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世嘉土星的3D不如PS1,是不是都怪英伟达?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NOTE
引用:
原帖由 @聋则嗅明XP  于 2021-4-7 01:08 发表
我用格兰蒂亚来说明,只是为了表示用月下做比较不合适,格兰蒂亚里有一些效果用了ss的硬件特效,ps上就没有完美做出来,因为这些效果就是为ss做的,月下也是一样道理,月下这种情况更甚。
ss的许多效果,都是基于硬件上支持的,用于完善2d效果,这个和ps运算方式是不一样的,一些本用作2d的效果也被运用到3d游戏上,比如老生常谈的铁甲飞龙的水面效果,他实质还是基于2d的,但这个画面是ps用多边形做不出来的。
我觉得用2d机能做3d,本身已经证明ss的强大2d处理能力。

本帖最后由 聋则嗅明XP 于 202147 01:24 通过手机版编辑
醒醒,走路扭屁股不一定是性感,也有可能是骨折。
不要舍本逐末。
世嘉最大的问题是家用机部门无法实现有效的芯片定制,搞了拼凑式多处理器方案强行切分了画面。那时对内存分配有限所以各自划分了前景背景处理,其实这说法就是厂商糊弄用用户。就算是纯2d,大家也都知道前景背景多了还是要合到一起才有画面,视频也还是要统一解码效率才高。
反观ps,连显存多大,浮点运算精度,协处理器的核心数量,都一步一步详细落实。以至于有所谓多边形和贴图抖的问题。这种定制能力充分说明ps把控芯片机能到何种地步,是土星望尘莫及的,绝不会出现前景30帧背景60帧那种浪费机能的现象。也就是说,ps当时是确实把最先进的3d技术搞了定制简化后,准确地塞到主机里了。
打个比方,炖一只鸡,没钱买大锅,世嘉是把鸡胸部位横切一刀(还不是左右切),放了两口锅各自炖美其名曰一鸡两吃。索尼是跟自家有锅坊,跟老板砍了价,锅大了一寸,然后切掉鸡脖子鸡屁股甚至是鸡小腿,但是炖出来还是一整只鸡。
世嘉的芯片定制能力一直弱鸡。世嘉的家用主机芯片都是标准cpu加个小改,比如频率什么的。老任是较深定制,ps是全定制。ps也不是没坑过,比如ps3早期就被骂。
还有一个例子是,dc的游戏很多都是480p的。问题是电视游戏的主要显示设备是电视机,那时都还是4比3的模拟电视。那你输出480p有个屁用?省下点资源来做更大场景更多怪物他不好么?ps2一开始就是主打480i的分辨率,这样在栅格化方面任务就轻很多,可以设计更高的多边形指标。
所以有人喷dc机能不行,我是不以为然的,毕竟游戏流畅,场景也不错,power vr此后混的还不错。本质上说三极管数量应该也不少,错就错在,480p是很耗资源的高清pc分辨率。想想看,输出到电视时要么丢掉一半像素,你花钱买了半个游戏机心疼不心疼?要么自带2x(或4x)超分辨率抗锯齿,那个时代,这样做配么?
说白了都是核心科技的问题。在那个性能捉襟见肘的年代,必须精确打磨分配机能才好赚钱。土星堆了配置,真是赔本赚吆喝。
刚才又看了一下,注意到土星是1677万色,ps游戏大多是65536色。你看这又得烧多少内存。

本帖最后由 hisame 于 2021-4-7 06:42 通过手机版编辑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NOTE
引用:
原帖由 @南丫岛的龙猫  于 2021-4-9 09:31 发表
B站【刀客儿】做过硬件分析视频,关于 PS SS DC都做过,可以去看看。DC其实不差,但被PS2的7500万多边形吹死了……没办法。
我觉得dc支持480p vga好看是好看,但是真的是浪费机能啊,ps2就不支持480p,内部处理也是以隔行方式做的,节约的处理能力完全可以用来做更大的场景。
dc gpu还是更像没怎么改动的原始电脑芯片。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