷懒了,也许是人事部偷懒了,我不知道,但是我的工资确实是那个金额。其实我并不是对工资不满意 我并不是觉得到手的钱太少,只是对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感到非常不满。

对被后辈薪水比我更高感到不满。

对和前辈的差别对待感到不满。

我只是想知道,我是否有办法改变这些(规定)。

并没有。

按照那种方式,我只能每年都做出大卖的作品,一直拿奖金,除此之外,我没有其他办法。当我这么想的时候,我觉得我只能扣动最后的扳机了(最后一步),我鼓起勇气,我现在要扣动扳机了,我说了这些,公司马上就说,可以给你涨10万。

其实5000日元也好,1万日元也好,重要的是心意。

如果当时公司能给我涨2、3万日元, 我觉得我就能打出升龙拳了(做街霸?),科乐美的历史也会改变,当然卡普空的历史也会改变,游戏行业的历史也会改变。

追根溯源,就是因为那5510日元的统一涨薪,改变了游戏行业的历史。 甚至改变了人类的历史。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虽然我说的有点夸张,因为我去了卡普空,卡普空才变成了游戏开发公司,在那之前,卡普空并不是游戏开发公司,它只是个销售公司。就是因为我去了,卡普空才变成了开发公司。也是因为我去了,才有很多人被录用。否则的话会是另一个平行世界,因为是IF线,我也说不清楚会怎么样。

但是 因为有了那些,才有现在的卡普空。 即使我没去,卡普空也可能会变得更好,但是,正是因为我去了,产成了一系列的影响,时空就不可能和原来的世界完全一样。

所以,如果我一直留在科乐美,我也许会很幸福,科乐美也许会很幸福,但是,我辞职的理由就是那些。总之,如何评价员工,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之后,为什么是去的卡普空?那个就以后再说吧。

我在卡普空拿到的工资很高,但是,我仍然觉得,我对业绩的影响,和我得到的回报不成正比。

科乐美时代,卡普空时代,我努力做出了成绩,但是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我一直有这样的想法,我想把这些给员工,作为对大家的奖励,我觉得应该提高工资,这也能成为其他员工的梦想,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想法,也许是因为科乐美工业株式会社时代的5510日元,没有技术津贴,后辈的起薪更高,等等,一直在我心里。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人们为了什么而努力,每个人的目的都不一样,但是,有些东西是绝对不能缺少的,那就是水。水和空气。和这些同等重要的,就是金钱。所以,如果想让员工努力工作,或者说,如果员工努力工作,做出了很好的成绩,经营者们,请务必给那些有贡献的员工,提高工资。

我一直把那些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像创伤一样记在心里,尽可能地根据大家的贡献,提高工资,提高奖金。

现在我住在马来西亚,和大家一起经营着Okakichi这家公司,现在也在制作新的游戏,如果游戏大卖,我也会给大家分红。

我希望这样的公司能越来越多。大家不要放弃,努力付出,一定会有回报的 这样的社会一定会到来的。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今天就说到这里, 拜拜。



TOP

这是用的什么AI自动翻译?速度还挺快

看标题我还以为他说的是安田郎

安田郎去卡婊面试的时候,正好是冈本吉起当考官,安田郎一上来就整了一句“你不录用我可以,但请给我点钱,要不然我都回不去了,我连坐车的钱都没了”
结果冈本吉起说“能整出这种话的人是天才,我录用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5-4-1 20:22 发表
这是用的什么AI自动翻译?速度还挺快

看标题我还以为他说的是安田郎

安田郎去卡婊面试的时候,正好是冈本吉起当考官,安田郎一上来就整了一句“你不录用我可以,但请给我点钱,要不然我都回不去了,我连坐 ...
superbot

有些手动微调,全盘照搬会有点奇怪。

单纯从冈本的话来讲,他挺为员工着想。或许他认为对优秀的员工就要多给钱。

员工创造的价值,公司要给予肯定。

而且他好像挺喜欢说投资方面的事情的。

[ 本帖最后由 dabing 于 2025-4-1 21:17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是个妙人儿啊~~

TOP

因为5510日元提出辞职,但是后来科乐美给涨了10万日元,为什么又没有接受呢?加上这10万元日元不是比同辈们和大多数长辈们赚到更多的钱了吗?
为什么最终还是离开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制作游戏总会有创意枯竭的时候,但是因为日本人的终身制工作体制,工资一旦涨上去,就不可能下来了。所以企业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并且也为了不断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才有了视频里说的临时奖金收入占比大的问题。游戏公司中高层能接触到财务数据的人,都会有“自己给公司赚了这么多钱,回报却只有这么点的感觉”,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投资风险,公司因为要承担投资风险,所以回报才占了大头。当然了,konami在业界口碑不好也是实情,很多从这里出走的知名游戏开发者、音乐制作人都能佐证。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引用:
原帖由 @ydy135  于 2025-4-2 05:34 发表
因为5510日元提出辞职,但是后来科乐美给涨了10万日元,为什么又没有接受呢?加上这10万元日元不是比同辈们和大多数长辈们赚到更多的钱了吗?
为什么最终还是离开了?
不是公司主动给的钱。看穿了还是年功序列。

