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22 12
发新话题
打印

[业评] 《魔法门》与中国——一代玩家的爱

《魔法门》与中国 个游戏品牌虽然中国的游戏界仍待发展,不过在发展的过程中咱们可曾引进过不少好游戏,日式游戏尚且不论,如果诸位玩家那时候有条件购买的话,你会玩到当时很多欧美神作的中文版,很多的RPG, RTS甚至FPS等等。遗憾的是,这些引进的游戏不是引入了之后无法保持后续资料片以及补丁,就是引入一两款后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戛然而止,无不让人叹息。但是在这些大作中,有这么一个游戏品牌,虽然他的本传是从3代才开始有官方中文版,但是直到这个游戏品牌的原公司倒闭,这个游戏系列都一直有官方中文版在出,而且就算换到了新的公司依然如故,直到我们获得了首个全球同步发售的单机游戏!
这个游戏品牌,叫做《魔法门》。

款游戏大作①《魔法门》
作为上世纪欧美游戏三大RPG系列之一(曾有人说这个所谓的“三大”是当年大众软件为了促销游戏和文章而搞的,但是夫人我几经波折找到了当年的当事人,这个“三大”的确是当时国外所说,他们只是转述而已),《魔法门》系列是唯一一位还活跃在第一线的游戏(其他两个一个半死一个已死)。其实《魔法门》这个游戏一开始并不是一个游戏品牌,它本身其实是一款游戏。在2003年9月法国UBI成功收购了《魔法门》系列之后,在2007年UBI取消了该系列一直以来的主次之分,取消了《魔法门》正传的命名,将“魔法门”这个名字变为了这个游戏系列的主名称,从此以后这个系列的所有游戏都会叫做“Might & Magic:XXX”,系列中所有游戏都变成了平级,如果UBI哪一天做了一款和过去《魔法门》系列一样的第一人称开放式RPG的话,那也得叫做“魔法门之XXX”。虽然《魔法门1》发售于1986年(开始制作于1984年,完成于1985年,因为无人出资发行所以耽误到了1986年,比法国UBI的年纪还要大。。。),不过正如前文所说,《魔法门》系列实际进入中国是在1992年发售的《魔法门三:幻岛历险记》,这代是由台湾智冠科技代理发行的,所以只有繁体中文版。不过《魔法门》的热潮从此就一发而不可收拾,到了《魔法门六:天堂之令》时,正式进入中国大陆,直到版权公司3DO倒闭,《魔法门》6,7,8,9四代皆有中文版。
图1:《魔法门六:天堂之令》是首款简体中文版《魔法门》,之前的《魔法门》3,4,5只有繁体。另外这款游戏是UBI上海代理的


3DO倒闭后,法国UBI接管《魔法门》。
②《魔法门之英雄无敌》
总所周知,中国是一个酷爱下棋的国家,不论是日式还是西式,各种棋类游戏我们中国玩家都发自基因里的喜欢。所以凭借回合战棋模式出现的《魔法门》外传——《英雄无敌》,其在中国受到了意想不到的喜爱。《英雄无敌》首部发售于1995年,是“《魔法门》之父”JVC老爷(Jon Van Caneghem)根据自己制作的另外一款于1990年发售的SRPG游戏《国王的恩赐》所改变制成,其实制作这款游戏的初衷。。。其实是JVC老爷想讨自己喜欢战棋的夫人的欢心,所以其后来的影响力显然是JVC没有预料到的。
《魔法门之英雄无敌》第一部,全称叫做《魔法门系列之英雄无敌:战略任务》


