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转一篇黑暗骑士崛起长影评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漫画英雄的电影改编,到底能拍得多现实?







  在《蝙蝠侠初养成》(Batman Begins)之前,恐怕没人有过这方向的全面尝试。毕竟,漫画英雄这种注定要在不断的狗血情节中涅槃轮回的东东,实在离现实有些远。但是,诺兰哥非常聪明地发现了漫画与现实最易互通之处,那就是角色的心路历程以及由此传递的可以让观众感同身受的角色情感。至于基调的黑暗,那个其实和“现实感”没有必然的逻辑关联。

  当然,在后9.11时代,任何对“英雄”的演绎,都会被多愁善感的人士赋予现实意义——这在美国“文艺评论”这个最多愁善感的圈子里更无法避免。所以,到2008年《暗黑骑士》(The Dark Knight)上映时,舆论似乎更加认定诺兰是想在完全现实的设定里“重新定义”超级英雄。小丑那无法捉摸的极端无政府主义疯狂,不就是现实中让美国人民心烦心悸、却又无法根除的恐怖主义隐患么?

  作为标准的懒人,我向来懒得对电影做过多的深入思考,并且信奉“电影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样的教条。关键是,我从来不以为应该从“电影让人思考了什么”来评价影片,最多可以探究一下“电影是如何让人那样思考”。所以,TDK于我,基本上就是一部戴了漫画人物外套的《盗火线》(Heat),可以归属于城市犯罪史诗(urban crime saga)类型。不过,我得承认,影片引发人产生现实性思考的“方式”是很令人激爽的:除了主题昭显的“制度化正义”VS.“无序的恐怖”、以及“制度化正义的脆弱性”外,影片影射小布什后期挑战个人自由与隐私的反恐方式、以及结尾类似“囚徒困境”的“双船抉择”都是神来之笔;这使得影片的现实主义氛围,从对有限角色的生动演绎,引申到所有观众都能认同参与的现实争议。从第一集的个人心路历程展示,到第二集大众心理反应,“黑骑士”系列现实化的方向,似乎是由内而外、由个体而社会的。






  到了这最终章《黑暗骑士崛起》(TDKR),着眼与更大规模的现实主义元素就是很顺理成章的了。确切的说,诺兰似乎有意将当前美国的社会形态与社会矛盾浓缩到这一集当中去——至少按照他在很多访谈中透露出来的想法,这黑骑士第三部曲是奔着《双城记》那样的表现力度去的。

  听着都令人激动不是?而且颇有实现的可能。《双城记》所反映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压迫与反抗、以及革命胜利后的“多数暴政”;TDKR虽说不是直接反映2011“占领华尔街”运动嘛,至少不少台词都影射“99%与1%的人之间的对抗”,因而似乎能够稳妥地将这第三集的现实主义基调提高到“社会阶层矛盾”这个级别。

  可是,即使在看电影之前,我也觉得TDKR这样的“宏图大志”有些冒险。首先,关于“占领华尔街”运动是否能代表“美国社会典型矛盾”,我表示深刻怀疑。该运动最后沦为光怪陆离的秀场以及随后的不了了之,基本上说明它根本反映不了那些最紧迫的社会矛盾。此外,“什么是紧迫矛盾”且不谈——不管当前美国有什么社会矛盾——它们紧迫的“程度”是否达到了电影企图描绘的“阶层革命”的地步?我不认为现实中的美国社会矛盾有那么“山雨欲来风满楼”,也不认为大多数美国人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从而只等一场由Bane老湿“们”发起的风暴来重新定义一切。在我看来,如果电影赖以激发思考的现实基础不存在,电影的现实性不说完全坍塌吧,至少会被削弱很多。对于依然过得惬意自如的绝大多数美国观众来说,过分强调该片的现实性更像是噱头而非电影的实际卖点。

  当然,对于这个地球上的某些国家与地区而言(比如基尼系数超0.5的某朝),片中某些台词可能具有煽动性;可我依然不认为影片最终会在那些地区真的蛊惑起不和谐的人心。原因很简单:抛开飘渺的现实基础,即使在其自身设定框架内,TDKR也完全没有达到应有的执行力度,空头的煽动等于没煽动。










