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ZT 严重剧透的吐槽 少年派

情节:一个印度长大的少年,他的母亲是印度教徒,他的父亲是理性的科学主义者。因为母亲的缘故,他信了印度教。然而印度也有一些基督教教堂,他听到慈爱的神父的传教,被耶稣的爱深深感动,信了基督教。后来跑到穆斯林聚居地,发现真主的教导,也是伟大的,于是信了伊斯兰教。他同时信仰着这三种宗教,又接受了父亲的理性的科学教育,是三种宗教+科学主义杂交出来的怪胎。
  
  (李安根本就没对印度的宗教冲突和矛盾进行过深入研究,自己幻想出来一个三大宗教可以和谐存在的印度,而我们知道,这不是事实,只是一种基于妄想的,伪善的调和主义,完全忽略了宗教的排他性,和对真理认同的唯一性。这一古怪的逻辑,就好像天朝某导演妄想出一个深深地爱着中国人的侵华日军一样可笑。)
  
  情节:在一次海难中,全船人死难。一个穷凶极恶的厨子,一个摔断腿的水手,印度少年和他的母亲坐小船逃生。毫无意外,他们之间为了生存爆发了残酷的自相残杀和吃人事件。在母亲被杀死后,印度少年心中的邪恶被释放,他杀了厨子,靠吃人成为这次海难唯一的幸存者。在他逃难的过程中,信仰和上帝并没有给他帮助,他靠父亲传授的理性精神和适者生存的残酷法则生存下来。但是,在这个少年认为,他不是靠信仰得救,但是靠上帝的爱,祛除了兽性,回归了爱和善的本性,所以他感谢上帝。
  
  (人都杀光了,吃光了,没人给你杀戮,我们自然不知道你是否因为上帝的爱祛除了你心中的邪恶,回到现实社会,正常的社会环境下,你也不需要杀人吃人。所以,我们根本无从得知,在人被吃光了后,你是兽性的还是人性的,再来一个人,你会不会吃。所以,从影片本身,我看不到这个主角如何得到上帝的救赎,恢复了人性而得到拯救。我们只看到的是,一个人出于生存的严重考验,变成了恶人,吃了人,然后吃完人后告诉大家,我因上帝的爱,得救了,上帝让我重新变回了善良的人。这就是李安的逻辑。)
  
  情节:但故事的主体并不是这个可怕的故事。逃难的印度少年,出于某种目的,我认为是逃避良心的谴责,编造了一个奇幻的故事。他和一批斑马,一只土狼,一头老虎,一只猩猩逃难。土狼吃掉了猩猩和斑马,猛虎吃掉了土狼。他就和老虎既战斗又安慰,最终他驯服了猛虎。在这个故事里,土狼对应厨子,母亲对应猩猩,水手对应斑马,而老虎对应的是主角心中的兽性。整个故事就是善良的主角如何驯服野性的猛虎,也就是他所认为的上帝对他的救赎,上帝帮助善良战胜了兽性,这就是上帝的拯救。
  
  (这个故事编造的很有水平,尤其善良的人和老虎的斗争,象征着主角内心的善和恶的斗争,最后在上帝的帮助下,善良获得了胜利,邪恶被驯服。但问题是,正如前边所说,根本就没法证明,主角驯服了自己的恶。我们只能看到的是,作恶的条件不具备了,作恶的环境消失了。除非再来一个人,主角得到了上帝的救赎,宁愿饿死也不吃他,这才叫获得了救赎。)
  
  故事的结局,来调查海难的日本人,处于理解和同情,按影片的引导,是愿意相信美好和信仰,所以在调查报告采信了奇幻版故事,而不选择残酷版故事。而故事的书写者,也就是写故事的作家,也愿意相信奇幻版故事。所以主角夸奖他,你选择这个故事,是因为你相信上帝。
  
  (这个逻辑很强大,因为相信上帝,所以我们必须选择故事的善的一个版本,尽管他不是真实。这其实就推导出了一个逻辑,上帝教导人类撒谎,撒一个善和美的谎言。你不相信这个谎言,你就不信上帝。)
  
  我看过一些影评,一些毫无宗教知识的中国文青,用了他们所能想象到的所有美好的形容词,所有文艺的段子来夸奖这个故事中的信仰、爱和勇气。然后嘲讽,天朝这种没有信仰的国家,是看不懂这样伟大的故事的。
  
  我说,李安本身就出自天朝这种没有信仰的国家。另外,如果说这片子表现的是上帝的爱,我宁愿相信这是高级黑,在嘲讽教徒的伪善。
  
  不服气的文艺青年,请不要再拿那一大堆华丽的词句和形而上的名词来和我辩解,也不要嘲讽说我这篇文章肤浅,没有用任何宗教词汇。我这样干,是因为我觉得这电影的主创团队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宗教常识。坦白讲,如果一个真正了解点神学的教徒,看到你们宣扬三种信仰可以同在,上帝拯救吃人者心中的善良,会吐血的。我必须指出,这部电影恰恰不能用来藐视中国人不懂信仰,反而,他暴露的是,即使美国的主创团队和台湾的导演,尽管他们接触宗教的机会比我们更多,他们也同样可能毫无宗教理论,以至于搞出这种乱七八糟,名为传教,实为匪帮的垃圾片。
  
