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维纳斯从未死亡: XBOX 360的IPTV计划---我仿佛看见,盖茨在奸笑

前段时间,刚传出XO即将进入中国市场的消息时,很多人都表示怀疑. 过早地进入这么一个崎形和不成熟的市场,是否有意义.PS2行货的例子早已证明了即使作为一个成熟的游戏主机,在中国市场一样不会取得成功,且基于中国游戏人口和恶劣的舆论环境,那些公司其实没有必要过早入市(Wii由于其特殊的定位,并不在讨论的范围内).

    然后,又传出了微软XBOX 360 V2的消息,和IPTV计划. 这时候,微软的野心才开始慢慢被揭示... 在这里,我们只分析中国市场.

    所有的事情要从1999年的维纳斯计划开始唱起.

       1999年, 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牛人在中国的深圳画了一个V...

   
    当然,后来这个V无疾而终了,并没有象春雷般唤醒了长天内外,也没有如春辉般暖透了大江两岸...那么,时至今日,我们可以再来分析一下维纳斯计划的成败. 维纳斯计划,即使在8年后的今天的目光来看,依旧是件很有创意之举.将电视机同网络联结起来,让用户可以享受到除电视节目外的其他信息.当年的维纳斯计划,其实是个很有眼光的计划,但是由于实施的时机不成熟,才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二: 1) 当时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完全无法保证网络质量.我们回想一下,99年绝大多数的用户,都是采用拨号方式窄带上网的.在这样的条件下,服务质量怎能得到保证? 2)高昂的上网费用. 这两点硬伤,导致了维纳斯计划的夭折.

    2007年春,微软重入中国市场,这一次他们意气风发,挟带着成熟的XBOX LIVE,再度将当年的计划提出水面.在这之前,盛大的EASY POD,长虹的机顶盒(当时也是同MS合作),以及一些其他类似的产品和服务(PP LIVE等)开始慢慢在中国出现. 但是比起微软,他们有几个共同的弱点:1)产品线的完整性和整合度不够.2)品牌效应不够.3)维持服务的资金不够.4)缺少自有的资源来支持服务.

    一年的时间,由于SONY的决策失误,XBOX 360已在全球卖出了1000万台.这个结果不但出乎市场人事的预料,我相信,同样出乎了微软自身的预料.我们来看看这么一个事件: 微软同长虹的合作. 微软同长虹在2000年左右开始合作,双方当时一同建立了实验室,到了2004年,微软打算在流媒体技术、基于IP应用的宽带电视方面与长虹加强合作.换句话说,就是打算提供技术,让长虹生产支持维纳斯计划的机顶盒. 可是到了2006年,随着XBOX 360计划的成功,长虹的机顶盒计划逐渐转向低调. 原因很简单,微软从XO身上看到了更光明的未来,通过XO,不仅能够控制维纳斯计划中的软件部分,连带着能够同时提高XO的市场销量.用简单的话说,就是有了XBOX 360,微软将不再需要机顶盒这一载提,所有的技术(流媒体,IP技术)都能通过XBOX 360的平台得到实现. 于是,在这一时机下,微软开始有计划地进入中国市场.排除游戏软件,他们发现,这将是个十分广阔的天地...

    接下来我们看看XO进入中国市场后,微软能够通过XO做些什么? 要看XO在中国的市场,我们不得不分析一下XO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会有哪些? 按照我的分析,XO的主要竞争对手大致按类别来分,有三类: 第一类是那些率先提出IP媒体的企业.其中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盛大的EASYPOD,盛大的EASYPOD通过机顶盒能够让PC用户看电视,他们的潜在用户是那些希望用遥控器上网和看电视的人. 第二类竞争对手,其实在我看来,是MS最想在中国击败的对手,便是象开发出PP LIVE这样的公司.开发出PP LIVE是一家武汉公司,其实PP LIVE只是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根本就在于能让用户的带宽加入到服务中,越多人观看节目,带宽就越充裕.这家公司吸引到了风险投资,搬到了上海,开始继续发展.如今他们的用户越来越多,并且开始购买国外电视台的版权(比如NBA),提供网络电视直播. XO如果能掌握这快市场,其中的利润便足以抵消其在游戏软件方面的损失.而XO从技术上来说,完全能够做到PP LIVE这样的效果. 大家想象一下,通过XBOX LIVE我们能够流畅地看到某场国内不转的NBA比赛,甚至能够跟上PB这样的美剧...我完全可以这么说,这实在是个很吸引人的主意.至少把我吸引住了,我想,届时XBOX LIVE金卡的销售在国内将会非常的疯狂.  第三类竞争对手:其实是最次要的竞争对手,就是游戏主机方面的对手.任天坛的WII将会进入中国,但其定位和XO完全不同.因此和XO并没有很大的冲突.SONY的PS3? NOOOO...