  “风暴即将来临。”预告片中的赛琳娜(Selina Kyle)如是说。可惜,迎接观众的,不要说是法国大革命那样规模的社会动荡,就算以我们最耳熟能详的“群众事件”标准来看,电影对社会矛盾的展示也是极端肤浅的——影片中压根就看不到作为一个整体的“阶层”、或者作为市民代表的“群体”,更不用提对阶层矛盾的直接或间接展现了。你以为像TDK结尾那种对一般民众心理与行动的反映会得以发扬?你以为本片会像《双城记》那般描绘普通民众在革命漩涡中既可敬又可怕的两面性?对不起,诺兰哥这次似乎把“人民”给忘了:观众能看到与感觉到的——正如伟大某朝最擅长的辞令——只是“一小撮别有用心的恶势力”,却没有“不明真相的群众”,更不用提对后者行动逻辑的审视与反思了。

  有没有“人民”真的很重要么?如果编导借剧中人物之口,多次强调普通群众的作用,而且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派,似乎都以“人民”行动起来了为骄傲;那么,对于群众的表现就不能止步于“背景”,而必须像TDK结尾那样、真真正正让“人民”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有机元素。

  很可惜的是,高谭市民这次连“炮灰”都没当成,因为除了寥寥几个和建筑物一起充当道具的镜头外,普通市民在片中对于“剧情演进”没有任何作用,甚至在某些对表达主题不可或缺的场景里(如所谓“人民法庭”)都明显缺席。明明该起作用的设定最终连摆设都不如,我很想说这是某种疏忽,但理智告诉我:这真的是执行力的问题。因为开端线索都已经在电影里了,最后却完全没对照、呼应上,仿佛撒出去的网收不回来,给人以很不圆融的感觉。

  其实,要让“民众”发挥原本设定的作用,也不用太多的填补,多处点缀一下,与主要人物的行动呼应一下,突出市民各种不同的反应就成。比如在遭威胁时的惶恐慌乱、遭蛊惑时不同人表现的欣然与困惑,遭弹压时“挺身而出”与“趁火打劫”的两路人马......等等;像这样一些短至数秒的镜头组合起来,就足够描绘出“民众”这个群体的复杂性;而因其复杂,才显出对人性观察之精妙、以及蝙蝠侠始终坚信“正能量”的伟大。以诺兰之能,在不影响整体节奏的情况下做到这样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可偏偏就差这么几口气,令人很是郁闷。

  也许很多人认为这些又是吹毛求那个屁,商业电影嘛,要那么强的现实意义和那么严密的现实逻辑做什么?问题是,这是诺兰的电影,他对蝙蝠侠的现实化处理是“黑骑士”系列区别于其他漫画改编电影的最重要特征;而且,前作已经证明了他不仅有意愿、而且有能力在漫画题材与人物关系中激发现实性思考。这些,都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同样能完美处理这一集的剧情元素。可事实是,TDKR中那些导向现实的思考,由于执行力原因基本上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它们仅仅停留在角色虚张声势的几句台词上,而不是通过剧情的演进让人“体会”、甚至直接剥夺了观众如此体验的机会,于是一切现实主义诉求都沦为空话。

  TDKR最终给人的感觉正是如此:过于煞有介事,有些外强中干、有点无病呻吟。








  如果现实意义不强、现实逻辑不严谨是因为缺乏交代的话,有没有可能是电影的片长限制了诺兰的发挥呢?

  从角色塑造的角度来看,似乎可以这么说,因为TDKR中有些配角,的确还不是很丰满,需要更多的情节来进一步打造。比如说由Matthew Modine扮演的警察厅副厅长,从影片表现出来的线索来看,诺兰是想塑造一个比较复杂且有变化的“去英雄化”的警察形象,但在电影有限的空间内,这个角色的演绎缺乏细节,其心理转变也缺乏自然的动机。综观其在影片中出现的所有场景,都有一种“机械化安排”的感觉。