  
  
  我看到不少人在赞美这部电影美轮美奂的画面。实际上,把海洋拍的无比纯净,在海中的人飞在天空一样,这种狗血手法,在人人网、腾讯空间的什么世界上最美丽的角落那种照片中已经用的太多了,玩两个月单反的文青都会,能把单反拍出iphone效果的苏老师都会玩。至于在夜晚用大量的荧光棒拍摄,我只能说,这大概就是乡村文艺晚会的水平,阿凡达时期我们就看的倒胃口了。要忽悠大家,还请用更高明的桥段。
  
  最后,奉送大家一段我以前的吐槽:
  
  去趟西藏你就感到了生命的圣洁,看部文艺片你就悟透了人生。听首流行歌你就发现了天荒地老,姚晨离婚你就不相信爱情,现在看部迷信片你就要当神父,你是傻逼呢还是没见过世面。
  


TOP

这次我承认我悟性低   这故事我觉得讲的有点看不懂  3D画面是挺美的 拍是拍的不错 但内容我看不懂  我没觉得有多深刻 也有可能是我对宗教的理解比较浅薄



TOP

不是李安想出来的,和大部分知名导演一样,拍的电影一般都是来自自小说,写出这个故事的是个加拿大人。学哲学的,去印度研究过宗教, 豆瓣上那帮人搞得好像李安成了研究哲学宗教无所不通的人。
画面方面,基于剧情,海上那些本来就是虚构出来的,是幻象和幻想,都是假的,当然没必要拍成完美风暴那样


TOP

电影还没看,但还是能想到作者写这篇东西的意思:“我看完这电影了,这片就是垃圾,我说它是垃圾就是垃圾,你们也得跟我说它是垃圾,你不说的话你也是垃圾,还有我老婆跟我好朋友跑了,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还要码那么多字干嘛?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sigh 激骚 +2 骂人 2012-11-26 07:43

TOP

引用:
原帖由 manamjj 于 2012-11-26 00:18 发表
(这个故事编造的很有水平,尤其善良的人和老虎的斗争,象征着主角内心的善和恶的斗争,最后在上帝的帮助下,善良获得了胜利,邪恶被驯服。但问题是,正如前边所说,根本就没法证明,主角驯服了自己的恶。我们只能看到的是,作恶的条件不具备了,作恶的环境消失了。除非再来一个人,主角得到了上帝的救赎,宁愿饿死也不吃他,这才叫获得了救赎。)
小孩的救赎发生在吃人岛。上岛之前他的理性和感性已经剥离到了一定的程度,但在岛上则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并可以更舒适地生活下去直到死亡。那个吃人岛就代表小孩自己,一个最和谐的状态。可小孩偏偏被吃剩下的人牙重新激发了理性之火,再次启程。

他离开可以和感性共存的吃人岛,去主动寻找一个能够剥离这种兽性的渠道。这就是他的自我觉醒和救赎之道。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恩 虽然这样说不太好
还是建议写这篇东西的人去了解一下原著为什么那么火
没喷对 另外连是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都不知道就开喷 太那啥了

TOP

作者脑子进水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电影就要有电影的表达方式,这电影宣传点是3d,再加上这名字,我是没看过原著,以为是个冒险故事,这也导致很多家长带着小孩子去看,至少我去的影院是这样,但导演却要讲一个意义深远的故事,几乎一个多小时都在看毫无冲突的表演与3d效果。尽管最后的讲述不错,但此片实在被捧高了。
7分也就,非要添加什么文艺光环,玄学光环,还要借助文学来加成,那真的很蛋疼。

TOP

仔细想想,其实现在网络上,愿意这么写文章的人实在是不少,也没法辩驳什么……
大家都活在自己世界里不断高潮,多了解一点儿外部世界都不愿意……

这片有原著,这次改编还算挺符合原著的,所以整个这文的针对批判点就都没搞头了,纯成了瞎喷瞎骂……

另外上句话刚说李安本身就出身在没信仰的天朝,下段话立刻就把“我们中国人”和“台湾的导演”当成对立的两面来说……

我说写这种文的作者,以后能不能对自己再严格要求多一点……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别的不说,光说画面,李安用了4年拍摄,你说人家是狗血手法乡村文艺晚会的水平,哈哈哈。我觉得不懂装懂很可怕,更可怕的是还娓娓道来……

TOP

【我说,李安本身就出自天朝这种没有信仰的国家。】
李安。出生於臺灣屏東縣,臺灣著名導演。目前主要在美國發展。李安在1999年拍的《臥虎藏龍》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及三個技術獎項。2006年憑《斷背山》贏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成為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亞洲導演。李安也曾兩度獲得柏林影展金熊獎與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的肯定。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otorola (Defy)

我只想知道真实的漂流到底是哪个?动物还是人?

TOP

现在的“吐槽”也这么没水准了么
跟骂街一样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