    在上面所分析的这些产业的实施,在微软来说都是很实际和可行的事实.接下来,如果微软的媒体和公关部门开足马力,搞定政府和一些相关关系之后,进入中国市场并取得成功并非一件难事. 但是,随着XO和微软的这么一整套近乎完美的整合计划进入内地之后,也造成了一些弊端.首先一点,便是相关的民族产业又一次被扼杀在摇篮之内.微软的每一次成功,都伴随着一批尸体,这次也不会例外.无论是先驱者或是后来者,如果微软成功了,那他们的唯一出路就是渐渐枯萎死亡. 当然,盛大这样的公司是否值得同情还是个疑问.但PP LIVE这样有创意的私企一旦被扑灭或者收购(至少他们有软件的核心技术.),实在是见可惜的事情. 其次,相关产业技术和创意的枯竭.微软控制了这一领域,让所有人都体会到了只有用XO和LIVE才能得到最高的享受,造成了某种程度上的产业垄断,于是短期内便没有人关心新的技术和手段.新的产业链的形成将完全围绕着微软来进行.只有MS吃剩的骨头或不高兴吃的肉才会扔给其他同盟公司.长久以往,这并不见得会是件健康的事.

    当然,从用户角度来说.我们能够得到切实和可靠的服务,这才是更多人的关心.就好像天天都有人在叫喊着免费的LINUX万岁,WINDOWS没有技术含量之类的话,可是90%以上的用户还是喜欢和依赖WINDOWS和MS的产品...

-------维纳斯从未死亡,只是休眠了七年
-------我仿佛看见,盖茨在奸笑

[ 本帖最后由 猛男乙 于 2007-1-8 14:13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voodoo 发贴积分 +10 原创内容 2007-1-8 14:55

TOP

长文 顶了再看



TOP

好文

战帖关注ing


TOP

简单的说,就是加强xo对客厅电视的独占能力。


一般狡猾,一般奸诈。

TOP

分析的很不错,支持加精!
不过这一段难以苟同
~~~~~~~~~~~~~~~~~~~
大家想象一下,通过XBOX LIVE我们能够流畅地看到某场国内不转的NBA比赛,甚至能够跟上PB这样的美剧...
~~~~~~~~~~~~~~~~~~~~~

中国那两个神一样的“有关部门”要出手鸟

TOP

长文辛苦

TOP

不看好,国内根本不指望能有什么特别的内容提供

TOP

如果现在PS3憋着一口气和MS同时攻中国市场
那么绝对是SONY的胜利
毕竟在大陆,知道PS系的人比知道XBOX系的人多上很多。
就算后攻也是SONY有利
到时候说不定MS之前作的都给SONY来铺路了

TOP

引用:
    2007年春,微软重入中国市场,这一次他们意气风发,挟带着成熟的XBOX LIVE,再度将当年的计划提出水面.在这之前,盛大的EASY POD,长虹的机顶盒(当时也是同MS合作),以及一些其他类似的产品和服务(PP LIVE等)开始慢慢在中国出现. 但是比起微软,他们有几个共同的弱点:1)产品线的完整性和整合度不够.2)品牌效应不够.3)维持服务的资金不够.4)缺少自有的资源来支持服务.
成熟的XB live………………带宽熟得都不见剩下了………………wndows update的速度也一向很操蛋~~~~

TOP

在中国MS能NB过CCTV+广电部吗?

TOP

MS能拿到许可证么?
充其量也就是设备供应商吧,服务提供商现在电信还没完全拿下来,MS更没戏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hopoleee 于 2007-1-8 13:13 发表
分析的很不错,支持加精!
不过这一段难以苟同
~~~~~~~~~~~~~~~~~~~
大家想象一下,通过XBOX LIVE我们能够流畅地看到某场国内不转的NBA比赛,甚至能够跟上PB这样的美剧...
~~~~~~~ ...
PP LIVE运营的正是这方面的内容.
他们购买NBA和一些其他节目的版权通过网络播放.
这并不是电视节目,电视机只是一个载体.
这方面广电部门并没有审核的权利.
而且基于MS的公关能力,我相信以上这些都可以实现.

TOP

还是建立在平台垄断的基础上吧

sony真玩,估计玩不过ms

TOP

非常同意LZ,几天前我就说了,千万不要把XBox 360作为一个次世代主机来看,通过XBox 360可以看到微软的全球化网络数字娱乐平台的野心。Windows Live网络服务的完善和成功也就注定了XBox 360的销售必定会成功的。PS3的晚上市,高价位,软件缺乏只是让XBox 360出乎微软以外的获得了更加大的成功而已。

TOP

好文章啊,只是不知道XBOX360的live功能收费标准是什么。如果是free的,那么市场前景肯定看好;如果价格过高,而中国政府不能有效地控制“网络共享”,这个商业计划的前景是问号。毕竟让中国政府去打击BT,Emule,是要下很大的功夫。除非微软可以出价优厚到让政府动心的地步。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