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otz 于 2020-4-7 13:0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我大概了解了一下 这东西应该是高射炮打蚊子 成本比较高。因为现在已经有很便宜的arm架构cpu,直接软件模拟效果就很好。特别是树莓派zero这种方案,几十块钱就能模拟ps之前的机种。 ...
一个是时序信号级别的模拟。模拟本身无操作系统介入。
另一个是操作系统API下的软件模拟。
钱,钱根本不重要,谈的是从模拟实现的粒度上的可持续性,今天这套东西如果1000块,3年后,可能也就500块甚至更低,但是这些FPGA实现,是可以不断继承的。另一个意义是,如果有人要脱离Mister去搞自己的单内核的硬件,也可以参考其中的代码,做出单主机功能的超低功耗的硬件实现方案,比如MD Mini,PCE Mini,现在都还是软件模拟器,供电要求依然高,开机时间依然相对较长(因为有操作系统层需要加载),但是如果用专用硬件实现(即所谓的硬解),那效率就可以高很多。以前这种硬解方案可能就部分公司内部实现,用在自己的产品中(比如一些第三方的SMS/GG和MD掌机),而有了Mist和Mister这样的项目,有心的爱好者甚至可以自己简化和实现了,把Mister的OS桥接层和OSD菜单系统彻底去掉,只保留自己需要的内核,做出自己的低功耗小体积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