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世魔头
查看详细资料
TOP
魔头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9-10-1 14:17 发表 90年代中后期不谈画面的话,很多的gameplay不怎么过时 时之笛和马64就是两个例子 如果是索尼克大冒险1的话,演出到现在还是炸裂的 虽然贴图和模型绝对过时了,但类似的演出到现在也只能去神海或者COD里去找同 ...
元始天尊
原帖由 Lunamos 于 2019-10-1 14:43 发表 我看法也是如此,如今的许多游戏Gameplay上的确看起来似乎不堪一击。但问题是我们这类看法是否就一定正确,甚至是否就一定重要。 游戏披着工业品属性,同时因为将视觉艺术综合(Synthesis)出来这件事本身的困 ...
五道杠
原帖由 @Lunamos 于 2019-10-1 14:43 发表 我看法也是如此,如今的许多游戏Gameplay上的确看起来似乎不堪一击。但问题是我们这类看法是否就一定正确,甚至是否就一定重要。 游戏披着工业品属性,同时因为将视觉艺术综合(Synthesis)出来这件事本身的困难远比直接摄制视觉并挖掘语意在工业成本上要难得多,因此它即便是在资深编辑眼中的审美倾向都还是工业品级,甚至都还没能发展到电影工业的初期水平,一个有力的佐证就是,到现在GOTY还会倾向于颁发给工业性完整而卓绝的游戏,比如GTA、巫师3、战神,而不会倾向于那些真正在交互体验或叙事方式有所突破的游戏。就好比每年的奥斯卡都会颁发给当年的变形金刚、蜘蛛侠、速度与激情一样。如果是这样的游戏审美观,可以说20年前的人类一定会被现在最渣的3A所折服 ——这不是艺术片和商业片的问题。电影工业可以说从40年代开始就在主要的理论和实践上不再有什么短板,完全有能力讲好故事,区别只是审美层级的水准差距。但游戏工业直到现在也没有这个底气,投资几亿的项目甚至能出现圣歌这样级别的翻车,简直无法想象。游戏这么多年以来一直是以一个工业品的形态综合发展起来的。 换句话说,飘、教父本身是没有质量问题的,但时之笛、马里奥64的时代有它们作为时代限制之下工业品的质量问题存在。我不清楚如果撕下游戏的标签,抹去人类的记忆,用类似双盲实验的方式,会有多少人选择时之笛,又有多少人会选择今年的最渣3A。
天外飞仙
魔神至尊
管理员
魔王撒旦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9-10-1 13:41 发表 你确定你在99年看到Geforce的画面模拟的是街机而不是主机? 99年那个时间点是3D主机模拟突飞猛进的时代,距离流畅模拟3D街机还早得很 UltraHLE和Bleem都能输出远远超过N64和PS真机的清晰画面,并且流畅运行 3D街机的模拟很晚,到了2002年ePSXe基本上搞定PS的时候,System 11因为单独加密,进度迟缓 而Model 1、Model 2的模拟和土星完全不同,进度更差 DC前面说过了,2004年就能实用模拟,但是NAOMI也是单独加密,所以也很慢 我把模拟器的黄金时代结束在2001年,就是因为之后没什么特别振奋的消息了,唯一的例外就是DC在2004年被实用模拟出人意料 而PS2和NGC的模拟理论基础早就开始搭建,真正实用化起码要等到2008年,否则硬件跟不上
出纳买只笔
初级用户
Stay hung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