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50 1234
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科普]钢化玻璃膜(转)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338403
郑重声明,我与任何淘宝店都没有关系!!淘宝有风险,花钱需谨慎。建议各位尽量到正经品牌旗舰店或有正式授权资质的店铺,不要去那些三无个人店铺,本文仅限于分享乐趣,无意广告。(为免纠纷,一段澄清身份的文字已移到最底部)

———————————————————————————————————————————
(本答案不仅针对iphone,而是针对所有手机)
————————————————————我是分割线——————————————————

作为一个玩智能手机的「折腾党」,刷过机、越过狱、修过排线、换过屏、大水果大三丧大火腿大乐金大狗摩大联想大粗粮大魅族大菊花往机如烟云纷纷过,铁打的双手流水的机,更是几乎给身边所有人贴过膜,练就了一身秒杀天桥祖传的贴膜神技,并且由于工作关系,试用过至少20家品牌的百十来款贴膜,我想我应该有能力回答这个问题。
先说结论:
手机要不要贴膜?——贴不贴,看使用者的用手机的习惯和需求。
个人建议贴膜,而且是贴优质的钢化玻璃膜,不建议贴塑料膜,或劣质的玻璃膜,很多人对贴膜的认识还处于塑料膜的范围,接下来我就要向大家叨咕……啊不,分享了。我会把各种膜的优缺点罗列一遍,然后大家自己参考。
(下面这张图,一堆包装盒,只是为了证明我确实经手过无数贴膜而已,这些只是最近几天拆过还没来得及扔的,以及很早之前买过的塑料膜却一直没用上的,我没有收集包装的癖好,否则,能铺满一张床)

(上方是玻璃膜、下方是塑料膜)

一、首先要说一下莫氏硬度。
贴膜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防划痕,而对于划痕这件事来说,莫氏硬度是个最合适不过的参考指标,其定义就是「比较一种矿物是否会对另一种矿物造成刻划的痕迹,由此跟参考矿物比对得到硬度分级」。具体内容请参阅:莫氏硬度。(也有翻译成摩氏硬度的)
结论很显然,莫氏硬度比屏幕材料高的东西就会造成屏幕划伤。而一般常见的东西中,指甲是2.5,铝、铜是3,普通铁是4-5,不锈钢是5.5,普通玻璃是6,康宁大猩猩玻璃是6.5,特种玻璃可接近7,石英(沙子的主要成份)是7,黄玉8,刚玉9(红、蓝宝石),钻石10。
至于提到的其他参数,透光率顾名思义,就是透光率……你拿在手里一眼就能看出来了,理论上是越高越好,反射率理论上是越低越好,而由于贴膜都是薄层平面,所以折射率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影响。
注意:莫氏硬度不等于铅笔硬度,目前市面上大多都是用铅笔硬度来标识,你去某宝一搜,塑料膜硬度有4H、6H,玻璃膜有9H,那都是铅笔硬度,与莫氏硬度完全是两个概念,9H其实连莫氏4都不到,不过这并不算虚假宣传,我后面会细说。

二、关于各种塑料贴膜。
首先我是不推荐贴塑料膜的,不过出于对问题的尊重,还是介绍一下吧。
优点:便宜,便宜,以及便宜,一般都在2块钱以内。当然也有人把塑料膜卖到几十上百,这是营销的艺术,和东西本身无关,不谈。
优点都一样,缺点各不同,客气完了,开始揭短:
1.高清膜:也叫高透膜,是街边、专卖店、淘宝上最常见的膜,也是塑料膜中唯一值得考虑的膜,优点是屏幕清晰,基本不会对屏幕显示造成多大影响,缺点是非常容易变成指纹收集器,用不了几下,屏幕就变成了世界地图。
2.磨砂膜:唯一优点是手感较好,除此之外一无是处,现在几乎所有智能手机的屏幕细腻度都达到甚至超过了「Retina」标准,贴上磨砂膜瞬间变成「大果粒」,那绝对是对屏幕的侮辱,要想不受磨砂膜影响,除非你屏幕的ppi低于150(具体内容请参阅:ppi),什么?防指纹?拜托,它那模糊的样子相当于涂满了指纹,如果这也叫防指纹的话,那么也可以说人死了就不怕生病了……
(图就不上了,因为图片上看不出那么大的影响)
3.镜面膜:效果有点类似于普通的镜子。镜子膜在膜中添加了一些特殊材料,可以让膜具有较高的反射光线的能力,所以这种膜在屏幕关闭时还可以当做镜子来用,对「熄屏美学」很加分。不过这种膜有一个非常致命的缺点,由于因为膜的反射率高,所以在白天室外你就别想看清屏幕了,对着手机看看蓝天白云吧。

(你确定你还能看见屏幕内容?)
4.钻石膜:这是最莫名其妙的一种膜,直接就相当于满是划痕与污点的屏幕,可以百度搜一下图片看看,此图是星点比较多的类型,也有少一点的,不过大同小异。