  从剧情设计来说,机械感也不一定是坏事;事实上,诺兰过去所有电影(可能《魔术争锋》除外),其情节演进方式,在我看来都有很强的机械感;不过,之前那些机械感,是像最精密的仪器那样有着冰冷而协调的美感,是一种完美控制的感觉。而在TDKR里,机械感则很遗憾地表现为缺乏润色的生硬与单薄。

  一般而言,片长限制剧力发挥的情形多见于剧情很复杂的电影。然而,TDKR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就算算上后三分之一比较密集的转折,从结构来看本片还是很典型的线性叙事模式,最多玩了几下平行蒙太奇——这些对于久经考验的影迷来说应该不成问题。要说复杂,之前不少媒体提到的角色众多倒是真的,但我认为这也不足以造成对剧情理解的困难——尤其当你竖起耳朵、专心听每一句台词的话,人物关系和动机其实是蛮“一耳了然”的。

  这也是我个人认为电影前半段其实并不冗长的原因。与不少美国媒体评论意见相反,TDKR的前半段我看得很舒服,人物关系与剧情演进都以一种有条不紊的节奏展开,情绪饱满真切;反倒是到了多数媒体盛赞的第三幕,我觉得“仓促”与“繁冗”两大毛病并存。

  让我觉得仓促的是人物命运编排以及由此影响到得角色塑造。我对那些突如其来的转折本身没有意见,转折本来就应该激发观众“哇,原来是这样”的效果;不过,“好”的转折会更进一步,它不会单纯关注结果的震撼性,而是要使得这种揭示既有震撼力、也有理所当然的一面,而且会通过“震惊”之后的回味来加强角色塑造的连贯性。

  在这一点上,我觉得TDKR不那么令人满意:反派们的结局不仅突然,而且没有形成一个有力的“谢幕”,他们的形象本来应该通过这结局来加强的,没想到反而有些减弱,以至于前面树立起来的强烈印象,在最后一刻有涣散的痕迹。对于这些遗憾,我赞同多充实些内容,增添些细节,来让那些结局不仅震撼、而且更具回味的价值。








  可是,TDKR目前已够长了,怎么能腾出时间来润色后面的转折呢?

  众所周知,这是诺兰的“黑暗骑士”最后一部了,他必须给予“蝙蝠侠”和韦恩少爷一个合适的结局。这个结局既要符合“传奇终结”的宣传口号,又要照顾广大漫画迷们的心思,还要兼顾现实逻辑,这“三者合一”的要求本就比较牵强。比如说,为了照顾某些漫画核心情节,就得编造与之对应的之前与之后发生的故事,难免会拖累影片的节奏感;最严重的是,某些漫画核心元素本来就不容于现实逻辑,现在硬要在现实风格下展现,结果只能是让本来一个很沉稳扎实的故事出现荒诞的断层。

  这种“不能不表现的漫画核心素材”与“注重逻辑的现实基调”之间的割裂感,就是我认为的TDKR的最核心问题,恐怕也是任何企图将漫画电影“完全”现实化的努力所面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而且,这种割裂感,会随着电影整体设定朝现实化努力而变得更加明显。

  前两集中,因为基本设定中没有引入社会矛盾、美国政府、股市动荡这种很强的现实元素,所以电影的整体现实感——从观众直接感知的角度来说——远不如TDKR这么强;偶尔出现一些神秘素材(比如BB中有关Ra's al Ghul老师的情节),也不至于令观众出戏。到了TDK,除了在视觉上将全片环境设定得更接近真实外(多数用现实城市实景),“小丑”这个经典漫画角色,无论是希斯莱杰的表演,还是诺兰表现该角色行为的方式,都显得很真实,观众完全可以将其认同为现实世界里的“天才疯子罪犯”,所以也不会觉得与全片现实化的基调有任何不协调。

  TDKR中Bane老湿的角色设定,其实比“小丑”更具真实性,在影片大部分剧情时间里也的确能站住脚,可他的高大形象最终被编导在后半段设定的现实情境给毁了:像Bane老湿这么干脆凌厉的行动派,如果他的目的是像他宣称的那般,那么像影片描述的那样拖时间根本没必要;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这当中美国政府如此长时间的碌碌无为——要么就不必引入“政府”这种现实元素(前面两集基本不牵涉高谭城之外的设定也行得通),既然引入了而且宣称尽量遵照现实逻辑,那“美国政府如何反应”这个弯就绕不过去。

