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新闻] 任天堂如果出一款机能达到业界平均水平的机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6-12-21 12:01 发表
任天堂从1998年初就开始给N64找后续机方案了
最初的计划是2000年初接班,找的公司是CagEnt,也就是原松下M2设计团队,后来才变成ArtX
后续主机不断向后拖延的决定是从1998年末时之笛大卖后开始下的判断,而不是你以为的“2000年初才决定延期”
因为时之笛卖不好N64很可能就死在那了
和特约撰稿人讲的差不多啊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6-12-21 12:01 发表
任天堂从1998年初就开始给N64找后续机方案了
最初的计划是2000年初接班,找的公司是CagEnt,也就是原松下M2设计团队,后来才变成ArtX
后续主机不断向后拖延的决定是从1998年末时之笛大卖后开始下的判断,而不是你以为的“2000年初才决定延期”
因为时之笛卖不好N64很可能就死在那了
你原先想说的是“n64的后续机种”被延期吧,ngc的各关键部件(cpu月光、gpu飞皮)在2000年才研发完成,其中负责gpu的公司还经历了一次被收购,就算任天堂想在2000年9月发布一台主机,也不会是目前规格的ngc,只可能是一台性能更弱的“ngc”,1998年就决定延期这事虽说有点科幻,也有一定可能并非空穴来风
至于另外的98年末时之笛救场观点,只能表示应该谨慎,1996、1997年n64上过100w的游戏大约各有6个,1998年过100w的有8个,1999年过100w的有9~10个,2000年有10个,虽然马后炮,不过少一个500w的游戏,应该不至于n64在1999年就扑街了,对不对

本帖最后由 昵称无效 于 2016-12-21 13:57 通过手机版编辑



TOP

每代主机完成后研发团队都会给后续主机找方案啊
现在ps4 pro完成了, 必须开始ps5的研发, 否则这几百号人要来干嘛? 联系硬件厂商, 比较分析成本和近未来的技术, 这些都是可以预见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昵称无效 于 2016-12-21 13:5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你原先想说的是“n64的后续机种”被延期吧,ngc的各关键部件(cpu月光、gpu飞皮)在2000年才研发完成,其中负责gpu的公司还经历了一次被收购,就算任天堂想在2000年9月发布一台主机 ...
https://forum.beyond3d.com/threa ... 128-bit-asic.45377/

这个就是MX的规格
比NGC弱,因为并非ArtX的产品,而是原松下M2团队CagEnt研发的后续机,原定计划是1999年末至2000年初就发售
1997年任天堂就开始跟CagEnt接触,计划是把CPU从PowerPC 604换成MIPS架构,因为NEC没有IBM的授权
后来经过研究,任天堂觉得MX方案不能压倒DC,就转向ArtX,这是1998年的事。
当前规格的NGC,其硬件本身,在2000年9月发布是没问题的,因为2000年春的时候硬件设计就基本完成了(ArtX对NGC的绝大部分工作都在被ATI收购前完成),问题在于缺游戏
从硬件设计思路来说NGC也是一个典型的1999年末-2000年初的产品,最明显的一个特征是,它没有可编程的硬件Vertex Shader单元
缺游戏的原因就是山内为了捞N64晚期的利润,把NGC的相关游戏进度不断往后推,硬件开发其实没问题,但软件跟不上那主机就没法首发
时之笛救场不是一个单纯几百万游戏的问题,时之笛登场后N64在美日欧三地的硬件月销量都有了起色,这才是关键

当然想要在主机硬件完成的短时间内从头做一个游戏是不现实的
可行的方法是提前用类似的硬件做开发,比如N64设计完成前,用的就是Onyx
ArtX的NGC设计完毕前,任天堂也可以这么干,没做的原因还是主力依然扑在N64上
所以2000年Spaceworld上公布的那一大堆东西基本都是概念Demo,最著名的就是真人比例塞尔达大战加农,跟后来的风之杖完全不是一回事
非概念的只有路易鬼屋和蓝色风暴,所以日版首发的时候第一方就这两个游戏
第三方就更晚了,2001年初CAPCOM才收到NGC的开发机,这还是第一个收到开发机的第三方
但是三上在2000年末的时候就开始在没有开发机的情况下让手下尝试制作画面,这就是提前开发的概念,否则Rebio也不可能发售那么快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6-12-21 14:27 编辑 ]

