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业评] [转A9] 外媒称当下3a游戏产业接近崩溃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9-3-13 19:55 发表
欧美游戏界首先需要改变的是这种大手大脚花上亿刀做广告的习惯
尤其是圣歌这种只有60分的游戏,你做再多广告他销量也就那样了
广告成本控制以后再控制开发成本,一个游戏类型只能卖500万,就别成天做梦想着让他卖1 ...
以前我就提过这个问题,欧美走的好莱坞流水线路线,希望游戏产业彻底工业化,日本走的打磨路线,突出导演风格,导演成名后再带起来下一代人。

只要控制好开发规模,日本这样的模式我个人更喜欢,因为日本除了工匠打磨以外,游戏产业是有一定工业底子的,虽然技术水平不及欧美,但并不影响制作人发挥,只狼和鬼泣生化这些中型游戏就是例子,画面技术业界中游甚至下游,但游戏素质明显超欧美罐头一截,任天堂就更不用说了。至少日本游戏无论做好做坏,游戏是有灵魂的,不像那些罐头厂。

欧美的生软,真是眼瞅着手艺失传

[ 本帖最后由 混血王子 于 2019-3-13 22:3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liangjiami 于 2019-3-13 22:5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然而当今电影大片就是极度同质化,还好电影市场够大,各类型投资都有
好莱坞超英片真是看吐了,这次漫威队长一丁点看的欲望都没有



TOP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9-3-13 23:01 发表

分歧的关键在于开发规模,而不是东西方
比如杯赛那些不到100人的工作室,虽然在欧美,但实际体制是类似日本的,当然,他们没培养接班人
而且欧美也不是说大规模开发就不重视某个老大了,大嫖客2就是个例子,所以 ...
确实,说东西方不如说规模控制的差异。不过我也仍然觉得鬼泣只狼这种作品仍然还在2A的范畴,谈不上3A。

个人觉得还有个原因就是日本普遍有重制游戏的习惯,各种重制版加强版总是再新作推出前拿出来做缓冲,比如生化,比如zelda,比如魂系列,这些重制如果不是外包的话我觉得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起到锻炼新人,让新人充分理解老游戏精髓的效果,还能赚一波钱,粉丝也开心,其实是个很好的商业行为。

相反欧美的旧作翻炒普遍偏少,不然让生软这几年先做个旧共和国武士或者龙腾1的重制版估计销量也不会差,把前人的东西消化了现在也不会把路走歪到现在这个德行。

科普空的生化系列就明显更稳健,虽然也走了不少弯路,但是几部用来摸索的外传和生化7都明显控制住了规模,而且不停吸取前面生化名作的养分才有了现在的生2re

[ 本帖最后由 混血王子 于 2019-3-13 23:19 编辑 ]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仔细想想崩不崩其实无所谓,这是个不缺娱乐的时代,同样也不缺游戏,回过头看看我去年玩的游戏,UBI EA Take-two 动视这些大厂都死了对我也几乎没影响。

玩单机游戏到现在,真正紧盯的就那么几个公司Capcom nintendo FS 杯赛 其它的好玩就玩玩,不好玩就去死吧随意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林则徐 激骚 +1 最骚 Rated by wap 2019-3-14 14:35

TOP

引用:
原帖由 jjx01 于 2019-3-16 12:42 发表
做电影也不是不行啊,
超凡双生,暴雨折纸杀手,底特律
就这几个的剧情扔好莱坞里变成电影怕是票房大暴死的结局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