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业评] 终极分析系列——我代表索尼枪毙了微软

终极分析系列——我代表索尼枪毙了微软

该来的最终还是来了,继麦登橄榄球之后,电子艺界近日宣布将其另一传统系列游戏劲爆职篮撤出PC平台。又一个看似无法调和的问题在电子艺界粗暴的解决方式之下迎刃而解,所付出的代价不过是一众PC游戏爱好者。这个事件的背后,其实是一出由微软一手导演的好戏,电子艺界正进行着游戏史上最惊人的一项邪恶计划——谋杀PC游戏

麦登橄榄球的故事

麦登橄榄球是一个传奇,当一款虚拟电子产品可以进入到一项真实运动的名人堂,那也就无需再费口舌来阐述它的地位了

2004年12月,电子艺界与NFL联盟一纸长达五年的独占协议立时让业界炸了锅,一时间业内外对电子艺界展开了空前的口诛笔伐,甚至用上了法西斯这样的字眼。独占版权打击对手的事例在业界屡见不鲜,电子艺界本身也是其受害者,然而,橄榄球游戏在北美市场的地位非同小可,电子艺界与NFL的举动已非简单的业内竞争问题可以概括。这纸宣言令到麦登与2K这场旷日持久的游戏大战在最白热化的阶段嘎然而止,遭遇突然死亡的对手阵营极其悲哀的表示“这是玩家不可计量的损失”。独占协议所造成的严重冲击并非来自内容本身,而是其对玩家的生存、选择权进行了最直接最露骨的挑衅与威胁

2K阵营之后不久展开了反击,宣布与MLB棒球大联盟达成第三方独占协议。这项专门针对电子艺界而来的协议也等于判处了咸鱼翻身不久的“MVP棒球”的死刑,棒球游戏市场虽不可与橄榄球游戏同日而语,但电子艺界还是吞食了自己种下的恶果。由于2K棒球游戏的疲弱,美国职棒游戏的选择事实上只剩下了索尼

3年多过去了,2K以“全明星橄榄球”的形式借尸还魂,影响力却已大不如前。当时玩家的负面预期并没有显现,事件的余波却仍在。事后披露的信息显示版权独占是NFL联盟授意而非电子艺界主导,但“麦登橄榄球事件”还是彻底了暴露了电子艺界冷血无情的贪婪本性

XSN Sports的故事

为了迎娶二房过门不惜休掉正室,这就是XSN Sports的故事

XSN Sports是微软为XBOX游戏机量身打造的运动游戏品牌,意在为玩家提供高质量的运动游戏与相关的网络服务。XSN Sports品牌下涌现了NBA Inside Dirve、NFL fever、Links、Top Spin等一系列堪称经典的运动游戏。借由XBOX Live的强大功能,XSN Sports当时提出了在线联盟的概念——可以组成自己的网络竞技联盟并组织自己的联赛,这是大多数运动游戏玩家的梦想

事情一旦与电子艺界搭上点边,便会往坏的方向发展。XSN Sports的不断成熟,必然会影响到了电子艺界的利益。虽然已加盟微软,当时电子艺界的态度还是不冷不热。凭借自身游戏的强大影响力,电子艺界主动开始了进攻,宣布如果微软不给予自己最大利益的关照,本家的游戏就不提供XBOX Live支持。XBOX游戏不支持XBOX Live,本来就是个大笑话,更别说是如日中天的电子艺界的游戏。此时的微软进退维谷,一边是刚花大力气打造的自身品牌,一边是急需要拉拢的第三方皇帝,巨大的利益冲突,真是左右为难。两相权衡之下,微软毅然决定关闭自己的XSN Sports,于04年底突然宣布品牌下的系列游戏全部无限期搁置,XSN Sports从此名存实亡。 微软的牺牲是巨大的,但换取的是一个牢靠的盟友,此后电子艺界的游戏全线大力支持XBOX业务。微软在XBOX时代凭借更好的游戏质量与在线服务从对手索尼那里夺取了大量的电子艺界游戏的用户。到了360时代,电子艺界已经全面倒向微软阵营,成为为其摇旗呐喊的重要力量,为微软夺取次世代战争的暂时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XSN Sports的故事告诉我们有舍才有得,审时度势做出必要的牺牲,才是成功之道

