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业评] 日厂估计未来几年主打平台可能转到WIIU吧~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ps3晚一年,06上市,散热更好完全有可能,720至少晚7年,13年上市,散热不会改善,要是200w就会三红,雷帝是这意思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tdka 于 2012-9-16 08:0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我不是一直这么说么?当然确定
你果然错乱了,忘记为什么提三红了?你想证明2013年的主机如果体积和360类似,功率200w散热会有问题,什么早晚一年根本没区别
确定了啊,那就好了。

既然改变这样一个设计,修复这样一个问题如此简单?为什么06年发现却一直拖到2009年才解决。

你以为我说的解决是指对量产的那些XO全部解决么?你错了,我从来都没这么定义过所谓的“解决”,你也应该清楚2009年的解决是指什么,是指在解决之后,再生产的XO的三红率大大降低,可不是指量产以后要如何去将那些有问题的XO一个个全都维修完毕。对吧?

也就是说这个解决与它是否量产并无一毛钱关系,既然你说的是06年就发现了问题,那09年才解决问题,这是不是说明它的管理层智商有问题呢(要不然就是巨硬故意这么做,那就更恶劣了)

按照你的观点,排除这个问题本身不需要多长时间。那就非常值得取笑了,因为量产后产生的麻烦,和如何去排除这个机器设计上的问题完全是两码事,即便我们算上对应量产的问题这一节,也不会对它排除机器本身问题产生什么影响啊?又没有说让你一个个去用户家里作修理试验。怎么可能拖上3年之久呢?恩?

请确认了这一点的你回答我的问题。这回你不会再把排除机器本身的设计问题和是否量产挂钩了吧?嗯?

另外怎么叫没区别呢?早出来的机器还要维持那么大的功率,出现问题的可能当然会远远高于晚出来一年的机器,因为维持这样的功率必然很小可能用的是完全成熟的技术。不成熟的技术会发生问题的可能性自然远远高于晚发售的主机啊,人家可以根据你的主机的问题发生点调整自己主机的结构从而避免相同问题的发生,这才是根本问题点吧?别玩这种混淆概念,晚出来一年的PS3完全有可能针锋相对采取更好的措施(就算这样也不能完全避免黄灯的现象)。这不能为你现在要辩论的问题提供任何证据帮助,除非你能证明在这个功能200W的新主机出来之前有功率相近的新主机在你之前推出。否则就不要让我再看到这样驴唇不对马嘴的例子了,OK?



TOP

引用:
原帖由 tdka 于 2012-9-16 08:1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ps3晚一年,06上市,散热更好完全有可能,720至少晚7年,13年上市,散热不会改善,要是200w就会三红,雷帝是这意思吧?
当然,如果你是说720还要保持PS3那样的性能,采用低功率来维持主机运行,那我是没什么意见的。

可720不会的,你不这么认为么?

而既然要维持这么大功率,说它不会出现问题,这不是抽您自己的耳光么?你可是对比以往声称历史会重演论的坚定支持者啊。怎么到了XO这里,历史就一定不会重演了呢?嗯?

哎呀,不好意思又抽您大耳光了。不好意思啊。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神了,果然一窍不通,量产后修改要改所有涉及到的生产设备和备件原料,和实验阶段直接更新工艺时一个数量级吗?
原来ps3能根据360的问题做改善(其实根本不相干),720不能根据360的问题改善,你是这意思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tdka 于 2012-9-16 08:3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神了,果然一窍不通,量产后修改要改所有涉及到的生产设备和备件原料,和实验阶段直接更新工艺时一个数量级吗?
原来ps3能根据360的问题做改善(其实根本不相干),720不能根据3 ...
噗——这算问题啊?

难道量产之前做样机运行不得有试验各种原材料和生产设备的过程?你这简直是自抽到门牙掉啊。

现在能不能我不知道啊,不过我倒是看到XO开始解决这个问题却是在功率调节下降之后的事情,我不太清楚人家骚尼愿不愿意和你巨硬共享这个技术。但看到巨硬到09年才解决三红灯问题(还是在功率大幅度下调之后),基本可以肯定骚尼没有跟巨硬分享技术,对吧?

现在巨硬的问题就在于它还没有试验过在同样制造一台功率200W的主机的情况下不出问题的例子|(骚尼却有,所以我不质疑骚尼)。你是根据什么判断它不会出问题?根据你的想象么?

[ 本帖最后由 马甲雷01 于 2012-9-16 08:51 编辑 ]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你是装疯卖傻吧?实验阶段是小规模的,如果发现问题就解决,涉及到的设备很少,量产后生产线规模扩大,涉及的范围大得多,否则还要试产干什么?反证和量产后处问题修改成本和时间花费接近对吧233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确定微软没问题,是因为3红不是制造难度的问题,是验证阶段太草率的结果,只要按正常流程走就不会有问题,你觉得微软这次还贵不吸取教训么?我们可以赌一下,你可是说要用水冷对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tdka 于 2012-9-16 08:5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你是装疯卖傻吧?实验阶段是小规模的,如果发现问题就解决,涉及到的设备很少,量产后生产线规模扩大,涉及的范围大得多,否则还要试产干什么?反证和量产后处问题修改成本和时间 ...
喷了,什么叫涉及的设备很少?你们家做样机不是通过同样的设备流水线做出来的?那怎么能确定这个设备流水线的工艺安全呢?怎么能通过验收呢?

