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数码手机] 不说卡片机,m43日子也不不好过吧

复制内容到剪贴板
代码:
用的人方案是用wifi卡+adobe云服务, lr手机上略微调整后可以先输出着玩, 后期也能跟着同步处理.

最好其实相机本来jpg就是调整过了, 但是更进一步的调整么我觉得不在用户许可范围.

追焦已经用上ai的情况下,出图还是比较保守感觉是为了专业向考虑. 但是问题是绝大多数用户并没有后期的能力, 导致不如双脱手直接让手机管理了, 那么除了特定追焦和部分镜头\曝光\闪光灯外, 普通拍拍自然不如手机方便了. 所以可换镜头市场在手机的不断压迫下持续下行...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sakerping  于 2019-7-6 15:42 发表
相机怎么可能一塌糊涂。在我看来,哪怕是和全幅相机直出缩小的jpg比,手机连原图本身都就是一塌糊涂的,也就是色彩花样多一些。更直接的说,手机5MB比不了全幅缩小出的700KB。
现在相机和分享渠道是割裂的,这是我这种相机用户最大的苦恼。我都不算要求高的,都受不了这种割裂,比我要求高的当然更受不了。
然而发朋友圈并没那么大差别,倒是微信在朋友圈做的小动作对最终成品影响更大些。因为微信是根据手机型号来决定缩图力度的,高端手机缩图没那么狠,在这一点上收益很高

当然尽管如此,我用相机拍的照片发朋友圈也不会有人误以为是手机拍的,但不是因为画质,而是因为手机不具备这样的拍摄能力和辅助设备

对于非摄影爱好者来说,手机的优势就是按下快门的时候,后期已经都做完了

手机没有处理动辄几十上百兆一张raw的能力,所以手机并不具备实际意义上的后期能力,处理jpg就是糟蹋,很可能越描越烂



TOP

相机jpg本来就都是调整过的。现在受到手机拍照话语体系的影响,大家也认可了其实相机的raw也都是被调整过的,不存在真正的原始。

出图保守我到觉得是押宝。跟分享还不一样,色彩风格这是画质的一部分了,是相机立足之本,如果跟着手机走那必然是死,都是玩涂抹根本没优势,审美最后还是会回来,不如不变应万变,不还没亏损嘛就继续这样。

M43这种反而我觉得以后都是面向专业了。专业的人才知道这种设备的长处和好处是什么,能玩出花样来。我这就觉得以后单反的消费市场就是两个主题:全幅小型化和图片视频分享。对我来说做好了这两点我就乐意随时带着这样的相机出门,做不好那我出门带相机就要合计合计,自然也就没动力去更新。


TOP

引用:
原帖由 henvelleng 于 2019-7-6 16:0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然而发朋友圈并没那么大差别,倒是微信在朋友圈做的小动作对最终成品影响更大些。因为微信是根据手机型号来决定缩图力度的,高端手机缩图没那么狠,在这一点上收益很高

当然尽管 ...
我现在就是直接拍JPG传我老婆手机里给她自己修了发朋友圈。

TOP

引用:
原帖由 henvelleng 于 2019-7-6 16:0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然而发朋友圈并没那么大差别,倒是微信在朋友圈做的小动作对最终成品影响更大些。因为微信是根据手机型号来决定缩图力度的,高端手机缩图没那么狠,在这一点上收益很高

当然尽管 ...
虽然朋友圈占比重最大,但毕竟不是全部。如果只说朋友圈,那咱们这些话都是废话了。当然我也没意见,那就都手机就是了,确实这是刚需。
实际上全幅相机和手机出片的效果明显差异是在很多不期而遇的光线环境下。都是大平光的大广角风景到此一游那差距没那么大。如果是遇到色温复杂,明暗差异等等,视觉上很美的光线场景,手机反而不好拍出来,当然可能是我不会拍,但手机的负面因素太多,尤其是白平衡,都是自动算出来的很难把握。相机拍照的规则是固定的,掌握之后是可以拍出好片子的。哪怕都是发朋友圈,也是明显可以看出来的。这和外设设备等等的拍摄能力关系不大。
其实APSC也不是不行,主要是很多在全幅上的高级功能厂商往往不下放给本品牌的APSC用。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sakerping  于 2019-7-6 16:15 发表
相机jpg本来就都是调整过的。现在受到手机拍照话语体系的影响,大家也认可了其实相机的raw也都是被调整过的,不存在真正的原始。