  可以说,只要稍微仔细考虑一下的话,TDKR的很多情节都很难绕过“现实可能性”这个结。惊心动魄如开幕场景,多想一下,也不禁为某些政府员工之弱智而感叹,这种明显“缺心眼”的设定,一般在比较严肃的现实化处理中是不可能存在的;而当后面“打群架”段落来临时,那种不真实的荒诞感觉更是达到了顶峰,那一刻我真有奔去厕所的冲动。

  回头看得到广泛盛赞的TDK,其实也存在这方面问题。比如说“白骑士”向“双面人”的转变、以及转变之后的处理方式,从现实逻辑来看是蛮草率而仓促的。而且,影片在视觉上注重真实感的努力,有时反而造成了观感上的“不真实”:“双面人”的造型没有走漫画化的“一半疤脸”模式,而是选择“烧烂入骨”的设计;如此严重的伤势被强大的特效以一种精细的方式展现给观众,不知有没有人和我一样产生“如此重伤怎能立马没事人一样出去做反派”的疑问?只不过,由于“小丑”的表现过于有魅力,以至于可掩盖“双面人”这条线索的任何不足。








  以上所有的质疑,都不是针对“该不该表现漫画情节”,而是探讨“该表现到什么程度”。个人觉得,作为观众,我们的感觉最先被整体设定风格所影响,是这种影响“给予”我们探究全片其他细节的最基本标准。在TDKR中,正因为诺兰在整体上将电影的现实感拔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导致片中那些现实逻辑不那么强、却又不得不表现的漫画化内容就显得格外碍眼。

  比如,为了凸显最终章“传奇终结”的意味,这一集的韦恩少爷有个口头禅:“蝙蝠侠只是个象征,人人都可成为蝙蝠侠哦”。少爷说这话的时候,可能忘了TDK的开场:当一些市民扮成蝙蝠侠来帮忙打击犯罪的时候,我们满嘴高调的英雄是怎么做的?他把那些想成为蝙蝠侠的“人人”直接捆成了粽子!典型的“只许老子英雄,不许尔等充数”的作风,这不是自打嘴巴么?

  扩展开来,所谓“人人都能成为超级英雄”是漫画世界中最大的一个伪命题:基本上所有超级英雄都是独立于已有的法制体系,而他们“正义”的根源在于“修补”那个正式体系;当人人都成为超级英雄时——先且不谈能否人人获取超能力,也就意味着人人都独立于法制体系之外,那一个不被任何人遵守的法制体系就失去存在意义了,因而任何企图去“修补”那个体系的努力也就失去了逻辑基础,所有的“英雄”也就变成了十足十的“不法之徒”——这恰恰证明一个“人人都是超级英雄”的世界是不可能存在的。








  可见,从内在逻辑性来考量的话,TDKR的故事未能很好地自圆其说。好在从照顾漫画迷的感情来说,诺兰哥处理得不错。影片的结局,不说人人满意吧,至少,这个句号本身画得比较圆。只是,感情上的“圆满”不等于各方面处理的完美,主题演绎与风格冲突之外,TDKR在其他一些执行细节方面,也让作为诺兰粉的我有些失望。

  首当其冲的是摄影与剪辑。是的,IMAX全尺寸画面确实有助于提升场面的震撼力,尤其是那些城市与街景的远景镜头,观众仿佛跟随摄影机一起身悬高空,其波澜壮阔的视觉体验是前所未有的;更有那么一两个俯瞰城市的镜头,我当时甚至有些微眩晕的感觉——这种感觉以往只有看IMAX 3D太空记录片的时候才有——诺兰这回的确是卯着劲,用IMAX摄影机拍出了比一般3D电影空间感与纵深感强得多的2D画面。

