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电脑] 关于840系列的tlc,我发现无脑喷子真多啊,完全不懂装懂

引用:
原帖由 ffcactus 于 2012-9-27 10:34 发表


每天写105G, 对于一般人来说确实是写不了。
但是有很多文件的数据是需要反复写的。 假设有个配置文件,比如说是Windows的注册表,每天这个注册表都需要被修改N次,每次修改难道都把此文件从新删除再创建一个新 ...
喷了。。我这通电时间。。才写入3t多点。。虚拟内存临时文件我的文档全在C盘,不知道这个能抽你脸不。。。

对了,我还在c盘装了淫熊联盟和大菠萝3,每天玩。。。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引用:
原帖由 zcomic 于 2012-9-27 10:38 发表


读取和写入是一回事??我才震惊了

找到并读取,是和写入一样来算寿命损耗的?
我回答的是什么问题你难道看不懂, 你学过语文吗?



TOP

看了9月下的pcdiy有介绍几大主控的垃圾回收功能评测,颗粒寿命一般应用应该比更新换代的周期时间要长,特别是ssd这种跳水情况。大家还是关心一下价钱吧,价钱下来能普及不错啥大bug就行。


TOP

引用:
原帖由 zcomic 于 2012-9-27 10:45 发表
那个FF估计是把读取也当成和写入一样损耗来算了
你自己脑残的问“不说别的,按你的逻辑来想,你啥旧算法可以保证每次都写在同一个空间介质上??”
别人回答了你这个问题后, 你居然还不知道别人回答的是哪个问题。
我怀疑你真的是有精神分裂。。。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价格应该Ok,我觉得三棒这么干就是准备打价格战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ffcactus 于 2012-9-27 10:47 发表


我回答的是什么问题你难道看不懂, 你学过语文吗?
你学过电脑基本知识吗??
1、读取自然是精确定位的,但是写入行为不是的,如果连这都不懂,还是再找资料学学吧
2、读取损耗度和写入损耗度完全不是一回事。

这样说你能看懂了吧?不是别人不懂,是你对读取和写入没有基本正确的概念。
第1点是我针对你的回复,第2点是免费赠送指出你对读取和写入没正确理解。

[ 本帖最后由 zcomic 于 2012-9-27 10:5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ffcactus 于 2012-9-27 10:49 发表


你自己脑残的问“不说别的,按你的逻辑来想,你啥旧算法可以保证每次都写在同一个空间介质上??”
别人回答了你这个问题后, 你居然还不知道别人回答的是哪个问题。
我怀疑你真的是有精神分裂。。。
你哪句话回答了“保证每次写入都在同一处”这个问题了??
难道是你所说的索引和读取文件??

因为你认为读取和写入是一回事,所以你觉得用“读取行为是精确定位的”
来说事就算是回答出我那个问题了。

事实上你对读取和写入的理解是错误的,所以你根本没有回答出这个问题。

读取和写入是有本质不同的,这就是你错的地方。

[ 本帖最后由 zcomic 于 2012-9-27 10:5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黑暗骑士巫妖王 于 2012-9-27 10:3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因为你是民科啊,所以这么想太正常了。
是吗? 那我倒要看看你如何自抽。

这可是你自己贴的图吧。
看到下面的字了吗?“虽然适合于U盘等产品,但预计并不适用于固态硬盘

而且人家还是2000-5000次, 你现在密度提高,能写入的次数更少。
不知你打算如何洗地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ffcactus 于 2012-9-27 10:55 发表


是吗? 那我倒要看看你如何自抽。

这可是你自己贴的图吧。
看到下面的字了吗?“虽然适合于U盘等产品,但预计 ...
10年3.5寸还是人类永远的最佳尺寸呢,现在都发展到4寸最佳了,
科技是在进步的,同学。2年前的一句“预计”你就当真理啦?

写入次数上面已经有详细数据推演了,说明足够一般民用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zcomic 于 2012-9-27 10:52 发表


你哪句话回答了“保证每次写入都在同一处”这个问题了??
难道是你所说的索引和读取文件??

因为你认为读取和写入是一回事,所以你觉得用“读取行为是精确定位的”
来说事就算是回答出我那个问题了。

...
"保证每次写入都在同一处" 只要知道起始地址就可以了,莫非您还有别的高深见解?
不过我是针对一个文件而言的, 不过我估计你语文太差, 自己连问题都说不清。

TOP

引用:
原帖由 zcomic 于 2012-9-27 10:58 发表


10年3.5寸还是人类永远的最佳尺寸呢,现在都发展到4寸最佳了,
科技是在进步的,同学。
科技是在进步啊, 密度提升了呀, 但是写入次数更少了呀, 除非你能找到资料说棒子TLC写入次数反倒变多了, 那我无话可说。
Intel 都没实现的技术, 被宇宙棒子中心提前实现了, 对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ffcactus 于 2012-9-27 10:58 发表


"保证每次写入都在同一处" 只要知道起始地址就可以了,莫非您还有别的高深见解?
不过我是针对一个文件而言的, 不过我估计你语文太差, 自己连问题都说不清。
如果非要这样做理论上是可以,我也从来没说绝对不可行,

但是哪个系统给你做了这个“保证每次写文件都一定从最旧的那处开始写”的功能??

你给说个这样的系统出来,是WIN,是苹果,还是安卓??哪家是这么干的?

就好比你做一盘菜放3斤盐,理论上完全没问题,实际上完全见不到这样干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zcomic 于 2012-9-27 10:58 发表


10年3.5寸还是人类永远的最佳尺寸呢,现在都发展到4寸最佳了,
科技是在进步的,同学。2年前的一句“预计”你就当真理啦?

写入次数上面已经有详细数据推演了,说明足够一般民用了。
人家的话都不能当真, 只有伟大的韩粉说的话才句句是真。

TOP

引用:
原帖由 zcomic 于 2012-9-27 11:02 发表


如果非要这样做理论上是可以,我也从来没说绝对不可行,

但是哪个系统给你做了这个“保证每次写文件都一定从最旧的那处开始写”的功能??

你给说个这样的系统出来,是WIN,是苹果,还是安卓??哪家是这么 ...
我说过什么系统是每次都从最旧处开始写吗?  这与宇宙大韩国发明的每次都从最新出开始写有什么关系?
您的逻辑推理实在是令人叹服。。。

TOP

引用:
原帖由 ffcactus 于 2012-9-27 11:05 发表


我说过什么系统是每次都从最旧处开始写吗?  这与宇宙大韩国发明的每次都从最新出开始写有什么关系?
您的逻辑推理实在是令人叹服。。。
别人也没说每次都从最新处开始写啊,这上面推演的都是平均使用情况,
这都不懂你还抬个什么杠,我故意这么问你不就是以毒攻毒,以极端质问极端吗,
这么简单的逻辑都反应不过来?
反证法懂不?

[ 本帖最后由 zcomic 于 2012-9-27 11:10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