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业评] 谁最能吸收中小厂商谁就能成大器

中小型的参与者是最具有活力最能吸收行业就业人口提高产业规模的单位,而大型的企业则如定海神针引领技术标准的革命稳定经济。小为海大为针。若是赶走了鱼,针就是废针。
这么多年,多代平台的更替,其实一直都是诉说一个规律。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口味如何变换。最红火的平台永远是那个最能吸收小厂商参与的平台。一但这个平台挤兑走了小企业,他的暮年就已到来。80年代最能留的住小开发商的是fc,90年代上半叶是mdsfc,下半叶是ps。中小厂商在那个年头面临的是最低的门槛,最广阔的市场。因此那个年代的名作很多都是小作坊的手笔。能让初入江湖的参加者避免被老手无情碾压,就是产业丰盛的法则。
新手的骤减从门槛提高开始,如果说ps的3D化是对小企业的提炼,那ps2的精化就是对他们生存的压迫了。无数小企业在ps2上经历最后一搏,最终近乎无人幸免。因此ps3高姿态上市的时候遭遇众叛亲离。
到了ps4sony开始意识到拉回小企业的必要性,于是给予了他们优惠的政策出了很多小作品,全然不怕拉低了ps4性能给人的印象。但动作太晚,因为早在ps3时代小企业已全线转移手机,独立厂商更早已在pc上扎根。
pc拥有最好的包容性,他的开发资金少,门槛低,发行规矩少。因此pc几十年来状态稳定,没有走上主机的老路。手游的行业氛围活跃轻松,不以画面和功力决胜负,有脑子就能脱颖而出。这俩平台都具有对弱者的包容,因此他们方可兴盛。主机太强调优胜劣汰,活活把自己完善的生态圈给破坏了。主机厂商现在认识到这个问题,但那是在中小厂商在其他平台上扎根后才意识到的,因此为时太晚。
看一个平台有没有生命力,你就看小厂商能不能在他身上做大做强就成。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