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19 12
发新话题
打印

[新闻] 【转】骂《王者荣耀》带坏孩子的人,不是热衷于当别人的爹,就是没当好真正的爹

2017-07-06 阑夕 虎嗅网

http://mp.weixin.qq.com/s/G9PlG1En4vnj-DXQztBZkg

就像厨师的天职就是把菜肴做得好吃,游戏公司的天职,也是让游戏尽可能好玩。

而正在经历责难的手机游戏《王者荣耀》,它所犯下的唯一「错误」——如果这种所谓「错误」真的存在的话——那就是它过于好玩,以致于蜂拥而至的用户数量多得超乎想像。

假设我们身处一个《王者荣耀》竞争失利的平行宇宙——非常不幸的,它不再如此风光,仅能位居手游市场的末流水准——即使《王者荣耀》的游戏内容及其玩法完全不变,它也必然不会受到任何言辞锋利的批判。

这就暴露出一个诡谲而滑稽的逻辑矛盾:判断一件事物的标准,并非取决于这件事物的本质,而是受到发展结果的不确定性影响,处于某种薛定谔式的量子状态。

这当然不符合常识。

如果闯红灯是违法行为,那么一个人闯红灯,和一万个人闯红灯,都不会改变行为的性质。

与此同时,要求游戏公司克制产品的市场攻占,无异于是在强加倒退指令,和发展生产力的原则背道而驰。

这也正是粗犷且原始的思维产物:游戏——乃至一切娱乐手段——都是应当扼杀或是打/压的,老百姓既然有空,为什么不去把时间投入到「真正」具有生产力的工作上呢?

将复杂的社会生态简化为低幼级别的算术题,毫无疑问属于巨婴的专长。

一个人用了一个小时玩游戏,也就意味着国家损失了一个小时的生产力,如果数以千万的人都把时间浪费在不事生产上,合计起来的损失就大得惊人。

所以这些人就都背负有道德污点,而为这些人提供娱乐设施的企业,则也带有原罪,甚至把玩游戏这件事情替换成唱KTV、下象棋、放风筝,都是成立的。

姑且不论这种指责是否与自然人拥有的自由权利发生冲突,它的推理方式本身就是一种违背科学观念的落后产物。

十八世纪的美国受到清教徒思想的影响,也曾将娱乐行为视作消耗生产力的罪责之一,纽约的小业主们一度向市政府求助,呼吁权力管管那些在休息日去观赏体育比赛、喝酒闲聊而没有磨练技艺的工人。

直到工业化的社会基础逐渐瓦解,人力资源的结构开始变得宽松起来,无论是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提出的「闲暇社会」概念,还是德国传播学专家诺利·纽曼构建的「自我肯定」学说,都从不同角度论证了娱乐的价值。

被摒弃的,则是具有道德制高点的「劳动至上」理论。事实证明,正是那些劳动之外的娱乐产业进入发展阶段,才让全球经济迎来持续增长,工作和娱乐之间的界限也日益模糊。当娱乐消费产生的时候,可能就直接促进了另一端的娱乐生产。

这也是现代经济对于「享乐主义」的最好正名,它不再通过权威去对大众行为进行有意义或是无意义的判断,而是依据市场展开选择,只要供应本身能够满足需求——以及基于合法程序——那么这项行为就是有意义的。

故而一个健康而多元的社会,很难支持「玩物丧志」的指控,因为玩乐既是自然权利,也是经济拼图的组成部分,只是扮演他人家长的热情欲望和入戏表现,每隔几年都会如期上演,致使审美疲劳频生。

曾几何时,「四室一厅」还是张牙舞爪的洪水猛兽,而今它们已经经过产业升级,成为了商业地产里温润平和的桌球吧、电影院、娱乐馆等。

十五年前,北京蓝极速网吧的一场大火,烧出了国务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建设的若干意见,到了今天,中国的网民规模已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

如在昨日,《魔兽世界》是否毁了一代人的争论还在各执一词,而在去年,暴雪推出的《魔兽》电影,却在中国取得了全球最为出色的票房成绩。

当然,也有本色不改的电击治疗网瘾机构和那个著名的杨姓医生,这个处在时间夹缝里停滞不前的事业,倒是可以和间歇性的管制主张遥相辉映,主动充当公众的管理层。

中国的游戏行业,面临着和文化创作极为相似的考验,也就是如何分辨它的受众,以及在缺乏分级的情况下防微杜渐。

任何一家游戏公司都没有权力和能力挑选用户,也从未有过监护权的交接,即使它们需要承担一定程度的道德责任,其分量也远远低于真正起到监护作用的角色。

《王者荣耀》这款游戏没有任何特殊性——它没有在游戏设计里故意取悦和诱导儿童用户。相反,「小学生」玩家反而是游戏生态里令人深恶痛绝的群体——腾讯的无辜在于,碍于国情和形势,它需要越俎代庖的去担起部分家庭职责。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未成年人能否接触电子游戏的议题并非是由法律界定的,这个尺寸放在家长层面,就像营业性的网吧不被允许接纳未成年人,但是如果父母愿意让孩子在自己家里玩电脑,这就不存在任何违法问题。

