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数码手机] (转贴)阅读的专注性,从iPad软件设计谈起

http://zwchen.iteye.com/blog/1044176
喜欢阅读的朋友,一定会有这样的同感,高效的阅读需要这样的环境:舒适+无干扰。

舒适,估计大家都不敏感。因为,当你忘记某件事情的时候,可能是你处于最佳的状态,如不关注失眠、空调,最可能因为你睡眠很好、温度很舒适。

无干扰,是专注的前提。为什么我们坐在马桶上、飞机上反而阅读效率很高?因为这是两个极度无聊和没有干扰的环境,除了阅读,你可能找不到更好的打发时间的方式。

这是外在环境,我就说说阅读工具,这个小环境对我们阅读影响。

我估计绝大多数人没有在台式机前阅读教科书、技术书籍的习惯,除了坐姿约束外(没有靠在沙发、坐在草坪上舒服),等你稍微有疲惫,QQ、微博、新闻、音乐等就呼啸而来,将你淹没,你再也没有耐心读下去了。所以电子杂志行业做了这么多年,基本上都全军覆没,一个核心原因是,那时候还没有出现平板电脑。

我不是过度鼓吹平板电脑,在我使用近一年iPad后,发现只有它我才能长期专注于阅读。iPad开创了一个新的杂志发行渠道,各知名杂志大多都有iPad客户端,而且绝大多数是收费的,如《第一财经周刊》。

对于我来说,iPad基本上就是一个阅读工具,阅读RSS订阅和微博,以及电子书。

说到iPad阅读,我就用几个细节,来说明它在阅读体验上的设计。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分析,可能比较偏颇。

为什么iPad浏览器Safari不用Tab标签

大家知道,无论是Mac还是Windows上,Safari浏览器都有Tab标签。这种Safari浏览器都是在鼠标键盘环境下,我们都是很认可这种设计的。为什么在iPhone和iPad上都放弃这种设计呢?

易用性角度 因为iPhone和iPad均为拇指设备,也就是不用鼠标键盘操作。用拇指点击Tab栏上的Close按钮,是一件费力的事情(参考Fitts定律)。

阅读体验角度 Tab设计,意味着其它几个网页的标题都可见,势必产生噪音,而不能将全部精力聚焦于当前页面。

其实,阅读和切换/关闭的使用频率可能是100:1,也就是阅读一篇文章10分钟,花5秒钟来切换/关闭页面。在电脑上我们倾向于扫描式阅读,在平板电脑上,我们更倾向于传统纸质阅读:逐行式。

下面是iPad Safari和iCabMobile两款浏览器的比较。


iPad Safari界面


Safari Tab切换界面


iCabMobile界面

Safari的标签切换是在专门的一个切换窗口(网页Grid预览),很适合拇指操作,无论是关闭还是切换。另外,在iOS4.0支持多任务后,一次打开的多个标签,也可以在后台加载。

iCabMobile看似方便,其实极大弱化了阅读的专注性体验。它工具栏右上角的快捷按钮,与其说便捷,不如说干扰:用户有大量频繁操作它们的需求吗?可不可以合并成一个,移到右下角不显眼的地方?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Safari浏览器极大弱化了工具按钮的视觉效果,让用户只能Pull(拉,主动去寻找按钮),而不是Push(推,强调该按钮),这也有助于用户专注于浏览网页(Content Panel)本身。

为什么新浪官方的微博iPad客户端设计很烂

别扭的显示宽度 新浪微博的iPad客户端,自从1.01版本开始,就只用屏幕的40%宽带显示微博列表。其官方的依据是:一行文字的最佳阅读宽度是20-25字符。如果说这条原则用在iPhone上,我没啥可说,因为iPhone一行就只能显示20左右字符。

后来iPad上我终于找到了一个替代品:PushBox,它是我见过的新浪微博客户端中,阅读体验最好的。


新浪微博界面


PushBox界面

痛苦的拇指操作 一般我们是这样拿着iPad的:iPad搁在膝盖上,两手轻握iPad两边缘,拇指左右轻轻一划,就可以翻页。最著名的两款阅读软件,GoodReader和ReaddleDocs,均是这种模式来操作pdf翻页,包括各种电子杂志,以及苹果的iBooks,知名的MobileRSS,莫不如此。

而iPad微博客户端,因为最左边的一行Tab按钮占去了空间,导致左手拇指要使劲拉升,才能够够得上右边的微博列表,从而上下滑动,而右边拇指根本够不着,只能用来上下翻动用户评论页。
第三方的”超级微博“客户端,也是因为右手拇指翻页很费劲,最终不得不放弃。

乔布斯说过一句话,大意是这样的:上帝赐给了我们灵巧的双手,开发iPhone/iPad,我真正花心思的是我们这双手,手研究明白了,就知道该怎么设计。

iPad官方客户端的设计,确实方便了那些带V的用户,因为这类用户主要不是阅读,而是看粉丝的回复。而它们才具有iPad客户端设计的真正决策权:必须要他们用得爽才行。

让人浮躁的微博列表。将几十条微博从上到下一次展示,不光是有阅读压力,当前微博的上下两条,均对当前条产生干扰。PushBox在这方面做得很到位:一次只显示(专注)一条。

知名的FlipBorad,以及无数FlipBoard的山寨版,如国产FlowReader,都模仿报刊的展示方式:一个页面密密麻麻布局好多条微博。这种方式可能对于快速阅读体验很不错,但在这种模式下,人基本无法浸入式阅读,很难思考,只能被动接受。

纸质阅读时,我们经常会掩卷思考片刻,但对着一个光亮屏幕,你有这种习惯吗?缺乏思考的长时间阅读,人脑会一片混沌,吸收率也很低,特别是微博这类碎片式阅读。

如何更大程度地接近纸质阅读体验,是平板电脑软硬件设计的一个核心目标。


TOP

事后诸葛亮就怕打脸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楞要把一个电子产品做成像纸一样就是有病,圆珠笔再怎么写也写不出毛笔的手感来的。以后从小就用电子阅读,谁还考虑你一个老古董的习惯?


TOP

Lion最主推的功能之一就是软件全屏,iPad浏览器引入选项卡的同时也引入了桌面Safari独有的Reader功能,苹果现在的设计上坚持专注这一点上确实没有说错。

[ 本帖最后由 aBrnoSUt 于 2011-6-8 10:23 编辑 ]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71)

抽脸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OTOROLA (Defy)

狠狠地抽了一頓

TOP

Tab本来明显就好啊……不做调查臆想就会写这样的文章

TOP

这不挺好一话题吗?看来数码区积怨已深啊.

以我个人的体验,即使是kindle这样的设备读起来也和实体书差太多.

以后的人会怎么样我不知道,但我是终身不能离开实体书的."书"(成系统的著作)要怎样电子化还未知数.

TOP

傻逼,对自己好点儿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