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18 12
发新话题
打印

[电脑] [好文分享]给新人的一点启示:优化软件皆浮云 编辑教你如何调教电脑

“我刚刚按照高手的推荐新攒了一台主机,为啥性能没有宣称的那么好?”
“同样的配置,为啥我的电脑会比别人慢?”
    上面的这些问题在许多入门用户当中非常常见。当大家费劲千辛万苦,把攒好的机器抱回家的时候,却发现新机器的性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出色;或者在与别人的电脑对比的时候,总是要比别人的机器慢。在排除硬件之间的性能差别之外,其实还有一点需要引起重视的,那就是对电脑的优化。
    优化这个词,笔者相信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无论是在手机平板还是在笔记本台式机上,都会见到各种优化方法:比如形形色色的优化软件,或者是系统优化大法,甚至是更加自残的“系统文件删除/修改大法”。而许多人发现在“优化”完成之后,系统的实际性能并没有多少提高。甚至会把系统搞得不稳定甚至崩溃。



    那么上面所说的都是基于软件的优化方式,毕竟在硬件没有增加性能的前提下,只使用“减少开机启动项”、“删除垃圾文件”这种优化方式甚至有点自欺欺人的意味。大家殊不知,我们攒好的主机很有可能在硬件上还有许多有待挖掘的性能,只是我们不知道如何真正发挥这些硬件的性能。所以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就来指导大家如何在硬件上“调教”我们的爱机。


用软件就能让电脑变快?别闹了……


    那么在文章的开头,笔者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提到的诸多设置可能仅限在DIY组装机上实现。品牌机由于多受限于厂商的设置,不能实现本文提到的一些设置,请用户根据自己的主机自行实践。那么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来开始今天的内容。


X.M.P.让内存频率爆棚

    如果大家经常关注DIY硬件的话,会发现最近内存的变化还是比较大的。这种变化不光是体现在我们直观看到的在价格上,更是在规格上的改变。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开始脱离DDR3-1333规格的时代了,逐渐地转变到DDR3-1600规格。而在容量上也从2GB4GB变成了8GB甚至是16GB以上。内存的性能和容量提升上来了,但是我们是否能够真正发挥大容量高频内存的真正实力呢?



64位系统才能够识别大容量内存


    既然拥有了大容量内存,那么我们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就要选择64位系统,这样才能够完全识别内存的所有容量。不过随着64位系统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接受并习惯64位系统。那么既然容量已经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就需要再把目光放到内存频率上。


双通道的内存安装方式需要掌握


    另外在安装内存的时候,大家得注意双通道内存的安装方式,否则单通道内存会大大削弱内存性能,导致整机性能下降。如果大家对双通道内存的安装还有疑问的话,可以参考主板说明上指定的安装方式。
    现在内存频率多为1600MHz,有一些能够到1866MHz、2133MHz甚至更高。不过一些用户把内存买回去的时候,会发现这些所谓的高频内存默认频率均为1333MHz,这样的情况会让用户大呼上当。其实对于DDR3规范,并没有包含1600MHz以上的频率,也就是说那些高频内存的频率是不被DDR3规范所规定的,所以只按照规范内的频率让内存运行。如果是在以前,我们想让内存运行在更高的频率上的话,需要手动进行调节,但是现在Intel为了让主板能够更好地支持更高频率的内存,已经推出了X.M.P.规范。


CPU-Z中显示的X.M.P.信息


主板BIOS可以直接读取X.M.P.信息


    X.M.P.规范允许内存的SPD信息中包含为内存特别优化的参数。我们只需要在主板BIOS中设置加载相应的信息,便可以将内存频率调节在一个较高的频率下,并且免去了手动逐一调节参数的麻烦。也就是说,有了X.M.P.之后,我们可以在不需要了解内存参数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发挥内存的性能。这样普通用户在购买高频内存的时候才能够真正变得有意义。
    不过由于X.M.P.是Intel定制的规范,所以目前只能在Intel主板上使用该功能。近日,AMD也推出了相应的规范“AMP”,在原理上基本与X.M.P.保持一致。所以AMD平台想使用这项功能的朋友,可以等一等AMP规范普及后便可以使用了。

改变磁盘模式释放SSD性能

    “恭喜您,您的电脑已经打败了全国xx%的电脑!”,这样的比赛每天都会在不少用户的电脑上进行着。我们希望自己的电脑能够开机神速,甚至不惜一切代价都要让电脑开机速度一快再快。于是乎,各种各样的“开机速度优化”的软件便时兴起来。“删除不必要的开机项”的这种做法虽然会增加少许的启动速度,但是毕竟开机项毕竟早晚都是要启动的,这种拆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着实不能让笔者接受。
    如果说影响着开机速度最大的因素应该就要属硬盘了。如果把时光往前倒几年,我们或许还在会为机械硬盘不成器的性能而苦恼。但是如今,SSD的推出打破了硬盘一直以来的性能瓶颈,将硬盘的传输速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购买了SSD就能够完事无忧,还有很多后期的工作需要我们继续完成。