(撒满头皮屑一般的效果,居然有人觉得好看?)
5.防窥膜:采用超微细百叶窗(MICROLOUVER)光学技术,使屏幕显示出的资料只能供给正面使用者阅读,从左右只能看到漆黑一片。这种膜的好处是当你查看某些私密内容时不用担心旁边的人会看见,坏处就是你自己侧一点(如拍照取景时)也看不见、无法多人共享屏幕、别人站在你身后仍然防不住……而且现在的屏幕工艺都在尽力追求「可视角度」,甚至连偏色都难以容忍,而这货干脆反其道而行之,干脆来了个全黑,简直是反人类的产物。
(不知你难不难受,反正我是难受死了)
最最关键的一点,也就是我一竿子打翻所有塑料膜的原因,就是它们的硬度,只有2-3,没错,再怎么加工、特制、地外科技,它的硬度也不会超过质量最差的铁制品,这也就意味着,能划伤它们的东西简直随处可见,钥匙、刀子、拉链头、扣子、笔尖……甚至,你用布使劲擦都能给它擦出划痕来。
如果你贴的是塑料膜,就意味着使用一块几乎一直处于划伤状态的屏幕,两年之后揭开膜,屏幕光洁如新,然后你把手机淘汰了……到底是图什么呢?
有句话说的好,用手机最爽的两个瞬间,一是拆开包装取出来的那一刻,二是下决心撕掉贴膜的那一刻——此即指塑料膜。

三、再说说玻璃贴膜以及划痕那些事。
这里的玻璃,是指真的玻璃,不包括有机玻璃or树脂or透明亚克力。
既然是玻璃,硬度至少也有6,也就是说,钢铁是无法将玻璃划伤的(砸破不算),除非玻璃实在是太劣质。至于钢化膜,其实也是玻璃膜,只不过采用了特殊处理技术,使其硬度更高、韧性更强,但终归还是玻璃,直接拿在手里,一般人是很难看出区别的,只有实际测试,去划、去刮、去砸,才能看出区别。
那么玻璃最怕什么呢?答案是沙子!
(当然了,日常中是不会接触这么大片沙地的,但沙子作为建筑材料,几乎在任何地方都会出现)
沙子中的主要成份石英(二氧化硅SiO2)硬度高达7,而普通玻璃是不纯净的二氧化硅,硬度一般比石英要低,只有6多一点,这样一来沙子就成了玻璃的克星,一刮即败。衣服口袋里、包里,难免会钻进细小沙土,给屏幕添上一两道痕迹,最暴力莫过于手机屏幕朝下在地上拖行一段距离,那时的屏幕,划痕如细雨中的车窗,画面太美不敢看……
如果想知道具体场面,请看Zealer的测试视频:手机贴膜,还是不贴膜?,(不过那个时候品牌钢化膜还比较贵,现在要便宜很多了)

即使是特种钢化玻璃(如康宁大猩猩),也只是优化了的二氧化硅(多为铝硅酸盐玻璃),硬度达到了6.5,已经接近了石英微粒的门槛,但也只是接近而已,无法达到7,也就是说,特种玻璃与普通玻璃在面对沙尘时,该划伤还是划伤,区别只不过是特种玻璃的划痕要更浅、更短罢了。
(有些商家会故意搬出抗沙子的演示,比如在屏幕上撒沙子之类,纯属避重就轻,绝对不敢把屏幕扣在桌子上磨沙子的)
现在很多手机的外屏都采用了特种钢化玻璃,那么结论已经得出了:它们抗刀、抗锯、抗钥匙,但是依旧无法免疫沙子,哪怕你再仔细,但难免会有意外发生,(段子:手机在别人手里出事的概率会提升10倍,在你心不在焉时出事的概率会提升50倍)所以多加一层保护,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既然提到特种玻璃,自然少不了玻璃品牌商,比如全球最有名的美国的康宁(Corning),而与康宁大猩猩齐名甚至超越的产品有没有呢?也有。在这里提名两家,一家是德国的肖特(SCHOTT),一家是日本的旭硝子(AGC / Asahi Glass Company)。(按照业界习惯,一般康宁和肖特惯用中文译名,而AGC惯用英文缩写,下文略)

就按知名度顺序,也是进驻国内市场的先后顺序来一一介绍吧
康宁的特种玻璃——大猩猩(Gorilla Glass)
康宁公司作为全球销售量最大的玻璃供应商,其实力自然强悍,尤其是与苹果公司合作之后,受乔帮主的营销神功暴击加成,大猩猩之名更是深入人心,其产品已经更新至第三代(上图左、中、右即一、二、三代的LOGO形象图),性能自然是一代更比一代强。
康宁大猩猩三代在技术指标上,已是业内顶尖,但较高的成本与不高的量产能力,使其在对抗起AGC来显得捉襟见肋,而一代二代由于技术落后也基本无优势了。目前大猩猩三代多见于智能设备屏幕覆盖,至于玻璃贴膜厂商,由于受产量和成本的限制,几乎见不到三代的产品,多为用一代、二代借康宁之名而已(很多商家标为三代,实则使用一、二代)。
所以,手机屏幕看中康宁还是比较靠谱的,但在钢化膜市场,康宁却多数有名无实。(只是说多数,不绝对)

