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日韩] 【游记】和の食と雪の华之旅,东京关西北海道十五日行(第十二日,久违的更新)

在日本,一定免不了要吃上几顿拉面,既然要吃就要吃得地道,这家“山元麺蔵”就将一碗简单的乌冬面做进了食志上的TOP500。店家坐落在平安神宫附近,我们去的时候早已入夜,京都的道路到了晚上灯光就格外黯淡,仿佛怕打扰了神灵的安宁,店门口也只是亮着个灯笼,告诉路人这里尚在营业。手写的菜单被翻得很旧,第一页上写着享用乌冬的诀窍,我们却完全看不懂,无奈还是拿来了英文菜单,要了一碗特制红汤乌冬(赤い麺蔵スペシャル)和一碗油乌冬。










TOP

先上来的是油乌冬,上桌才发现自己错把菜单上的batter看做了butter,油乌冬并非是加了黄油的乌冬面,而是将炸天妇罗用的面糊直接炸过后浸泡在里面,再加入蛋花,装了满满一大海碗,是谁说日本饭菜分量少来着?到这里试试一定颠覆这个想法。

红汤乌冬又是厚重的口味,略微带辣,还附了一盘菌菇天妇罗,单吃味道平平,但在面汤里泡过,吸满了鲜香的汤汁后,就一下子变得意外的好吃了。手打的乌冬面粗韧而有弹性,吃完一碗会觉得腮帮子都嚼得有些酸了,此外还浸泡了两枚油炸的糯米团子,小日本你们是有多爱吃糯米制品啊。

山元麺蔵看来很火,即使我们走在附近的街道觉得冷冷清清,极少看到路人,但坐在店里却不停有客人进来,小小店堂永远保持着满座的状态,我们只好学着日本人,一声不吭闷头吃面,直到吃得自己满头大汗,喝下一大口冰水,倒也酣畅。









TOP

面条有些重口味,还是要回到京都站的中村藤吉来解解腻。一份抹茶套餐装满了日本人最喜爱的甜食要素:抹茶冻、红豆、栗子、糯米、冰淇淋。真正的宇治抹茶是让人无法忘怀的,茶香浓厚得恰到好处不会觉得苦涩,深深印在味蕾上足以回味许久。将这些好料全部堆进一个高脚杯中,再添上更多好料如爆米花抹茶蛋糕等等,就成了一杯冬日特调的圆子冻糕(冬のまるとパフェ),每一口都有不同的丰富口感,带着这种享受的满足回酒店,又是一个香甜的美梦。





TOP

TOP

经夫人同意,放一张和服全身照

和服是租的,伞是前一天在岚山买的,搭配得倒是正好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umi3600 激骚 +1 精品文章 2012-4-17 07:22
  • 7号傀儡师 发贴积分 +23 好优雅!! 2012-2-27 09:30
  • se7en 激骚 +1 人身攻击 2012-2-14 15:32

TOP

1月21日

懒觉总是让人难以抗拒,所以即使京都到大阪只有短短半小时的路程,我们走在往四天王寺的路上时,也已经过了10点半,路上行人大都往着同一个方向,这倒为我们省了寻找的时间,跟着人流走就自然而然来到了四天王寺,至少是周围吧。

事前没做功课的好处是往往会有些意外的惊喜,四天王寺,以它这么宏大的名字,一直都给我错觉,以为是一座类似京都寺庙的清净处所,但从在门口拿起那只烘山芋起,我们便认定这里其实和魔都的城隍庙是一个意思。这天王大概在日本人民心中也就是个土地公公的概念。如此巨大的人流量并不是冲着这里旺盛的香火而来,唔,至少不全是,廉价的衣物,古旧的二手,新鲜的蔬果,喷香的食物,除了没有嘹亮的叫卖声音,和国内的赶集没啥不同的。真是来对地方了!








TOP

虽然到处都是诱人的大阪烧,糯米饭,松糕饼,为了省下肚子好好吃顿午饭着想,还是忍住不敢多吃。来几颗糖炒栗子总是不碍事的,价格自然不便宜,500円一小袋,看袋子倒也不算太小,结果只是浅浅填满了袋底,数数大概还不到20颗,心疼。这里的栗子不是大火热炒,而是一个小小压力炉里翻滚加热至熟透,每一颗都爆成开心果的样子,香甜软糯,确实是好栗子。

还一种小食,用鸡皮裹着鲜肉,在铁板上烤制而成,只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摊贩卖,老板长着一副严肃的面孔,认真得将铁板上的食物不停翻滚着,就算少有客人光顾,贩卖的时候也不多话,绷着脸把一小盒鸡皮包肉浇了酱汁递过来,竟然意外得好吃,鸡皮有弹性嚼劲,而包裹着的猪肉鲜美可口。








TOP

好吧,就算是城隍庙也有它自己的历史和故事,四天王寺也算是日本最早的佛教寺庙了,因为其建造者圣德太子是历史上伟大的文化英雄而随之出名,在日本的佛教信徒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南北一线的建筑格局被称为是“四天王式”。因为其西侧正好面朝大海,于是就被僧侣们视为能够叩拜西天落日和西方极乐净土的圣地。不过由于这城隍庙式的集市,也只是匆匆一览中央珈蓝区域的金堂和五重塔。六时礼赞堂则是香火最旺,参拜人最众的堂口,屋顶上不时有一群群鸽子盘旋滑翔,给这个世俗的场面带来些圣洁的意味。





