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19 12
发新话题
打印

看了苏宁帖,我觉得差异化才是游戏机在中国的唯一出路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先来几个不一定对的假设:
1、中国大部分的core user(以下cu)分布在网游(包括所有形式的)市场,家用机玩家数量可忽略不计。
2、大部分的light user(以下lu)分布在手游、页游等门槛更低的市场。
3、lu和none user(以下nu)最注重的是新奇、舒适、成本相对不高的体验。

那么,与已有设备重复的体验,无论有多么强大的推动力,也是做不起来的。
把PC网游、F2P游戏全搬上主机只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胡同。

所以X1捆绑Kinect2这点,在已有大群主机cu的市场是昏招,说不定在中国市场则是一个奇招。
因为这个体验是其他设备上无法得到的。还记得领导参观百视通时的新闻报道中,最显眼的画面就是kinect的识别。
抓住这个卖点加以大力宣传,配合实质性的能吸引眼球的kinect2作品,最终争取到lu和nu的冲动消费。

说到这里,给我的感觉是类似Wii的策略,是打开中国市场的可能性之一。
但实质性能吸引眼球的kinect2作品我还真不知道有什么,不知道微软准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MI 1S)

国行估计也就日本目前360的周销量水平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恰恰相反,中国的主机市场要发展,第一步只能是抓cu
至于cu数量问题,看看玩steam的人数,再少能少过新加坡香港?
比较靠谱的玩法就是从国内一二线城市展开,数字化游戏价格控制在200左右,每个游戏自带一年联机权限,第二年开始收费50左右,主机价格和国外差不多
由于针对cu,零售渠道不需要搞大,成本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之后就是考验对政府的公关能力了


TOP

那些lu和nu,买过了一张sports以后,还会时不时去花300买其他游戏吗。我觉得还不如靠cu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ages7mark  于 2014-4-21 16:57 发表
那些lu和nu,买过了一张sports以后,还会时不时去花300买其他游戏吗。我觉得还不如靠cu了
本来就是,看看wii后期和wiiu,在欧美都不行,在中国靠gimmick会被腾讯玩死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ns2014 于 2014-4-21 16:4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恰恰相反,中国的主机市场要发展,第一步只能是抓cu
至于cu数量问题,看看玩steam的人数,再少能少过新加坡香港?
比较靠谱的玩法就是从国内一二线城市展开,数字化游戏价格控制 ...
steam那是便宜,买个十几个游戏也不心疼,新作忍忍最起码也能有75折,要照游戏机现在这样300一个起步,那还是得喝西北风。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lyt777  于 2014-4-21 16:59 发表
steam那是便宜,买个十几个游戏也不心疼,新作忍忍最起码也能有75折,要照游戏机现在这样300一个起步,那还是得喝西北风。
所以说数字版价格要比国外对应游戏有较大幅度的优惠,比如fifa卖200,我觉得水货玩家会考虑改行货的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Wii在国外走得不就是LZ说的那套,然后就是Wii够用了,买几个体感游戏就够了,然后所有的机顶盒都能实现体感游戏,那还买游戏机干嘛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2L的假设仍旧是针对原来玩水货主机的cu,却忽视了中国大部分的cu根本不玩主机游戏,或者非盗版不玩。steam更是小众中的小众。

现在主机进来针对的市场人群,个人认为是
1、一二线发达地区
2、具备较高消费能力(银泰、万象城之类的主力客户)
3、不介意一年买2、3个几百元的游戏
4、非cu

那么给他们买主机的最好理由,除了新奇的体验之外,我想不到其他方法了。

本帖最后由 qyqgpower 于 2014-4-21 17:12 通过手机版编辑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qyqgpower  于 2014-4-21 17:1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2L的假设仍旧是针对原来玩水货主机的cu,却忽视了中国大部分的cu根本不玩主机游戏,或者非盗版不玩。steam更是小众中的小众。

现在主机进来针对的市场人群,个人认为是
1、一二线发达地区
2、具备较高消费能力(银泰、万象城之类的主力客户)
3、不介意一年买2、3个几百元的游戏
4、非cu

那么给他们买主机的最好理由,除了新奇的体验之外,我想不到其他方法了。

本帖最后由 qyqgpower 于 2014421 17:12 通过手机版编辑  
我想问一下,现在的水货ps和xbox是卖给谁去的
雷飞的生意是怎么做大的
steam是lu玩的吗?为什么支持支付宝?

本帖最后由 ns2014 于 2014-4-21 17:15 通过手机版编辑

TOP

游戏免费可以,300的话还是洗洗睡。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

lu都是一锤子的买卖,基本不会有后续。关键还是得靠现在这些水货玩家,游戏价格和港行持平或者略低就行。个人感觉关键就是审查,如果能跟港行基本同步的话,我看就有戏。不然的话,销量就只能看LU的第一波了,一波结束后,也就没然后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lu是不是一锤子买卖,关键在于宣传。别以为ff、dq、gta的几百万上千万销量都是cu支撑起来的。
越是大作,越是铺天盖地的广告和渗透式宣传。

这个铺天盖地,指的是黄金时段的电视广告,主流纸媒的全版广告,主流网媒的一级入口,现在还要加上一个社交媒体的病毒式广告。
不这么做,指望lu去主动了解游戏信息,主动去消费游戏,那才是天方夜谭。

TOP

仔细想想,所有带剧情类的fps/tps/游戏按章节贩卖,如果是60美元的话,假设游戏有6大关,10美元买断一个章节,然后在线对战的部分实行包月点卡制收费,赛车格斗rpg类游戏,10元解锁一辆车一个角色一张地图这样……技术上不难实现吧,家用机游戏都推出类似植物大战僵尸中国特供版,一个观点不一定对……

TOP

一张正版不过一顿聚餐的饭钱,高不到哪去。人们玩游戏压根就不想掏钱,更别说为体感这种并无持续吸引要素的游戏掏腰包了。

TOP

 19 12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