AGC的特种玻璃——龙迹(Dragontrail)
相信已经有不少人熟悉这个品牌了,几乎所有的日系手机包括SONY、夏普等大厂,以及三星的部分旗舰机型,包括国内的硬件怪兽小米手机,用的全是AGC玻璃。
(有人说三星比苹果的屏幕更容易摔碎,因此AGC不如康宁——前半句没错,但您考虑屏幕大小了吗?屏幕当然是越大越容易摔坏了)
AGC龙迹问世,其综合性能(包括硬度、透光度、韧度等多方面)超过了康宁大猩猩一代、二代,略输于三代,而其成本的低廉,量产的能力,更是使其成为铝硅酸盐特种玻璃中的性价比冠军。
(仅供参考:大猩猩杀手 敢叫板康宁的Dragontrail玻璃)
2014年,AGC又推出了新产品龙迹X,号称叫板大猩猩三代,按以前的惯例,龙迹X超越猩三还是比较有把握的,至少不会输,但毕竟是刚刚研制出的新品,离量产还早,手机厂商都没用上,想让它登入贴膜市场,最快也要2015年底,所以这个先不用想了……

肖特的特种玻璃(Xensation Cover)

德国肖特也算是业界的元老,有近130年的特种玻璃开发和生产的经验,结合德国玻璃工程专业,再加上德国人室女座强迫症般的品控,其综合性能达到近乎完美的均衡,但也因此,成本和产量都比较苛刻。据我了解,采用肖特玻璃做钢化膜原材料的厂商,寥寥无几,我只用过两家的东西,确实很好很强大,几乎无可挑剔,但也真的贵,动辙就100多。
(我就是不告诉你们在哪买的,省得又有人说广告)

(肖特玻璃的物理抗性测试)
康宁猩三的维氏强度(刚性指标)略强于肖特Xen,而肖特Xen的杨氏模量(弹性指标)要略胜一筹,其他各项数据也是互有胜负,综合性能二者差不多打平(细究的话,猩三似乎微胜一丢)。
但是请注意,这只是实验室结果,而由于德国人对品控的把握实在是严格,导致实际流向市场的产品中,Xen的表现往往要高于猩三。而且,由于近期肖特提升了量产技术,其成本已降至低于猩三,逐渐有压迫康宁之势。
在玻璃贴膜市场中,由于肖特玻璃均衡出色的性能,以及严格的品控,目前只有肖特玻璃能做到0.2mm以下(现已做到0.15mm左右),AGC做到0.2mm已是极限,再薄的话,残品率会很高,国产玻璃就更不用说了,而康宁三代玻璃,基本没有贴膜厂商在用,很多号称三代的其实都是一代二代。
性能排名:肖特Xen=康宁猩三>AGC龙迹>康宁猩二>康宁猩一(AGC龙迹X由于未能量产,故不参与排名)
性价比排名:AGC龙迹>肖特Xen>康宁猩三(一二代略)
看来肖特玻璃是玻璃中的战斗机了,那有什么东西能击败它吗?
有。钻石,硬度10。

但是没有人会拿钻戒去划玻璃,万一输了呢……
比钻石更常见的东西也有,那就是金刚砂,成份是碳化硅(SiC),硬度9.5,虽然比钻石还是略差一点,但虐杀玻璃是绰绰有余,更要命的是,这玩意是散落在人间的。
还有,不要以为肖特康宁AGC就不怕沙子了,仍然怕,即使把硬度做到到非常接近7的程度(注:玻璃的硬度不可能超过纯石英,只能努力接近),与石英微粒大致平级,但即使是硬度相同,也依然能划出痕迹,只不过由于屏幕材质和石英微粒「同归于尽」,可以把划伤程度降至最轻的程度而已。

三点五、在这里插一段,关于「蓝宝石」
刚玉(三氧化二铝Al2O3),也就是红、蓝宝石的成份,硬度高达9,在这里用的是无色人造刚玉,物理属性是一样的,其硬度凌驾一切玻璃,包括那个玻璃杀手:石英。
(切割玻璃用的玻璃刀,其刀头就是人造钻石或刚玉)
在iPhone6发布之前,网上流传的「iPhone6将使用蓝宝石屏幕」指的就是这个。(「蓝宝石」不等于「蓝宝石玻璃」,后者只不过是某些厂商投机取巧,给自己的玻璃命名为「蓝宝石玻璃」,就像鱼翅炒饭里面没有鱼翅,而是厨子名叫鱼翅……)
(人造刚玉)
既然蓝宝石(刚玉)这么强悍,为什么没有被大量采用呢?
因为蓝宝石要么就太贵了,要么就太脆了。我们都知道,硬度越高的东西,韧性越差,越容易被磕碎,蓝宝石也没能突破这个规律,虽然抗划能力傲视群「英」,但实在是经不起磕碰。而若为了解决这个易碎性,所牺耗费的工艺成本将是巨大的。所以说,蓝宝石目前仅适用摄像头玻璃的那种小面积防护,或者高档手表等奢侈品,而给手机这种民用消费品大面积覆盖整个屏幕是很不现实的,以现在的技术手段,还没有任何厂家拿蓝宝石这么高贵的材料造手机贴膜这么草根的产品。
更何况,蓝宝石的硬度(9)依然干不过金刚砂(9.5)。
(感谢NoMercyTakuma指出,硬度9.5的金刚砂只能在人工制造中得到,而大自然中的金刚砂纯度不够,所以实际往往到不了这个硬度,蓝宝石论硬度还是很牛的。但贵依然存在,并不改变整体结论)
下面言归正传

