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24 12
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转]做个游戏要几钱?

做个游戏要几钱?
摘自:1999年10月号《电子游戏软件》
作者:王骏生

     开发一个软件到底要多少钱?比如说,在PS这个平台上?
     这是许多玩家都有兴趣的问题。有些玩家——比如说3、5年前的我——对中国软件开发小组一直不愿开发家用游戏机软件一直耿耿于怀,既然知道电脑游戏更加容易被盗版,既然知道PS或者SS的用户更多,为什么却总是无动于衷?既然这样,那么不如我们自己上吧:找几个伙伴,找几家赞助商,为中国的游戏事业献出一点红的白的随便什么……
     到底要多少钱?开发一个PS软件?
     在这个宏伟计划实施以前,大概所有的赞助商都会提出这个有点“那个”的问题。这也难怪,既然是赞助商,就不是无偿的,总得要有所投资有所回报吧?虽然开口就谈钱有辱知识分子的身份,不过若是没有这个孔方兄,什么样的理想都是万万不能的……
     最近比较烦,因为谈起钱来总是基本上比较难。好吧,譬如说我们已经万事俱备,譬如说我们只等钞票,不妨以开发一个PS二流RPG为例,看看做个软件到底要几钱?
                  
【劳动力支出】
   
     开发小组的人员基本配备:
     主管(即小组长,一般由发起人担任,有时也被尊称为经理或者老板1名
     游戏设计2名(游戏结构设计,游戏剧情设计等)
     美工4名(人物设定,场景设定,动作设定,菜单设定等)
     程序员4名(设计相关程序,开发游戏引擎)
  音响设计2名(音乐及音效,语音效果等)
   
     这13人的编制,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公司来说,算是非常节约的了。软件开发行业的含金量是比较高的,工资给少了,那些持才自傲的“高级技工”当场就会撤家伙走人,克扣粮饷当然大大的不行。按照目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白领收入情况来看,整个小组的月工资支出大概要4万7千元。
     从设计到制成第一个样品,就算手下干将得力、大伙尽心尽责、都有开发PS游戏的经验,最快也要超过6个月,加上测试、整合等步骤,没有10个月是不行的(这还是建立在咱们中国人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天纵英才、唯我独尊基础上的,一般国外的厂商要超过1年),这样整个小组在开发期内的工资支出就差不多是47万元人民币。加上聘请临时测试员的费用,所有劳动力的开销是50万元人民币。
                  
【硬件】
     人手一台电脑是最基本的要求,这配置还不能低了、质量也不能差了。别人PⅢ、15或17英寸显示器、128兆内存还算过得去,但是对于美工来说,显示器一定要21英寸以上,内存不能少于256兆,处理器不能低于P4-1.6。如果还要做几秒清晰度不算太高、不算太流畅的CG动画,就得配上专业的显卡,加上1G兆的内存和80几个G的硬盘了——而且你千万不能对2天出1秒动画的速度表示任何形式上的愤怒。
     这些电脑设备的支出,按现价的话要花掉不少与25万元人民币。而作为投资方还要做好思想准备:这些电脑对下一个软件的开发基本没用。
     整个小组中拥有两套PS的DEVELOPE KIT是很基本的,此外还要至少4个PS测试专用主机(DEBUG SYSTEM)以供平行测试使用。这些硬件的花费都不便宜,索尼会要你再付出超过25万元人民币。如果游戏想对应振动手柄、PDA或者其他一些奇奇怪怪的配件,就只有自己去买了。
     对应音响开发人员来说,没有200万人民币的设备是根本不可能完成工作的。这里的子儿“一个都不能少”。
     这还没有算上传真机、打印机、扫描仪、复印机等等附加的设备呢!这些显然也是必不可少的附件至少还要10万元。而如果你不用MOTION CAPTURE技术的话,可以节约100万元人民币,但付出的代价将是滑稽而僵硬的角色动作——当然,对玩家的批评我们可以继续熟视无睹。
                  
