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内幕】胎死腹中的微软Courier平板

微软为何会让尚未出世的Courier平板电脑胎死腹中?且让作者娓娓道来。




  微软公司的CEO史蒂夫·鲍尔默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手下有两个小组正在致力于平板电脑的项目。
  一个小组由Xbox之父J Allard带领,他们力推一款叫做Courier的平板电脑,它外观圆滑,拥有2个屏幕,用户可使用手指或触控笔进行操作。但是它却有一个问题:Courier上运行的是经过改版的Windows操作系统。
  Allard的小组一头撞上了另一个小组的创意,这一组由Windows部门的负责人Steven Sinofsky带领。对待任何威胁到微软公司旗舰操作系统的产品,Sinofsky都十分谨慎,如果这产品来自于微软内部,那就更不用说了。不过要等到Sinofsky那款适用于平板的Windows系统出炉,已经是两年之后的事情了。
  对于鲍尔默而言,这样的局面实在是进退维谷。Allard和Sinofsky这两位可都是微软的核心人物,他们都被称为微软公司下一代的智囊团。因此鲍尔默找到了自己多年来最信任的人咨询意见,这个人就是比尔·盖茨 。鲍尔默安排微软的主席和联合创始人与Allard、Allard的领导──娱乐与设备分部的总裁Robbie Bach,还有另外两名Courier团队成员进行了数小时的谈话。在2010年初,盖茨在其位于华盛顿科克兰的海滨办公室会见了Allard ,他询问 Allard :用户如何收取电子邮件。 作为微软公司中负责把握业界潮流的高管,Allard告诉盖茨,他的团队不准备打造新的邮件用户体验。他解释说,拥有Courier的用户一定也拥有可以快速收发邮件的智能手机,如果需要更细致的操作,他们完全可以使用PC。据知情人透露,Allard当时说Courier用户完全可以在网络上收取电子邮件 。
    但是Courier的设计初衷并非是为了取代PC,而是作为PC的补充。Courier用户不会想要一个像Outlook那样功能强大的邮件应用程序,然后在收件箱里切换到对话模式或者在离线模式下阅读和撰写邮件。Allard的团队争辩称,Courier的关键是内容的创造,是一个用于创作的设备,建筑设计师可以在上面画出大厦的草图,作家可以在上面起草文学作品。
   一位Courier团队成员说:“这一点就是比尔觉得不对的地方。”于是盖茨对Allard的Courier进行了压制,他挑战了所有人看问题的角度,不过这也是盖茨在审查产品时的一贯风格。
  要理解盖茨为何如此反应其实并不困难。微软每年在其Exchange 邮件服务和Outlook邮件应用上大赚几十亿美元。虽然微软内部的争论一直不断,但盖茨的担忧显然不利于Courier的未来。盖茨把自己的观点告诉正忙于收集公司内部各方意见的鲍尔默。仅仅在几周之后,Courier项目就被叫停了,据悉是因为该产品未能与微软的Windows系统和Office软件保持一致。几个月后,Allard和Bach宣布准备离开微软,虽然他们都声称自己的离职与 Courier项目被取消毫无关联。
  一直以来,有关微软Courier平板电脑的故事都是星星点点的。导致这项创新产品半途而废的微软公司内斗细节也从未公诸于世。经过笔者对18名在职和前任微软高管,以及曾经参与该项目的承包商、合伙人的多方采访,本文才得以成型。任何微软的员工,不论是在职的还是已经离职的,都不愿在公开场合谈论这件事,因为他们担心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微软的首席发言人Frank Shaw仅对此事发表了简短的评论,并拒绝让任何微软高管接受采访。
   2010年4月,当有消息称微软取消了Courier计划时,发言人Shaw在一次声明中称:“我们任何时候都在寻找新的想法,并对其进行调查、检验和发展。研发新产品和自然的用户界面、推动生产力和创造力发展正是我们的基因所在。Courier就是众多项目中的一个例子。它将会为以后的项目提供参考,但我们目前没有计划生产这一产品。”
  关于Courier的公司内部斗争已经过去18个月了,而取消这个孵化项目的余音仍然在今天回荡。微软本来可以在2010年4月苹果发布iPad之前推出一款触摸屏电脑,但它却选择了一个使自己落于被动的战略。就在iPad推出后几周,微软就取消了Courier项目。如今他们正寄希望于Windows 8,该款操作系统可以在平板电脑上运行,面世时间可能在明年年底。
  Courier项目的失败让我们得以从细处观察微软的内部,包括它产品发展所遵循的优胜劣汰法则,以及保护旧有产品和创造新产品之间的权衡。这家9万名员工的大公司拥有足够的智慧来创造出革命性的计算机。但有的时候,他们的创造力往往会被流程所耽搁,会被其它产品所掩埋,甚至会为了保护Windows和Office帝国而被牺牲掉。
  “绝非突发奇想”
      

