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16 12
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聊聊近期玩的几款PCVR游戏

长文预警。

现在中文网络世界流行的观点基本上是:我从来就没看好这轮VR,你看果然乙烷了吧。E3公布了不少PSVR游戏,但是在本坛似乎没有引起任何波澜。作为早期VR的尝鲜者和支持者,看到Oculus优势很大不停作死,SteamVR上群魔乱舞,PSVR半死不活,心中也只能叹息。

确实,VR虽然已经脱离了“内容荒”的阶段,但整体上讨论环境的冷淡,还是让寻找优秀的游戏推荐变得非常困难,这篇文章就权当做一个推荐吧。

虽然我估计也没啥意义。

===========================================================================================


Wilson’s Heart
塞满了经典老梗的黑白怪兽电影

Oculus独占:¥39.99;英文。

故事发生在1940年代的一所医院之中。玩家扮演Robert Wilson——一名63岁的老人,刚刚经历了一场心脏移植手术。正当他从昏睡中苏醒后,发现自己所在的病房的外墙被打出了一个大洞。外面电闪雷鸣、风雨大作,院内一片空旷,寂静无声。玩家操纵的Wilson于是踏上了寻找其他幸存者,以及在医院内发生的事故的真相的路程。

剥去Wilson‘s Heart的VR的皮囊,其内核实际上是一款非常传统的“点击类冒险游戏”(Point-and-click adventure)。游戏充分运用了Oculus Touch来模拟玩家的手部动作,玩家可以捡起场景中的各种东西进行查看、互动,寻找解密的线索与道具,不断前往下一个场景。因为Wilson的心脏被疯狂科学家院长换成了机械装置,Wilson可以使用一些特殊能力:例如收纳道具、点亮灯光、把心脏投掷出去攻击等。

游戏的流程极度单线性、所有的谜题也只有唯一解:只有可用于解密的道具可以被收纳,在需要用到它的时候系统也会自动提示该拿出哪个道具。超能力使用也没有任何策略要素——只有在你需要使用超能力的时候,你才可以取出自己的机械心脏,且心脏已经被调到当前谜题\战斗所必须使用的那种能力。战斗也不过是一种需要及时反应的“谜题”,只需要重复3-4次正确的动作,即可通过。

Wilson’s Heart与其说是一款游戏,不如说是一部6个半小时的互动电影。游戏的画面很好的还原了黑白电影的质感与阴森诡异的医院气氛。人物的画风有点类似Bioshock Infinite的那种卡通与写实结合的风格。游戏并没有依赖惊吓要素(Jump scare),而更多的通过恐怖氛围给玩家心理上的压力。各种老派怪兽电影中耳熟能详的怪物也悉数出场:杀人玩具熊、吸血鬼、狼人、骷髅士兵、鱼人、科学怪人、etc,很好的表现了一个群魔乱舞的世界。故事也比较合理的解释了这种关公战秦琼故事的起因,叙事节奏有些拖沓,不过基本合理,各种伏线也回收完善。还在演职人员表后提供了彩蛋,为续作留下伏笔。在叙事上,主要的缺点是角色的配音与动作有点生硬,在一些场景中还是略显尴尬。(特别是游戏里面的几场“战斗”)

总体来说,尽管有种矮子里面拔高个的意思,不过Wilson’s Heart无愧为当前VR叙事水准的标杆。只不过考虑到游戏完全没有重复游玩的价值,40刀的售价还是略显偏高了。(尽管从美国电影票价的角度而言,这个售价其实也还算合理)总体而言还是推荐的

多聊两句:不得不说,点击AVG这一古老得有些陈腐的类型,其实很适合VR环境。一方面,它很容易和VR的第一人称、瞬移、场景物品互动相结合,并不会显得突兀;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慢节奏的游戏类型,VR环境下的点击AVG游戏也比较容易避免眩晕等不适感的出现。同时,点击类AVG拥有被严格控制的流程、谜题、行动顺序乃至于视角,也是一种非常适合“叙事”的游戏类型。市场上同类型的VR游戏还有Dead Secret、I Expected You to Die、Obduction等。LZ期待有更多同类型的有优秀故事的VR作品。

===========================================================================================

