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注】本文涉及的梵语音译对音是中古汉语,而非现代汉语。
1989年,日本动画公司日升(SUNRISE)制作的《铠传:武士军团》(鎧伝サムライトルーパー),即中国动漫迷所熟悉的《魔神坛斗士》,落下了帷幕,取得了经济效益和业内名声的双重成功。与日升有一时瑜亮之称的东京电视台见此情景后并不甘心,决定也在铠甲系动画市场分一杯羹。东京电视台在当年4月力推的这部动画片,便是《天空战记》(天空戦記シュラト)。
《天空战记》海报
宏大的唐密
《天空戦記シュラト》直译为《天空战记秋亚人》,由东京电视台、创通映画、龙之子工作室联合制作。我国内地播放的版本是香港引进、配音的译制版,直接翻译成《天空战记》。中国观众看到这部动画会有一种熟悉感,它和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一样,都是以“天龙八部”为主角。日本在文化上受中国和印度的影响很深,故事情节和人物设定混杂了佛教、印度教和汉学等传统知识。
针对《魔神坛斗士》主打儒家精神的设定,创通映画决定打另一个亚洲传统文化牌——佛教和印度教,将动画定位为围绕印度神话而展开的故事。1989年,创通映画邀请知名编剧小山高生团队负责编剧。他被投资方看中的另一原因是佛教唐密弟子的身份。小山高生负责世界观的宏观设定;年轻的编剧赤堀悟负责具体故事创作。两人对印度教、佛教、汉学等元素进行了有机的整合,成就了这部动画片佳作。
唐密手印
说起密宗,很多读者会想起藏传佛教。日本的佛教密宗不是印密和藏密,而是源于唐代汉传佛教的唐密。唐德宗之时,日本遣唐使僧人空海、最澄将唐密带回了日本,分别开创了东密(源于真言宗)和台密(源于天台宗)。唐朝后期,唐武宗下令取缔佛教,唐密遂不显于中国,却于日本直传至今。唐密至今影响着日本动漫界,日本著名动漫 《火影忍者》中的手印也是来自东密的手印。《天空战记》从一开始也显示出强烈的唐密色彩,第一季的片头背景就是曼陀罗图和唐密手印“日轮印”。
《天空战记》OP1 曼陀罗图和唐密手印
平成元年(即1989年)四月,东京辽西高中一年级生日高秋亚人和好友黑木凯在中国拳法比赛中,被调和神毗湿奴召回天空界,转生为神将“修罗王”和“夜叉王”。这里沿袭了古印度神话的人物关系,相传创造神梵天乃是毗湿奴于每一周期之末由肚脐中生出的一株莲花孕育而来的;而秋亚人和凯就是梵天的继承人。
毗湿奴转生秋亚人和凯
古印度神话首先是吠陀时期,天界之主为因陀罗(Indraḥ),汉译“帝释天”。之后进入了婆罗门时期,主要信奉三大主神:创造神梵天(Brahma)、保护神毗湿奴(Vishnu)、破坏神湿婆(Shiva),因陀罗降为次要神明。梵天负责在每一轮回伊始时创造世界,湿婆负责在每一轮回结束时毁灭世界,毗湿奴则保护和维持着它的秩序。三大主神并无正邪之分,但在《天空战记》中,因情节需要,梵天和毗湿奴代表正义,湿婆则属邪恶一方。
本为男身的毗湿奴在动画片中化身调和女神,她一身白衣,金发高束、温柔秀丽,给人以亲切感。观众看到她会误当作是观音,她的形象确实是根据观音设计的。女像观音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后来传到东亚各国,成为东亚人最受尊敬的神佛。片中毗湿奴的形象便是白衣观音,她的台词也基本是不同形象的观音真言。
各种观音真言
TVB在翻译本作时,由于缺少知识背景的了解,差错极多。毗湿奴被翻译成慧明大师。译者为图方便,还全部将毗湿奴的真言翻译为大众所熟悉的“我佛慈悲,普渡众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TVB译词“我佛慈悲,普渡众生”
转生到天空界后,黑木凯因遭湿婆控制而性情大变,见到秋亚人就要杀他。迦楼罗王丽牙救出了秋亚人,并带到毗湿奴所在的天空树天空殿,告知他已来到了天空界。这个天空界是编剧根据印度神话和中国神话融合而成的世界,并赋予其与人界互为映射的特质。被梵天放逐的阿修罗军(Ashura)异动宫就要接近天空界,毗湿奴为首的提婆神军(Deva)要粉粹他们的野心,不然人界也要遭殃。
人界是镜像
秋亚人来到的天空界,其所涉人名、物名、地名等名词几乎都可以在印度教和佛教经典中找到原型。女主角吉祥天(Lakshu)与她的宠物猫咪(Mi)来自于吉祥天女(Lakṣmi)。她是印度教的幸福与财富女神,是毗湿奴的妻子。剧中的吉祥天后来继承了毗湿奴调和女神的位子。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18/192/496.jpg)
吉祥天真言
毗湿奴的男女护法是幻梦众。幻梦众首领是乌枢沙摩明王摩尤利(Mayuri),即佛教大护法孔雀明王摩诃摩瑜利(Mahamayuri)。作为幻梦众一员的辩才天萨拉丝(Sarasu)是辩才天女(Sarasvati)。辩才天女是象征口才、音乐与财富的女神;从中国传入日本后,由于与汉字“弁财”谐音,又成了财富女神弁财天。男性的摩利支(Marichi)原型为光明女神摩利支天(Marichi),又名伐拉希(Varahi),为因陀罗的部属。他因此被设定为自愿牺牲在崇拜因陀罗的莲华手中。
辩才天萨拉丝和乌枢沙摩明王摩尤利
天空界的人是不杀生的,其主要食物是Amrita,词源于梵语甘露(Amŗta)。天空界能量本源即众人战斗力之源的光流,汉字写作“光流”,是蕴含力量的仙酒苏摩(Soma)。八部众等神将所穿之甲胄在收纳、着装、骑行时的三种状态神护子(Veda)、神甲胄(Shakti)、神甲机(Garuda)本意,分别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献材料“吠陀”、万物因而能有生命的最初纯“能量”以及毗湿奴坐骑金翅神鸟迦楼罗(神甲机用的是梵语Garuda;迦楼罗王用的是巴利语Garuḷa)。神军所乘巨大战舰摩诃婆(Mahaba)的名字则取自享誉世界的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Mahabarat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