TOP

任地狱最大的问题,机能占五成吧,还有五成要给落后的网络服务。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经过了NGC和Wii和WiiU三个时代的教育,非任死忠玩家普遍认识到任天堂的机能一直偏弱软件最少,Wii时代赢得的LU又不一定再鸟任天堂,这个态势可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赢回来的。然后任天堂自己的软件创意能力也比不上有以前了。所以NS前途我不太看好。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放狗搜了一下相关资料,还是觉得任天堂计划1999年末出新主机这事有点怪
时间线是这样:1996年发布n64后,首先是在1997年看中了3do公司m2的后续型号mx(95/96年设计,曾计划与sega合作,sega看不上,未果;另有谣传史克威尔也看上过mx并派小胡子接触bulldog team),2家谈的差不多后因无ibm生产授权任天堂派出人员修改mx的ppc602构架到mips构架代号n2000(nec有mips授权,是任天堂合作伙伴),然后又因不肯用dvd坚持卡带导致和被3do卖给三星后组建的Cagent谈崩(莫名,mx的特性之一就是mpeg2的回放功能,而且任天堂既然想要mx为何不收购),要知道1997年n64销量劲头很足(山内的危机意识?),再然后是1998年找到了SGI出来的原n64硬件开发20人团队组成的artX,开始研发下一代主机海豚gpu“飞皮”(居然不是另找成熟方案而是从头开始搞,直接放弃千禧年主机计划),设计于2000年初完成(artX于当年初被ATI收购,2年之后诞生了一代霸主R300),并找到了ibm出了1b刀买了ppc750于2000年修改出“月光”(壕实在是壕,3年前怎么小家子气),在2000年8月宣布下一代主机ngc(还是舍了卡带上8cmDVD,无DVD回放功能),2001年e3吹牛画饼,2001年9月日本首发也只有3款游戏(开发套件问题nemo提到),2001年11月北美首发居然挤出来18款(这效率真高)
这点事都有很多可以印证的来源
总之97年计划要99年底出新主机的计划和榨干n64剩余价值的思路完全南辕北辙,而且自打任天堂fc以来,家用机再不济也要挺5年,主机不行立马上下一代主机,这是sega干事的风格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4
引用:
原帖由 @昵称无效  于 2016-12-21 20:05 发表
放狗搜了一下相关资料,还是觉得任天堂计划1999年末出新主机这事有点怪
时间线是这样:1996年发布n64后,首先是在1997年看中了3do公司m2的后续型号mx(95/96年设计,曾计划与sega合作,sega看不上,未果;另有谣传史克威尔也看上过mx并派小胡子接触bulldog team),2家谈的差不多后因无ibm生产授权任天堂派出人员修改mx的ppc602构架到mips构架代号n2000(nec有mips授权,是任天堂合作伙伴),然后又因不肯用dvd坚持卡带导致和被3do卖给三星后组建的Cagent谈崩(莫名,mx的特性之一就是mpeg2的回放功能,而且任天堂既然想要mx为何不收购),要知道1997年n64销量劲头很足(山内的危机意识?),再然后是1998年找到了SGI出来的原n64硬件开发20人团队组成的artX,开始研发下一代主机海豚gpu“飞皮”(居然不是另找成熟方案而是从头开始搞,直接放弃千禧年主机计划),设计于2000年初完成(artX于当年初被ATI收购,2年之后诞生了一代霸主R300),并找到了ibm出了1b刀买了ppc750于2000年修改出“月光”(壕实在是壕,3年前怎么小家子气),在2000年8月宣布下一代主机ngc(还是舍了卡带上8cmDVD,无DVD回放功能),2001年e3吹牛画饼,2001年9月日本首发也只有3款游戏(开发套件问题nemo提到),2001年11月北美首发居然挤出来18款(这效率真高)
这点事都有很多可以印证的来源
总之97年计划要99年底出新主机的计划和榨干n64剩余价值的思路完全南辕北辙,而且自打任天堂fc以来,家用机再不济也要挺5年,主机不行立马上下一代主机,这是sega干事的风格
肯定混进世嘉的内奸

TOP

很多人认为任天堂第一方无敌,这是建立在没有第三方超大作前提下的情况,如果任式主机能有ps系或者xb系第三方阵容,自家游戏能有多强的竞争力?

这个假设在任天堂不做主机后在其他主机上出游戏马上能得到验证,实际上任式主机的客户都是经过筛选过的,因为买任式主机的等于玩任天堂游戏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ote 5
引用: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6-12-21 09:22 发表
难道不是为了避开DVD版权费自己搞了个定制8cmDVD规格,导致容量小还不能放普通DVD电影吗?
不是说为了防盗版么?结果还不是被论坛里拿来做“防盗版是否有利于销量”的论点……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红米Note3
没觉得任的第一方多强,不就那几个游戏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genesisx 于 2016-12-22 10:0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ote 5
不是说为了防盗版么?结果还不是被论坛里拿来做“防盗版是否有利于销量”的论点……
NGC那个8CM盘在硬件规格上就是普通的mini DVD
但是NGC不能播DVD电影(这里指的是mini DVD规格电影,普通DVD太大放不下自然根本播不了),所以不算DVD影碟机设备,不用给DVD联盟交版权费,只要给松下交就行了
能播标准DVD电影的Q是需要交版权费的,不过产量极少

防盗版靠的是硬件加密(这个从PS和土星开始的光盘主机都有)加软件加密
软件加密的意思是,NGC的光盘即使做成ISO也不能被普通ISO软件读取
所以NGC用8CM盘不是为了加密,宫本茂自己的说法是盘面小可以加快读取速度,另外任天堂自己也不怎么喜欢做CG

后来Wii和WiiU走的也是NGC的路线,换成了普通DVD光盘和普通BD光盘,但还是不能播电影,所以依然不用给联盟交版权费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红米Note3
NGC我觉得没啥落后年代的,除了微软可以押方向,其他当年都只能自己猜。
除了DX7级别硬件,还增加了硬件多光源和可编程后处理。
NGC的硬伤我认为是内存太小,虽然账面是40MB,但游戏可用的只有24MB,三家最小。而且估计那24MB 1Tsram还是三家主内存方案里最贵的。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linchen0_0  于 2016-12-21 08:17 发表
N64应该已经让老任意识到抢车球在老美的重要性,为啥后续不延续下去。反而把市场拱手相让。搞不懂!
因为老任不喜欢赌博,VR赌博过一次,惨败。所以喜欢稳当,我主机卖一台赚一台,游戏买一份赚一份。不搞信用卡。你索你微都是下注押宝,输了自己忍着,卖楼的卖楼,吃瘪的吃瘪,打掉了牙往肚子里咽,到底是一切为了玩家,还是自己被自己逼的退无可退只有他自己知道。

TOP

引用:
原帖由 ppkkhh 于 2016-12-20 23:3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我觉着重来一次,gc手柄改进一下当老二还是有机会的。
GC手柄很舒服啊,当然质量是差了点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