Star Trek: Bridge Crew
模拟星际迷航的舰桥体验的合作游戏

三平台。Oculus & PSVR:$49.99;Steam:208元。英文。

Ubi算是对VR游戏相当积极的大厂了,旗下作品都是全平台,质量也都挺高。之前的“皇牌飞鹰”Eagle Flight和“VR狼人杀”Werewolft Within都有不错的评价。今年e3又公布了Space Junkies这款射击游戏,主要的VR游戏类型Ubi基本都涉及了。

回到本作。或许是因为星际迷航在美国的地位,本作自公布之日起得到的关注更是爆炸。然而实际的游戏质量却不尽如人意:玩家在游戏中扮演USS Aegis号舰桥上的一员:舰长负责设定目标、下达命令、运筹帷幄;舵手负责舰船的跃迁与机动;战术管理官负责扫描、火控等与目标互动的系统;工程师负责调整舰船能量分配,让上面这些工作可以高效率的完成,并且保证不要忘了打开护盾而让舰桥在炮击中陷入火海。

听起来不错?然而这个游戏根本不适合单人玩啊!在单人模式的时候,玩家只能扮演船长。虽然可以接管其他三个职位来进行具体的操作,但是所有宏观的命令依然需要玩家切换回舰长进行。这意味着单人模式的大部分时候,玩家就是阅读任务目标,打开地图,选择目的地/目标,打开命令选单,选择移动/扫描/攻击,等待电脑执行指令,然后重复上述过程。极其枯燥乏味。游戏有一个多达8关的战役模式,每场战役就是数个小任务的组合,之间并没有连续的剧情。此外还有一个随机生成任务的无尽航海(Ongoing Voyage)模式,实际上和战役模式的一关相同,只不过任务目标和地点是随机组合而成的。而任务类型也很单一,基本可以总结为:1、飞到指定星系的指定位置,2、扫描特定目标;这时又会有以下几种不同任务:3-1、救援受损舰艇或回收生存者;3-2、克林贡人出现了!打爆他们!3-3:在克林贡人的炮火下尽可能多的救援受损舰艇或回收生存者。一般来说一关就是上述5-6个任务的排列组合,每关耗时20-30分钟吧。

哦对了,作为情怀,玩家是可以开Enterprise号的,画面音效的还原很棒。所有的按钮还都做成模拟式了,效果没有提示!完全靠猜!真是硬核!


从合作体验的角度而言,Star Trek或许是独一无二的。但是游戏的内容实在太空洞,而且如果没有朋友一起玩的话(怎么可能有?),并不推荐购买这个游戏

喜欢开飞船的同学还是去玩Elite: Dangerous吧,即便那本质上只是个搬砖游戏,但画面、战斗、操控和内容上也远超本作。遮蔽整个舷窗的耀眼恒星;在荒芜冰冷的行星上看到的漫天星斗;Barnacle不规律的微光与低沉吟唱;Unknown Probe爆发的电磁波将全船系统瘫痪。这些或敬畏或落寞或瘆人或恐惧的体验,在VR的环境下都会被放大数倍,让人难以忘怀。还可以和全世界玩家一起体验官方甩个外星物体但完全不解释于是reddit各种大佬各种技术流检证考据并且提出阴谋论的Hype感,多棒啊!(感觉变成了推荐Elite: Dangerous了啊)
===========================================================================================


Dead Effect 2 VR
不可思议的好评

Steam VR,兼容Oculus。Steam:68元

近期在Steam VR上“特别好评”的游戏。2015出手游,2016移植PC,2017年初上家用机,现在移植VR进行Early Access,现代游戏商法的典范啊。

打僵尸射击游戏。有剧情、升级和刷刷刷要素,武器囊括**、突击**、火箭筒、近战、比较丰富。尽管在目前阶段,画面音效一般、优化一般、角色动作与配音粗糙、玩法内容单一、体感操作比较生硬。绝对称不上“优秀”。不过平心而论,本作价格也不高,打枪的手感大于英雄萨姆VR,小于亚利桑那阳光,还算凑合。刷刷刷的内容也足够丰富,如果实在没东西玩了还是可以耍一耍的。只不过在同样价格下,比起质量一般但流程很长的游戏,LZ更倾向于流程短但设计精良的体验。

附上游戏之前几个版本的Metacritic评分对比:




和我自己的感觉接近:大概就是6分及格的游戏。虽然Steam的用户评分有偏高的趋势,但也差不太多:


不过VR版的评分有点可怕了:


我都怀疑这个评价是不是刷出来的了……SteamVR的玩家真的有这么饥渴吗……?明明也有Arizona Sunshine和Bullet Sorrow这种好游戏在啊……不解。个人不推荐

===========================================================================================


Airtone
在炫彩Low poly世界中和萌妹子一起飞翔的音乐节奏游戏。

双平台。Oculus:$24.99,Steam:88元,有官中。

由AMG专门学校下属的商业游戏开发组AMG Games制作。游戏的玩法可以总结为传统下落式音游+VR体感操作。玩家面对不断飞来的音符,需要将手伸到对应方向将其“接住”,同时根据音符颜色做出对应的操作。游戏中共有黄、绿、红三种不同颜色的音符,又分别对应甩手拍击、短按Trigger和长按Trigger三种操作。所有歌曲均有简单、普通、困难三个难度,因为需要体感操作,这游戏玩起来还是挺考验身体素质的……打高难度曲的时候,我的画风大概是这样的:


关键的音乐部分:游戏中共有25首音乐,主要由nolsycraoak(ノイジークローク)负责。LZ目前解锁了16首歌曲,整体来说质量颇高。贴一段官方的视频大家感受一下吧:(这个是beta版的视频, 正式版在过关后女主会飞到玩家脸前祝贺,曲图也都换成了很pixiv日榜风格的高清大图)


在音乐模式之外,Airtone也有日呆音游必不可少的房间模式。房间模式可以理解为主菜单,女主角Neon也会走来走去,并与房间中的各种家具互动,此外,游戏的剧情内容也全部在房间模式中展开。玩家也可以摆弄房间中的奖杯、涂鸦笔之类的小道具。遗憾的是不能和女主互动。


值得一提的是游戏内的汉化质量很不错,和Steam介绍页的机翻形成了鲜明对比……

游戏的画面称不上惊艳,但整体的观感还是很棒的。音乐部分的low poly世界和特效足够炫酷,但又不会影响玩家辨识飞来的音符。女主的建模和动作达到了日呆游戏的一般水平,我这个萌豚足够满意。

整体来说,即便放在整个家用机游戏领域,Airtone都可以算是优秀的音乐游戏。仅有25首的曲库尽管略显贫瘠,但考虑到售价,也还算合理。

如果真要挑缺点的话,大概是每完成一首歌都必须要回到房间模式吧,而不是直接回到音乐选择界面直接选歌,有些打断连续游玩的节奏。此外英语配音实在是有些尴尬,好在可以在选项中自由选择语音。顺道一提,女主的日语声优是岡田ゆり。

推荐给所有喜欢日系音游的玩家。

===========================================================================================


Witchblood
质量扎实的VR Metroidvania游戏

Oculus Rift & Gear VR:$7.99,英文

这款游戏基本不需要过多说明,就是一款优秀的独立Metroidvania游戏。继承了女巫之血的女主向杀害她父亲的女巫狩猎人复仇的故事,长度大概在6-8个小时。画面优秀、场景丰富、地图设计也不错。游戏完全没有用到体感,全程手柄按键操作。VR的作用仅仅体现在画面上,有种透过小窗看玩偶剧的感觉。


要说缺点的话,就是武器种类单一(单线升级)和敌人种类不多这两点吧。

意料之外的好游戏,但又很讽刺的展现了VR其实没啥卵用,推荐!

[ 本帖最后由 RinkZea 于 2017-6-18 19:46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panzerbanana 激骚 +1 最骚 Rated by wap 2017-6-19 08:00
  • sunever 激骚 +1 版务处理 2017-6-19 01:39
  • n2 激骚 +3 最骚 Rated by wap 2017-6-18 19:41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玩了各种vr,真正能够和主流游戏一拼的还就是生化7vr,卡普空这样厚道的完全vr化一个游戏,甚至是为vr优化一个游戏。其他厂商要么是不愿意投入,要么是没这个能力。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谢谢,看完就足够了!


TOP

我感觉vr来早了些.................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虽然现在还不算成熟,积累点经验还是必要的,传统的游戏vr话,还是很期待的,比如vr足球。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vr绝对是划时代游戏进化,肯定会日益成熟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现阶段唯一我认同的vr游戏就是生化危机7。明明可以更多。

TOP

唯一各方面都还可以并且不需要NT就可以玩的3A VR只认同BIO7

另外VR基本只用来玩cm3d2和honeyselect。。是不是可以说明什么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vr女友效果如何?

