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几个新势力加起来还打不过汉

1、销量跟交付量、上险量还是有点区
2、要考虑BYD有多少家四儿子
3、SUV跟轿车也没啥可比性,你用凯美瑞的数量去比CRV这事本来也没什么可比性,而且拿蔚来来说ES6跟EC6就是一个车型,分开算有啥意义。
4、同样的,你那个汉10105辆里面还是EV跟DM一块算的,这地方就算一起去了? 实际EV数量大概7000,不知道最后上险能有多少。
5、如果可以比SUV,小鹏还有G3,为什么又不算了?算上G3小鹏交付数量是4200多。

蔚来只算SUV中ES6的车型(ec6 es8 都不管),小鹏不算G3,byd纯电跟混动算一起,这么比完全是个糊涂账啊。。。。。

BYD上个月还创造了批量交付”这个概念,他当务之急是最好用大家常用的上险、联乘协会数据来看。

作为国内大厂销量好,产品力足当然没问题,但是也别学新势力天天换定语。

[ 本帖最后由 toshiki 于 2020-12-8 14:47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引用:
原帖由 wrwr 于 2020-12-8 15:1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你把几个月上险数量和销量拉长看就知道了,比亚迪当月公布销量和下一个月上险量基本是一模一样的,你拿当月销量和当月上险量比只会得出数据不实的结论,但你看看前一个月公布的数据正 ...
呃,话虽这么说,主要是新势力当月上险量跟交付量几乎都是一致的。
比如10月,蔚来汽车共交付新车达到5055台,当月上险是4880.
理想ONE的10月交付量达到3692辆,10月的上险数为3438辆。
基本上都是5-10%之内的差距。

byd几乎每个月都差25%。
倒不是说数据一定不实,也许byd因为经销商模式有延迟,但是两个观点:
1、byd应该跟大家一般认知的保持一致,最好用上险数。
2、用不同车型去比没啥有用的结论,蔚来ES6差不多比汉贵30%,受众群也不一样。

同期对比的基础就不一样,车型受众都不一样,放一起比没法比啊。
买ES6的人他也不会买BYD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supermaneverbk 于 2020-12-9 08:3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魔都很少看到汉,地下车库一水的model 3,前几天看到个小视频,说现在开model 3的都是社会底层……
各有各受众群体,Model3上个月买了25000台,厉害的一塌糊涂。

另外特斯拉在上海可以挂靠超冲,也是优势。

其实问题在于,特斯拉涨、BYD涨、新势力涨,那么谁在丢市场?
天天特斯拉跟BYD比,BYD跟新势力比其实没啥意义,特斯拉好跟新势力好不矛盾。
家家都在涨销量、涨市场份额,互相之间根本就没到那个剑拔弩张的时候。
抢上汽、北汽甚至BBA这些不争气的货的市场份额才是现阶段的意义。


TOP

引用:
原帖由 supermaneverbk 于 2020-12-9 10:0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都是车怎么可能不矛盾,只不过之前错位竞争(中型轿车VS大型SUV)没体现出来罢了。还是那句话,明年model y上市了再看看~
油车蛋糕还真的挺大的。。。。
2019年新能源占比4.7%,2018年好像是4.2?不确定
政府的目标是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占比将达到20-25%,你说你是去抢剩下那个21%,还是在这4.7%里面拼个你死我活?

TOP

引用:
原帖由 wrwr 于 2020-12-9 18:5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model3那是国产销量,里面具体包含了欧洲销量和国内销量,国内也就一万多
乘联会 11 月销量
总不能说CPCA还去管海外销量吧
单纯说销量,宏光跟轩逸谁能比。。。

[ 本帖最后由 toshiki 于 2020-12-9 22:10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引用:
原帖由 nikutai 于 2020-12-10 11:4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汉的刀片电池实际表现如何?有没人说说?是不是黑科技。
炒股价的黑科技。

TOP

引用:
原帖由 nikutai 于 2020-12-10 17:0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有没客观点的实路测评。
没记错韩路家的小娴好像测了一次,被BYD粉丝骂疯了。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引用:
原帖由 nikutai 于 2020-12-10 19:3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为啥骂,我觉得成绩不错了,考虑到铁锂价格更低,更安全的因素的话。
呃。。。。我也觉得是。
但是好像是他们觉得必须第一,不是第一,开不到600-700公里就不对。
说人家下雨天开就是故意的什么.....
人家说我挺不容易就借了一天,下雨我也不能控制,我就一个人开,不可能特别客观对比,就是给大家个参考。。。。。。

不过我也不是很懂这个续航应该怎么测算客观。。。。

TOP

引用:
原帖由 nikutai 于 2020-12-10 21:2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可以观察两年,铁锂比三元还是有不少优势的,更便宜,更安全,寿命也更长。
不过我不会买纯电车,希望有厂商拿这个做增程。
难,铁锂的问题是冬天减半,但是这个不是最主要的。
最要命的是带来的电压测量不准确。
你看看特斯拉的铁锂版本要求一周充满电一次,然后现在已经开始有车主在抱怨满电只显示300公里的续航了。(当然实际也许是400公里,就是显示不准)

在增程的问题上:
电压不准会严重扰乱控制策略,说白了就是电压告诉你你要补能,但是其实你不用。
理想内部测试的时候油耗比三元高50%,NVH也崩了,关键是,你多出来的损耗还不一定就真用对地方了。

不过后来理想有西安BYD的试装车,不知道最终结果怎么样。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