  Courier项目其实并非镜花水月般看得见摸不着。Courier团队成员达130多名,而且他们已经打造出好几个原型机,并拥有清晰的用户体验。虽然当微软决定取消项目时,仍然还有一些硬件和软件问题需要解决。但其中一名成员称,如果公司能增加人手,剩下的问题只需几个月就可以解决了。不过,微软发言人Shaw否认了上述说法。
  一名Courier成员说:“在商业、技术和用户体验方面,我们做了许多工作。这是一个完整的项目,而不是突发奇想。”鲍尔默和微软高管们最终决定把所有赌注押在Sinofsky的平板电脑项目上。虽然牺牲了员工们的创新成果,但这样的决定确实包含着不少理由。公司用户可能会更加倾向于Windows平板而不是iPad等其它产品,因为Windows平板中会包含微软公司著名的管理和安全工具,将它们加入公司的安全网络会更加便利。
  一项由波士顿咨询机构进行的调查显示,目前美国的平板电脑用户中有超过40%希望拥有一台运行Windows操作系统的平板。而当计入非平板电脑用户之后,该比例增长到了53%。其原因是:多数用户更加熟悉Windows,毕竟它占据着近90%的PC市场。
   波士顿咨询机构的高级合伙人及常务董事John Rose说:“受访者认为,普及率较高的操作系统可以在不同设备之间形成用户体验的无缝衔接。当这种产品出现后,它也许会比iPad更好,也许不会。”
  在上月举行的微软财务分析会上,鲍尔默着力强调了Windows战略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微软还举办了Windows 8平板操作系统大会,成功地吸引了5000多名开发者。
  鲍尔默对分析员们说:“我们观点的头一条,我觉得这一点很明显,就是Windows居于一切战略的中心。当然,会有许多人质疑这是否是一个好主意。但我认为这是一个相当好的主意。”
  但是,使用Windows作为平板电脑的操作系统意味着微软会按照三年的周期对系统进行升级。而苹果公司每年连续升级的策略则能在新款上市时造成抢购热潮。当Windows 8上市的时候,苹果应该都已经推出iPad3了。还有,众人期待的亚马逊平板Kindle Fire也将于11月15日上市,他们领先微软的平板电脑足足一年。
  而在另一方面,装载改版Windows系统的Courier应该可以比庞大的操作系统拥有更短的更新周期。
   微软究竟落后了多少?根据高德纳咨询公司的数据,平板电脑厂商在2010年的销售数量为1760万台,今年又增长了6330万台。该公司预计,2012年平板电脑销售数量会增加至1.035亿台,这将是Windows 8平板上市时的数字,而iPad则将继续占据2/3的市场份额。
  增加消费级产品
  在过去的十年间微软倚重 Allard的程度超过了公司其他所有高管,因为 Allard能够帮助公司定位目标客户,比如现在那些疯抢iPad的用户。这个互联网痴迷者在90年代中期让微软借助网络成功复苏,他率领的团队创造了微软最大的非PC业务──Xbox游戏。Allard一向勇挑重担,是他成功地劝说公司Windows系统并不适用于游戏终端,虽然最初盖茨对此并不热衷。
   