四、论为啥要贴个玻璃膜
有人可能要问:既然手机屏幕干不过石英、金刚砂,钢化玻璃膜同样也干不过石英、金刚砂,那我们为啥要贴个玻璃膜呢?
因为多层膜,就是多条命嘛!
再说直白一点,膜万一刮花了,撕掉换一张就是了,质量不错的玻璃膜也就三四十块钱的事情,最顶级的也不过百元,但屏幕刮花了呢?
我见过很多裸奔主义者,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几个月过去都后悔莫及,至少也要为划痕烦恼,这一点,在裸奔主义者的答案下可以看到很多评论验证。
虽然塑料膜比较便宜,但防划能力基本等于零,你如果想一直保持屏幕的光洁如新,有一点划痕就换,麻烦不说,最后花的钱未必比一张玻璃膜少。而体验,就更不用说了,塑料膜不是手感体验极烂、就是视觉效果极烂、甚至二者兼烂。
而玻璃膜是在不影响使用体验的基础上,单纯给屏幕多了一次满血复活的机会,这就是我推荐使用玻璃膜的原因。

有些人说「手机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供着的」
这没错,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但是你们搞错了我贴膜的目的
我贴膜不是为了供着手机,相反,是为了让它能承受更恶劣的使用环境,能够逮哪扔哪、擦屏幕时逮啥用啥,而不必把它当神当宝供着。
至于我为什么主张贴玻璃膜,而且不能是太垃圾的玻璃膜,就是因为在使手机更耐折腾的同时,尽可能地不影响视觉与手感,质量好的贴膜手感不亚于原装屏幕,绝不夸张。

再顺带提一下关于防摔(防磕、防砸)。
防摔也是大家贴膜的一个主要考虑目的,一般情况下,手机摔在地上,往往是外屏先碎、内屏完好,而贴上玻璃膜后,膜就变成了率先牺牲的「外外屏」,这正好满足了防摔性能的需求,因为膜先碎的话,就会吸收掉其临界范围内的全部冲击,保护屏幕。(其实后碎也会吸收一大部分)
什么意思呢?用数字举个栗子吧(注:数值仅供参考,没有单位,没有反复实验测量,也烧不起那个钱,仅为说明问题、根据日常观察经验、用大概的大小比例而拟的数值,无所谓精确性)
假设屏幕的最高耐受力是100单位,玻璃膜是80单位,那么:
当受到<80的冲击时,裸奔:完好无损,贴膜:完好无损
当受到80-100之间的冲击时,裸奔:完好无损,贴膜:膜碎屏好
当受到100-180的冲击时,裸奔:屏碎,贴膜:膜碎屏好
当受到>180的冲击时,裸奔:屏碎,贴膜:膜碎屏碎
可见,贴膜的话,在80-100这个范围,你会白白损失一张膜,而在100-180的范围,你挽救了你的屏幕!
而塑料膜由于硬度太低,导致它不可能比屏幕先碎,所以对冲击力的防护极其有限,一般都是屏幕摔碎了,膜没事。
(图片来自micimi)
有人说:你手机都淘汰了,屏幕却还是新的,这样值当吗?
我想说:我宁可如此,也不愿手机还是新的,屏幕却先坏了

选择玻璃膜还有一个理由,就是贴起来比塑料膜容易太多了!
因为玻璃膜是硬的,所以你拿起来会很稳,更容易对正位置。
另外,如果贴合是不小心粘上飞灰,在塑料膜下就是一个巨明显无比的气泡,而在玻璃膜下就不会有气泡,只有不明显的灰尘。当然,除非灰尘实在太大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最好一次贴合成功,因为如果再次揭起的话,新手经常会把玻璃掰断,或者不小心抠到里层的AB胶,或者由于揭起高度太大导致静电吸灰,如果经验足够的话可以避免或挽救这些问题,但又有几个人是贴膜Boy呢?
这里有个小经验,就是在贴之前先不要撕掉保护层,而是先放在屏幕上比比位置,看看最完美的孔位对在哪里,然后再正式贴,以免贴歪了(感谢某店客服告诉我这一招,不过我不会告诉你们是哪家的)

五、玻璃膜材质与规格
先说材质吧——
看完刚才那段,似乎有个大致概念了,就是在材质性能上:肖特=康宁三代>AGC>康宁二代>康宁一代>中端国产(如Glass)>低端国产(杂牌)
没错,但是在价格上,也差不多是这个顺序。以最常见的规格(0.3mm 弧边 iPhone5)为例,最低价格含邮费大概在肖特50(顺带提一句,肖特一般不做这么厚的规格,因为竞争不过AGC,0.2mm以内的超薄规格才是其发挥特长之处,当然价格也会更高),康宁三代60,AGC36,康宁一代35,Glass25,杂牌玻璃8.9,连防爆都没有的就是4.9。
这差不多是正常销售的最低价格,当然材料市场是会有一定浮动的,所以成品也会有相应的浮动,但绝不会相差太多(注,一般屏幕越大越贵、厚度越薄越贵,iphone5是这个价格,各种巨屏NOTE就不要想了,0.3mm是这个价格,0.15mm就不要想了)。

最终结论:注重极致体验选肖特,追求最优性价比选AGC,信任品牌选康宁,中端国产高不成低不就属鸡肋,价格没太大优势但质量差不少,至于杂牌玻璃,本人以亲身吐血经历建议你不要考虑,从4.9包邮这价格来看,你也可以想象卖的是个什么级别的东西,而售后更是想都不要想。
(注意前面说的是玻璃材质的品牌,后面要说的才是贴膜品牌,一个是材料商,一个是成品商,相当于德清源、蒙牛和味多美、好利来的关系)

