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33 123
发新话题
打印

[电脑] 三星840用TLC芯片其实很好理解,大家看看就明白

spcboyboy的数据搞错了,所以结论看似正确,但是修正数据以后就能看明白。

TLC的寿命是5000次或者以上,MLC是10000次或者以上,SLC是100000次或者以上。

比MLC相比减少了一半的寿命,价格也只要一半。

为什么这么做?大家都知道SSD容量越大寿命越长,所以三星的做法就很明显了。600块钱买128G的MLC,或者600块买256G的TLC,寿命其实是一样的。

关键是价格要下来,容量升上去,如果做到了,我觉得是好事。

PS:目前这价格没戏,不过目前这个价格也是为了确保830的存货迅速出调清仓,清仓工作完毕后就看840跌吧

[ 本帖最后由 jun4rui 于 2012-9-27 09:04 编辑 ]


TOP

明年能999买到2t ssd吗?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wiki谁都能写,数据有错误很正常
日本网站写了TLC寿命1000-5000次
故意黑三棒恐怕在这个时代很难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wiki的数据确实是过期的,因为现代产的TLC指标早就达到2500~5000次这个级别了,这还不是最高寿命,三星的可以肯定比现代那个只高不低。

本帖最后由 黑暗骑士巫妖王 于 2012-9-27 09:16 通过手机版编辑

TOP

现在的问题是MLC和TLC一个价
没看到有任何价格优势

TOP

……TLC的读写次数什么时候变5000次的……

TOP

840 256现在会卖600多么?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2010年Intel和镁光就推出了2000~5000次的TLC,按照摩尔定律,现在出现个10000次擦写的TLC也不是不可能的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百科全书本来就是个知识普及用途而已,各行业内最顶尖的技术没有收录也是很正常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黑暗骑士巫妖王 于 2012-9-27 09:2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2010年Intel和镁光就推出了2000~5000次的TLC,按照摩尔定律,现在出现个10000次擦写的TLC也不是不可能的
TLC刚出的时候确实都标示2000~5000
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后期的资料都变成1000次了
不知道有没有真业内,看看白皮书怎么写的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spcboyboy  于 2012-9-27 09:19 发表
467842

我也是学日语的。。。。

PS:维基百科我认为是很客观的,而且我几乎找到的所有技术性权威网站的数据,都表明TLC是1000以内!
我没说wiki啊
wiki这种东西没人更新数据就是过去的,拿来做论证不可靠

你会日语去搜日本人关于840的帖子去
2ch也有,根本没人说500-1000次
都是大于这个数据的,这东西技术进步了数据高了没什么问题啊

TOP

对了还有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随着工艺的提高,不论MLC和TLC寿命都是下降的
也就是说50nm的比30nm的寿命反而要长
工艺提高,只是降低了成本
靠工艺其实提高不了闪存的读写寿命
唯一只能通过主控优化来提高

[ 本帖最后由 jinye2001 于 2012-9-27 09:30 编辑 ]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今年有个以色列公司研制出了10000pe的TLC,还有Smart推出了89,000次的P/E的MLC,前者让TLC几乎达到MLC的寿命,后者让MLC达到SLC的境界!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引用:
原帖由 黑暗骑士巫妖王 于 2012-9-27 09:3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今年有个以色列公司研制出了10000pe的TLC,还有Smart推出了89,000次的P/E的MLC,前者让TLC几乎达到MLC的寿命,后者让MLC达到SLC的境界!
仔细看,这个也是通过主控算法来提高的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精神大韩国民永远是对的。
维基去死!
棒子最高最高最最高!

TOP

 33 123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