【软件】
     美工必需的3DS MAX黄金版:原版价格是美金3000元,合人民币2万5千。如果希望玩家买正版游戏,开发商也不会拿盗版软件来开发游戏吧?这样再加上其他各式各样的应用软件、办公软件、杀毒软件,以及用于“参考”的PS、PS2、DC、XBOX等其他的游戏,总支出大概是5万元。
                  
【办公、吃饭、考察、上网】
     开发组在露天办公是不允许的,虽然那样比较容易和群众交流。一个比较僻静、具备空调、地板、电源、电话、水、厕所和一定面积的办公地点,在租金方面并不会过于便宜,在这方面的开销,10个月将超过60万。而且水、电、电话、厕所清洁等等费用还要另外支付的,这里并没有计入。
     吃饭也是让开发组头痛的问题,整天吃盒饭的代价很有可能是让肆虐的肝炎病毒拖延了软件开发的时间,从而造成更大的预算外支出。早晚饭可以让员工自己解决,但是午饭这一关是逃不了的。如果我们的运气比较好,找到一个心肠并不很硬的食堂(譬如说某个小学或者中学)搭伙,5元一顿也就勉强可以了。因此这10个月中,开发组还要向这个食堂缴纳2万2千元。
     考察费用最好酌情处理,可以仅限于主管级人士。国内外有什么展览,去看看、交流、学习一下是必须的,也不能说这就是公费出国旅游——再说这笔费用也是羊毛出在自己的身上。生活费、补贴、飞机票、签证费、入场券、住宿费、泡温泉、逛新宿、黄石公园、迪斯尼……按照一年3个国际大展、3个国内小展来计算,花费应可以控制在5万元人民币之内。
     上网是另一个费用的大头。对于开发能力处于初级阶段的国内人士来说,很多素材我们只能去网上“盗”,此外休息时提供联机对战游戏也是游戏开发小组最基本的福利之一,下班以后的上网和游戏虽然有点“那个”,但似乎也不是应该管制的。这样一来二去,10个月花在网络上的软硬费用加在一起,少说也要10万元。
                  
【审批、广告、关系协调】
     辛苦辛苦,恭喜恭喜,10月怀胎终于可以见分晓了。不过成品首先要送交索尼检测,而且一定会被退回来要求改进——无论我们甘不甘心、愿意不愿意。为了显示虔诚和重视,小组总得派个代表去一趟日本吧。审批的工作是比较麻烦的,而且批准书钱买不到。就算索尼不十分刁难,就算我们的产品卓越超群,就算我们只送审3次,也已经花了不下3万元。
     上帝保佑,索尼终于恩准我们的游戏可以正式出版。于是开始做广告、拉关系、找门路。电视广告?中国从来没有这个先例,不过要做也可以:黄金时段10秒1万元,效果如何不知道,还是算了吧!电台的广播广告不够直观,花费也不小,也不必加以考虑。
     这样我们的宣传阵地就只剩下电玩杂志,平时就仁慈宽厚的总编先生这个时候更是眉开眼笑,望着我们就像望着北京烤鸭或者港式乳猪。为了支持国产软件总编挥泪甩卖带跳楼,黑白版一页只售5000,彩色版一页只售10000,特别专访则特别讲价,楼上面谈。为了达到宣传效果,怎么的也得几本杂志齐头并进,奋起直“吹”,一个季度下来至少20万。
                  