(某杂牌4.9包邮)
顺带提一句,上述三大品牌的玻璃,做手机膜的话,一般都会加一道电镀涂层的工艺,纳米不纳米就不细究了,但至少它对防指纹确实有一定效果,据本人平时的使用经验来看,比起塑料高清膜能减少60%-80%的程度,手感完爆,跟裸奔比起来,手感基本相当。
再说切割工艺——
这个比较简单,基本就分两种:直边切割、弧边切割
直边切割纵截面:┌———————————————┒
弧边切割纵截面:╭———————————————╮
(由于字体不同,符号未必能完美表达,见下面的图吧……)
区别就是,直边略微硌手但便宜一点,弧边手感好但稍贵一点。
二者差价一般不会超过10%,而对于手感而言,也是各人各异,而且厚度越薄、影响也越小,我本人喜欢多花一点钱买弧边的。

(图片来自Benks)
再说厚度——
厚度没啥可说的,就是厚度,市面从最厚的0.5mm到最薄的0.1mm都有,越厚越影响手感和透光,越薄越贵越不抗砸(但抗划能力是一样的)
0.4mm以上,基本被淘汰了,太厚,已经影响触屏反应了。
0.3mm是现在的主流入门厚度,性价比最高(AGC弧边40元左右),但看起来还是略厚一点,有些带物理按键的手机(果、星)会略微影响按键手感。
0.2mm是现在的主流高品质,通透性、手感都属上佳,价格略贵(AGC弧边70元左右)。
0.15mm是现在的最薄工艺,追求极致通透和手感的不差钱土豪专用,裂了直接换一张,价格较贵(AGC弧边100元左右)。
0.1mm以下,目前仅存于某些品牌的虚标之中,一张A4纸才么厚,100张摞起来才1cm,这个厚度能当刀使了,想想也知道是夸张。

六、目前商家惯用的噱头以及夸张宣传
(实在对不起各位商家,要打脸了……)
刚才最后说到厚度,这次就先说厚度吧——
面对各路商家的各路货,我曾经拿着螺旋测微仪挨个测试遍,得出如下结论:
1.没有任何一家的厚度是指的「玻璃+防爆胶」的总厚度,若以此为标准,所有商家全部虚标。
2.较为诚实的商家,其厚度规格仅指玻璃的厚度,不包括防爆胶,而防爆胶的厚度一般是0.1-0.15mm,所以若论实际使用厚度,要再加上0.12左右(如标注0.3mm,实际使用的总厚度是0.42mm左右)(允许微小误差)。
3.更多的商家,连玻璃本身的厚度也是虚标的,也就是说,即使不算防爆胶,仅算玻璃,也是超过了标称厚度(比如标注0.2mm,实际单算玻璃就已经超过了0.3mm)。
再说说硬度——
1.很多商家都宣称自己的玻璃达到了「9H」,之前就说过了,这个9H其实是指的铅笔硬度,没错,就是HB铅笔中的那个H,而9H级,就是最硬的铅笔的级别——这撑死能有多硬?显然是不可能超过削笔刀(5)的。也就是说,但凡是块玻璃,统统都能达到9H以上,并且统统「爆表」。9H这个宣传点,虽然不是虚假宣传,但毫无意义。
但是,没有任何一家不宣称自己9H,否则会很吃亏,会让不明真相的观众以为自己连9H都达不到。
2.很多商家都用一段刀砍斧剁的视频或者GIF来证明自己的产品不怕刀划、不怕针刺、不怕钥匙、不怕剪子……刚才说过了,钢铁的莫氏硬度只有5-5.5,而玻璃最少也有6。也就是说,但凡是块玻璃,也都能做到这一点,窗子、水杯、镜子,随便试试就知道。
(当然了,如果用刀子锲而不舍、反复不停、持之以恒、愚公移山般的划刮同一个地方,那很可能也会刮出痕迹,绳锯尚能木断,水滴且待石穿,故刀刮亦可璃伤啊)

(图片来自耐尔金,对不起我只是借张图,不是故意黑你,大家都一样)

再说说防指纹——
很多商家的宣传方案是滴上一滴水,然后让水滴滚来滚去,表示屏幕不沾水,于是就「防指纹」了。无语,皮肤会分泌油脂,指纹是油性的,屏幕不沾水不代表不沾油脂。
诚然,现在很多玻璃膜确实能起到一定的防指纹效果,但那也只能降低指纹的沾染程度,高级点的「电镀纳米涂层」能使指纹减轻80%左右,而且擦拭起来也变得更轻松(优点还是要承认的),但是,谁都无法做到完全不沾,像防水滴那样防指纹纯属胡说,几个小时不洗手,正常的油脂分泌,一定会留下指纹,只是深浅的区别。
想彻底不沾指纹,请把手洗干净。

再说说防紫外线——
懒得复述广告了,请自行搜索或脑补。
只说结论:第一,手机屏幕所发出紫外线的量,可以小到忽略不计,第二,即使这忽略不计的微量,任何玻璃(包括屏幕本身)也能将其削减大半。如果这点微量的紫外线能对人造成伤害的话,那么我们走在大街上,简直是沐浴在核爆炸中心。

最后说说「抗蓝光」——
忍不住单独给「抗蓝光」三个字加了引号,因为这一宣传点实在是太不靠谱了。
什么?蓝光引起视网膜病变?蓝光导致近视眼?蓝光还还还致盲???居然还是「经科学研究」
只要懂物理哪怕只懂三原色的,就能看出那些论述说来说去其实根本什么都没有说,槽点实在太多。
看到宣传这一噱头的页面,有着莫名的厌恶感。就像……就像看到了金坷垃。