TOP

引用:
原帖由 lightling 于 2017-6-19 08:4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vr女友效果如何?
有点意思 但是内容太少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个人觉得各种找东西的小游戏非常适合做成vr模式。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vr最大用途还是看vr porn,别不承认

TOP

对于VR色情内容,我在隔壁S1回了一些,自己转过来吧:
引用:
madnesshare 发表于 2017-6-18 21:15
话说我记得是I社还是哪个游戏公司出的不是有黄油VR版嘛?

楼主没玩吗
玩了。不好玩。

VR的色情内容目前真的就是停留在尝个鲜的阶段:VRAV没有操作,而且受制于编解码技术和视频文件大小等现实因素,清晰度堪忧或者视角堪忧。
举个不一定很恰当的例子:这就像一个3D效果做的不是很好的3D电影,观看者看3D比起看2D肯定有一些感官上的提升,但这种提升不足以正当化忍受3D眼镜带来的观影上的不便。
现在的VRAV也是,根本是看一次累一次(非性的意味上的),很快就腻了。这点上VRPorn比VR游戏的内容还要贫瘠。没有优质的内容,就没有长期的吸引力与消费欲望。

说回I社的游戏:

セクロスフェア的观感还是挺不错的。抛去人设喜好以及性能优化问题不说,妹子类型齐全姿势多样,第一人称视角切换方便,操作简单明快,体验还是很棒的,真正感受到奶子比脸大是什么感觉23333333。

ハニーセレクト开倒车了。之前的プレイクラブ就有欧美玩家做了民间VR补丁,因为是民间补丁,自然没有完善的第一人称模式和方便的操作等内容。ハニーセレクト居然完全照搬了这个民间补丁的模式,操作极其复杂。我贴个官方操作说明吧:



I社你是要我发射火箭吗?(好像也没错)你说这还怎么撸!

最新的VRカノジョ。路子是对了,但是这个内容量实在是少啊。1个女主1个场景6个姿势(算上柔道和咬)。我就算把前面那个聊天部分全算上也才2小时啊!嘛据说要出浴室DLC了可以期待一下。
不过这些都不是事,最关键的硬伤在于——
这游戏要体感操作,要两手握持Touch。这还这么撸!!



说到底,VR H游戏如果只是玩,内容太少一下就索然无味了。拿来当施法材料,又会不断被放下手柄甚至摘下头显,重新摆位置的循环打断体验。例如:
VRKanojo的视角位置是以你预设的站立位置作为每个姿势下的初始位置的,所以玩家本人调整姿势以后,还得重新居中视野。这种情况下,为了撸的操作是:
拿起手柄——选择场景——用体感调整VR内女主的体位——按键进入运动状态——放下手柄——摸黑找飞机杯/硅胶屁股/自己的丁丁——开撸
要注意,在整个过程中,现实世界的你不能大幅度改变姿势,如果想要改变游戏里的姿势,你又需要抓黑找回放在一边的手柄,进行调节。就连想同步一下社保的时间,也要找手柄啊!
有这个闲情雅致我不如上 亿恒泰 多找几个本子啊!



3D定制女仆2的VR版,本身操作和界面设计都对应VR做了一些修改,虽然有些生硬吧,但基本体验还是ok的。最重要的是,Kiss不断通过DLC增加内容,有些场景很明显是考虑到VR的!以及玩家可以自己捏人挂MOD,它毫无疑问的成为目前最好的VR H游戏
但是说实话……3D定制女仆这个刷点数的作业游戏本身不好玩啊!

[ 本帖最后由 RinkZea 于 2017-6-19 11:52 编辑 ]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其实vr用观看模式,让对方跳跳钢管舞,然后有点互动就很好了。铁拳的观赏模式,沙滩排球的观赏模式都很不错。但是psvr是不能有这方面的内容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DeepSearchz 于 2017-6-19 08:43 发表
唯一各方面都还可以并且不需要NT就可以玩的3A VR只认同BIO7

另外VR基本只用来玩cm3d2和honeyselect。。是不是可以说明什么了?
因为在目前已经出的VR游戏里,除了BIO7,根本就没有其他3A级别的作品啊……

我个人期待下个月中Ready at Dawn开发的Lone Echo。虽然39.99的价格注定了它也没有资格被称为3A

TOP

 16 12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