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PS3的世界观:蓝光的真正意义

为什么PS3一定要搭载蓝光驱动器?
      众所周知,前两代PS主机都是通过搭载了次世代的驱动器而获得了硬件竞争上的优势。(PS-CDROM/PS2-DVDROM)两代主机都有过亿的销量。作为单一的商品,PS前两代主机在光盘媒体上起到的推动作用是其他任何品牌商品所无法替代的。其实西方有很多人,当年就是通过PS2上搭载的DVD播放功能,才了解了抛弃录像带的意义——这就是我们选择蓝光驱动器作为PS3必备武器的主要原因。
      那么作为游戏软件的载体,PS3有必要用蓝光光盘吗?
非常必要,即使目前或许看不出来。由于初期上市的游戏很多为其它平台上的移植作,开发所用的时间相当紧促,所以对蓝光容量的依赖不大,但是当MG4、KILLZONE2这些专门为了PS3而开发的超大作,能释放CELL超级处理能力的游戏陆续完成之后,诸位就会慢慢发现,50G的双层蓝光盘都不会显得宽裕。届时,就算其它平台想“完美移植”PS3上的辉煌作品,也会因为机能配置不足而不可达成了。当然,从游戏开发者的角度来讲,超大容量并非成功作品的必要前提,但是,蓝光为他们提供了这个可能性。
为什么是蓝光(BD),而不是HD-DVD呢?
      SONY是蓝光的发明者,也是蓝光规格的主要创导者。早在2003年,SONY就研发成功了基于蓝紫色激光的XDCAM摄像机系统,到2004年,容量23G的专业高密度光盘广播级摄像机已开始在全球(包括中国)各大电视台广泛普及了,业界对此技术深表认同。   SONY联合了松下、三星、先锋、夏普、三菱、日立、LG、TDK、PHLIPS等绝大多数顶级硬件厂商,以及APPLE、DELL、HP等个人电脑厂商,还有好莱坞八大影业公司中的七家成立了BDA组织(蓝光协会)。   当然,现实也并非那么简单,与此同时,东芝、NEC、三洋、Memory-Tech等厂商宣布了HD-DVD格式,加入了竞争。
      事实上有另一个圈子(碟友)也一直在争论BD和HD-DVD谁会获得最后的胜利,如同PS3和XBOX360的支持者,不过大多数人们对于这场战局的了解都有局限性。在此,我将从更多一点的角度来和诸位一起探讨:
      1.硬件技术上的差别:完全相同的外观尺寸,就单层容量来看,HD-DVD相当于两张D9格式的DVD,容量为15G,而BD以25G明显胜出,作为未来影碟的核心标准,在不压缩画质(保持码率)的前提下,标准的HD-DVD碟片,是不足以容纳像“铁达尼号”之类的长篇的,同样有丰富素材和花絮的影片也无法容纳。
虽然两种格式都有双层、三层、甚至更多层的规格,但是标准容量的比较,BD是具有明显优势的。
      2.生产投入上的差别:HD-DVD的构造和DVD很相近,因此,现有的DVD生产线很容易转产HD-DVD,生产启动成本和技术门槛较低,但也容易被地下工厂掌握拷贝技术;而BD光盘的生产技术由SONY和松下、TDK、三菱等掌握,生产技术都必须有上述厂商授权提供,启动成本和技术门槛更高。但这里要说明的是,高成本只是对光盘生产商而言,对消费者来说,两种影碟的零售价格是相同的。
      3.其实两种格式在生产上还有不太为人知的差别:在影碟机的制造方面,也许有人听说过蓝紫激光二极管这个部件,这是在BD光驱和HD-DVD光驱上最关键的部件!直到最近一个月,全球只有SONY和日亚化学两家厂商能够制造蓝紫激光二极管。其中,SONY已在去年年末使蓝紫激光二极管的月产量突破了瓶颈,达到了100万只以上,但也满足不了哪怕只是自家产品的需求量(大部分来自PS3)! 因而,日亚化学的出货量,绝大部分都被来自BD阵营的需求所占据,而唯一推出HD-DVD播放机的东芝,由于完全不具备蓝紫激光二极管的生产能力,只能努力向日亚化学购买….今年初夏普也开始投产蓝紫激光二极管,但由于夏普属于BD阵营,而且初期产能只有20万左右,所以东芝还是解决不了(HD-DVD播放器的生产)这个问题。   或许有些人还记得东芝宣称去年一年HD-DVD播放机一直热销,为XBOX360所配套的HD-DVD光驱也“一直紧缺”,但在一月的CES上面,东芝发表一年来HD-DVD播放机销量仅为17.5万台,即使加上为XBOX360所配套的HD-DVD光驱,全球总量也不超过30万台。而当时仅仅上市不到两个月的PS3,仅在北美的出货就达到了100万!
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诸位,提前一年上市的XBOX360,并不是“不必要”搭载次世代驱动器,而是根本不具备这个能力罢了。
     4.好莱坞电影公司的支持;按照06年票房收入排行,好莱坞公认的八大影业分别是:索尼(哥伦比亚)、华纳、二十世纪福克斯、迪士尼、派拉蒙、狮门、米高梅(索尼)、环球。   需要强调的是,八大影业有七家支持SONY的蓝光(BD)格式,其中五家独占,两家同时支持HDDVD;而唯一独占支持HD-DVD格式的只有06年票房最差的环球影业(东芝是其股东之一)。在06年北美最卖座的20部电影当中,HD-DVD独占的只有1部,跨平台的有4部,而BD独占的达15部。可以说,好莱坞的大片,大多数只有BD格式。
     5.根据最近的市场调查,BD影碟在PS3上市后的两个月的时间里,就拉平和超过了HD-DVD影碟一年来的销量,而东芝在CES上“2007年预计销售180万台HD-DVD”的目标,和哪怕仅仅是和PS3的销售量来比,都显得微不足道了,其实在日本,份额不足10%的HD-DVD可以说已经退出了竞争。
     我知道有些人或许要提醒我一个重点:微软和英特尔支持HD-DVD。   这里要提出的是,微软在PC硬件领域的影响力可以忽略不计,家电领域就更不必说了,因为开放的WINDOWS无权阻止BD的软硬件安装(惠普、戴尔、SONY、三星、明基等厂商的BD光驱早已上市了),而HD-DVD甚至连RW盘片的可擦写规范还没有最终确定。
    讲到这里,相信诸位已经明白,无论规格、技术、生产和内容支持,蓝光(BD)事实上已经几乎赢得了胜利。其实也可以这么说,是PS3帮助蓝光快速占据了市场。
    我要强调的是,对于SONY或PS3的用户而言,高清游戏和高清电影是兼得的,不是一个要另外花钱的外挂,也不是一个过渡期的技术,甚至可以说是对手用钱也买不到的机能!
    PS3不仅仅是游戏机,它带来更多。
    ——这就是PS3搭载蓝光的真正意义。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还请诸位多多指教!