【算帐】
     秋天是收获和算帐的日子,赞助商们满脸堆笑地来看我们宏伟理想的实现。在经过了这番折腾之后,究竟要卖掉多少软件才能做到至少保本呢?一五得五,二五一十……,把所有可能发生的费用全部加起来算算,我们已经用掉了差不多520万元人民币,这真是够便宜的了,换成美元不到70万,这种奇迹真不知道除了聪明勇敢的中国人民,还有谁能办到?
     为了打击盗版并响应玩家的号召,我们决定把软件的销售价定在28元。除去所有的零碎开销(压盘、塑料盒、纸盒、说明书、销售推广、销售回扣,等等),每张光碟大概可以有8块钱的收入,蛮不错蛮不错了!
     真的不错?可就这样,我们也必须要卖掉65万份软件才能收会成本!我的天!!且不说全中国有没有65万台PS主机,且不说出版部门是否允许我们压制这样多的塑料片,反正我们的经验是:正版一出,盗版即随后排山倒海般地掩杀过来。如果开发组里有个把职员贪图小利,把测试版出卖给外人,盗版早于正版发售那也是稀松平常的事,不值得大惊小怪。我们压价,盗版商也会压价。28元和5元,玩家会买哪一个已是不用多说的了,哪怕平时口号喊得响,上阵一样当逃兵——他们不买盗版……才怪!
     算来算去,我们其实是在给盗版商做软件,做广告。求爷爷、告奶奶、申请执照、出版号,花去500多万血汗钱,我们却什么也得不到。
     当然,玩家是快乐了——别急着高兴,他们也许并不那么快乐,因为我们的东西只是他们几百张盗版藏片中不那么重要的一张,无足轻重。他们一边玩着游戏,一边对国产游戏大摇其头,然后用个笔名在杂志上发表几篇“中国游戏之我见”、“中国游戏怎么了”,谈谈我们的RPG离FF8究竟有多远,讨论一下520万元人民币与3000万美元之间的差距,责怪游戏开发商吃里扒外而且一毛不拔,同时再对中国游戏的未来发出沉重的感叹……很快的,我们便会被遗忘,被淹没在越来越多的盗版之中,再也无人提及——直到永远。
     做个游戏,到底要几钱?


TOP

盗版,无药可救?-截选

    为低价竞除争推波助澜的鼓吹者中,了身不由己的软件商之外,还有一批“理论家”。而这些人采用最多的理论就是“比例定律”。

正版软件的合理价格

    支持这种理论的人认为:软件的定价应当与国民平均月收入成一定比例,而这个比例是全世界通行的近似比例。比如说,美国国民的平均月收入是1000美圆,美国人能够接受的软件合理平均单价是50美圆,则两者之间的比例是1/20。按照这个比率,中国人的月收入是平均300元人民币,那么15元的单价才是国产软件的合理定价。

   这种理论实在是一种谬误,谬误得甚至连辩驳都显得可笑。

   如果这种推论成立的话,那么在国民平均收入不足10美圆的某些非洲国家,正版软件的售价要卖50美分才算是“合理”的。这岂不是天方夜谭?

   “比例定律”的炮制者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两点:互成比例的两个基本要素与国民购买力。

    互成比率的要素必须相互关联,而月收入与软件定价之间是没有联系的。软件定价是商品价值的体现,而月收入是国民购买力的体现。这两者的比例只能说明国民对软件购买力的大小,而不能作为指定软件价格的标准。

相关运行成本

    那么哪两个基本要素之间的比率可以作为参照的标准呢?作为软件来说,它的定价与相关运行成本进行比较后产生的比率应当是保持不变的,正确的比率应当由此产生。

    所谓相关运行成本,指的就是运行该软件所需要的最低配置。举例而言,某游戏所需的最低电脑配置是PII400、VOODOO3显卡、16M显存、64M内存,这个由这些配置构成的电脑所需要的价格就是该软件的相关运行成本。

    在美国,组装这样一台主机的价格是大约850美圆,软件单价与它的比率是1/17。我们把这个比率引入中国来看看:国内同配置的主机售价大约是6700元人民币,依照这个比率,该软件在中国的合理售价应当是394元,而不是“比例定律”专家们所宣称的15元。

    差了整整25倍,很有趣吧!

    相关运行成本比率的合理性在于,它客观地表示出了商品应有的价格而没有受到国民购买力的干扰。而事实上,国民购买力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干扰商品本身价值的。

    比如那台售价6700元的组装电脑,你能够因为中国国民平均月收入只有300元人民币,而要求它降价到268元出售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月收入300元的个人在正常情况下只是不会去购买这个电脑,而不是要求电脑降价。

    奇怪的是,人们可以接受电器产品的价格,却无法接受软件的合理定价。这实在是对智慧价值的一种亵渎。

    在以上的分析过程中,细心的人们可能已经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合理的软件价格实际上已经大幅度地背离了中国人的普通购买力。这样,普通用户选择盗版也就成了天经地义,是无可指责的。

    那么开发商就应当反思,自己的定位是否出了问题?正版软件到底应该面对怎样的一个消费群体?