微软前高管J Allard




   Xbox的成功促使微软成立了娱乐及设备分部,该部门归Bach领导。Bach则邀请Allard做他的首席顾问。Allard是一个坡道山地车爱好者,他成立了一个车队,名为529计划,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车队成员的热情可以从下午5点一直持续到次日早晨9点。他经常使用苹果产品,比如iPod或者Mac,这一点遭到了一些微软同事的白眼。尽管Allard对技术要求严格,但他同时也十分了解设计的重要性。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挑战常规。
  2009年9月,Gizmodo网站爆出Courier的消息,还贴出了装置的谍照。与消费者所习惯的单屏幕不同,Courier有两面7英寸屏幕,合起来的时候象一本书,而且支持手指和触控笔两种操作模式。
  Gizmodo网站上写道:“感觉整个世界都在屏住呼吸等待苹果平板电脑的诞生,但也许它并不是我们梦境中的那个它。它应该是Courier,是微软公司在平板电脑方面做出的惊艳尝试。”
  Courier的创造者是 Allard麾下的两家公司: Pioneer Studios 和 Alchemie Ventures。这两家公司负责为微软公司定位用户体验。
  去年 Pioneer Studios 的联合创始人Georg Petschnigg在微软开发者网站的视频中说:“我们的工作就是酝酿创意,并与产品团队一起将创意制作成产品,然后推向市场。”
  Allard建立 Alchemie Ventures是为了专注于创新过程,保证 Pioneer Studios 的努力方向不会漫无目的。根据微软的内部资料"Alchemie Ventures 工具书", Alchemie Ventures公司负责研究最好的产品案例,不论是微软内部的还是其它公司的,目的是为Bach的部门“设计出可重复的、可预见的、可测量的产生新业务的方法。”
  Alchemie Ventures的总经理Giorgio Vanzini在该书中写道:“如果微软真正希望有效而持续地进行项目孵化,我们必须建立有力的、可重复的、可测量的流程,并让它们适用于每一个人。”
  Courier的创意就源自于上述两个团队。Courier的设计理念与苹果公司的iPad完全不同。iPad注重的是消费内容:浏览网页、观看视频、打游戏。Courier则是创造内容:起草文稿、头脑风暴、记录想法。
  一位Courier工作人员发表了对iPad的看法:“我们并不害怕它。我们的产品与他们完全不同。”在开始阶段,Courier团队选择Windows作为其操作系统,但它并不是消费者所熟悉的样子。他们对系统进行了调整,以充分适应手指和触控笔的操作。另外,Windows的用户界面也被统统拿掉,变得与常规的Windows系统没有半点相似之处。
  创造新的方式
  Courier团队对把Windows系统复制到平板电脑上丝毫不感兴趣。他们希望创造一种新的方式。他们将平板比喻为“电子版的鼹鼠皮笔记本”。事实上,据一些团队成员称, Petschnigg带领的小组曾飞去米兰调查鼹鼠皮笔记本为何如此畅销。
  曾在Courier工作过的一名高管说:“鼹鼠皮笔记本很有趣但也有点让人迷惑。”
  设计者们提出了绝佳的想法以解决电子纸应如何工作的难题。其中一个想法就是创造出一种“智能墨水”,以数字为例,当用户写出"5+8=",电子纸就会自动显示结果 "13"。另外,如果用户选择带线条的电子纸,页面上的文字就会自动与线条对齐,就好像这些字是记在本子上一样。
  Courier的核心任务是“自由创作”。这意味着解除软件对使用者的一切束缚。
  微软公司有关Courier的内部资料写道:“自由创作是一个冲锋的号角,它聚合了用户的核心需求和Courier的核心价值。自由创作是以自然的方式书写、画图和汇集灵感,它结合了我们最为熟悉的工具──笔、手指触摸的直觉、书本的简单和软件及服务的优势等等。”在项目取消之后,这本资料被交付给Courier团队。
  在这些努力的背后,其实还有着许多的细节。比如,形似Courier的特制纪念册列出了134位团队成员的名字。还有,Petschnigg在其LinkedIn 的个人资料栏写上了:“我曾管理过350万美元种子资金,并弄到2000万美元用于研发该款新型产品。”
  这些资金促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团队。它包括了交互设计师,他们负责触控笔和手指的操作接口。还有负责Courier与网络服务之间同步数据的雇员。Courier这个项目其实已经进展颇深,其中包括了品牌战略、广告、销售计划、伙伴营销等各个方面。Courier甚至还有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logo,是形状类似“&”符号的一个手写体,意为唤醒创作之初随意画下的涂鸦。
   关于logo的含义,纪念册中写道:“Courier的logo表现出想法的自由流动和形成过程。它的含义是:新想法的诞生往往开始于一些简单的草稿。”
  虽然软件的原型能够运行在微软合作厂商生产的平板上,但它并不能满足Courier的要求。因此 Allard的团队开始与几家硬件厂商合作研发硬件原型机,其中包括三星公司。
  一名Courier团队成员说:“技术都不是现成的。如今的市面上也没有符合我们当初要求的产品。它的要求很高也非常创新,当时没有一家合作厂商能够完全胜任。”
   当Courier项目被取消的时候,已经开发出来的原型机中没有一台能囊括所有的设计要求:工业设计、屏幕性能、软件体验、合适的重量及电池寿命。这些原型机各自为战,同时将研发过程快速向前推进。它们只会在开始生产前几周才会合为一体,这在最前沿的消费电子设计过程中是常见现象。但是对于整个团队来说,毫无疑问他们正朝着最终的形态快速前进。
   一名团队成员说:“我们差一点就大获成功了。”
  在2009年末,那时iPad尚未发布,Courier团队已经意识到平板电脑市场的大爆发即将来临。他们制定了一个细致的工程计划,并向微软总部提交报告称,Courier将是一款革命性的产品,它将定义一个新的产品类型。Courier团队提出,微软将就此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而非步人后尘或是因循守旧。
  一名微软前高管说:“Allard想得最多的是用户和未来几年的事情,他尝试去打断一下微软的做法,因为这家公司在消费级产品上无所作为。”
  事实上,Alchemie公司的其中一个使命就是保证产品设计和商业理念不会超过未来3年的范围。在内部资料中还包括了创新路线图的一些内容,路线图对于各种想法,从孵化阶段到产品研发阶段的过程,制定了4道“门槛”。据信,Courier已经通过了全部4道门槛。
  那么,Courier为什么还是胎死腹中了呢?问题的答案就在对微软公司历史和文化的理解当中。