  不过,我觉得IMAX画面只有在表现倾斜视角画面、或者捎带一定机位运动时,带来的视觉震撼才最大。这点不仅适用航拍大全景镜头,也适用近景乃至特写镜头。片中有不少45度角仰拍Bane的近景或脸部特写,还有让画面从全景直接推到Bane脸部特写的镜头,在IMAX银幕上看起来,都能很有效地衬托出Bane老师骇人的体格,能让人感受到那种纯粹在体能上不可战胜的压迫感。

  相对而言,绝大部分水平视角的IMAX近景画面,在我看来都没有特别魅力,有时甚至怀疑那段为什么要用IMAX摄影。摄影指导Wally Pfister的团队的确将IMAX摄影机架上了斯坦尼康,但那些素材在我看来,多半显得过于零碎而无关紧要,比如说镜头推移过程中突然切进来一个关于蝙蝠侠的IMAX近景,不到一秒后又转回常规35MM镜头,而这当中并没有任何凸显IMAX大画幅优势的场景元素......由于银幕画幅短时间内变化过大,在胶片IMAX影院看起来甚至还有点干扰连贯的视觉体验。

  在拍摄近景格斗画面时,IMAX摄影也没有特别出彩,我甚至觉得宽幅画面更有气势些,而且也比较能藏拙:谁叫蝙蝠侠和Bane老师的格斗风格都是直来直去的爽快型呢!两个傻大个在那互抡拳头,机位变化与镜头编排又极为简单,我不认为单单延展画面上下空间能加分——我理解诺兰整体上追求的是现实感(包括动作设计),但是不是可以在动作场面加入一些让人激动的元素?

  有不少人觉得诺兰不太擅长拍动作戏,我之前一直是诺兰的维护者,在我看来,在BB/TDK或者《盗梦空间》中偏收敛风格的动作场景,背后是有精心编排与韵律化剪辑的。

  就拿TDK“蝙蝠车/摩托硬撼小丑货柜车”的段落而言,那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般的效果,是个人看过的最爽最真最干净利落的动作场景,场景调度与镜头表现的美感简直是难以言喻。最关键的,那段很难得地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对我这样的动作迷而言,实在是超值享受。

  可TDKR中没有类似超值体验,结尾的混战虽然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规模上,都比TDK那段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在视觉冲击力方面被处理得极为平淡。在这里我要特别吐槽一下新露面的蝙蝠战机,它除了完成最后剧情需要的工具性价值外,几乎没有什么实战价值,甚至在火力威猛程度上还不如蝙蝠摩托。可就算蝙蝠摩托具有对手难以对抗的速度与火力优势,影片对它在结尾大战中的表现,还是缺乏像TDK中那种游刃有余、游龙戏水的感觉。加上过于细碎的剪辑、过多近景而较少的航拍镜头(因而动作场景方位感不那么明晰),让结尾追车大战显得有些简陋,不如TDK中同类场景那般雍容大气。








  表演方面,我也没有太多的感受。贝尔、凯恩、奥德曼、弗里曼确实都贡献了他们一贯精准的演技,可偏偏在一些编导希望我感动的时刻,因为上文提到的剧情设定逻辑的问题,我没法全情投入。

  其他也就算了,凯恩与弗里曼的角色后半段完全沦为路人让我很不满。囧瑟夫在片中出场镜头比海瑟薇还多,而且他的角色似乎代表了最终章中“光明”的一面。但说实话,我对这个角色的整个设定都不以为然,“坚持正义的小人物也能担当重任”这个概念看起来不错,真要让人相信那不是运气而是实力,至少在电影目前的表现情境下恐怕有些荒谬。

  海瑟薇的角色真的蛮可爱。还是由于“现实化”设定的关系,诺兰对她的功夫没有太多展示,期待海瑟薇腾挪翻跃、大打出手的观众可能会失望;不过,这个角色性格设计很讨喜,海瑟薇的演绎与贝尔之间也蛮有火花,看的时候我的小心思一个劲在呼唤:“在一起!在一起!”结果......大家看了就知道了。可是,从剧本设定逻辑来看,Selina在影片前半段的行为动机也让人觉得扯淡,且不说在一个完全漫画化的世界里“猫女”有那样的诉求是否必要,就算在一个完全现实化的世界设定中,Selina也可以有无数方法去达到目的——N多现实题材的电影主人公们可以告诉她如何做——而没必要因此做出片中那种选择。退一步而言,我们假设她的动机是合理的,在现实化的设定里,最能达到她目的的是和官方合作,由此证明电影中她的选择完全是为推动剧情而生造出的“硬转折”,谈不上什么逻辑。这让我对Selina的喜爱有所保留。

