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36 123
发新话题
打印

召唤“透明帝”,请帮助详细解说一下,土星究竟有没有半透明机能

我也玩了不少土星游戏,也发现了很多半透明效果的画面,比如光明3的半透明菜单还可以由玩家自己设定透明度,不过3d半透明见到的较少,基本没有印象。对半透明有研究的“透明帝”请详细解说下


TOP

带贴图的变形多边形没有半透明。因为它的贴图原理是按边填充(PS和后来的Console,PC 3D卡都是按像素uv进行纹理寻址),所以会出现某像素绘制多遍的情况,直接导致半透明错误。
但非变形的quad之类是可以有半透明的。
而3D中的多边形大部分都是变形的——因为本来就是3D的,经过透视变换自然就不是方方正正的了。
不过按理说粒子效果还是可以做的,因为即使在3D中,粒子也是billboard化的,不过估计性能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总之相比PS的不完全3D功能,SS基本就是一2D主机。

[ 本帖最后由 hourousha 于 2011-7-1 15:08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casaba22 激骚 +8 感谢分享 2011-7-5 22:25

TOP

请教下楼上的,


哪台主机开始具有了完全的3D功能?


TOP

引用:
原帖由 lionsheart 于 2011-7-1 14:46 发表
请教下楼上的,
哪台主机开始具有了完全的3D功能?
N64。
解释一下我指的完全3D功能的含义。
不是指特效,因为特效功能方面永远是越先进的硬件越多这没个头儿,所以无法界定标准。
我指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3D运算方面,另一个是3D的光栅化方面。更重要的是后者。
简而言之,3D之所以叫3D,就是因为它除了x,y还有一个z。尽管屏幕本身是2D的,但对于2D的屏幕上的像素,深度z依然有用:举两个例子
1:遮挡判断——两个多边形可能都会包含同一2D位置的像素,那么到底画哪个,就取决于谁的z值更近。
2:透视矫正——透视效果对于3D的意义不言而喻,完整的透视,是顶点位置的透视+光栅化后像素属性的透视,前者可以依靠顶点运算完成,但后者一般需要辅以光栅化的1/z值来得到。
所以,对于一个完整3D的硬件,至少光栅化单元(简单类比为早期的显卡)在光栅化时需要有z值的参与,也需要支持z-Buffer功能。
但这两个功能PS都没有,PS的显示部分接收的参数是完全2D的——因此准确的说PS的显卡是一个‘带贴图功能的2D多边形绘制显卡’
相对应的,关于3D运算这块,PS拥有矢量协处理器GTE,所以PS的3D顶点处理速度是很可观的。
关于SS,我说的涉及3D的这两方面都落后PS不少,所以在我看来基本就是一2D硬件。

[ 本帖最后由 hourousha 于 2011-7-1 15:07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lionsheart 激骚 +5 版务处理 2011-7-5 22:38
  • gensx 激骚 +7 精品文章 2011-7-2 20:09

TOP

学习下.

另外4楼,你在2楼所说的,PS2也没有具备完善的3D功能吗?

反倒是较老的N64具备了?还是写错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lionsheart 于 2011-7-1 15:06 发表
学习下.

另外4楼,你在2楼所说的,PS2也没有具备完善的3D功能吗?

反倒是较老的N64具备了?还是写错了?
手一滑写错了,是PS,改一下。

PS2可以看作是PS架构理念的延续。3D运算方面用了性能很强的辅助处理器VUs,而光栅化方面则使用了功能简单,但性能很高的GS。这和PS很相似。
以PS2推出当时来看,这个机器唯一可算是失策的就是不支持纹理压缩且每次draw pass前都要把纹理整个载入本就狭小的EDRAM中。如果PS2的GS可以像GC的Flipper一样把高速缓存(PS2是EDRAM,GC是3M 1T-SRAM中的1M)当作Texture Cache来用而不是Texture Buffer来用,那么还会好很多。

[ 本帖最后由 hourousha 于 2011-7-1 15:16 编辑 ]

TOP

据置机方面,N64,DC,PS2这些开始就算是3D主机了吧?

掌机的情况呢? DS具备了完善3D功能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lionsheart 于 2011-7-1 15:13 发表
据置机方面,N64,DC,PS2这些开始就算是3D主机了吧?
掌机的情况呢? DS具备了完善3D功能吗?
性能强弱悬殊,但从最基础功能来说,是的。

这是从硬件角度解释。当然如果CPU够强,那么用软件实现3D功能也行。就好像Quake/Quake2,它们用完全的2D显卡(连贴图功能都不需要,只要能显示画面就成)都可以运行。所以假如以后的主机用强悍的CPU来进行实时渲染,那似乎也不好说它们就是2D主机。只不过至少SS/PS的那代机器,纯软件渲染会造成惨不忍睹的画面或性能几乎是一定的。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lionsheart 激骚 +1 版务处理 2011-7-5 22:40

TOP

学习了.感谢.

只是从肉眼上看,DS的3D效果很烂.似乎还不如PS...


这也许是相对于据置机来说掌机的效果"减乘"吧

[ 本帖最后由 lionsheart 于 2011-7-1 15:42 编辑 ]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I9000)

来学习的

TOP

感谢2楼的耐心回答,谢谢

TOP

引用:
原帖由 lionsheart 于 2011-7-1 15:41 发表
学习了.感谢.

只是从肉眼上看,DS的3D效果很烂.似乎还不如PS...


这也许是相对于据置机来说掌机的效果"减乘"吧
杂志看多了吧!DS哪有那么多马赛克?有的杂志就是喜欢把图放大再放大搞事!

TOP

SS有半透明!光源处理多边形这两样机能限制不可能两样都完全发挥!只能取其一!

TOP

SS半透明基本都是基于无形变Sprite间的半透明,或者是形变Sprite+带网格Sprite。。。就如hourousha所说,SS更应该说是一台2D主机,或者说是具有顶点变换方面有专有硬件作向量运算加速的2D主机(真的就是个32X的加强版。。。。。 )。

hourousha真的讲得很到位,赞

TOP

PS的半透明也不是真正的半透明,它是把前层的颜色取半与后层叠加出来的,定死了,不象后来有ALPHA值的概念

但是当时3D思路都比较乱,什么乱七八糟的方案都有人做
PS已经算是走对了路

TOP

 36 123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