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26 12
发新话题
打印

[家电] 爱疯快被搞死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哇哦



TOP

好像还是不如当初iPad发表时喷得狠,iOS设备放大已经喷得没词了,这次喷拉长也喷得差不多了,我觉得可以换方向了,比如喷喷iPhone5变薄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文 于 2012-9-16 14:01 发表
好像还是不如当初iPad发表时喷得狠,iOS设备放大已经喷得没词了,这次喷拉长也喷得差不多了,我觉得可以换方向了,比如喷喷iPhone5变薄
怎么喷薄? 苏菲弹力贴身,更薄更无痕?

TOP

引用:
原帖由 严俊 于 2012-9-16 14:08 发表


怎么喷薄? 苏菲弹力贴身,更薄更无痕?
可以,再进一步把iPhone10描述成血滴子手刃之类的杀人利器,越来越薄嘛,薄到看不见什么的

TOP

之前iPad发布的时候,不是有一张iPad和砖头的对比图吗:D

TOP

我还是喜欢LG那个手机的广告。

TOP

引用:
原帖由 jhunsoon 于 2012-9-16 14:36 发表
之前iPad发布的时候,不是有一张iPad和砖头的对比图吗:D
就是这个吧,iPad不如石头系列

iPad很绚丽但不惊艳
iPad和石头的对比
iPad竟然使用了手机操作系统
没有USB、没有HDMI那我还能干嘛?
天哪,这个时代还在用4:3的屏幕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naohlc 激骚 +1 疯狂厨房 2012-9-16 15:04

TOP

是是是,最好还得配合Note233来用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lrj2u 激骚 +2 太骚了 2012-9-16 19:24

TOP

当初骂iPad可比今天狠多了

"平庸"的苹果iPad 我们会为你埋单吗?
    北京时间2010年1月28日凌晨2点,我想对于大多数的数码迷来说都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刻,因为苹果这个被誉为世界上最具创造力的公司将会在这一时刻召开他们2010年的首场新品发布会,而本次发布会的主角除了神一样的乔布斯以外就要数大家期盼了很久的苹果平板电脑了。



发布会现场

    然而这一次我是彻底的失望了,虽然乔布斯依然矫健的走上了演讲台,用他那极具魔力的嗓音一遍遍的宣讲着自己的产品;虽然场下依旧是一阵阵叫好的掌声,但是我们都知道这一次苹果没能给我们制造惊喜,乔布斯没能完成“革命”。而大家的掌声在背后更多的是对苹果这个品牌的支持,是对乔布斯的敬仰同时也是对iPad这款产品的失望。


苹果iPad

    确实如此,相对于发布会之前大家天马行空版的想象,这一次iPad的推出确实超出了大家的预期。在大家都在等待一款拥有全身触摸功能以及更多大家都叫不上名字的新奇功能的产品时,苹果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一款大号的iPhone?哦不,他还不能打电话。放大版的iPod Touch?他还不具有便携性。就是这样的一个在大家看来有点不可想象的产品竟让由乔布斯亲自推向了世界。

TOP

iPad和石头的对比
    那么iPad究竟是一款怎样的产品呢?我们首先来看两个国外网站上关于iPad这款产品的两个较为极端的对比。第一个例子是来自于著名的Techcrunch,他们竟然将iPad同一块石头进行了对比,我们来看看对比的结果:


    从上图的对比结果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问题没,那就是iPad确实要比一块石头强,虽然他们同样都没有摄像头、同样不支持多任务、同样没有标准的数据接口同时也无法更换电池,但是iPad好歹还能够触摸操作,你石头又能干什么呢?

    不过这一对比结果显然没能让大家解除心头之气,国外的另一家名为Doobybrain的网站也恶搞了iPad一把,他们的对比似乎更为有趣,同样iPad的对比对象还是石头,不过在 Doobybrain 看来石头似乎都比iPad要强。
    当然上面只是两个关于iPad的两个较为极端的描述,不过细想起来我们从中还是能够发现iPad的两个十分重要的特点,那就是他在功能方面的局限性以及他的广泛影响力。而这两点也许正是苹果想要告诉大家的。

TOP

iPad竟然使用了手机操作系统
    首先我们来看看iPad在功能上的局限性。说到局限性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iPad所使用的系统了。确实我们知道在iPad正式发布之前,关于操作系统方面摆在苹果面前的移动有三种选择:第一个是Mac OS并加入触摸功能,第二个就是使用目前的iPhone OS,第三个就是为iPad去打造一个全新的系统。



iPad

    在这三种中我们该如何去选择呢?我们首先去看第一个,使用Mac OS的触摸版本。这应该是包括笔者在内的不少用户首先能够想到的方法,借助于Mac OS出众的用户体验加上触摸的特性应该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然而苹果没有这样,原因是什么呢?看看我们身边的电脑吧,那些所谓的上网本、Tablet他们在系统方面无不选择了之前桌面系统的延续,这样带来的好处是不需要重新去适应系统,但是弊端也是十分的明显,那即是操作的复杂以及待机时间的减少。基于上面的原因挑剔的苹果不会去选他。