也就是说,游戏公司并不适合成为第一层把关者,因为它无法代表父母意志——事实上也不能排除就是有父母允许孩子玩《王者荣耀》或是其他游戏——所以它们只能建立获得信号之后的阻断机制,即:协助防止未成年人越过监护权。

腾讯在今年年初做过一轮努力,似乎可被看作是风险预警的提前应激。

由腾讯高级副总裁马晓轶挂帅,为腾讯的全系游戏接入名为「成长守护平台」的产品,提供为未成年人的游戏账号绑定家长权限的功能,家长可以制定登录游戏的时段、时长、消费额度以及一键禁止等多项规则,杜绝瞒天过海的失控现象。

这其实就相当符合腾讯的平台身份,它并不做出任何带有判断意味的裁决——比如指定某类用户禁止接入游戏——而是把权利具体化的交还给有权做出这种裁决的人。

不过,理想的从容总是会被显示的紧迫打乱节奏,面对杀伤性显著的媒体轰炸,腾讯额外替《王者荣耀》单独作出了进一步的处理,其健康系统规定未成年用户只能享受特定的游戏时间,超出时限则会被强制下线。

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这也是首次有游戏公司执行针对未成年人的健康系统——直接祭出了「踢人」的驱赶政策——但是纵使腾讯自证清白到了这般地步,实际效果的体现仍然不止是它能够单独决定的。

比如就有段子宣称,腾讯即将发现《王者荣耀》里的老年人比例骤升,因为爷爷奶奶们的身份证都会被拿去注册帐号用以规避年龄惩罚。

这倒不是一个纯粹的笑话,因为身份证信息的交易在互联网市场上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甚至只要善用搜索引擎,都能够找到大量的外泄证件号码,可以非常轻易地伪造身份,就算游戏公司用力十足,只要这些「作弊」手段门槛够低,根本问题就无从解决。

总不至于以后所有登录《王者荣耀》的用户,都要经过手持身份证拍照识别的程序吧?

真正需要有所作为的,还是在监护端,家长没有主动意识,亦不能指望他人代为管教孩子。

腾讯曾经公布「成长守护平台」上线近半年以来的绑定数据,累计有70万个未成年人的游戏账户,被父母实现「监控」。70万量级的绝对值看似不少,但是相较腾讯的游戏用户基数而言,还是少之又少。

这也意味着不予作为的消极家长占据着「沉默的大多数」,他们或许会附和新闻里的批判语言,痛恨游戏公司破坏自家孩子的学习成绩,但是在行之有效的监护工具之后,他们也没有主动尝试使用,仍然沉浸在受害者的道德快感中。

这才是为人父母真正令人感到悲哀和沮丧的地方,他们擅长归罪于一切外部内容——游戏、早恋、交友、攀比、欺凌等等这些「带坏」孩子的因素——却从来吝于投身尽到自己的教育责任,永远都是社会没有提供安全的温室环境,导致孩子受到诱惑。

在成年人的世界,规则原本不是这样的,如果你有能力完成一项工作却没有尽力,你的岗位会变得岌岌可危。但是你明明有能力去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游戏却没有这么去做,竟然反而有着余力把责任推卸给商业市场,同时不会有任何人来撤销你的父母身份。

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总的来说,围绕《王者荣耀》的喧嚣,脱颖而出的是两种面孔:一种是热衷于替人当爹的面孔,他们夹带私货,试图借用道德武器建立高过个人自由的武断秩序;另一种是没有把爹当好的面孔,他们是教育竞争里的失败者,寄希望于转嫁危机,响应前者的动员用以掩饰自己的不称职。

或许还要加上游戏公司这个不怎么愿意当爹、却在很多时候被强行赋予爹的责任的这一方,本来只是想做一款游戏而已,时而需要替代老师传授历史知识,时而需要事无巨细的规定玩家作息,简直哭笑不得。

我还是喜欢荷兰学者约翰·赫伊津哈在《游戏的人》一书中对于游戏的定义:

「游戏是一种志愿的活动或消遣, 在特定的时空里进行, 遵循自愿接受但绝对具有约束力的规则, 游戏自有其目的, 伴有紧张、欢乐的情感, 游戏的人具有明确不同于平常生活的自我意识。如果用这样一个定义, 游戏这个概念似乎能够包容动物、儿童和成人中一切所谓的游戏:力量与技能的较量、创新性游戏、猜谜游戏、舞蹈游戏、各种展览和表演都可以囊括进去。我们可以断言,游戏这个范畴是生活里最重要的范畴。」

少些激动,天不会塌。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没有利益相关 谁tm会写这么长的文论这个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Xperia Z3
论坛腾讯员工那么多,普通玩家就别瞎参与了,他们自己洗得过来。

换成其他游戏被郭嘉怼了还有参与一下的价值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虽然我支持王者荣耀,但是做个好爹哪那么容易?自己爹妈那一代的玩意早就过时了,全靠自己摸索,是不是有效还要长期观察,谁敢说自己做的就对?

再说当不当好爹和骂不骂王者荣耀我觉得压根没关系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hugang 激骚 +1 我很赞同 2017-7-6 16:59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就算再怎么讨厌腾讯,这种事也不可能站到如此手段的政府一边。

TOP

你们误会了,阑夕不是腾讯员工,只是专业的媒体软文作者
当然写这么个东西我觉得也没问题,你就是再痛恨腾讯也要警惕光腚总局趁这波节奏在实名制上继续扩权,这比农药一个游戏可怕的多

TOP

毒品的最大职责是让人上瘾 HIGH起来 这么说来 毒品是不是也没毛病啊 这个角度洗游戏 别人换词填空不就GG?

TOP

“正在经历责难的手机游戏《王者荣耀》,它所犯下的唯一「错误」——如果这种所谓「错误」真的存在的话——那就是它过于好玩,以致于蜂拥而至的用户数量多得超乎想像。”

《王者荣耀》能有那么多用户,原因是它过于好玩?

TOP

引用:
原帖由 hugang 于 2017-7-6 17:09 发表
“正在经历责难的手机游戏《王者荣耀》,它所犯下的唯一「错误」——如果这种所谓「错误」真的存在的话——那就是它过于好玩,以致于蜂拥而至的用户数量多得超乎想像。”

《王者荣耀》能有那么多用户,原因是它过 ...
语重心长说一句,不要为了自己一点点幼稚的优越感,看不清事件大格局。

TOP

看到第一句就喷了

玩的人多有时候不是因为好玩,毕竟这玩意大部分是免费玩家,而少部分付费玩家————付了大量的费用。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hugang  于 2017-7-5 21:09 发表
“正在经历责难的手机游戏《王者荣耀》,它所犯下的唯一「错误」——如果这种所谓「错误」真的存在的话——那就是它过于好玩,以致于蜂拥而至的用户数量多得超乎想像。”

《王者荣耀》能有那么多用户,原因是它过于好玩?
从个人角度看,低配版LOL,在手游里面算挺好玩的,我以前都不玩手游不充值不氪金,这个游戏都氪成VIP6直奔VIP7了(最高VIP8)

从用户群角度讲,这游戏受众非常多,虽然也有不想玩被拉进来的,但是过不了几天就弃坑的比比皆是,但是光看常上线的用户群我已经很吃惊了(微信上可以看到好友玩家),从来没发现哪个游戏的常驻用户群能普及到如此地步,历史上恐怕也就山寨俄罗斯掌机能超过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hugang 于 2017-7-6 17:09 发表
“正在经历责难的手机游戏《王者荣耀》,它所犯下的唯一「错误」——如果这种所谓「错误」真的存在的话——那就是它过于好玩,以致于蜂拥而至的用户数量多得超乎想像。”

《王者荣耀》能有那么多用户,原因是它过 ...
不是过于好玩吗?
这游戏的受众是前所未有的大小通吃,我公司上到40多的领导,下到刚毕业的小女且女且都在开黑,这难道不是好玩?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这是社交游戏 玩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同事间有话题
好玩就算了吧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NOTE
跟你们这些逮住任何机会都要刷优越感卖弄见识的人真的没法谈正事。
这个“过于好玩”是针对连LU都算不上的手机用户来说的,这难道很难通过中文阅读理解看出来?装逼可以,不要误正事。谈时事新闻谈得好好的杀出来两个看不懂文章面向受众使劲挑字眼的大哥……

TOP

玩手机游戏连LU都算不上?醒醒吧大哥,这都什么年代了,玩个游戏还要分高低贵贱

TOP

 19 12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