电子艺界的故事

一切都与电子艺界有关,因为电子艺界就是一切

电子艺界掌控业界的野心昭然若揭,只不过其切入的角度与发行游戏主机的厂商颇有不同。继早年对游戏类型的控制继而垄断之后,电子艺界逐渐开始利用游戏的本身来影响玩家对游戏平台的选择,这并非简单的加盟谁不加盟谁的算术问题,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和平演变。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就是PC平台,电子艺界正要对PC平台进行清洗

电子艺界一贯维持多平台策略全面出击,同时迅速向盈利最丰厚的平台倾斜。2000年之后,家用游戏机业务迅速扩张,电子艺界受益于这波扩张迅速成为了业界的老大,其对PS2的全力扶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全面出击策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视,既要最大程度榨取老平台客户的价值,又要最大限度迎合新平台用户的无限需求,从PS到PS2,PS2到360,每当时代更换之际的电子艺界总是漏洞百出,游戏质量大幅下降

电子艺界的游戏越来越标准化, PC与家用游戏机各自为政的现象逐渐被消除。由于家用游戏的强势,PC游戏逐渐被电子艺界的影响力所家用化,PC玩家的游戏习性是首先被改变的,一切向家用游戏的简单化统一。这与微软的Game for Windows概念实质上是相通的。包括PC玩家所坚守的“最后阵地”——FPS与RTS,也逐渐被家用化大潮所侵蚀。光环与杀戮地带等游戏已经模糊了传统的“优秀的FPS”的概念;而命令与征服3这样的RTS登陆家用机绝非移植这么简单,事实上一旦RTS在家用机上找到了合适的发展方向,在电子艺界等大厂的运作下,家用RTS立刻会反过来对传统PC类RTS形成强烈冲击

电子艺界最终所要制造的是一个“没有平台”的局面,这显然比硬件厂商寻求的“统一平台”的形态更要易于实现。从麦登橄榄球、劲爆职篮等游戏的撤离,我们可以看到电子艺界已经在加速行动了

微软的故事

业界所有发生的事情,都是微软在背后指使的,目的是让索尼爱好者不得安宁。微软派了奸细到电子艺界,让他破坏PC游戏。微软让TECMO不给硫酸脸发工资,逼硫酸脸出走。微软软禁了几个日厂老总的家眷,逼迫他们在RPG上做360

可惜微软这些多诡计都被我巧妙识破了,我现在就要代表索尼枪毙了微软,拯救世界,为民除害



TOP



沙发

广告位招租



TOP

没抢到沙发


TOP

我现在就要代表索尼枪毙了微软,拯救世界,为民除害

TOP

...前排前排

TOP

地板有吗?

TOP

那这贴的版权归SONY?

TOP

我靠,看了一下贴被插了七八楼,以后要先抢再看了

TOP

前排看宝宝

TOP

EA MS靠墙跪下····

TOP

赶紧前排

TOP

前排前排,前排插入

TOP

争取宝宝帖的第一页.......

TOP

好耶,抢到第一页!

TOP

引用:
原帖由 tianxianbaobao 于 2008-6-21 17:12 发表
业界所有发生的事情,都是微软在背后指使的,目的是让索尼爱好者不得安宁。微软派了奸细到电子艺界,让他破坏PC游戏。微软让TECMO不给硫酸脸发工资,逼硫酸脸出走。微软软禁了几个日厂老总的家眷,逼迫他们在RPG上做360

可惜微软这些多诡计都被我巧妙识破了,我现在就要代表索尼枪毙了微软,拯救世界,为民除害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