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业评] 如果Switch早两年出,MH是不是就不会跨平台了?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ps4的对手战五渣+1


TOP

引用:
原帖由 取暖的刺猬 于 2017-9-26 21:5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ps4哪赔钱了,舍得赔钱的是ps3。
这次只是是把成本都用在刀刃上了
PS4一开始只想上4GBGDDR5,后来狠狠心上了8GB,这样成本就高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7-9-26 20:39 发表
15年已经有tx1了,存在技术上的可能性。
卖哥竟然在用魅族M9,喷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还不赶快换个三星

TOP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7-9-26 22:1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更早出的话wiiu的作品会更早转移
即使把15年年末至今的WiiU软件都转移都怕是不够看。

TOP

引用:
原帖由 kitano 于 2017-9-26 22:40 发表

即使把15年年末至今的WiiU软件都转移都怕是不够看。
wiiu在16年基本没有作品来看,15年推出NS,应该是14年年末起的作品都会转移,这阵容其实还不错,而且那时XO、PS3还比较热,更容易从第三方蹭到作品。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7-9-26 22:52 发表
wiiu在16年基本没有作品来看,15年推出NS,应该是14年年末起的作品都会转移,这阵容其实还不错,而且那时XO、PS3还比较热,更容易从第三方蹭到作品。
tx1就够了?分拆手柄,hd震动的设计和研发不需要时间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MegaDr 于 2017-9-26 23:0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tx1就够了?分拆手柄,hd震动的设计和研发不需要时间吗
你这不如说观念的形成需要时间,14年还不可能觉得wiiu死定了。
要是真觉得了,这些自然会早早准备起来,研发这些是需要时间但技术本身并不算有难度。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卖哥啥时候出来的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2楼有个屁道理,NS技术上可以提前两年实现的,只是老任当时不可能准备现在的第一年软件阵容,不过也不会差到宝石的地步,15年发售NS的话,至少能拿出Splatoon和马里奥制造,不过当时的spla还没有现在的IP号召力就是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萧山夜雨  于 2017-9-26 22:21 发表
PS4一开始只想上4GBGDDR5,后来狠狠心上了8GB,这样成本就高了
成本高不代表赔钱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萧山夜雨  于 2017-9-26 22:21 发表
PS4一开始只想上4GBGDDR5,后来狠狠心上了8GB,这样成本就高了
不是狠心的问题,是三星没有量产512mb的颗粒
但是360卖的不错ms把x1拖了大半年,给了sony硬件上的喘息之机,正好能用上量产的512mb颗粒,于是补上这块短板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我觉得不太可能,不要觉得做个主机那么容易,更何况主机+掌机。其他不谈,其实就一句话,没有如果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萧山夜雨  于 2017-9-26 21:47 发表
PS4能大卖3个原因
对手都是战五渣
自己舍得再多赔点钱
PS3时代攒下的能量
PS4能大卖唯一的原因就是对手战五渣,WiiU第二年就颓了,X1更是昏招迭出,微软不知道怎么想的,连老任都看出体感卖点不行了,微软还要强推Kinect(估计是开发费太高了2333)

至于你说的第二点,本世代三家没有一个是赔钱卖主机的,PS4每一台都赚钱是姨夫说的,第三点,PS3才是靠的PS2攒下的能量,而且被360抢去了半壁江山(结果X1又还回去了2333)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游戏整容不用太担心,任天堂会提前准备。。
主要是售价,当时肯定做不到现在这价位。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