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75 12345
发新话题
打印

[业评] E3 2009微软发布会观后感:The Road Ahead

说实话,今年的E3微软发布会是我一次同步观看的E3发布会。往年也曾经有过熬夜看发布会的想法,但是最终都没有战胜自己的困倦。今年因为在国外的原因,终于不用熬夜了,没想到第一场就被眷顾得看到了前所未有“精彩”的发布会。
凭心而论,客观的来说。今年E3的微软发布会相比历届的微软发布会来说,的确是素质最高的一届。时间长,内容足,虽然开始的部分有些乏味、冗长,但是之后的高潮迭起也算是一种补偿。整合Facebook,Twitter,IPTV,和体感控制,终于让XBOX360的“去CU化”不再成为一句空喊了好久的口号。这些新的内容也比较符合个人对于一个本世代Console所应该具备的内容的设想,本就此不想再发表什么观后感之类的“硬文”,不过一些无知群众和软饭们的表演实在不得不让我还是得过来泼泼冷水。


MGSR

混迹TGFC这么久,我基本上就很多问题发表过意见,不过就MGS4是否能持续的问题。我从未发贴表示过任何看法,原因很简单。这种纯属商业利益的问题,没有任何道理可言。虽然小岛一再表示MGS4不会移植,但是只要他不是公司的CEO,董事会主席,那么这事情说到底就不归他说了算。只要MS make Konami an offer he can't refuse,那么MGS4移植就是分分钟就可以改变的事情。可笑的在软饭口中MGSR跨平台前后从“播片装逼游戏”到“不会失望大作”的惊人转变。实际上,从MGSR超短的Trailer可以推断出,MGSR不会是正统续作,制作规模和目前进度都是很大的一个问号。
无论如何,在MGS粉丝心中,Snake的传奇和“爱国者”的故事都已经在MGS4中完美的画上了一个句号。以后可能还会有更多的MGS作品出现,但是能否续写MGS1-4的传奇,就不好说了。至少到目前为止,MGS主线作品和外传的素质差距还是相当明显的。

Facebook和Twitter

Console整合Blog和Social Networking Website并不是什么新闻,早在PSN和Home尚未出现的时候,就曾计划整合类似功能。很遗憾最后没有真正的实施。作为最流行的网络元素,整合在有完备网络功能的Console上,的确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但是今天有人把这个说成是XO真正划时代的革新,也扯的有些离谱。的确Facebook和Twitter拥有海量的用户,但是这些用户使用Facebook的主要目的“Sharing”是需要一个“Input”前提的。也就是说作为一个Facebook用户,我今天想和其他朋友共享我的心情,我是需要打字的,想要共享照片和音乐是需要导入的。后者暂且不说,就光举个简单的例子:输入文字,在XO上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相信多数人更情愿用普及率更高,有键盘的电脑。就算不用电脑,现在iPhone/iTouch上都有Facebook和Twitter的免费Client软件,真正能做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访问,在我看来XO整合Facebook和Twitter的意义也充其量只是增加一个附加功能罢了,是好的,但是夸大到什么“意义”的层面就搞笑了。

