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业评] 关于“本世代家用机性能是相对同期PC史上最低”的观点

拿数据说话

2006年11月,顶尖的8800GTX拥有128个流处理器,24个光栅化单元,86.4GB/s的带宽

PS3搭载的阉割版G70仅有24个像素单元和8个顶点单元(也就是说理想状态才有G80四分之一的性能,一般情况下会更低,综合来看大约在20%),8个光栅化单元(33%),22.4GB/s的带宽(26%
------------------------------------------------------------------------
2013年11月,顶尖的GTX780TI拥有2880个流处理器,48个光栅化单元,288.4GB/s的带宽

PS4的APU则有1152个流处理器(40%),32个光栅化单元(66%),176GB/s的带宽(61%

可以说比当年的PS3情况好的多

[ 本帖最后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6 21:31 编辑 ]


TOP

pc游戏能带动游戏的销量就好了,不会在主机初期出现游戏荒
现在PS4天天只能玩FIFA14



TOP

好啥啊,光看显卡,CPU呢?当年的CELL难道是同期上网本赛扬M900mhz那种级别的处理器吗?






`


TOP

引用:
原帖由 lili2k2 于 2014-5-26 21:34 发表
好啥啊,光看显卡,CPU呢?当年的CELL难道是同期上网本赛扬M900mhz那种级别的处理器吗?






`
Cell再强也就是个单核3.2GHz的CPU,至于那7个SPE也就是加强点GPU的性能,顶多把与8800GTX流处理器的性能比值从20%提到30%(实际上我觉得达不到,SPE更多是用来计算物理,减轻CPU负担,以及增加一些DX9的G70 GPU无法实现的DX10级别的特效)

而且你还真别喷上网本CPU,这个架构虽然是超低功耗的,好歹有八核心,Cell用作CPU部分的也就是一个单核心

[ 本帖最后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6 21:39 编辑 ]

TOP

不能这么比,别忘了G80是性能爆发的一年,而现在是PC显卡每年慢慢进步,而且脚步越来越慢。

06年底XO的显卡和同时期顶级显卡性能基本持平。

TOP

引用:
原帖由 psi 于 2014-5-26 21:41 发表
不能这么比,别忘了G80是性能爆发的一年,而现在是PC显卡每年慢慢进步,而且脚步越来越慢。

06年底XO的显卡和同时期顶级显卡性能基本持平。
你是想说05年吧

05年刚好是显卡性能爆发的前夜,跟05年的显卡持平甚至小超算不上什么

05年的高端显卡配置都是组双卡的(那时候的显卡功耗也低)

[ 本帖最后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6 21:44 编辑 ]

TOP

喷了,应该看X360的GPU(05年11月首发),ATI在2005年10月发布了X1800XT(R520),直到2016年1月才发布了X1900XTX(R580),Xenos部分参数甚至高于R580(统一渲染架构)

TOP

引用:
原帖由 讴歌123 于 2014-5-26 21:44 发表
喷了,应该看X360的GPU(05年11月首发),ATI在2005年10月发布了X1800XT(R520),直到2016年1月才发布了X1900XTX(R580),Xenos部分参数甚至高于R580(统一渲染架构)
5L 6L
你感受一下

TOP

哦,05年底360 GPU逼平甚至超越顶级PC单卡就不算数,必须以晚发售一年的PS3为准,这是什么逻辑?

TOP

引用:
原帖由 讴歌123 于 2014-5-26 21:45 发表
哦,05年底360 GPU逼平甚至超越顶级PC单卡就不算数,必须以晚发售一年的PS3为准,这是什么逻辑?
那时候主流的性能级选择是双卡SLI或者CrossFire(这也正是显卡性能爆发前夜的征兆),而且那时候的GPU发热量也低,价格也不算贵

例如90nm工艺的7900GTX的TDP仅有110瓦,而同样90nm工艺的8800U高达241瓦。

[ 本帖最后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6 21:5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6 21:47 发表

那时候主流的性能级选择是双卡SLI或者CrossFire(这也正是显卡性能爆发前夜的征兆),而且那时候的GPU发热量也低,价格也不算贵
sli,cf什么的从来就没有主流过……

TOP

引用:
原帖由 shinkamui 于 2014-5-26 21:51 发表

sli,cf什么的从来就没有主流过……
因为90nm工艺的7900GTX的TDP仅有110瓦,而一年之后同样90nm工艺的8800U高达241瓦

7900GTX即便组SLI也才220瓦,这毫无疑问是G80发售之前的性能级玩家首选

[ 本帖最后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6 21:56 编辑 ]

TOP

放屁,SLI和CrossFire从来没成为过主流,512M的X1800XT国内定价4999软妹币

TOP

引用:
原帖由 讴歌123 于 2014-5-26 21:53 发表
放屁,SLI和CrossFire从来没成为过主流,512M的X1800XT国内定价4999软妹币
你让2999的7900GTX情何以堪

TOP

这里有必要解释下显卡价格的变化

在ATI于2008年下半年推出1399元的HD4850之前,普通中端显卡的价格一直维持在2999元的高位,直到2008年年中,9800GTX(实际性能比8800GTX还低)依然卖2999元,之后在HD4850发售后才一夜之间跳水到1399元与HDX4850竞争(应该是显卡史上最大的一次跳水了)

并且从此开始了显卡的廉价时代(在HD4850发售前几个月,1399元价位的依然是性能稀烂的9600GT,性能连HD4850的一半都不到)

而在更早的2005年 2006年,一块中高端显卡2999是很平常的事情,即便买2块组建SLI也才5999元

[ 本帖最后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4-5-26 22:05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