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最后生还者 于 2023-4-20 18:5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大家都知道香港电影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的,但是谁也不会明说,因为说了也没有任何意义,有些东西失去了就是失去了
香港电影什么时候自由过,真正的自由电影人早就被港英政府给团灭了。
王晶之前很鸡贼,就说香港电影因为台湾突然给香港设限,香港电影一下子就没法活了了。
其实台湾电影一直在遥控香港电影,时间要比大家想的久很,时间要向前推,1953年,亲台电影人成立(香港自由影人协会),这个协会成了台湾政界控制电影创作的工具。
这个协会,经常带会员去给那个时代台湾省领导就值典礼表演,事情没完,台湾决定要建立一个完全亲台自己控制的香港电影人协会,那就是1956年成立的“”港九电影自由从业者协会”,这个协会直接从台湾新闻局拿钱运营。1957年改名“”港九戏剧事业自由总会”,简称自由总会,他们就是香港里的最反动势力
这个协会目的就是拉拢亲台艺人,防止大陆电影对于海外华语地区的洗脑。当时香港电影想要卖到台湾,开拍的时候必须去自由总会登记,拍完了接受自由总会审查,否则别想卖到台湾去。
到了1968年,台湾当局逼着香港电影四大公司签署联合公约,声称不购买,不发行,不放映左派电影。
香港电影已经完全屈从于台湾控制,什么是左派电影。就是内地在香港扶持的凤凰,长城,新联为代表的三家公司,三家公司的电影态度明显亲近内地,和亲台艺人分庭抗礼,并且曾经雄踞香港以及海外华语电影市场半壁江山。
但是1967年香港电影发生省港大罢工 风气云涌的工人运动,1967年五月六日,港英政府在香港人造花厂罢工事件里,逮捕上百人,打伤数十人,制造了五六惨案。随后一年里香港社会进入大罢工时段,无数人为了反抗港英政府被捕。
很多香港左派电影人在这期间,被政治部定点清理,香港电影人靠近台湾电影时,也在商业电影路线上一去不回。
港英政府打/压右派三家电影公司,同时内地无暇顾及香港,香港左派电影消失,香港电影故事路线完全被台湾控制。
1978年内地改革开放,台湾马上出台应对的方案,就是禁止香港演员奔赴内地拍戏。于是传奇一般的梁家辉去内地拍戏,被台湾封杀,原因就在于此。
到了1980年代,台湾经济高速发展,香港电影早就没了左派影子,香港电影已经是自由代言词,台湾电影市场片商开始购买香港电影,拿到台湾院线播放,几乎都是大赚特赚,在经济上期,这就是一门好生意。
这期间香港电影人为台湾省拍摄了大量歌颂国民党的电影,并且大量电影摸抹黑内地,卖到台湾。
到了1987年小蒋结束戒严令,大量台湾片商带着钱涌入香港,香港热钱遍地。
但是1990年李登辉上台了,李登辉敏感的发现台湾电影市场被香港电影占领,而1997年马上就要到了,李登辉为了决定要放弃香港,于是借着周星驰的济公赔钱,背后操纵台湾片商给香港电影限价,香港电影人看到了台湾片商松散无组织,不相信他们能联合起来,但是他们忘了,台湾片商依托于台湾最大的电影发行公司。
台湾强行把所有片商采购权拿到自己联谊小组手里,150万以下电影自行采购,150以上,由电影联谊小组代为采购,就是要紧缩香港电影份额,并且把电影进行限价那就是1750万左右。
香港人不以为然,但是这时候李登辉开始釜底抽薪,全面开放台湾院线给美国,但是却不让香港资本进入。1995年迪斯尼进入台湾并且自营院线,1996年台海危机爆发,李登辉全面投向美国怀抱,决定对美国开放台湾全部市场。
1998年华纳电影进入台湾,这时候美国电影占有率,在台湾高达90%以上,台湾最大电影发行网络倒闭,香港电影彻底没了台湾市场。
这才是香港背后衰落的主线,那就是政治,香港电影人大部分在一个亲英,亲台湾的环境里成长,电影是简单的电影吗,并不是背后是价值观的表达,可是电影人自己都不清楚,他们身在香港,市场已经转向在大陆,但是他们价值观和大陆完全不一样,也不去了解大陆历史,觉得自己高高在上,明明需要内地市场,但是从来不去学习,也不融入。
这个战线我们怎么可能轻易交给一群亲台湾,亲香港的人,我们让他们进来投资,拍摄,可是看看香港电影人的答卷,就是傲慢两个字,二十多年了,他们对于内地还是一无所知,这么大的市场,是他们自己放弃的。
他们以为骑墙可以两边讨好,不可能的,看看前几年香港之乱,废青们的表现,有多少香港电影人参与其中,就知道电影战线为什么要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