苹果iPad的App Store界面

    我们再来看看第三种选择那就是专门为iPad开发一套系统,实际上在我看来苹果是准备这样做的,因为苹果向来都很擅长这样,因为iPhone OS的诞生实际上就是基于Mac OS的精简。因此苹果依旧可以很容易的将他们的Mac OS精简之后变成独一无二的iPad OS。但是苹果最终没能这样,原因在我看来主要是下面的几大方面。
    首选是时间上不允许。要知道苹果筹备iPhone花了多长的时间?而iPad呢?在我看来苹果急于推广他们的平板产品是不想看见更多的电纸书或者是大型的手持移动设备去蚕食自己看好的领域,因此时间上不允许苹果从新开发。
    第二是iPhone OS的存在。之前我们已经提到了iPhone OS实际上就是对于Mac OS的一次成功的精简,现在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已经拥有了足够的iPhone用户,他们对于iPhone OS的熟悉程度是显而易见的,另外我们的iPhone OS还在不断的发展,为什么不在iPhone OS的基础之上增加一些功能从而移植到iPad上呢?这确实是一个十分天才的想法,并且苹果也确实首先实现了他。(因为目前Android系统的上网本还完全没法商用,Chrome OS系统更是停留在一个雏形阶段)
    正式基于上面的原因iPad才最终使用上了iPhone OS。虽然使用iPhone OS的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那就是扩展性不足,功能简单等等,但是在苹果看来给用户更好的体验似乎是更为重要的。然而我们只要细想一下就能发现iPad在功能上其实并不单调,因为他还拥有iBook、iWork以及iPhone上那10万个应用程序。

TOP

我没有USB、没有HDMI那我还能干嘛?
    前面我们说了很多iPad在系统方面的局限性,实际上我们看见更多的用户在抱怨iPad这款产品时提到的是他在机身接口方面的不足。和其他的平板产品不太相同的是这款苹果iPad在其机身接口的设计上十分保守,除了两个用于外接底座的30针插口以外没有任何的外接接口,这给大家的使用带来不小的麻烦,因为这意味着在iPad上我们无法外接鼠标、我们无法使用光驱、我们无法输出高清,不过好在iPad的周边产品中提供了一款拥有键盘的Dock,算是对于输入方面的一些弥补吧。



苹果iPad


苹果iPad Wi-Fi版(左)和Wi-Fi+3G版(右)

    而苹果显然也早就做好的应对措施,在问及机身接口方面的不足时,苹果称我们的iPad在使用时不会让大家丝毫的感觉到因为接口缺失而造成的不便。多点触摸的操作方面是是鼠标无法提供的,同时用手指在屏幕上直接的接触对象显然比鼠标更为直接一些。
    如今早已进入了网络时代,还有多少的用户通过光驱来安装程序,欣赏娱乐资源,我们的iPad拥有强大的多媒体应用以及网络功能,光驱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对于高清iPad就更有发言权了,试问有谁不想再自己的移动终端上就能欣赏高清的电影呢?iPad已经对高清的Youtube加入了良好的支持,谁还会去注意那难用的HDMI接口呢?因此在我们看来接口并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我们的设计不会影响大家的使用。

原文地址:http://3.zol.com.cn/165/1653638.html

TOP

天哪,这个时代还在用4:3的屏幕
    当乔布斯将iPad拿到手上的时候,我想不少的朋友都会觉得有些奇怪,因为在目前这个宽屏的时代里突然出现可一款采用4:3屏幕宽纵比的产品确实让我们有点难以接受。同时其1024*768的屏幕分辨率也确实不太跟得上潮流。



苹果iPad的Youtube界面

    不过我们细想一下也不难发现实际上苹果这样的设计也不乏他们自己的道理,首先我们来看看4:3的屏幕。为什么苹果没有使用宽屏呢?因为iPad的使用方式决定了他的屏幕设计,iPad并不是一款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使用的产品,这样如果我们较大的幅度的变化屏幕分辨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应用户的操作体验,但如果我们使用4:3这样的屏幕就能在很大的程度上避免这个问题。


苹果iPad视频欣赏界面

    当然有的朋友会说我对屏幕没有什么疑问了,可是苹果为什么要让他们的屏幕周围留下那么大的一圈黑边呢?这似乎和苹果的设计理念有些冲突吧?起初笔者也是有些疑问,但是在听了苹果产品经理的介绍后又突然间豁然开朗。由于iPad是采用全触屏操作的,因此这个黑框的保留是为了防止大家在握持iPad时误操作的产生,看来苹果在设计之初还真是考虑的有些周到。

TOP

如果ipad前面还有ipad zero作铺垫, 那么管理员的逻辑是可以成立的.

其实应该是用new pad的评论作相关类比更合适一点 但这也不够严密, 因为new pad其实内在变化还是相当大的.

TOP

 26 12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