  可我对Bane老湿的爱真是无尽啊——即使影片结尾那样表现了他。这个角色可谓集前两部坏蛋之大成,还是个“补完升级版”。虽说他的邪恶计划在操作阶段有些漏洞,但在计划全面铺垫完成“那一刻”,还是令人佩服其构想之宏伟。这表明Bane老湿头脑冷静,思维系统,至少比小丑那种完全疯狂无序的搞法要靠谱。换句话说,Bane老湿的目的是无政府主义的,其手段却是冷静严谨的。

  同时,Bane老湿还弥补了TDK于我的一个遗憾(或者说不解):疯狂的小丑究竟个人武力如何?第二集没有表现得很清晰。从原始设定来看,以蝙蝠侠的身手,小丑应该正面接不了几招;可在TDK的结尾,小丑楞是在徒手格斗中将斗篷哥搞得很狼狈,甚至逼得后者使出暗器才扳回一城。这种“忽上忽下”的设定让动作控的我有些受不了。好在这回Bane老湿很给力,从他一出场开始,不论是否看过漫画的观众,都能看出他在武力上完胜斗篷哥。那个漫画中“最著名的时刻”就不多说了,虽然格斗动作设计不如前两部那么“好看”,但在气氛营造上是非常成功的。看着斗篷哥完全没有翻盘的机会,银幕下的观众也会不由自主的紧张。另一场决斗有些反高潮,但那主要是对蝙蝠侠那乏善可陈的动作而言;与之相反,Bane哥却爆发出了全片最威猛的攻击,配合IMAX的全尺寸画面,那两下还是蛮震撼的。

  当然,更有说头的,是Bane这个角色本身,他的身世、性格、做派与风格。和我原先设想的不一样,诺兰并没有把他塑造成完全冷酷的行动派——按照那样的设定,Bane老湿应该是个沉默寡言的家伙;真相却是:他其实有点“话痨”,不仅平时话多,还在两个大场合做了好几分钟的演讲——尽管可能大多数人都没听清楚他讲什么。^_^

  个人认为这样处理好坏参半:我喜欢他平时冷不丁冒出一两句经典名言,但实在受不了他的长篇大论。我觉得,只要是行动派,就不应该强调言语,那样会显得娘娘腔——银幕上多少坏蛋毁在爱瞎扯那一刻啊。TDKR中Bane的长篇演讲,也让他的高大形象多少有些褪色,因为既在根源上不符合角色设定,在结果上也没产生应有的效果(嗯哼,这里再一次回应前面“没有人民”的批评)。

  但是,我很喜欢Bane老湿非演讲状态下的只言片语,他那独特的语调有些花腔似的做作,但正是这种“故意”让他更可爱有趣起来,我尤其喜欢她在球场听完国歌后的那句嘟哝——当时没有任何听众,他的随从也不在身边,所以,他纯粹是说给自己在听,这表明他确实是在自得其乐。尽管形象和行事风格想去甚远,Bane老湿和小丑在“时不时自我小沉溺的做秀一下”这方面有难得的共通点,这种细节的处理让这个形象更好玩。(现在,每当我家娃哭闹时,我都会模仿Bane老湿的腔调说:Your punishment must be more ~ severe!娃的反应也像Bane老师那么干脆:伊哭得更响了!)

  更值得玩味的,是Bane老湿的人生。这在电影中以剧情转折的方式出现,很多人认为这个转折极大地削弱了Bane的威猛形象。我的看法是,那个转折本身并没有弱化Bane形象;恰恰相反,那个桥段还增添了这个角色的复杂与多面性,我简直爱死这个”类中国古典侠士”的主意了,如果能再加入些西方文化擅长的“梨花海棠”什么的戏剧因素,TDKR都可以冒充莎翁剧作的范儿了。可惜,诺兰和其弟非常粗暴地斩断了“真相”之后进一步丰满Bane形象的机会,让无限可能成为泡影。其实,观众所求不多,只求能在了解真相后有个呼应的场景、好让“孽缘”也好“痴情”也好这种印象得以发酵、并加入对角色的盖棺定论中。如今的处理,让我觉得Bane老湿生生地被弃之如履了,心痛心痛!