首先请回看抗紫外线那一段,同样的道理,如果手机屏幕的那点蓝光是有害的话,那么明亮千百倍的全谱太阳光又是什么呢?
所谓抗蓝光,并不是贴膜行业首创,而是眼镜行业发明的,是当初无力宣传而硬生生创造的新卖点。抗蓝光只是给玻璃染上一层黄褐色,这跟「护眼」没什么关系,你把屏幕整体亮度调低,「护眼」程度是一样的,而且色彩还要更准确。
至于有人觉得,屏幕偏黄色(暖色、色温低)会让人眼睛感觉不那么刺激,我想说,这一定是你在晚上临睡前得到的感觉。
人类经过千百万年的进化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陪伴人类的一直是自然光,越接近中午,光线越偏白(色温高),越接近傍晚,光线越偏黄(色温低),而到了晚上该睡觉的时候,篝火/烛光的颜色是最偏黄甚至偏红的。所以这导致了人体对色温的反应是,色温越高(冷色、偏蓝),则精神越兴奋,色温越低(暖色、偏黄),则精神越松懈,所以晚上临睡时你觉得暖色舒服,因为那更接近你千万年进化来的临睡时的篝火、烛光的颜色。
下图是工作环境与入睡环境的灯光颜色对比,快睡觉时看到黄光当然会觉得舒服,但如果大白天你看到这种偏黄光,暖色,反而觉得昏昏欲睡,相比之下,白光会更让人集中精力思考问题。
(左:办公室/会议室,右:卧室)
所谓的抗蓝光护眼,无非就是把纯白色给弄成了偏黄色,让你精神放松or犯困罢了。这个功能随便找个调节色彩平衡的软件就能实现(如安卓的Screen Adjuster)。
再说,如果蓝光真的那么有害,夏普、JDI、三星、LG等各大顶尖屏幕厂商这些年来干什么吃的?这么大的卖点居然没有一个屏幕厂商看到?没有大肆宣传?难道尖端科技掌握在贴膜小厂手里?
有点扯远了……毕竟只是噱头,东西不会因为多个噱头,质量就变差了,上面那些纯属吐槽,不要影响到商品选择,看到抗蓝光这噱头的时候,直接略过就好,当没看到……

七、各大品牌印象
有人要问,你说了这么多,结论就是,厚度大家都虚标、9H大家都能达到、防指纹大家都做不到、防紫外线、防蓝光也都没有意义,那还挑选个啥啊?
问的好,这就是网购挑选的难处,材质、规格,在第五段已经说过了,剩下的就是一些最能区分档次的「软」指标,如手感、透光度、虚标程度,这些东西在照片上是根本看不出来的,只有东西真的到你手上之后才能品出优劣,甚至有些指标,需要两块放在一起对比,才能看出来(所以我对那些敢在实体店铺货、并且能摆出样品让顾客试手的品牌,会多一些好感)。
本人由于工作关系,曾经游荡过京城很多手机营业厅(移动、联通、迪信通之类),也参加过N多网络品牌的试用,经老衲「染指」的品牌,已经屈指不可数了。下面简单评价一下x印象比较深的几个品牌:
先把在厚度上不虚标的,也就是它标的厚度确切等于玻璃厚度的(允许微小误差):
(注,排名无先后顺序,纯粹想到谁说谁)
Benks(邦克仕)该领域做的很大,产品线丰富,要啥有啥,质量把控严格,在网上平台和实体营销都有很大名气,缺点是价格较高(同样40元,别人家能买AGC,这里只能买国产玻璃)、仿冒品最多(上百家加盟店、专营店,难以判断),而官方直营店埋没在众多代理商里面几乎找不到……代理商众多,实体店售价高于网店。
Nillkin(耐尔金)成熟商家,产品线丰富,基本就是规模缩小了的邦克仕,有一定数量的代理商,以AGC玻璃为主,亦有实体经营,很多苹果专卖店、迪信通手机卖场均可以见其踪影。缺点也是价格较高,代理商较杂,实体店售价高于网店。
MICIMI(米西米)实体店新开的网络分店,以AGC玻璃为主,兼肖特,质量与性价比都不错,由于网上只有直营店所以售后也还可以,缺点适配型号太少,供货量也有限,实体店有众多代理,北京移动/联通营业厅可见其踪影,价格高于网店。(这似乎是通病)
MOMAX(摩米士)新兴网店,质量好,性价比尚可,产品线尚可,中规中矩,缺点也是中规中矩,没啥特别的优点……
TORRAS(图拉斯)以国产中端玻璃为主,0.2mm的性价比尚可,毕竟价格要低于进口玻璃,0.3mm略坑,比起上述品牌来没有什么优势。算是主打中低端吧。
Remax(睿量)同上,以牺牲玻璃材质换取低价低厚度,也是一种选择
FEELYMOS(非尼膜属)以康宁玻璃为主,质量不错,缺点是宣传过于花哨,由于是有代表性的康宁材质,所以提上来单说
(特别说明:之前提到X-max虚标问题,在这里澄清一下,我仅仅试用过一张样品,厚度不符,就认定该品牌虚标,太过武断了,可能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遇到假货、偶尔的瑕疵品、代理商发错货等等,后来通过了解,X-max和我上面提到的某些品牌有相同的货源,那么应该还是没问题的,我遇到的应该是小概率意外,不足以说明问题,有人仿冒反而说明该品牌的知名度高,我在这里向X-max及其支持者致歉)
至于其他品牌,有些我不了解,不敢妄评,有些有较为严重的虚标,具体品牌就不列举了,0.3的居然敢标0.1,更有甚者会用国产普通玻璃来号称AGC、康宁等特种玻璃,虽然这些品牌中,有的质量尚佳,有的性价比也尚可,但你根本不知道你会买到什么规格的产品,对于消费体验而言,实在有些恼火,愿意尝试的,可以一赌运气……