出图保守我到觉得是押宝。跟分享还不一样,色彩风格这是画质的一部分了,是相机立足之本,如果跟着手机走那必然是死,都是玩涂抹根本没优势,审美最后还是会回来,不如不变应万变,不还没亏损嘛就继续这样。

M43这种反而我觉得以后都是面向专业了。专业的人才知道这种设备的长处和好处是什么,能玩出花样来。我这就觉得以后单反的消费市场就是两个主题:全幅小型化和图片视频分享。对我来说做好了这两点我就乐意随时带着这样的相机出门,做不好那我出门带相机就要合计合计,自然也就没动力去更新。
raw当然大多是有镜头修正的,诸如紫边桶形畸变之类,这种电子修正要比镜头里额外堆镜片来达到相同效果但为此付出体积重量成本的代价来的更划算,但这是另一个问题

我的意思是,如果后期处理是在jpg的基础上的话,就会出现后期越描越烂的情况,拉得越狠,画质下降越快,形象点描述的话,极端就是画质水彩画化甚至油画化。而且后期可远远不只是调色,光调色怎么会调一两小时呢

相机要想重新回到大众市场我觉得很难了,即便做好移动互联分享的入口,和手机也拉不开差距,甚至在大多数人手里很可能还不如手机

TOP

奥巴的m43配普通镜头画质真心无力,但是用上他家的高档镜头,画质提升巨大,通透 层次感 细腻都有了,可惜了奥巴的类旁轴的漂亮机身,cmos还是太差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sakerping  于 2019-7-6 16:25 发表
虽然朋友圈占比重最大,但毕竟不是全部。如果只说朋友圈,那咱们这些话都是废话了。当然我也没意见,那就都手机就是了,确实这是刚需。
实际上全幅相机和手机出片的效果明显差异是在很多不期而遇的光线环境下。都是大平光的大广角风景到此一游那差距没那么大。如果是遇到色温复杂,明暗差异等等,视觉上很美的光线场景,手机反而不好拍出来,当然可能是我不会拍,但手机的负面因素太多,尤其是白平衡,都是自动算出来的很难把握。相机拍照的规则是固定的,掌握之后是可以拍出好片子的。哪怕都是发朋友圈,也是明显可以看出来的。这和外设设备等等的拍摄能力关系不大。
其实APSC也不是不行,主要是很多在全幅上的高级功能厂商往往不下放给本品牌的APSC用。
题外话,白平衡是后期的第一步,raw的话基本5秒内搞定的,一般只有多张主题要求相同白平衡时,才需要前期做校准

回到正题,画质的可接受程度有一个阈值,之所以相机在市场上节节败退,也是因为手机的画质已经冲破了很多阈值线。相机虽然在大多数领域依然拥有压倒性优势,但是手机拍照一旦达到了可接受的阈值,消费者就不在乎更高的品质了,因为很难感受到。

这也是很多人没搞明白的一点,在相机器材圈里的残幅全幅之争,本质上是一样的,各人阈值点不同,把照片在显示器上100%放大的观感,并不是一个普遍的阈值点,虽然后期处理过程中很常见

目前而言,对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在手机屏幕上看缩过的图能有不错的观感,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阈值,而打印成6寸相片却不是,在显示器上放大到100%看图更不是

目前,相机仍然能在很多时候拍出强过手机很多的照片,即便是在手机上缩图看,但对于占据市场绝大多数份额的非摄影爱好者来说并不能很容易的做到,这就是相机目前尴尬的地方

TOP

关于m43还有一点就是低端镜头是真的不行,包括一些定焦(例如松下25 1.7画面模糊得不像定焦),会让新手产生m43不如手机的印象,而佳能就算最低端的小痰盂画质也很厉害。

[ 本帖最后由 zhuliang 于 2019-7-6 17:00 编辑 ]