据说当时代理《魔法门》的智冠科技看到这个外传之后特别喜欢,于是以低廉的费用拿到了代理权,虽然这款游戏的初代并没有一炮走红,但是在当时也获得了不错 的反响,随着这股战棋热度散开,《英雄无敌》也被传播到了大陆,接下来的《英雄无敌二》和《英雄无敌三》是《英雄无敌》系列的黄金年代,他在中国的知名度 和销量竟然超过了其游戏的本传《魔法门》系列,现在你跟玩家说《魔法门》,很多玩家会直接联想到《英雄无敌》这个TBS(回合策略游戏的简称)而不是那个 老RPG。在那个时候的中国,同类型的游戏均无法达到《英雄无敌三》的高度,这也就是为什么《英雄无敌》系列作为一个强大的战棋游戏标杆影响了中国游戏界十几年之久的原因。
《英雄无敌三》,十几年都无法超越的经典。还是UBI上海代理的。。。

家代理公司《魔法门》本传和《英雄无敌》系列在中国经历了很多代理商,但总体上只有智冠科技,第三波(北京)和UBI上海这三家(还有娱动星空)。
1,迎接神作的使者——智冠科技
当年的“软体世界”,下面那个人名就是负责做中文版的技术员。


智冠科技负责了《魔法门》3,4,5三部正传和《英雄无敌一》的汉化与代理。所以大家就知道了,《魔法门》以及《英雄无敌》这两个颇具影响力的名字都是由智冠起的。根据我的调查,之所以将《Might&Magic》翻译为《魔法门》,是因为游戏系列的前三部其实应该算是AVG而不是RPG,而且游戏全程都是在各式各样的“魔法门”之间穿梭,来到各种不同的国度与大陆进行冒险,所以《魔法门》也就因此得名;而《英雄无敌》的英文是Heroes of Might&Magic,翻译为“英雄的魔法门”显然不够气派,再加上当年古典翻译派有“四字成词”的习惯,所以《英雄无敌》也就因此诞生(《英雄无敌》之后的表现也告诉了所有玩家,自己没有辜负这个名字)。看当年智冠的游戏翻译,多少受到了D&D的 影响,所以名词上会向其靠拢,另外在人物名字的翻译上并不是直译而大多采用了意译,这样使得游戏中很多人物的名字都中国化,不过看着中国式的名字似乎更有 代入感。还有一点不可忽视的就是,《魔法门四》的外文版首次在游戏中加入了英语语音,而智冠竟然也做了中文语音,接下来的《魔法门五》也是!
面对“赵金童”和“小钢炮”这种翻译,我只能说汉化人员也太喜欢武侠小说了。


最后,对于智冠夫人我要对其当年翻译的认真态度给以肯定,我举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当年《魔法门》有一个空前绝后的创举,那就是将《魔法门四:星云之谜》和 《魔法门五:黑暗魔君大反扑》这两款游戏安装在同一个文件夹之下,就会变成一款新游戏《魔法门之决战星云世界》!《魔法门四》的故事最终BOSS会换成另外一个魔王,而且《魔法门五》是《魔法门四》的故事接下去的,所以如果你接着四往下打你就会发现五的故事会因为四代做出的举动而产生相应的变化。
作为中文版,我们知道往往这些创举性的改变的东西会让汉化“汗流满地”,结果我们玩到的不是乱码就是没翻译。不过当我尝试着这么做了之后惊讶地发现,智冠竟然将这个设定也进行了翻译!
图6:现在看来,这个创举很像是合集,但是合集的话作为玩家不是需要掏第三份钱么


②临危受命的勇士——第三波(北京)
怀念第三波(北京)




第三波(北京)主要负责了《魔法门九》和《英雄无敌四》(原版和第一部资料片)的汉化与代理,之所以我会用临危受命这个有些悲剧色彩的词语,其实这里有一个尴尬的大前提:在出《英雄无敌四》的时候,《魔法门》的版权公司3DO因为公司固有的“旧疾”导致资金断裂,结果不得不频繁地推出资料片和各种合集来续命,这种做法惹恼了玩家以及代理商,所以当时与3DO合作的UBI上海就有些问题,我想肯定是因为第三波相信3DO能够度过这次难关,于是就将《魔法门》系列的大陆代理权接了过来,代理了《英雄无敌四》和《魔法门九》。
《魔法门九》的中文版封面感谢ISSO.COM提供图片,虽然我是在百度上找到的。