TOP

那会月薪10万,一个游戏就要6800,相当于月入4000游戏300,看来对日本人也够贵的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pikachu  于 2025-4-2 08:02 发表
那会月薪10万,一个游戏就要6800,相当于月入4000游戏300,看来对日本人也够贵的
打工族在日本是最惨的。随便开个小买卖,或者家里有房、有地,都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这就是日本少子化的根源,打工族对自己的人生境遇不满,进而不想产出下一代到世界上受罪。

TOP

80年代能拿10万日元啊,怪不得一个人上班可以养一家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abiao  于 2025-4-2 01:20 发表
80年代能拿10万日元啊,怪不得一个人上班可以养一家了。
显然十万不多

TOP

引用:
原帖由 ydy135 于 2025-4-2 05:34 发表
因为5510日元提出辞职,但是后来科乐美给涨了10万日元,为什么又没有接受呢?加上这10万元日元不是比同辈们和大多数长辈们赚到更多的钱了吗?
为什么最终还是离开了?
你没看明白,他不是为了钱去提出辞职,也不是为了钱离开,是因为他认为这个公司制度有问题,不确定性太多。
这次他知道薪金有差异了,去找了给涨10万,但是公司什么都没解释,那下次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呢,他还去找?每次发现有问题他都去找老板?要是有一次他不知道薪金有问题呢?这才是他考虑的主要原因,能看出来他是个有抱负的人,不想把自己的精力耗费在这种他认为的琐事上。

TOP

引用:
原帖由 爱猫咪的薛定谔 于 2025-4-2 09:2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显然十万不多
多的

当年游戏很贵是因为卡带成本真的高
光碟时代开始游戏占工资的比例就很低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25-4-2 01:39 发表
多的

当年游戏很贵是因为卡带成本真的高
光碟时代开始游戏占工资的比例就很低了
20世纪80年代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被称为“泡沫经济时代”。这一阶段的日本收入和物价水平呈现出以下特点:

---

1. 收入水平
- 人均年收入:  
  - 1980年约 200万日元(约合1万美元,按当时汇率),到1989年增长至约 400万日元(约合3万美元)。  
  - 白领阶层(如大企业员工)年薪可达 500万~800万日元,部分高管或金融从业者收入更高。
- 国际对比:  
  - 1987年日本人均GDP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 普通工薪族的收入足以支撑购房、购车和海外旅行。

---

2. 物价水平(代表性商品价格)
- 食品:  
  - 一碗拉面:300~500日元  
  - 1公斤大米:500~700日元  
  - 1升牛奶:200日元  
- 住房:  
  - 东京市区公寓(60㎡):3000万~5000万日元(泡沫后期价格飙升)。  
  - 租房月租金(市中心1DK公寓):8万~15万日元。  
- 消费品:  
  - 索尼Walkman随身听:2万~4万日元  
  - 丰田卡罗拉汽车:100万~150万日元  
- 服务:  
  - 出租车起步价:500~600日元  
  - 电影票:1200~1800日元  

---

3. 经济背景与泡沫特征
- 资产价格膨胀:  
  - 地价和股价疯狂上涨,东京银座地价在1989年达到 1亿日元/平方米的峰值。  
  - 日经指数从1980年的约6000点飙升至1989年的 38915点(历史最高)。  
- 消费狂热:  
  - 奢侈品(如LV包、劳力士手表)成为身份象征,海外购物潮兴起。  
  - 企业高额年终奖(如“年终奖1000万日元”的新闻常见)。  
- 物价稳定性:  
  - 日常消费品通胀率较低(约1~2%),但资产价格(房地产、股票)泡沫严重。  

---

4. 汇率与购买力
- 汇率波动:  
  - 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大幅升值,从1980年 1美元≈240日元升至1989年 1美元≈120日元。  
  - 日元升值提升了日本人的海外购买力,但也打击了出口行业。  
- 实际购买力:  
  - 普通家庭可负担家电、汽车等耐用消费品,但泡沫后期房价远超工薪阶层承受能力。  

---

5. 泡沫破裂后的影响
- 1991年泡沫破裂后,地价股价暴跌,日本进入“失去的二十年”,收入增长停滞,物价通缩,但80年代的高收入和繁荣景象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

总结  
80年代的日本是“高收入、相对低物价(日常消费)+ 天价资产”的组合,普通人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泡沫经济也为后续的长期衰退埋下伏笔。


工资10万显然是太低了

TOP

 19 12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