Project Natal

最后来说说这次发布会重点中的重点,高潮中的高潮——Project Natal。从演示的内容来说,Project Natal是三种技术的融合:语音识别,动作捕捉和人工智能。了解IT业界的相信对这三个词汇都不陌生,这些都是计算机领域的边缘学科。从很多年前就被列为IT产业发展的方向,进行重点的研究。谁能在任何一个领域有所突破,不但能够对科技进步带来突出的贡献,也将会拥有未来的财富。可惜的是,在这些概念产生的一二十年内,这些技术发展的速度可以用龟速来形容。人工智能就不说了,自从图灵之后,就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突破。到如今,依然是海量的if…then…所堆砌出来的代码。语音识别,10年前就看过微软通过长期语音输入学习,从而了解输入者发音习惯的机制,到如今依然还是这个机制。要么或者是Fonix那种只能对极有限词汇进行模糊识别的引擎。从未有任何一款技术真正实现了对人语言表达的识别。动作捕捉同样,时至今日,游戏和电影中所使用的Animation还是要通过专业Motion Capture设备,数十个摄像头,在专业的场地,被Capture的还需要穿着带有数十个能够代表Key Point信息的服装,方才能完成。而且这样的出的数据还要经过专业的Animator做海量的手动调整才能使用在游戏和电影中。或许微软收购了在某个领域内有突出研究的公司,但是如果说就此便能有演示中的突破,并且可以在XO这种机能和上百美元(左右)的外设配合下体验到,我觉得常识会阻止我去相信这种东西的存在。
再看今天的实际演示,所有具备“未来”科技感的演示都来自播放的视频。而现场的演示全都局限于一个人的极其有限的互动。现场的“踢球”和“作画”基本上都是Eyetoy级别的演示,甚至不如之前的Eyepet和几个Eyetoy的Concept Video。外设本身也无非是增加了摄像头的数量,从而提供了诸如对于物体空间感的判断而已。而且不出意外的是,这次发布会上并未公布(不确定,因为Stream的时候中断过几次,不过之后我也没找到相关的信息)外设的发售时间。从常理上判断,意味着今年内应该不会上市,自然的也不会有相关的游戏出现。换言之,至少年内这事儿不会穿帮。
当然也会有人说,视频中或多或少有夸张的成分,可以说是一种对“目标能达到效果的预期”。这是商业中很正常的事情,不必太当真。然则我就觉得更加可笑了,E3 06中KZ2使用Pre-render Video作为游戏Concept阶段的演示,也是业界惯用的做法,为何某些人时至今日都耿耿于怀,却对微软“科幻”般的演示如此容易释然呢?
当然也有人会说,微软也学坏了,开始放卫星了。而我倒是要为微软说几句话了,微软现在不放卫星,还有什么招数呢?虽说就在E3之前,微软刚刚宣布XO发售突破了三千万大关,领先PS3 800W台,但是作为发售3年卖出3KW的自己,有什么资格去嘲笑发售2年,卖出2KW的PS3呢?然而PS3至少还有降价等几张牌可以打,而XO自身只靠一些CU向游戏护驾,已是岌岌可危了。如果不放些卫星,画些饼,如何能保证XO在接下来时间内的销售呢?

最后

客观来讲,微软的确是IT页的领军者。它很清楚整个IT产业会走向何方,无论是HDDVD惨败之后高喊的下载终究会代替光存储Package发售的方式;还是这次发布会给我们带来的多项“科技展示”。我都相信,在不远的将来,10年,20年之后。一个一个终究会实现。就像我高中时代也曾经在读完比尔盖茨的《The Road Ahead》之后,无比激动的沉浸在对未来的畅想之中一样。未来很美好,但是拿未来糊弄人还是可耻的。下载终究会代替Package,但是不意味着,也不能阻挡蓝光迅速的增长势头。Project Natal很美好,但是不意味着我们在这个世代,明后年就能穿越到“语音识别”+“动作捕捉”+“人工智能”的未来。
谢谢!

[ 本帖最后由 BD 于 2009-6-2 20:28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foxhounds 激骚 +1 MS画了一张很美味的饼 2009-6-3 00:27
  • westlost 激骚 -7 拍拍肩膀 2009-6-2 16:27
  • xigegege 激骚 +3 谢谢,很理性 2009-6-2 12:36
  • sniperm82 激骚 -8 真酸 2009-6-2 12:11
  • DDP 激骚 -7 我以为有什么新鲜玩意儿 2009-6-2 11:40

TOP

BD老师沙发,泪流满面!精彩精辟!



TOP

写了那么多,你们不支持下怎么好意思呢


TOP

好文,长文,不送点礼说不过去啊

TOP

打败微软的任务,由索尼来完成!

TOP

其实IF   THEN也是人类逻辑思维的基本形态之一吧.

IF PN是SONY的东西.

THEN LZ会大夸特夸.

TOP

标题怎么不是"井喷ahead?"

TOP

本文酸味确实有些重了,当然出自索尼员工之手,也可以理解,楼上诸位不必如此落井下石啊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屁滚尿流,精屁屁精

TOP

引用:
原帖由 古兰佐 于 2009-6-2 11:08 发表
其实IF   THEN也是人类逻辑思维的基本形态之一吧.

IF PN是SONY的东西.

THEN LZ会大夸特夸.
问题是人的思维不只是if then,没空和你在这个问题上抬杠,不懂的自己去补课。

TOP

透出一股子酸味哦

TOP

TOP

不管怎么说,还是期待下ms的体感游戏,也期待sony的反击:D

TOP

引用:
原帖由 大家好我是小叮当 于 2009-6-2 11:08 发表
标题怎么不是"井喷ahead?"
仔细读文章,然后Google一下这个词的来历,提示:书名,再联系一下顶楼内容。

TOP

MGS劈不劈腿其实对大部分人来说是无关紧要的,相对比那些网络社区及动作捕捉的技术而言,我们更愿意看到更多的大作可以玩得到,鬼武者、寄生前夜、ICO,只要是好游戏出了,管它什么主机都会去捧场的吧!希望微软可以用它的金钱攻势搞定这一切

TOP

 75 12345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