最近有很多评论问推荐iphone6的贴膜,在这里我统一给个建议:
品牌是次要的,首先要注意的是这一点:
iphone6/6Plus的手机正面面板是弧形的(诺记Lumia的很多型号、三星S3、Note2、LGG2等机型也有如此弧面,只是程度不同),任何钢化玻璃膜都无法贴满整个面板,都会在周围留下一圈空隙,如果贴满的话,四周一圈就会悬起来,丑、容易磕碎、容易进灰,现在iphone6已经出来有一段时间了,相信各个厂家都改进了几次工艺,能拿到的最新的货应该已经是大到不能再大了,一般是左右刚好覆盖屏幕显示部分。

最近Benks家推出了一种iphone6的「全覆盖」贴膜,试用过两次,其实就是把四周悬空的部分涂上颜色而已(黑或白,适配手机),悬空的一圈看不出来了,但其带来的易碎、易进灰等缺点仍然存在。第二次似乎是改进了版本,但也只是把四周糊上厚厚的胶,进灰问题没有了,易碎改善了一点点,但仍然是硌手,将ip6的圆润弧边优点破坏的淋漓尽致……

(左为常规版本,右为染色全覆盖版本,现阶段并非很好的解决方案)
而MICIMI家据说正在开发一种全透明的全覆盖版本,目前还没有见到实物,不知道是什么效果,但我感觉,如果不能将膜本身也弯成弧形的话,效果可能也不会很完美。
至少目前而言,如果为iphone6或6P配置玻璃膜的话,最好还是选择小一圈的常规版本,目前的全覆盖版本体验比常规版本要差,希望以后会有完美的解决方案。

———————————————————我是分割线———————————————————
(正文完)
尾记:本文的初稿有很多不严谨之处,文风粗犷,结论过于绝对,且受水平、经验所限,对康宁及X-max等品牌的评论有失公正,现已全部改正,并真诚表示道歉,希望本文的转载者随同修改,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
下面是回复评论时间

10月12日补充,首先感谢@NoMercyTakuma指出的我原文中的不严谨、欠科学之处,在这里我作一些澄清,一些不妥之处也会回去修改。(10月17日已修改完毕)

第一,关于NoMercyTakuma质问我「莫氏硬度6.7是怎么来的」。
首先我承认,我是玩手机的,不是卖贴膜的,更不是做玻璃的,我的大部分理论知识都是拜原文中提到的那位朋友所赐,他是专业搞这个的。
带着疑问,我去找他理论了,结果人家告诉我,「莫氏6.7」确实是一个不严谨的表述,那是因为怕说太复杂了我听不懂,6.7这个数,是他把他知道的、测得的信息(包括你说的维氏硬度、以及其他参数,这个他可能比你gj专业)转化成一个直观的、我能直接看懂的数字,虽然不严谨,但能更好的表达。
举个例子吧,比如你问姚明的饭量相当于几个普通人?我回答2.4个,你要是硬问这2.4个人是怎么来的,那我是肯定是不敢把一个人剁开的……而且还要分具体吃啥东西,姚明吃炸酱面臭豆腐还未必比得过我表叔……2.4个人只是给出一个能让人直观理解我想表达的意见罢了。
我把那位专业朋友作的形象比喻,当成了严谨的数值,这一点我承认错误!

第二,关于NoMercyTakuma为康宁大猩猩“正名”
这一点也无需辩解什么了,我当初得到的信息还是康宁第一代大猩猩的信息,那时它确实不如现在的肖特和AGC,而且是明显不如(毕竟时间上有差距),而现在的第三代大猩猩也是足够吊了。
关于逼厕耳机那段,确实有点扯了,向康宁致歉!一会儿就滚回去修改(顺便反对琢磨兄用维氏硬度来代替防刮能力,虽然数据上是严谨的,但,这科学吗?)
嘛,综合性能,其实还是肖特最吊,康宁略强于AGC,但毕竟康宁还是贵很多,AGC仍然是最实惠的。

第三,关于我的专业程度,我并不是学材料专业的,而是因为身边有个专门搞这个的朋友(就是原文提到的那位),他从材料到市场都有较深的了解,我是出于对他的信任,才敢斗胆把我学到的东西搬运上来,但搬运过程中难免会有表述不当或遗漏之处,所以还请各位见谅了。
(比如那个「莫氏硬度6.7」的梗,其实就是我在转述过程中理解有误,把打比方当成了准确数字,现已更正)
———————————————————————————————————————————
9月29日更新(回复某些评论)
一、我一直反对贴塑料膜,也反对劣质玻璃膜,我支持的是优质的玻璃膜,请不要用那些塑料膜的缺点来喷我,看清再喷!