[ 本帖最后由 zero3rd 于 2013-1-20 13:25 编辑 ]



TOP

我当年就是看了这文章才开始形成了正版意识。

一晃10+年过去了,青春啊


TOP

软件根据当地国民收入定价是有历史依据的,当年SONY行货PS2的软件价格就是这么定的,本时代,就说香港,微软也是刻意根据国家不同要求普通版360游戏售价不能高于299港币,这个价格相比日版是便宜很多了,更不要说国内PC游戏定价在68-128,CD定价了,同样一张周杰伦专辑,台版和大陆行货版价格明显是根据区域划分的,但是内容是一样的,不可能因为你专辑制作成本高,大陆也卖150一张的价格

这种策略85前的玩家都很清楚,看看国内PC游戏正版价格发展史就知道了

TOP

看过这篇文章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玩个游戏发展国就知道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jolinheart 于 2013-1-20 14:57 发表
软件根据当地国民收入定价是有历史依据的,当年SONY行货PS2的软件价格就是这么定的,本时代,就说香港,微软也是刻意根据国家不同要求普通版360游戏售价不能高于299港币,这个价格相比日版是便宜很多了,更不要说国内 ...
你说的这些游戏价格的对比对象是best版或者打折后的店头零售价格。

TOP

好怀念这篇文章啊,啊啊啊啊,DR

TOP

引用:
原帖由 zero3rd 于 2013-1-20 15:55 发表

你说的这些游戏价格的对比对象是best版或者打折后的店头零售价格。
和是不是best版没有关系,90年代,磁带还普及的时代,CD价格和PC游戏价格居高不下,市场一潭死水,很多CD唱片点根本不进货,到了好像98也不知道99年还是2000年,市场大改造,PC游戏通过本地生产化降低成本,推出38-68,豪华版100左右的价格,从那以后,新游戏买正版的人就多了起来,买盗版的人开始少了,那个时期盗版经常读不出或安装失败,还要跑到店里换盘,正版价格到38后一下子性价比就出来了,音像市场也是,CD也都降低到19-39的水平贩卖,并且游戏和CD都是和港台同时间同步发售的,市场一下活了起来,加上明星们都开始在大陆做签售CD的活动,买CD的人也多了起来

你们无视历史我还能说什么。。。

再说,香港299的游戏价格难道不是价格策略为玩家造福的典型例子吗

[ 本帖最后由 jolinheart 于 2013-1-20 16:25 编辑 ]

TOP

这文章的算法不对头,一些固定资产你不能只算在第一个游戏上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jolinheart 于 2013-1-20 16:23 发表



和是不是best版没有关系,90年代,磁带还普及的时代,CD价格和PC游戏价格居高不下,市场一潭死水,很多CD唱片点根本不进货,到了好像98也不知道99年还是2000年,市场大改造,PC游戏通过本地生产化降低成本,推 ...
国产PC游戏降价到几十元这个档次后发生了什么看来你也选择性无视了,
全面繁荣的国产单机PC游戏从此只能局限在武侠,
大把国内PC游戏厂商只靠代理过活,
除了双剑靠着超强的口碑与传统活了下来,国产PC单机还剩下什么?

TOP

盗版,无药可救?-截选

放弃利润就是自裁

软件行业所期盼的高利润也是驱动软件公司发展的动力。没有利润的诱惑,软件商便没有兴趣继续开发并改进原有的产品。难以想象,如果WINDOWS系统仅够微软温饱的话,比尔盖兹还会有多少兴趣去开发如今耳熟能详的WIN98、WIN2000。

国内软件商现在所采取的低价策略,形式上具有很大的蒙骗性,而后果更会严重影响到国产软件的正常发展,实在是一种无异于自裁的行为。

这种低价竞争的做法确立了一个不正常的价格体系,并强制后来者为占领这个市场而屈服在这个价格体系之下。当人们都接受了38元的价格标准以后,软件商很难再提高软件的售价,这等于掐断了今后持续发展的唯一通道。