附:一些参考资料(外部)
http://china.nikkeibp.co.jp/china/image2007/01/070111dvd1.jpg
http://www.cnetnews.com.cn/2007/0212/377960.shtml
http://www.pconline.com.cn/news/gjyj/0702/959106.html
http://www.enet.com.cn/article/2007/0205/A20070205426531.shtml

[ 本帖最后由 请多多指教! 于 2007-2-22 15:52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Jonsoncao 发贴积分 +16 Welcome to the Tgisneyland 2007-2-16 23:07

TOP

lz又是您,先做沙发



TOP

支持LZ~
不过现在似乎HD-DVD和蓝光斗已经被破解了...........
那这个高门槛......


TOP

看过,笑笑,飘过,不做评论

TOP

光盘生命力已经不如前了
磁储存唯一的敌人是硅储存

TOP

现在的情况就是,只要PS3能持续扩大占有量,BD 和HDDVD的战争就会慢慢结束~

TOP

让我以为回到了去年刚发布PS3价格的时候

TOP

引用:
原帖由 kenhirai 于 2007-2-16 21:34 发表
支持LZ~
不过现在似乎HD-DVD和蓝光斗已经被破解了...........
那这个高门槛......
那个破解只是一个软破解而已,并不能代表所有的碟片都被破解吧~

除非现在有了新进展

TOP

还是很失望

谢谢~

TOP

引用:
原帖由 woodnymph 于 2007-2-16 21:37 发表


那个破解只是一个软破解而已,并不能代表所有的碟片都被破解吧~

除非现在有了新进展
地下工作者的能力是无限的...........

TOP

虽然偶始终希望在日本PS3最后能继续对抗N家的神机,不过依然看不惯楼住你这种吹捧文
意义个鸟啊,就算家庭影院领域蓝光赢了,PS3一样有可能死,现在日本是WII的天下,美国XO领先,欧洲PS3据说是“20秒一台”,你这里还吹

TOP

引用:
原帖由 kenhirai 于 2007-2-16 21:37 发表

地下工作者的能力是无限的...........
我也相信这一点

不过还是要事实说话哈~

TOP

引用:
原帖由 kenhirai 于 2007-2-16 21:34 发表
支持LZ~
不过现在似乎HD-DVD和蓝光斗已经被破解了...........
那这个高门槛......
破解提取文件和制作光盘拷贝不是一回事。
地下工厂是上代DVD光盘的最大困扰。

TOP

日本市场部的么,笑笑啦
日本市场再渣的东西,都是“好评热卖中”

TOP

能谈谈现状吗?特别是日本的.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