这个和是否量产根本没有一毛钱关系啊,一个流水线生产一台或几台样机,和一个流水线生产一万或几万成品机,难道还有装配工艺上的巨大差别不成?你脑子清醒么?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233,涉及到得生产线数量完全不同,事实上小规模试产的生产流程也和量产不同

[ 本帖最后由 tdka 于 2012-9-16 09:0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tdka 于 2012-9-16 08:5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确定微软没问题,是因为3红不是制造难度的问题,是验证阶段太草率的结果,只要按正常流程走就不会有问题,你觉得微软这次还贵不吸取教训么?我们可以赌一下,你可是说要用水冷对吧 ...
现在没有去讨论到底是什么问题。是验证还是其他什么。只要知道一点,你说在量产之前排除避免这样的问题用的时间会很短,我现在已经说了,这个和量产不量产根本没有一毛钱关系,说的是你说06年发现问题为什么09年才排除了这个生产上的问题,就是这个意思。你不要继续扯其他的,我只关心这个。

我没有说一定要用水冷,我只说依照目前的情况巨硬还没有提供过它能生产出质量过硬功率超过200W的主机的例子,由此可以根据杠神的“历史重演法”得出巨硬的新主机很可能会继续存在问题(实际上这样的报道已经有了,但我们都只作参考)。有什么不一样的说法么?嗯?

TOP

引用:
原帖由 马甲雷01 于 2012-9-15 19:45 发表


是啊,所以XO有三红,PS3有黄灯啊

现在显卡的体积和当年又有明显不同,你就算同等功率,能用当年的机箱装下么?

其实水冷设施和坦克机箱我们杠神早就给巨硬和骚尼准备好了吧?难怪这么信心满满。
另外之前你说的可是索尼和微软哦,怎么现在又只针对微软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tdka 于 2012-9-16 09:0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233,涉及到得生产线数量完全不同,事实上小规模试产的生产流程也和量产不同
你怎么知道人家用的是什么小规模的生产线,而且就算是,难道小规模的生产线和大规模生产线对于制作相同规格的主机还有什么制作工艺流程的差异吗?

杠神的逻辑永远让人这么销魂。

对了,怎么不提原材料了?这个重要的东西怎么能不说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铁西瓜。 于 2012-9-16 09:15 发表


现在没有去讨论到底是什么问题。是验证还是其他什么。只要知道一点,你说在量产之前排除避免这样的问题用的时间会很短,我现在已经说了,这个和量产不量产根本没有一毛钱关系,说的是你说06年发现问题为什么09年 ...
你不懂就别装,别以为看到个新闻就能套
据说720 cpu良率低,那是生产问题,既然良率低,那就是说在出厂前已经检查出不能用了,和出厂时没有发现的三红隐患一点关系没有
实验时就一条生产线(其中还有很多非专用制造设备,毕竟不用应对大规模量产),试验中发现的问题都在这条生产线上解决,等验证通过了就可以依据这个过程定制大规模的生产线
你说是实验阶段发现好解决呢,还是等所有生产线铺开了好解决(后者很可能无法解决,比如ip4的天线问题,3ds的压屏问题)

TOP

引用:
原帖由 tdka 于 2012-9-16 09:17 发表

另外之前你说的可是索尼和微软哦,怎么现在又只针对微软了?
那是你时常把它们两个相提并论啊。而且骚尼现在的财力要做新主机很困难,我说骚尼干啥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tdka 于 2012-9-16 09:20 发表

你不懂就别装,别以为看到个新闻就能套
据说720 cpu良率低,那是生产问题,既然良率低,那就是说在出厂前已经检查出不能用了,和出厂时没有发现的三红隐患一点关系没有
实验时就一条生产线(其中还有很多非专用制 ...
到底谁不懂装懂呢?
这都是你说的呀?你不是说如果发现很快就能避免么?我现在跟你谈的就是这个避免需要多长时间以及排除这个问题为什么用了3年的问题,对不对?

生产线可以有很多,但生产工艺不会有变化对不对?你不要扯那些其他的东西,你既然说06年就已经发现问题所在,那就不涉及其他的非专用制造设备,只要针对问题本身解决就完全可以,因为排除这个问题本身并不需要多少时间,这不是你说的么?怎么又想改啦?

这个和生产线是否铺开没有一毛钱关系,问得是这个生产工艺上的问题是不是很好解决,是还是不是,你怎么就变来变去没有一句痛快话呢?你是实验阶段解决不也得把原先的生产线修正完毕以后才能铺么?怎么会出现跟这个有关的问题?太不可思议了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