二、有些人说「手机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供着的」
这没错,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但是你们搞错了我贴膜的目的
我贴膜不是为了供着手机,相反,是为了让它能承受更恶劣的使用环境
说白了就是让手机更耐艹,可以更肆无忌惮地折磨它
火影忍者中,使用百豪之术(不怕任何伤害、短时间内无敌),是为了冲过去和敌人拼命的,你一刀我一刀对捅的,而不是为了躲在一旁苟且偷生的
RTS游戏中,使用无敌技能(如红警的铁幕),是为了冲锋陷阵时硬抗敌方猛烈炮火的,而不是用来当宝贝供着的
手机贴膜是同样的道理,我贴它是为了逮哪扔哪、擦屏幕时逮啥用啥,是为了不必把它当奶奶供着。
至于我为什么主张贴玻璃膜,而且不能是太垃圾的玻璃膜,就是因为在使手机更耐艹的同时,尽可能地不影响视觉与手感,质量好的贴膜手感丝毫不亚于原装屏幕,我试用过N多膜得出来的结论,绝不夸张

三、有人说我是卖贴膜的(汗)
我有个朋友是在北京移动工作的,他分管20多个营业厅,负责配件采购。而我只是单纯地对这些材质什么的感兴趣而已,托他的福我才有各种试用机会,大部分贴膜都是供货商提供的样品,我试用贴膜不需要花钱,只需要给朋友试用报告就行了。
对于各种膜,我只是评论而已,可曾见我的贴子里有任何购买途径?

四、国外很多人裸奔
两个原因,第一、发达国家空气中灰尘少,屏幕划伤率低。(评论有人质疑,答主承认是脑补,如不同意请无视)第二、国外手机保修政策健全,换个屏幕的成本和精力的付出比国内要低得多,甚至有人可以故意制造故障来骗保,而贴膜尤其是贴膜服务却比国内贵得多,导致换屏的成本未必比换个膜高多少。

五、换屏论?说的轻巧
第一,屏幕多少钱?现在多数都是全贴合屏,内外屏是一体化的,官方渠道一块屏幕比半个手机都贵了,不明渠道又无法保证质量,而且也没便宜多少。
第二,换屏幕的风险很多,快递损坏、弄断排线、击穿触摸电路、3M胶没弄好、屏幕换好了但拆机时弄坏了其他部件……不要高估了广大非极客的动手能力
我是坚决反对换屏论的
我觉得“换屏论”如果不是土豪或者花父母钱习惯了,那么很可能就是在发达国家呆习惯了。
(PS,我本人有动手换屏的能力,但不代表所有人都应如此)

[ 本帖最后由 masterfcg 于 2014-11-25 11:36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sdwawa 激骚 +6 我很赞同 2014-11-27 17:59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最近涨了点工资 手机就不贴膜带套了



TOP

没看内容,个人觉得贴膜与否以前还值得讨论一下
自从弧边钢化玻璃膜流行后几乎和裸奔没区别又能起个保护作用。实在没啥好犹豫的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heven2004 于 2014-11-25 11:33 发表
没看内容,个人觉得贴膜与否以前还值得讨论一下
自从弧边钢化玻璃膜流行后几乎和裸奔没区别又能起个保护作用。实在没啥好犹豫的了。
就是科普钢化玻璃膜的。。。

TOP

一直裸奔的路过,不过IP6那种2.5D屏不加个保护不行吧。

TOP

膜买了,无钱买ip6怎么破?????

经常看到smzdm白菜价推荐膜就入了一张.......

TOP

贴膜就是强迫症罢了,都大猩猩玻璃里还怕什么刮,即便是摔也没有那么脆弱
我的MX3买来就是裸奔,一年里摔了没有100也有80次了,边框各种痕迹,屏幕啥事都没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ote III
前几天一哥们的6P从1米高度正面朝下摔到马路牙子上,钢化玻璃膜裂了,屏幕没事。
当时我俩就在想,如果没贴膜,会怎样?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买个碎屏险也没多少钱...

TOP

引用:
原帖由 meidle 于 2014-11-25 12:2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ote III
前几天一哥们的6P从1米高度正面朝下摔到马路牙子上,钢化玻璃膜裂了,屏幕没事。
当时我俩就在想,如果没贴膜,会怎样?
很简单,屏幕99%碎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测试一下 于 2014-11-25 12:3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买个碎屏险也没多少钱...
比膜还是要贵不少得,尤其是苹果得碎屏险,得1000多呢。。。

TOP

其实贴高清塑料膜 是为了便宜 不会真的去用两年。。。
贴上防沙,然后有划痕了或者不爽了 直接换一张  1元。。。
40-70的玻璃膜可以用一辈子的

其实最主要是我大乐金的韩版机绝大多数根本找不到可贴的玻璃膜

至于楼上说裸奔无事的   那也是您的意愿
真哪天掉到工地旁边或者尘土比较多的马路上之后 如果屏不碎,请再来回这帖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masterfcg  于 2014-11-25 12:37 发表
比膜还是要贵不少得,尤其是苹果得碎屏险,得1000多呢。。。
别在苹果官方买呗...

比如京东苏宁之类的地方碎屏险就要不了多少...

TOP

ip6贴膜太无法接受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难怪mx4官网卖个7h的肖特膜卖99元,我还说国产渣渣还都9h呢。。

TOP

 50 1234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