  归根结底,对Bane老湿形象处理的棋差一着,还是漫画素材与现实逻辑之间割裂问题的延续:影片花了大量时间企图给予来自漫画的核心情节一个现实基础,在两难中导致后半段拖沓失衡,以至于没有更多的空间留给反派角色塑造了。而一个不仅强有力、且连贯圆融的反派,是使这种题材的影片好看、耐看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的处理效果,让观众对Bane老湿的印象最多保留了他应有魅力的75%(甭问俺这个比例怎么算出来的——哥说出来就有道理,参见“中华民族复兴进度”^_^)。

  电影整体也和Bane老湿的形象一样,很意外地离这个架构应有高度、以及幕后团队应有的水平,有一定的距离。之所以“意外”,是因为以诺兰的能力,应当能做得更好。诺兰对蝙蝠侠这个漫画角色的现实化处理,在TDKR中总的来说有些过犹不及;一些框架上的设定野心过大,却没有配备符合逻辑的表现方式,最终导致影片的观赏性只能停留在娱乐性上,缺乏沉稳而扎实的内容与影像质感,这对于诺兰、以及一直相信诺兰能力的影迷来说,都是不小的遗憾。



  遗憾过后,我其实很为诺兰高兴,为他的将来高兴,因为他终于可以跳出漫画电影的素材限制、可以创造更符合自己心意的作品了。TDKR的不完美,让影迷们对诺兰的热情变得冷静,相信他自己也会冷静,而冷静缜密的思维正是他以往作品强大的根源。不管伤病缠身的黑暗骑士是否能勃起,高帅智的诺兰老师应该会继续崛起。



本帖最后由 爆发吧 于 2012-8-21 14:28 通过手机版编辑

[ 本帖最后由 爆发吧 于 2012-8-21 14:31 编辑 ]


TOP

14个字,3个标点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漫画英雄的电影改编,到底能拍得多现实?

 在《蝙蝠侠初养成》(Batman Begins)之前,恐怕没人有过这方向的全面尝试。毕竟,漫画英雄这种注定要在不断的狗血情节中涅槃轮回的东东,实在离现实有些远。但是,诺兰哥非常聪明地发现了漫画与现实最易互通之处,那就是角色的心路历程以及由此传递的可以让观众感同身受的角色情感。至于基调的黑暗,那个其实和“现实感”没有必然的逻辑关联。


TOP

题目就够了,这问题吵好久了。后来丹佛案子,又继续吵。

[ 本帖最后由 孟德斯鸠 于 2012-8-21 14:3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jiangyus 于 2012-8-21 14:28 发表
14个字,3个标点
2楼亮了

TOP

太长了……这集看的打瞌睡
Bane莫名其妙,猫女没发挥完,Robin少点意思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这集的编剧是begins的编剧,总体更稳重和娱乐化,比tdk要差。对剧情吐槽不满的人,告诉你这个编剧还写过刀锋哥斯拉是不是就释然了

TOP

这种所谓小清新风格的影评最傻逼了。

别的不说了
引用:
比如,为了凸显最终章“传奇终结”的意味,这一集的韦恩少爷有个口头禅:“蝙蝠侠只是个象征,人人都可成为蝙蝠侠哦”。少爷说这话的时候,可能忘了TDK的开场:当一些市民扮成蝙蝠侠来帮忙打击犯罪的时候,我们满嘴高调的英雄是怎么做的?他把那些想成为蝙蝠侠的“人人”直接捆成了粽子!典型的“只许老子英雄,不许尔等充数”的作风,这不是自打嘴巴么?
作者显然没有看过一部片子,名字叫Ratatouille。否则就不会搞不懂Anyone can be Batman是什么意思了。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