TOP

日本的寺院也不都是那么历史悠久而富有传统,走出四天王寺不远就路过一家“三千佛堂”,惊讶于这钢筋水泥的现代式风格,我们不由被吸引了走进去,这种四壁都是清水混凝土的空间,让人觉得和外界隔绝的感受,竟有些像安藤忠雄的手笔。而内堂则被打造得更像一个教堂,壁画风格的佛像极富冲击力,而参拜的长条桌椅和上面摆放的佛经更有来到教堂的错觉。待出门后再看门口的介绍,才知道这副壁画是最近炙手可热的中国画家李晓刚,受这里的住持(竟然是个哈佛毕业的和尚)相邀,在02年的作品。







[ 本帖最后由 lostcup 于 2012-2-16 00:11 编辑 ]

TOP

有了三千佛堂的铺垫,再来到它的主寺“一心寺”,看到门口那两尊现代风格的天王铜像,已经没有那么多惊讶了,不过毕竟也是有超过800年历史的古寺,内部建筑还是完全的古色古香,走过那么多寺院,也难得有主殿完全自由开放的,只需脱鞋后,便可以到铺着榻榻米的主殿中静坐,思考思考人生,向着佛像金身许下个把心愿。





[ 本帖最后由 lostcup 于 2012-2-16 00:12 编辑 ]

TOP

受高木美子的绘本《一个人的美食之旅》(一直想不通这书名,明明都是有旅伴的)的影响,到大阪就一定要尝试一下这个通天阁下的炸串元祖老店“达摩”(元祖串かつ だるま 通天閣店),虽然已经过了饭点的最高峰,还是排着长长的队伍,好在这样的小店大家都吃得很快,排了20分钟左右就坐进了店里。正纠结着如何拿事先翻译好的单子点菜,服务员直接拿着中文菜单递过来,果然是名店的风范……

也许是被绘本早早就吊起的胃口,看着菜单什么都想吃,牛肉、鸡皮、软骨、香菇、茄子、当然还有怎么做好吃的鲜虾。时鲜的蟹钳在中文菜单是没有的,我只好一边念叨着“kani,kani”,一边用手比划钳子的形状,服务生立刻就明白了,指着挂在我头上的图片问:“这个?”窘迫收起钳子手势连连点头。

包裹着面糊油炸的目的和天妇罗异曲同工,都是为了能锁住食物原本的新鲜味道,装在饭盒中的酱汁是公用的,用多国语言特别标注:“只能蘸一次,不许回蘸”,大家都自觉遵守,所以酱汁依然保持着干干净净的状态。不过也别因此而蘸得太多,把自己给咸味呛到。最棒的一定是鲜甜弹牙的大虾,一口下去鲜美的滋味挡都挡不住,就算价格是一般肉串的两倍,也忍不住多要了几串才过瘾。








TOP

引用:
原帖由 比卡丘 于 2012-2-20 22:59 发表
不更新了捏?
比版都催了,不好意思不更新啦,马上就上

TOP

从通天阁吃完炸串开始,雨就越下越大,等到了大阪城,已经变成了瓢泼大雨,没法好好在城里逛了,匆忙在四周拍了几张,就冲进天守阁里。天守阁其实并不是一个专属名字,而是对于日本古代城池里中心制高点建筑的通称,既是军事防御设施,也是城主的权利地位象征。在16、17世纪,是天守阁的建造高峰时期,最杰出的代表则是关西的姬路城天守阁,可惜目前正在整修中,要到2015年才能修复完毕,在此之前外观都会被幕布遮盖,游客只能到内部参观。






TOP

大阪城天守阁的建造者是著名的丰臣秀吉,玩过《太阁立志传》的话一定对这个长得像猴子的小个子男人无比熟悉了。天守阁的内部就是个大型资料馆,资料的媒体很丰富,有历史文物,比如一把破铜烂铁样子的名刀,有战场模型,但人数少规模小得没有啥气势,还有投影电视,很人性化得逐台放映好让观众连续观看,所有展品都在描绘丰臣秀吉传奇般的生平。对这段历史有兴趣的人可以消磨很长时间。





TOP

入夜后,自然而然得开始再一次充满斗志和对食物的渴望,大阪站里虽然也有丰富的美食料理,不过我们还是七拐八弯走到梅田附近的一栋商务楼地下,这里到处都是杂货小店和药妆,杂乱的感觉和魔都地下商场相似,如果不是楼梯口的指路牌上有店家的名字,我们几乎以为自己找错了地方。终于在拐角处看到了这家烧肉店“かどやホルモン店(翻译不太来,内脏店角屋?)”。

店主是一对和善的老夫妻,当然英文是几乎无法交流了,日文菜单也都是片假名,总算还看得懂里面有一份精选牛肉拼盘,就先要了一份,吃了好吃再慢慢单点。老板突然指着菜单上一份菜品,又笑着伸出舌头来指指,再翘起个大拇指,哈,原来是在推荐牛舌给我们,自然要来上一盆。

烧烤炉具虽然是煤气炉,但在火口放上了炭块,再架上了铁板,牛肉都是点单了以后从保鲜柜里拿出来现切的,美轮美奂的雪花纹理切得整整齐齐,新鲜的血红肉色里白色的脂肪好像雪花洒落其中,一下子就从视觉上被征服了。老板娘很干脆,用长筷夹起几片肉就帮我们放上烤炉,顿时牛油就吱溜溜得往外冒,手脚利落得翻个面继续炙烤片刻,再来回翻上几次,夹起翻到碗里,笑着催我们快吃。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