磁盘是否“4K对齐”一眼便知


    首先,由于SSD摒弃了传统硬盘的机械式结构,采用了Flash芯片。Flash芯片的读写机制要求我们的SSD的扇区必须“4K对齐”。这样才能够保证SSD的高性能以及长寿命。为SSD进行4K对齐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我们在购买新SSD之后,装系统的过程中将SSD进行格式化就能够自动4K对齐,新的Windows 7和Windows 8都支持格式化SSD默认4K对齐,所以不必有太多的担心。
    即使是我们的SSD在存入数据后没有4K对齐也没有关系。我们可以通过第三方软件在不会破坏文件的情况下对SSD进行4K对齐处理。只不过对齐的过程会相对较慢,但是总重新格式化要来的更为方便一些。


磁盘模式直接决定着磁盘性能



AHCI模式



IDE模式


    另外,无论是SSD还是机械硬盘,我们在连接主板的SATA接口时要注意安装在SATA3接口上以保证不会出现传输带宽的瓶颈。除了在硬件上确保安装无误,在BIOS中我们还需要对磁盘模式进行设置。这一步在入门主板中尤为重要,因为入门主板的默认磁盘模式多为“IDE模式”,该模式下SSD的性能会受到很大的制约。所以在组装一台新电脑之后,检查磁盘模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有了上面的设置,我们完全就不用理会开机启动项有多少了,磁盘性能的提升才是最根本的提升开机速度的法宝。既对系统软件无害,又能够一劳永逸地保持磁盘性能的高水平发挥。

节省电力 让供电模块懂得休息

    电脑作为一件家用电器,与电视冰箱空调一样,也是必须通电才能够工作的一种产品。既然通电,我们就不得不说一说电脑的耗电。不过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相比于电脑,好像冰箱或者空调的功耗关注的更多一些。虽然现在主流平台的功耗并不算高,但是秉承着节能的理念。笔者认为做好电脑的节能工作还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谈到电脑功耗,我们又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电脑的功耗往往与性能成正比,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要性能更好的电脑,就需要支付更多的电费。其实笔者也肯定这个观点,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在不更换硬件的情况下降低整机的功耗,而且你的电脑越高级,可能节省的电费就会更多。



日常应用我们是用不到这么多相供电的


    我们所使用的电脑,功耗最大的两大来源是处理器显卡,其中负责为处理器和显卡供电的部分我们叫做供电模块。现在在高端主板以及显卡上,厂商往往会布置十余相供电以保证平台的超频性能。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可能用不到这么多相数的供电。如果我们不进行调节的话,所有供电模块会同时启用。每一项供电都会有相应的电能损耗,从而消耗更多的电能。所以我们需要想办法在日常使用的时候关掉一部分供电模块。


中高端主板的BIOS里可以详细调节供电模块的工作模式


    好在对于大多数中高端主板来说,BIOS里面都包含了供电模块的选项。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手动降低供电模块的工作负载,这样就能够在电脑待机或者小负载应用的情况下“关闭”数相供电,从而降低不必要的功耗。


调整前的整机待机与游戏时的功耗



调整后的整机待机以及游戏时的功耗


    在实际的测试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更改供电模块运行模式之后,平台的整体功耗有了明显的下降。另外,供电模块实际使用的相数降低后,不仅降低了整机的运行功耗,同时由于多余的通电模块不会再有任何负载,所以就不会发热,这样供电模块的整体发热量也会降低不少。这样的调节可谓是一举两得。

点点鼠标 板载声卡也能很精彩

    现在的主板都会板载声卡以及网卡,这种“理所当然”的现状都已经让我们忘掉了是什么时候开始抛弃独立声卡以及显卡了。当然,独立声卡以及网卡仍然在高端市场上有所建树,为需要更好品质的高端用户所选择。
    独立声卡和网卡在高端市场上风起云涌,不过也不意味着板载声卡以及网卡一直裹足不前。现在高清多声道板载声卡以及千兆板载网卡已经普遍出现在主流主板产品中。国内的网络限制了千兆网卡的发挥,所以我们更多地会关注声卡的变化。



HD Audio相比AC'97有着很大的改进


    从AC'97标准到现在的HD Audio标准,板载声卡的“硬指标”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现在的板载声卡完全可以和入门级的独立声卡相抗衡。并且也能够提供光纤以及同轴输出。硬指标上去了,板载声卡却没有得到用户相应的肯定。
    声音的好坏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东西,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所以笔者在这里并不和大家讨论主观听感的东西。如果单看客观测试成绩的话,现在的好多用户都没有真正用好自己的板载声卡。
    目前板载声卡的输出指标可以说是非常出色的,主流的产品都可以输出192kHz/24bit这样高指标的声音,可是要想输出这样高指标的声音,我们还需要对板载声卡进行设置。