TOP

posted by wap

微软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个产品的可能性啊,弄的好的话这东西就是企业级的产品



TOP

现在看看是相当来福的东西啊


TOP

虽然我很喜欢J Allard,不过我觉得bill是对的。

TOP

叫好不叫座的产品而已
难以想想2个7英寸的显示屏+电池+芯片组的重量和厚度。。。
任何手持移动设备都需要更轻更薄,没有达到这个要求自然被砍掉毫无疑问

而显然产品定位就有很大的问题
定位于创作设备,那么就会直接面临强大和传统的PC,而且设计人员对超过常规的设计模式并不一定有很高的接受度,诸如adobe在出版领域,autodesk在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等等,微软自己都根本没有涉足,想凭借一个平板能获得成功?显然是痴人说梦,说白了就是理想主义者而已
相反定位于便携移动设备,取代PC用作简单的日常应用,才会被大多数人接受,这也其实也符合微软,让电脑无处不在的精神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i917)

现在再上已经是平板的退潮期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平板在等半导体升级,也就是ipad3用啥分辨率

TOP

大门看的很准啊,来福始终不能当m$的饭来吃。
何况这东西拿给OEM厂商不知道被折腾成啥鬼样子。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5700)

那这个产品立项做的时候为什么没有经过高层评审?等到做差不多的时候再一脚踢开?这样会浪费多少资源啊?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确实可惜啊。 看视频非常

TOP

posted by wap

本身就是高层立项

TOP

他们想做的是一个完全取代手写笔记本的工具,而不是让你拿着到处跑的玩具。

Windows无处不在想法是好的,但对于一个消费者来说,如果可能的话,工作以外的时间我完全不想再看到Windows的出现。
似曾相识的操作和界面只会让我产生摆脱不了工作的感觉。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