不过因为衔接的原因,所以在《英雄无敌四》和《魔法门九》里面的很多固有名词翻译都都错位了。比如其系列中的著名亡灵巫师山德鲁,从一代就给人家改名,《英雄无敌》1代到4代一代一个名字(仙朵拉,桑德罗,山德鲁,山德罗)。尽管如此,第三波在翻译上的功底却是不容小觑的,《英雄无敌四》有着海量的过场文字,这些文字被第三波翻译犹如文学作品一般。
遗憾的是,3DO没有给第三波信心以回报。并且于2003年破产倒闭。但是正因为第三波在中间如此接手,所以让《英雄无敌》系列成为了众多欧美游戏中,中国从首作到续作都有正式代理中文版,不求于民间汉化组织的最年长的一个系列。
也是唯一一个系列。
③《魔法门》新的当家——UBI上海
如果是老玩家,肯定还记得UBI当年五彩斑斓的彩虹LOGO而不是漩涡



好吧,其实当家的是法国UBI,在2003年3DO破产倒闭之后,法国UBI以130W美元的价格买下了《魔法门》以及和《魔法门》版权下所有相关的游戏的版权,当然也包括了《英雄无敌》。然后因为UBI上海是其分部,所以汉化与代理权也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其手中。其实UBI上海在此之前就已经和《魔法门》系列结下了很深的缘分,著名的《英雄无敌二》和《英雄无敌三》以及《魔法门》主系列二次辉煌时期的《魔法门》6,7,8也都是UBI上海代理并汉化的。
UBI上海在1996年挂牌,97年开始正式运营(如果调查错了还望老太指正),不出意外的话,他们代理的第一款游戏就是《魔法门之英雄无敌二:忠诚的代价》,那时候接过简体中文版汉化的UBI上海也是十分地认真细致,所以《英雄无敌二》是全部翻译以及全语音。或许有的玩家说自己只记住一句“选。。选。。选。。择你的国王”——对不起,您是盗版软件的受害者,请支持正版游戏。



时隔数年,《英雄无敌五》又回到了UBI上海的手中,其宏大的城镇画面和细致的场景效果让《英雄无敌》系列进入了画面次时代,而UBI上海的翻译也逐步跟上。然后《是英雄无敌六》,然后是无尽的未来。。。
《英雄无敌五》的城镇效果,这是现今同类游戏都为之惭愧的华丽。





家游戏网站
首先这不是广告,我总不至于为了已经死掉的网站打广告吧。。

《魔法门》对中国玩家的影响力极大,而对其影响力给以极大回馈的就是以下这四家民游戏论坛网站:“亚联游戏论坛”,“英雄世界”,“游戏人的家”以及“游 侠网和3DMGAME”。亚联是老玩家心中永远的伊甸园;英雄世界和游戏人的家合二为一,一个作为门户一个作为论坛,是《魔法门》及《英雄无敌》玩家们最 后的“家园”虽然他们的管理员Evilp17总是会偷懒,不过消息更新速度还是很快的。
至于游侠和3DMGAME这两个老冤家,保存了不少《魔法门》与《英雄无敌》的珍贵资源(虽然很多是我传的)。等什么时候两家火气消停点我再多说一些吧。


篇幅关系,就说这么多了不过我希望了解或者不了解的玩家们能够记住这个游戏。那是一代玩家永远的爱。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哆啦B梦 激骚 +1 拍拍肩膀 2012-8-27 11:43