在当今社会,在盗版与正版并存的今天,影响软件销售的主要是产品质量而并非是价格。软件的销量与价格的关系并不一种简单的反比,正版游戏价格下跌不一定会造成小量的同比上升,对软件商来说,这也就意味着无法回收成本的可能性将增大。

举例而言:某公司投资30万元开发一个国产软件,其单价是98元人民币,并以这个价格在全国销售了5000份。软件商按照6.5折批发,总共销售收入是31万8千5百元。扣除广告费和必要的税金,收入与支出基本持平,也就是说即没有亏也没有赚。如果在这个基础上每多卖出一份,软件商就可以盈利63.7元。

宁可亏本也要摊低成本

在低价倾销的市场竞争下,软件商不得不将单价降低到38元。同样还是以6.5折批发,这样软件商就要保证能够销售出1万3千份才能够保本。在软件质量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开发商的期望销量增加了2.5倍,销售风险对开发商来说是增加了而不是降低了。如果开发商无法保证2.5倍的销量增加,那么这个软件的亏本已经成为定局。

※小提示:不要以为1万3千份是一个很容易达到的数字,国内卖的最好的软件是UBI代理的生化危机,这个在日本销量超过150万份的大作,在国内拆成几个版本之后才勉强卖到15万。生化危机的单价是38元,一般这个定价的国产游戏能够卖到2万份就是上上大吉了。国产软件的开发成本一般在20-30万左右。

就算开发商可以达到保本的1万3千份,之后每多卖一份软件也只能获得24.7元的利润,不到原来的一半。

正因为无法确保降价能够使销量达到一定的水平,开发商就只能保证在预计销量不会增长的情况下收回成本。也就是说,单价降到38元以后,开发商的期望销售量仍维持5000份不变,这样就必须把成本从原来的30万降到现在的12万元。软件开发的显性成本由于大多是固定的(比如说一定配置的电脑设备等),所以很难削减。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商能够大幅度削减的就只有隐性成本:比如聘用普通程序员以代替高级开发人员、以初级测试员代替资深测试员并减少检测时间……等等。

摊低了成本也降低了质量

前面已经说过隐性成本与产品质量是直接关联的,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又降低了国产软件的质量。反过来,质量的低劣又进一步影响到了正版软件的销量,其结果是甚至达不到5000份的保本线,公司面临崩溃。

现今的国内软件开发商已经没有多少能力挽留那些出色的策划和程序员了。在国内畸形的低价竞争面前,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人才进一步地流向外国公司。现在国内有很多软件公司宁愿做代理而不愿意做开发,其原因也正是考虑到开发原创游戏的成本巨大并且无法回收。

※小提示:代理也不是一块好啃的骨头,国外公司索取的代理费一般都很高,按照每片X美圆计费的方法是常见的,而且通常还要规定最低销量—尤其是象DIABLOII这种超级大作。奥美无法做到同时发售的原因,可能也是因为一期版权金过高的缘故。

低价竞争对国产软件未来发展的破坏是相当巨大的。

[ 本帖最后由 zero3rd 于 2013-1-20 16:4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zero3rd 于 2013-1-20 16:35 发表

国产PC游戏降价到几十元这个档次后发生了什么看来你也选择性无视了,
全面繁荣的国产单机PC游戏从此只能局限在武侠,
大把国内PC游戏厂商只靠代理过活,
除了双剑靠着超强的口碑与传统活了下来,国产PC单机还剩 ...
国产???
敢情英雄无敌,英雄传说这些都变国产游戏了??那个时期又不是只有国产游戏卖这个价格

TOP

引用:
原帖由 jolinheart 于 2013-1-20 16:51 发表



国产???
敢情英雄无敌,英雄传说这些都变国产游戏了??那个时期又不是只有国产游戏卖这个价格
不就是倾销么!

TOP

引用:
原帖由 zero3rd 于 2013-1-20 16:35 发表

国产PC游戏降价到几十元这个档次后发生了什么看来你也选择性无视了,
全面繁荣的国产单机PC游戏从此只能局限在武侠,
大把国内PC游戏厂商只靠代理过活,
除了双剑靠着超强的口碑与传统活了下来,国产PC单机还剩 ...
代理的游戏也多是这个价格哦

TOP

 24 12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