板载声卡的驱动控制面板中可以选择更高的参数进行设置


    首先,正确安装驱动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正确的驱动才能够保证声卡的高品质输出。在安装驱动完成后,我们还需要到系统的控制面板中找到驱动相应设置面板来更改声卡的输出格式。板载声卡的默认设置一般为48kHz/16bit,我们需要手动调高输出格式才能够得到更好的输出指标。


只需要简单修改,得到的指标就会有非常大的提升


    从测试结果上看,只需要一个简单的设置,就可以让我们的声卡性能提升一个档次。指标提升后的板载声卡的测试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这样的成绩可能在听MP3上没有的改变,但是对于蓝光视频那种高清音频的输出,其声音的变化还是可以让用户感受到的。

一键超频 瞬间让菜鸟变高手

    前面我们提到一系列的硬件调整方案。都是尽可能地发挥我们电脑硬件的最大性能。但是不管我们如何优化,都不可能超过硬件本身性能的最大值。所以想要超越硬件性能本身的界限,我们就需要为平台进行超频。
    一听超频,不少朋友就会产生恐惧感。其实随着板卡厂商对产品的设计更加人性化,超频的门槛已经降低了很多。我们再也不需要没有安全性的跳线,也不需要调节大量的参数,只需要简单设置就能够完成超频操作。



Intel处理器中只有“K”、“X”为后缀的型号才能超频


    现在Intel与AMD的产品在超频限制上是不太一样的。虽然他们的中低端产品都是锁倍频的,但是受限于Intel处理器的架构,Intel处理器的外频能够调整的幅度非常小,AMD处理器则是没有问题。我们的处理器主频=外频*倍频,所以Intel处理器型号中只有以“K”或者“X”为后缀的产品才能支持超频。大家需要看准自己电脑的情况再做出相应的操作。


一键超频在主流主板中非常常见


    比起处理器,显卡的限制要少很多,超频也更加方便。不过无论是显卡还是主板,其产品线中都有包含“一键超频”功能的产品,如果大家对于超频很感兴趣又不会设置的话可以考虑购买这些产品。即使是你对超频有一定了解,也要秉持着“小超怡情,大超伤身,强超灰飞烟灭”的态度,适度超频能够让电脑拥有更好的性能,但是因为超频把硬件弄坏了的话,就得不偿失了。
【总结】:
    经以上几步操作,笔者相信你的电脑就会有非常大的性能提升,并且这样的提升应该比优化软件有效得多。与其将期待托付给优化软件,倒不如自己动手,尝试对自己的硬件平台进行优化。不仅效果显著,并且没有什么副作用。如果用来形容的话,许多人的电脑都是处在亚健康的状态,如何将自己电脑的性能最大化,应该是每一个人应该做到的事情。
    其实我们的电脑是很强大的,只不过是你没有挖掘到它真正的实力。而在你挖掘性能的过程中,你不仅能够更加了解自己的电脑,更能够发现其中的乐趣。所以如果你觉得你的电脑不够快的话,赶紧动手试试,或许你就会对自己的电脑有新的感受。


转自zol:http://mb.zol.com.cn/333/3339800_all.html#p3339800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the-end 激骚 +1 最骚 Rated by wap for mark 2012-11-16 10:55
  • 变形金刚 激骚 +1 最骚 Rated by wap for mark 2012-11-15 23:11
  • kijoss 激骚 +1 最骚 Rated by wap for mark 2012-11-15 12:01
  • mike7882 激骚 +1 最骚 Rated by wap for mark 2012-11-15 09:34

TOP

MarkMark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现在电脑性能过剩,懒得优化了


TOP

马克一下 对我来说有点复杂= =

TOP

世道已经变了,需要调教的电脑和系统很快都会被无情地淘汰掉……

TOP

一通废话

买品牌机的
1、2、3项 品牌机自带系统,所有这些出厂就设好了,用不着用户自己搞   
4项 纯属扯谈
5项 品牌机没有

买组装机的
1、2、3、5项 如果这些都不知道,那还是去买品牌机得了,买配件自己装那是自找麻烦
4项 同样纯属扯谈

TOP

我也认为不管有用没用优化掉启动项为加快开机速度这点就是不可取的~

这是360引领的歪风...

当然各人有各人的习惯...

至于声卡的话...

这小编和我一样是木耳吧...

主流主板上的集成声卡还是ALC892...

芯片倒也还好...

可这表现是根据各家主板的设计用料而各异的啊...

TOP

小白的电脑为什么比别人慢,真正的问题在于
小白的电恼里一堆木马、流氓插件,能快的起来吗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mike7882 mark

TOP

这几天老看到tg有人问ssd 4k对齐问题 还有买了配件不知道怎么装的

感觉还是有很多新手的

看到这贴 速度贴过来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马克,确实复杂了点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kijoss mark

TOP

马利克

TOP

马克一下吧

TOP

1. 用固态硬盘
2. 不装杀毒软件和各种所谓的xx卫士。

TOP

 18 12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