TOP

天堂之令 血统与荣耀 38正版内牛满面



TOP

想想英雄无敌6, 哎一声叹息


TOP

英雄无敌5 打多人大地图每一回合等得蛋都碎了。

TOP

安洛斯 和 埃拉西亚那个星球炸掉之后就不玩这个这两个系列了。

TOP

其实H4的故事线铺的不错,女王的成长相当有看点,但可惜的是系统太激进了…………如果H4能大获成功,再辅之以MM10,应该可以能再塑经典的。

TOP

h5主城真漂亮呀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4代出的时候内存泄露bug实在可怕,还有无数bug
当年读书的时候支持正版不容易啊

TOP

英雄无敌的二代和三代还是当年逃课在电脑房玩的。后来一下就迷上了。。。。。

TOP

至今觉得魔法门比老滚好玩啊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引用:
原帖由 @lyt777  于 2012-8-27 13:04 发表
其实H4的故事线铺的不错,女王的成长相当有看点,但可惜的是系统太激进了…………如果H4能大获成功,再辅之以MM10,应该可以能再塑经典的。
四代的剧本是先让专业小说家写好的。当然比一般游戏高出一截

TOP

至今老硬盘里还放着魔法门6 和英雄无敌3

TOP

天堂之令 超赞的,当年玩了无数回,开放式地图 各种职业任务 光明与黑暗魔法 庞大的地下城

TOP

H4原版战役的叙事和对白是我玩过的游戏中,文笔最好的没有之一. 游戏文本提取出来可以引申出几本优秀小说:
Emilia的和平的代价,是好莱坞式主旋律史诗,一个公平感正义感强烈的平民主角rise to power;
Gauldoth的半死者,是生死哲理,孰正孰邪的混淆.
Tawni的海盗的女儿,是海盗辛辣口吻下阐述的一段尔虞我诈的历险.

至于游戏本身,首先英文版并无什么内存bug,恶性bug(undead战役的黄色传送门bug为中文版专属).当然,H4由于病入膏肓的3DO如催命鬼一样的催稿,仓促上市,半成品的痕迹确实很明显,比如打败对方英雄之后不能杀不能劝降啥也不能干只能关监狱等对方来救的弱智设定;比如种族的不平衡-秩序控制魔法逆天,不死招魂吸血鬼海无解;比如兵种的超级不平衡,灯神吸血鬼种族绝对核心,蛇妖毒尸鬼板凳坐穿等.

但是这些硬伤不应该掩盖H4的闪光点,不应该抹杀NWC在追求创新,追求简化冗繁操作(如蓬车的加入,尽管实际执行中由于价格高昂影响了实用性),追求提炼游戏本身精华,使"好玩的时间"占"游戏总时间"的比例能高点的道路上所作的尝试和努力.

就是残缺的新颖,也比某些play safe,守旧,改进一下画面其他一成不变就当新游戏卖的续作要好.H4原版IGN评分8.7,Gamespot 8.8就是对它的肯定.H4是一款有改革雄心,受资金和时间条件所限并没有完美执行好但仍不失为佳作的游戏,这不会因国内数量众多的极端"3粉"上手玩了一个小时发现跟前作有点不同,飞盘然后无故无良无尽地中伤而改变.

[ 本帖最后由 历史厨 于 2012-8-27 22:26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jmmouse 激骚 +3 我很赞同 2012-8-27 21:54

TOP

引用:
原帖由 历史厨 于 2012-8-27 20:12 发表
H4原版战役的叙事和对白是我玩过的游戏中,文笔最好的没有之一. 游戏文本提取出来可以引申出几本优秀小说:
Emilia的和平的代价,是好莱坞式主旋律史诗,一个公平感正义感强烈的平民主角rise to power;
Gauldoth的半死 ...
4代在战役的剧情和英雄成长感上是做的最好的。
可能因为我就是一个战役控,所以4代是我最喜欢,玩的时间最长的英雄无敌。

5代的系统其实做的不错,但战役实在是味同嚼蜡,而且有明显的魔兽风格。
相比之下,《国王的恩赐》系列倒是很有英雄无敌的神髓~

TOP

 22 12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