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任天堂主机游戏大卖有坏处么?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不太明白有了ps3xops4x1咋还缺任天堂这么一台一样的主机呢,还皮痒找抽,真是自己跟家照镜子都能高潮的主儿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很简单开3d滑块就都能看清,地图炮又能怎样,ns你也可以不玩反正psv超赞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换句话说任天堂自己作死也好创新也罢,不就是没伺候你么,何必上赶着这么low 弄得失败的不是任天堂而是你们一样,太难看啊

本帖最后由 高露洁 于 2017-1-9 22:29 通过手机版编辑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Firefox
行了你们,psv ui还行了,好歹是在提醒你psv还有个触摸屏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家用机软件销量开始大幅下滑就是ps2啊,大量厂商做了家用机大作卖不出去然后开始合并倒闭,后面才是市场重心转到掌机,实话说日本要是没nds出来异质一下刺激一下市场,只靠psp能实现增长?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ps3时代日厂们可不是只做标清wii游戏,一堆模仿欧美风格的大作都爆死才是事实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Firefox
日本市场家用机我认为不完全是索尼和任天堂任何一方的问题,问题在于第三方过于集中地消耗市场,可以回头看看从ftg rpg avg任何一个核心类型,合并前那么多日厂厂厂出大作厂厂大宣传,日本市场再大也受不了这种刮尽地皮式的采掘,日本家用机市场就是过度疲劳了
当然非要说责任索任也都有责任,那就是任天堂时期太过限制,索尼时期太过解放,饿了十几年的第三方作主角的结果就是不计后果的肆意开发,风光过后的市场崩溃是必然的

当然这里面还有欧美厂商在海外市场的崛起,日厂在海外的完全被比下去,以前的影响力没了,本土市场没了,还经历过一段针对海外市场的模仿时期,也是大溃败,现在只有缩回本土韬光养晦,现在日厂在日本主机市场上的策略就俩字:磨蹭      亏得还有一点掌机市场支撑,不然真的就都得去作手机游戏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Firefox
sfc以后任天堂对日本家用机的影响力几乎可以忽略,wii时代能有个一千万销量真是蓝海出来的,第三方作的那点标清游戏阻碍不了他们自己的技术发展,问题还是他们在那个时期还在摸索是继续为本土市场做游戏然后文化输出还是直接为海外市场作游戏,各种都尝试过之后就是现在这种状态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Firefox
wii说实话对第三方在日本主机市场的问题上不该承担责任,因为日本主机市场当时不是能不能让第三方发展技术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活下去的问题,是市场还接受不接受家用机这个概念的问题,事实上wii的出现是延缓了家用机市场的过快边缘化,日本家用机在那个时代仍然累计到了两千万的影响力,这是非常不容易的,看看现在wiiu只有五百万的情况下家用机的地位又如何呢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Firefox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7-1-10 13:03 发表
Wii和NDS对游戏的贡献能否认?
我前面已经说过了,触摸和姿态传感器真正成为了未来游戏的一部分。

Wii和NDS的成功才能体现出WiiU和3DS的失败,才能体现出NS的堕落。
但是按传言说ns可是集这些触屏体感便携据置于一身的硬件,甚至还可以随身携带2p手柄,这还是已知的,应该也是头一次全部聚合以标配出现,ns这样没有未知领域的尝试?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还是那句话,标配不标配很重要,要说以前有了现在也没啥是从来没用过的技术了,真是那样的技术也民用不了,更别提任天堂来用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之前看到一可能是yy的概念,新蓝海,就是强调一部分目标是追逐那些曾经玩家用机但现在不玩的人,便携随时可以玩,甚至随时可以2p,这个目标不管有没有戏,反正又不是直接竞争的意味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其实不管蓝不蓝海,任天堂的出发角度一定不是优先考虑满足这贴里很多笃定索尼家用机思路的人,对这些人来说别说任天堂,x1一样臭狗屎,所以抱着自己主观的诉求没讨论意义,除了骂还是骂,要那样就骂骂得了,没必要没完没了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