TOP

准备买xt3

TOP

据说是感光芯片面积越小,对镜头制作精度要求越高。当年被一代m43机 e-1的迷人色彩(柯达ccd加持)迷惑了入了坑,结果后续的m43机的画质再没满意过,感觉达不了心理预期的底线,也没用过啥好镜头,后来偶然借到奥巴的某个高档镜头,这个差别也太明显了嘛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LG
引用:
原帖由 @zhuliang  于 2019-7-6 16:58 发表
关于m43还有一点就是低端镜头是真的不行,包括一些定焦(例如松下25 1.7画面模糊得不像定焦),会让新手产生m43不如手机的印象,而佳能就算最低端的小痰盂画质也很厉害。
喷了,你这种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人还发帖说别人,还要不要脸?

m43镜头最大优势就是便宜的小镜头全开也很好,小痰盂全开一炮无,你究竟会不会用相机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henvelleng 于 2019-7-6 16:5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题外话,白平衡是后期的第一步,raw的话基本5秒内搞定的,一般只有多张主题要求相同白平衡时,才需要前期做校准

回到正题,画质的可接受程度有一个阈值,之所以相机在市场上节节 ...
阈值肯定是有的,但对更高的画质的需求也是存在的,而且是现有技术可以实现的,只是如何通过更人性化的设计把采集和处理分享连起来的问题。换句话说想卖是有卖点的。
APSC的诞生本来也是在当时技术条件下给出的兼顾体积和画质的方案。当时没有其他设备拍照,就在相机上搞花样,APSC啊M43啊这些,相机厂非常清楚用户能接受的阈值不同点。现在有了手机,在大众市场里全幅优势都不明显了,其他画幅更是甩货,还要活那怎么办,我想到的就是上面我说的,全幅小型化和移动互联网接入。
哪怕我这些说法都站不住脚,对于相机厂来说,他们也干不了别的什么了,这市场就是这样,加强分享的投入对于他们机身镜头的研发来说九牛一毛。而且以互联网思维来看,相机这个设备本身的能力远没有被开发到极致。手机内部的高度集成都做到什么地步了,相机内部真的就没空间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sakerping  于 2019-7-7 09:54 发表
阈值肯定是有的,但对更高的画质的需求也是存在的,而且是现有技术可以实现的,只是如何通过更人性化的设计把采集和处理分享连起来的问题。换句话说想卖是有卖点的。
APSC的诞生本来也是在当时技术条件下给出的兼顾体积和画质的方案。当时没有其他设备拍照,就在相机上搞花样,APSC啊M43啊这些,相机厂非常清楚用户能接受的阈值不同点。现在有了手机,在大众市场里全幅优势都不明显了,其他画幅更是甩货,还要活那怎么办,我想到的就是上面我说的,全幅小型化和移动互联网接入。
哪怕我这些说法都站不住脚,对于相机厂来说,他们也干不了别的什么了,这市场就是这样,加强分享的投入对于他们机身镜头的研发来说九牛一毛。而且以互联网思维来看,相机这个设备本身的能力远没有被开发到极致。手机内部的高度集成都做到什么地步了,相机内部真的就没空间了?
我十几年前拆过一台坏掉的佳能相机,小底翻转屏不可换变焦镜头非单反,性能全方位被现在的手机吊打,但内部结构的紧凑度我觉得吊打手机,当时就觉得卧槽这么精巧的东西怎么就能卖这么便宜?其实手机内部并没有什么机械结构

相机厂并不是没有在做努力,比如全幅小型化,现在每家都在做全幅微单,抛弃单反结构,但是再小,和手机比都是砖头。移动分享很久以前就在做了,并且手机可以遥控相机触摸拍照,相机自带WiFi服务,手机app扫二唯码直连WiFi,都没问题,为此金属机身都只能让路。然而WiFi这个东西脑门上就写着四个字“耗电大户”,但没办法啊其他连接方式比如蓝牙之类的传输速度又慢到能把人逼疯,只能选wifi,可兜这么一圈回来,结果拍得未必比手机好,原因前面也说了,就让人提不起兴趣了,相机厂也不敢把这些作为大卖点来宣传了(有没有宣传过我不知道)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对小画幅的来说,把手机上的算法加持上就可以大卖了,不过厂家绝对不会这么做,因为卖镜头才是赚钱的买卖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